国有企业体制改革研究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06 17:54:12
国有企业体制改革目前仍处于攻坚破难阶段,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应本着虚心的态度,消化和吸收先
进的企业管理体制,力求找到最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同时具备较强竞争力的国有企业体制改革发展模式。
企业不仅是生产商品的组织机构,更是创造资产和财富的“机器”,中国的企业组织体系反映的是中国社会经
济的一种秩序。虽经20多年的改革,中国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结构仍未改变,大型国有企业体制改革仍是中国
国民经济的主干,这是中国经济的特点,也是国家的特点。但是,国家统计局日前公布的一组数据令人深思,
2005年上半年,中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即全部国有企业和年产品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非国有企业)中,国
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实现利润3099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6.7%;集体企业230亿元,增长30.1%;股份制企业3272
亿元,增长29.3%;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1725亿元,下降1.9%;私营企业716亿元,增长39.3%(国家统计网
2005年工业发展进度报告)。国有企业体制改革在市场经济中面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国有企业体制改革革已成
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但国有企业体制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目前仍处于攻坚破难阶段,如何
发掘国有企业自身优势并消除其不足,如何消化吸收外资企业和民营企业的经营优势,进一步完善国有企业改革
还有许多深层次的问题值得我们思考和探讨。
一、三类企业优势比较
(一)国有企业的特点和优劣势
中国国有企业有两种,一种是国有全资企业,另一种是国有控股企业。国有企业作为一种特殊企业而存在,
是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之一。这主要表现为:国有企业具有不同于一般企业的特殊性质和功能,在国有经济
中居于特殊地位,发挥特殊作用。
1.具有特殊的产权制度。这种产权制度的优点是,可以克服一般企业产权所有者的局限性,具有更大的承
担风险能力,投资和决策的领域更宽广;其缺点是,权利义务关系,特别是所有者、决策者、经营者、劳动者之
间的责、权、利关系复杂、模糊,难以仅用一般的民事法律来规范。
2.可以超越单纯的商业利益目标。优点是,国家可以通过建立国有企业来实现一定的社会政策目标。其缺
点是,由于国有企业被赋予超越商业利益之外的其他目标,就可能削弱其市场竞争力;当同一产业中存在其他竞
争企业时,国有企业往往表现得缺乏竞争力。
3.有特殊的融资渠道,包括财政拨款、国家银行贷款、国家向国际金融市场进行主权性融资(发行主权债
券、接受外国政府贷款)等。优点是,在经济发展中,国有企业靠强大融资功能,成为产业发展和经济增长的有
力推动力。其缺点是,按如此特殊的方式进行融资所建立的国有企业,如果没有有效的方式来确保资产安全,国
有企业的资产流失就会成为一个严重的问题。而如果实行严格的决策程序虽然有助于保卫国有资产的安全,但为
此却必须付出一定的代价,限制了企业的自主决策权也就降低了企业责任自负的义务;限制了国有企业体制改革
利用一般企业可以采用的某些灵活的市场竞争方式和手段。
4.具有较高的信誉和稳固性。优点是,在所有的国家,国有企业的破产倒闭都不像一般民营企业那样简单
,能够保持较强的市场地位。其缺点是,国有企业体制改革具有很强的"退出壁垒",这导致两个不利的后果:一
是减弱了国有企业thldl.org.cn经营者和劳动者的竞争压力和危机意识,企业效率不高。二是使国有企业的产业
结构调整更为困难,国有企业对市场变化的适应性不强。
5.与政府有天然的“血缘”关系。优势是,国有企业体制改革往往由政府特许经营一定的业务领域,通过
对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的垄断,可以获得垄断经营的优势。当国有企业遇到重大的不利影响时,可受到政府的特
别关照,与政府谈判时有较便利的条件和谈判地位。但是,有垄断的条件,当然不会太重视市场。垄断国企做大
易,做强难,抗风险能力差几乎是通病。
(二)外资企业的特点和优势
商务部透露,截至2005年5月底,中国累计批准设立外商投资企业525378个,合同外资金额11615亿美元,实
际使用外资金额5844亿美元(国家统计网2005年外资统计数据)。外商投资遍及制造业、服务业、农业、基础设
施等诸多领域。外资企业在资本、管理、人才、技术和业务创新占有明显优势。
1.优厚的报酬、灵活的分配机制、公平的用人机制以及良好的培训机制等,对于国内的经营管理人才有很
大的吸引力。
2.健全的管理体制、科学的决策机制和灵活的经营机制,使其具备较强的化解风险和业务开拓的能力。
3.很多国际大型企业的业务已经发展为跨国经营,在国际上具有了一定的知名度,品牌将成为其市场竞争
的一个突出优势。
4.外资企业的资金比较雄厚,是拓展中国市场方面的一个有利的因素。
(三)民营企业的特点和优势
改革开放初期,中国民营经济(即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下同)只是社会主义经济的补充,而今它已
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并正在进一步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
1.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迅速成长起来的中国民营企业,规模小却数量多、市场行为直接、信息回馈及时、
决策效率快捷、产品调整迅速,这是其最突出特征。
2.治理结构特征:以家族和宗亲关系为主。这种家族治理也与市场环境不健全有关,在信任程度较差的情况下
,它能较好地自我保护。优势表现在企业的领导成员间容易沟通、决策快、管理成本低、不易发生内部人控制、
容易保护商业秘密等。
3.管理模式:重要职位由家族成员担任,实行集权化领导、专制式决策。因此,管理成本低廉,用人机制
灵活,管理体系比较单一,具有很大的相对优势。
二、国有企业体制改革模式构想
通过上述优势比较,我国国有企业体制改革,针对不同类型的国有企业应采取多元模式,从而达到三者优势
的有效结合。
(一)涉及国家安全和社会安定的部门和领域
如国防军事工业、航天工业、核工业、造币业。这些行业事关国家主权和安全,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
,担负着国家政治、经济、军事的特殊职能,国家必须保持绝对的控制地位。可以以集中控制和独资的方法组建
半官方的国有集团公司,采取特殊法人制度,重要职位由国家专家成员担任,实行集权化领导、专制式决策。企
业利润全部或部分上缴中央财政,亏损由国家补贴,不实行破产。国有企业体制改革集团的半官方性质,决定了
其具有排它性,能享受到一定程度的政策性的扶持,同时又能独立自主地开展其各项经营管理活动。这样一方面
可以衔接国家宏观上的政策导口,一方面又可以相对随意地安排微观上的规则制度,起到承上启下的调节作用。
(二)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的行业
包括城市基础设施,水、电、气供应,通信,石油和矿藏开采,公共卫生事业。这类行业具有自然垄断性,
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内不宜有多家企业竞争,可采取国家和集体控股的大规模企业集团形式。规模经济是现代大企
业的竞争优势主要来源,二战后德国和日本的垄断企业集团就是其中最为典型的例证。日本战后形成的六大企业
集团,通过不断大型化、集中化,为日本战后经济高速发展提供了基本保证和主要推动力。因为只有大公司和大
企业集团才可以通过大规模的生产降低成本,保证产品在价格上的竞争优势;才能形成企业的自主开发能力,保
持产品在技术上的竞争优势。类似中国电信、中国石油这种类型的国有企业体制改革应该借鉴德国、日本及其他
一些国家的企业管理经验,组建国家控股的集团公司,并建立与之相适应的企业管理制度。目的在于形成一种相
对的寡头式的规模垄断,即可以有效利用国有企业体制改革本身的良好信誉,又可形成资本优势。有利于与外资
或其他类型企业的竞争,同时也利于参与国际竞争。
(三)对我国科技进步和国民经济结构的调整与产业升级具有重大意义的中型资产规模的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
如新能源、新材料工业等高新技术产业,可以尝试建立国家持股公司,在保持国有资本占有一定比例的原则
下,利用企业购并的资本运作方式,主要包括收购兼并、扩散融资、债务重组、联合、置换等,增强其竞争力。
因为此类国企的发展,仅仅依靠企业的内部积累是远远不够的,必须通过灵活的资本运作,才能实现生产要素的
合理流动和资产存量的合理配置。这就要求国企在战略性改组的过程中,利用企业成熟的管理模式,有效的市场
评价体系,广泛的信息来源渠道,以及在名牌、技术、文化、营销网络等无形资产方面的优势,对劣势企业进行
购并,推动国有企业体制改革的产权结构和内部治理结构重组和调整。这样即实现了国企的低成本、迅速的扩张
;又促进了国有经济的转移和重组,实现了国有资本从劣势企业向优势企业,从一般竞争性领域向需要国有企业
体制改革经济发挥作用的战略性领域转移,提高国有经济的效率和效益,在日益激烈的国内外竞争中求得生存和
发展。
(四)一般性竞争行业中的中小型资产规模的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可以探索进行MBO
MBO的目标企业通常是具有巨大资产潜力或存在“潜在的管理效率空间”的企业。良好的公司财务状况,以
及潜在发展空间可以为国有企业体制改革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动力。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方面的规范,
从而达到良好发展:一是建立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以推进其在我国的发展;二是完善监督机制和信息披露制度
,接受社会的监督和参与,加强对政府部门的监管,确定合理价格,防止暗箱操作,确保公平交易;三是拓宽融
资渠道,央行和证监会出台相应扶持政策扩大其融资渠道;四是引导中介市场形成并健康发展,为其提供强有力
的智力支持。进行MBO的国有企业在公司治理结构上将显示以下优势:通过出售获得大量收入,合理调整资产结
构,集中资源深入拓展优势业务;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的统一使经理人以追求公司利润最大化为目标,有效降低
了代理成本;除经营者实行自我监督外,作为债权人和提供股权支持的机构投资者都会密切关注公司的经营状况
,承担起监督者的责任,实行多重监督,在监督机制上更有效。
三、结语
无论是以集中控制和独资的方法组建半官方的国有集团公司,还是建立国家和集体控股的大规模企业集团,
以及MBO,甚至是民营化,其目的只有一个:完善国有企业体制改革,增强其市场竞争力。正如开篇所述,国有
企业改革目前仍处于攻坚破难阶段,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应本着虚心的态度,消化和吸收先进的企业
管理体制,力求找到最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同时具备较强竞争力的国有企业体制改革发展模式。
国有企业体制改革研究 新形势下国有企业预防腐败对策研究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及其比较研究综述0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及其比较研究综述00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及其比较研究综述orz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公共政策研究网 国有企业 国有企业 基层财政体制改革研究——湖北“省管县”财政体制改革分析--地方财政 体制改革视角下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研究述评 体制改革视角下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研究述评1 体制改革视角下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研究述评2 在省国有企业党建研究专委会2010年会上的讲话 国企研究——如何看待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出路 怎样看美国政府对经济的干预--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公共政策研究网 谁为俄罗斯设下了陷阱--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公共政策研究网 政府救市房地产是一种短视行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公共政策研究网 房地产不可救、不需救、不能救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公共政策研究网 土地改革:深化流转是方向(下)--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公共政策研究网 雷曼破产的影响与启示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公共政策研究网 我国城市中低收入群体住房保障问题研究--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公共政策研究中心 雷曼破产的影响与启示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公共政策研究网 高尚全:让均等化理念融入公共财政--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公共政策研究网 透过表象追寻孕育危机的深层原因--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公共政策研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