蠲戏斋诗话【十四】【十五】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13 04:21:24
蠲戏斋诗话【十四】(马一浮 撰;后学羊文多敬录)
《感物》六首如风泉虚籁,自发天机。非有成心,无关群怨。如或未至诗亡,亦可比于谣谚耳。
感 物 六首 1957年
久向春秋致太平,朝朝风雨候鸡鸣。四河入海皆同味,二曜行天亦代明。物轮难齐犹指马,人情易见在亏盈。有苗不定怀干羽,逐鹿终由恃五兵。
焦火凝冰憯鏌邪,申韩黄老各名家。匈奴与汉为昆弟,祈父于王是爪牙。四众筵前唯说饼,长年雾里强看花。狂猿醉象知何限,逐浪冲风送有涯。
长乱由来是屡盟,至今游士务纵横。风霆霜露无非教,蠕动螈飞各有生。只为鸱鸮甘腐鼠,每看蝼蚁困长鲸。《春秋》经世先王志,不救当年晋楚争。
易宿移星是此时,蚊虻鹳雀尔何之?曾闻东海犹张钓,岂独长安似弈棋。昔日芙蓉花已落,终朝鞶带悔应迟。人间月旦元无定,莫向深林恋一枝。
自古有情皆计我,问伊何日得逢渠?怀中各抱荆山玉,天下唯传《汜胜书》。五尺纷纷谈王霸,穷年琐琐注虫鱼。纵饶事业唐虞并,一例浮云过太虚。
甘为聋盲捐视听,岂因夷夏论疏亲。结绳未信抟沙固,倚杵方求步纬新。云外千峰迷去鸟,门前尺沼聚游鳞。老夫观物心常寂,世智谁名物自身。
《收视吟》,近患目疾,视物易位,因入医院就医。终日困卧,不能无感,遂形于言。虽曰瞽词,颇存悬解。若遇明眼,不避弹诃。如谓呻吟,则吾岂敢。
收视吟 十首 1958年
不辞衰步强扶行,后史前巫事转生。病榻只容终日卧,一天风雨听秋声。【是日重阳】
聪明黜尽贵玄同,远瞩高瞻力易穷。若使心斋成眼净,挥弦了了送飞鸿。
见性由来不藉根,谁言目击道方行。从前枉折秋豪细,今日翻疑白昼昏。
播糠眯眼乱玄黄,察见渊鱼故不祥。莫笑看花长似雾,犹能正色视苍苍。
天倾地陷是何年,雾散烟消返自然。成坏当前元一相,未须留眼看桑田。
常疑病目是重瞳,有道何为祭瞽宗。一世冥行同水母,东游我欲问鸿蒙。
蛮夷戎狄古今同,何异驱车鼠壤中。铲尽千山无障碍,卷帘开眼见虚空。
晦明风雨始求医,鸡壅猪苓但一时。若使尽同阳里疾,不忧六凿损天倪。
惑者将无看作有,智人视有本同无。离娄见日还成斗,罔象随波始得珠。
目前无色亦无名,明暗都从取境生。胡汉同时俱不现,病翁恰有好心情。
《绝意篇》本《论语》绝四之旨,傅会禅义,明前五识无过咎,独此意根,必当决去。安人修己,其必由斯。若夫知言闻道,无取葛藤,但可默存,不期流布。虽远于诗,犹或近理,姑命为《绝意篇》。
绝意篇 1958年
举目见诸有,倾耳闻众籁,入息知天风,到口知地味。适体无多求,取足安营卫。五识人共由,同物复奚害。唯有意分别,万端生取舍。好恶一以偏,异同纷向背。贪瞋及疑慢,总与一痴汇。纤毫若未绝,毒流遍群界。充类化豺虎,小亦肆蜂虿。伊昔称邦家,于今尊社会。名实有因革,枢机齐一揆。有道斯可易,尚功宜当位。营营为货殖,蹙蹙忧耕馁。制用殊公私,孰能别性伪。奋臂曰予智,违己成怨怼。相矛用诅盟,夷夏岂易概。攻战务矜伐,陵暴亦递代。弱昧有兼并,寒暑失进退。人我炽然兴,仁义一朝废。形劳夫何益,心怵将无殆。国步信有资,舟流乃靡届。哀此烝民棘,何取天下戴。炫彼一念夸,坐令百川沸。文致岂不美,居德或已忲。群龙贵无首,神器亦疣赘。区区恃捭阖,攘攘阅尘芥。徇物遂忘返,思之令心痗。至人性平等,洞达泯内外。忽若意根拔,名字遗圣睿。转彼污染识,成此清净慧。离形去尔知,不见成与坏。在宥终无为,庶矣安平泰。
《飞箭行》,苏联发射宇宙火箭,上探星月,举世奇之。自昔诗人恒苦区中之碍,思得乘云驭风,游于世表,然皆默存神往而已。岂若今日遂可形证,斯亦极科学之能事。庶以释彼私吝,同乎大通,出蓬艾而穷寥廓,讵非人生之至乐乎?忘其固陋,遂形咏叹,托之歌行,以博其趣。虽无当于风雅,亦直摅其所怀。诗人托物起兴,不可为典要,不知者或按剑视之,故可以示我友朋,匪欲传之好事也。向谓世间一切语言俱为戏论,诗乃戏之邮者。今科学虽进,思上游列星或尚早,计过门大嚼,贵且快意而已。
飞箭行 1958年
众生缘大地,虾跳不出斗。积气之下皆尘埃,鸟兽昆虫各奔走。就中数人灵,自名为首出。稍从渔猎到农耕,聚处山川成国族。资生事业费经纶,四裔八荒同局促。结绳渐进为书契,开物前民能制器。步经步纬观天文,日月星辰有躔次。巧历虽然布算工,乘风驭气终难穷。张骞空抱支机石,后羿长悬射日弓。亦有仙人厌苗稼,出入烟霄矜变化。辞赋精思托幻游,空中几见鸾皇下。今日方知火箭奇,地心引力能远离。上穷寥廓无边际,倏忽周流随所之。忽然射入太阳系,追蹑行星循轨度。虽经月窟未停骖,已指长庚导先路。诸星本是兄弟行,光芒前后遥相望。若遇飞槎拥彗迎,不愁物怪难名状。大气层端任往来,人间从此出尘埃。帝释诸天是何物,蛮触焦冥安在哉!梵书好举恒沙界,法眼看来非意外。孰为运转孰纲维,孰使虚空成粉碎?庄生极意说机缄,黄缭余疑忧陷坠。惠辩驺谈岂足论,要从象外识乾坤。化人方促周王梦,巫祝还招屈子魂。老夫林卧观无始,情与无情元共体。激箭犹能透网罗,胡为自囿微尘里?秦皇汉武浪求仙,何异酼鸡守瓮天。陶潜一醉百情远,便欲八表须臾还。岂意星行至速不思议,万有动力为之先。析物到原子,积算符自然。器成在事济,理得非言诠。科学探奇因显实,诗人体物为通玄。情忘始信风乘我,机发真同箭去弦。早晚上游列星穷宇宙,安用区区美酒与长年。
《莫干山逭暑》直抒所感,颇不费力。有议论,气格颇似少陵。后此亦不能多作,亦更无人能知其利病。发言莫赏,兴味无存,未可如何也。
莫干山逭暑 1959年
病暍思就阴,观生同执热。谬欲缓须臾,曷敢避登涉。入山才十里,拔地逾千尺。稍觉云雾近,渐喜尘埃隔。构屋类碉堡,高下傍林隙。攀跻历幽险,喘汗获苏息。今为疗病坊,昔是防风国。旧闻骨专车,神禹怒有赫。欧冶尔何人,利剑术已拙。至今传干将,于此铸精铁。瀑流尚如练,俯视崖谷裂。造兵信工巧,万事随变灭。邑聚皆空名,何有吴与越?但余溪壑秀,孰谓樵隐别。人灵务生养,所贵草莱辟。奠居篁竹中,实籍劳氓力。长夏似太古,相望尽岩穴。终朝乍晴雨,四邻互喧寂。腥膻久不御,脱粟幸无阙。阶下洊雷迅,树杪飞泉激。石磴疑天梯,绿茵胜瑶席。扶行到巅顶,山腰上初日,众山若奔腾,翳眼暂一豁。钱塘渺衣带,居区杯可接。忆昔登峨眉,六月犹积雪。黄山踏云海,琼台坐秋月。平生五岳梦,深入千峰碧。今兹展衰步,令我忘髦及。天目谘树王,卞山访和璧。一榻卧白云,差免幽忧疾。未须作《天问》,胡为赋神释?三伏正炎蒸,浩歌吾事毕。
《炮台山老树歌》似香山,虽近语体,尚未至于俚,然结句非香山所能也。
炮台山老树歌 1959年
清光绪末,英国教士始入莫干山。筑室形如欧洲中古之城堡,有碉楼置炮,以戒不虞。故土人谓之炮台山,亦曰古堡。其后避暑者踵至,结屋多仿其式,而此室独早。今虽倾圮,遗构杰然,望之若塔。下有广庭,环以乔木,森蔚可喜,登眺最宜。英人霸图已为陈迹,况此区区馆宇又何算焉!有居人褚姓,尝为当时种树工,阅世稍久,颇能应对,予游涉至此,有感于其言,遂成是诗。
莫干有古堡,旧是胡僧居。垒石若专城,遗构何渠渠。胡僧去已久,空余乌鹊栖。绕屋尚嘉树,苍翠森可娱。昔遭霸国侵陵苦,每以兵戎先市贾。诡言布教遍荒山,终竟殖民无寸土。向来豪士炫山居,今日吾曹皆避暑。此山溪壑颇幽深,下有寒泉上密林。何止迎风兼距日,楬来洗耳亦清心。一昨登临经古堡,高台虽倾树犹好。林间宴坐闻竽籁,谷口多云少飞鸟。种树老人年八十,与我言谈重太息。此是当年拱把枝,岂知今日参天碧?六十年来人事改,市朝屡迁庐舍毁。草木深山易长成,门前树色仍如海。九夏长年白昼阴,游人到此每沉吟。卜宅只应树枌槚,开山何必慕岖嵚。君不见天目翔凤林,连山蔽谷如云屯。大者合抱逾十人,秦松汉柏俱儿孙。昔年战火烧未尽,至今拉杂摧为薪。莫干山自天目出,千章夏木何欣欣。无乃有遇有不遇,雨露衣养焉能均。老人出语朴且真,令我观树思凝神。时制山山重绿化,天生万物皆同伦。树以无心能久视,山唯静止贮阳春。已分形骸同槁木,漫劳匠石运风斤。
《庐山新谣》十二首、《续庐山新谣》十二首,乃吾之白话诗,率意写出,自己亦不满意。山中无可与言,吾亦自言其所欲言,不求喻人,亦不敢与古人争胜。多以新事物、新思想入古诗,尚不触目生憎,吾不自知其进邪、退邪,聊以自遣而已。既题名新谣,不能不新,新亦有义,非苟同也。此诗有考据有议论,不作模写物象、流连光景之语,于游览诗中别出一格。然下字、用韵皆有骨力。
庐山新谣 十二首 1960年
时人谈地质,远溯洪荒前。今日为山岳,在昔皆冰川。寒凝久始解,搏激成刚坚。至今石上痕,划若刀斧镌。雷风相动荡,山泽气乃宣。流形资万类,物理固自然。生民欲奠居,水土诚务先。不有禹益徒,孰能窥其全?
昔予登峨眉,目欲穷四裔。西望雪山巅,色在有无际。天心非设险,丘陵亦因势。攀跻赖捷足,衰步良未济。今观敷浅原,禹迹犹可继。导岷遂至衡,及兹潴彭蠡。谁知太古雪,乃与雪山媲。俄人探南极,冰川亦奇丽。因悟天地间,众山若兄弟。成长有先后,生物咸不异。
【注】 今地理学家谓庐山在古昔为冰川。
庐江水所出,昔谓天子都。黄山亦同名,浙水源则殊。初民拙言语,名号混一涂。天子繄谁何?崇高谓帝居。训帝为天称,无乃愚之徒。群巫主祠祀,其言或由巫。僿野俗已远,马牛俱可呼。
【注】《水经》:“庐江出三天子都”,谓庐山也;“浙江出三天子都”,谓黄山也。明是二山同名,不可混而为一。“帝者天称”,“王者美称”。《乾坤凿度》释“君人五号”文。
物生乃有滋,人类实后起。渔猎到农耕,随处异居止。氏族渐能群,邑聚邦国始。三苗昔分北,乃在唐虞纪。《禹贡》定九州,荆扬各就理。春秋吴楚争,吴灭楚亦圮。秦汉置郡县,屡迁异都鄙。方舆有沿革,何预丘壑美。山川默无言,永契贞观旨。
【太平御览】引周景式《庐山记》:“柴桑、彭泽之郊,古三苗国也。”
《三经》名禹书,其事信茫昧。物怪不胜举,久已绝其类。重言产金铁,制器知所贵。磁石与丹砂,上下各有在。夷吾推博物,勘测今成队。璆琳若琅玕,美与昆仑配。何止草木蕃,宝藏终不匮。仙灵托遐想,时义有进退。
【注】《山海经》:“天下名山五千三百七十”,“出铜之山四百六十七”,“出铁之山三千六百有九”。《管子》文同。《管子》并言:“上有丹砂者,下有黄金;上有磁石者,下有铜。”其言或与今科学不合,然可知其所重也。
匡君隐岩岫,或曰古仙人。避世忽轻举,但有空庐存。后以名兹山,亦见风俗淳。吴猛好道术,茂先称其神。石梁挂树翁,遗以甘露津。玉膏信可餐,孰能炼精魂。久视非达观,远游岂离群。智通齐昼夜,缘起开乾坤。斯语或河汉,无说将无闻。
平生耽义学,早悟如来禅。虽曰绝思议,亦可依言诠。心净佛土净,斯义日月悬。东林昔开宗,为实始施权。远公天人师,讲论通儒玄。三昧摄诸根,莲社萃高贤。云栖继其绪,遗风今阒然。世相示无常,法性终不迁。安养如可接,西方在目前。
【注】东林尚未往游,心仪远公,不能已于言,故先以是诗。
唯水利万物,老氏以为教。洪流或襄陵,患在失疏导。岂唯沟洫勤,善用审其要。双阙阻悬濑,古但资吟啸。谁知百丈泉,能使千灯照。动力出于机,众星粲以耀。处处引溪流,家家罢庭燎。事举由工倕,远计收近效。海印能发光,吕梁真可蹈。
【注】庐山瀑布以石门涧为最大,近已改建水库,利用水力发电,供给全山。昔远公精舍诸道人《游石门诗序》脍炙人口,岂知有今日事邪?
董奉居此山,种杏遍山谷。杏实盈囷仓,乃以杏易谷。出谷救饥人,荒年得裹腹。捋多以益寡,谁能继其躅。背私知为公,彼时良以足。方志详物产,罗列先草木。此山宜松衫,今亦富菽粟。嘉植逾三千,园艺更繁缛。天然疗养区,劳力为众服。董奉所不知,仙经所不录。因知制度重,居贤思善俗。
【注】董奉事见《神仙传》。私有制度之下,奉之行事良足称道。若社会主义制度,则非其所及。如今庐山含噃口植物园及海会园艺场,皆规模具备,旧时所不能有也。
宋初四书院,鹿洞故称硕。李渤旧牺隐,白鹿驯几席。晦翁帅南康,于此示学式。正言斥功利,六经斯羽翼。子静翩然臻,讲习义有析。千载仰遗风,何尝异邹嶧。五老近瞻望,万松怀手植。儒行非世珍,弦歌或石壁。摳衣尚需滞,旦暮衰愿毕。
【注】朱子旧所服膺,入山便思访白鹿洞遗址,馆人尼之,谓署中徒步非老人所堪,请俟秋凉。废然而止,因作此诗,申其所怀。
《洪范》示八政,食货在所亟。民以食为天,先务勤稼穑。斯义无古今,视日共作息。陶公学道人,躬耕良可式。弃官从所好,负耒于是毕。穷居事南亩,何敢爱其力。咏歌见高致,令我怀沮溺。今也公社兴,经营异私实。惜哉栗里翁,熙皞未目击。素心信非远,千载缅遗直。
【注】靖节高士,兴咏园田,实知农事之要,使其见公社必欣然矣。栗里在山下,尚未往游,先作此诗,以籍向往。
灵运富山水,蔚为诗人宗。嘉篇映彭湖,佚句峙庐峰。(【注】灵运有《登庐山绝顶望诸峤诗》,全篇已佚,仅存断句。)太白好游仙,志在巢云松。竦身南斗傍,坐涌金芙蓉。肥豚迹已远,空余体物工。予亦慕高咏,颇恨莫与同。负疴徒采药,掷杖不成龙。九派气欲吞,俯视青濛濛。兴谣集朝感,傥遇羲皇风。
续庐山新谣 十二首 1960年
濂溪本醇儒,或谓穷禅客。晚岁家浔阳,乐此山水宅。涪翁善称叹,光霁喻风月。昔经莲花峰,瓣香瞻墓阙。于今五十载,寡闻嗟死生,斯义久研悦。《通书》《太极图》,孔孟真直接。《宋史》传道学,专名亦不忒。小智昧大全,乃为天下裂。玄同非四谛,章甫弗活越。宰垅未荒圮,犹为人爱惜。徇物有不返,挥手谢时哲。
【注】昔岁己酉,初上庐山,经莲花洞谒濂溪墓,忽已五十余年。今登山改道,遂弗经由。因未入咏,特补作此章,志其怀敬,以弥斯阙。
人怀千岁忧,生年不满百。寥廓无思为,终古自玄默。物我信一体,世智苦分别。请观濠上鱼,何异梦中蝶。仁鸟互啄抱,猛兽思蝭龁。倾危启猜衅,岂不在有国。利器亦焉恃,櫌鉏乃无敌。众心趋大同,霸图终覆灭。示民知向背,訏谟天下则。老氏恶强梁,儒者贱货殖。我今翳长松,目断焦螟域。鲸吞及苴溃,闻此令心恻。
【注】山中读报,斥帝国侵略。虽非题咏岩壑,然固岩壑之思,故存之。下准此。
东谷昔游处,溪树吾犹识。今来寻旧蹊,不见所行迹。时异事已殊,百年诚瞬息。青青岩上松,磊磊涧中石。变化虽密移,记忆仍宿习。西谷一橼假,仄径通咫尺。缘境由心生,在目恒历历。筑室互高下,居人异朝夕。樵苏远豺虎,橡梠充市易。童稚皆欢颜,老者得扶掖。因知风俗美,吾亦适其适。鸟养幸可容,林卧至耄耋。
【注】从西谷香山路步行二里许至东谷,五十年前旧游地也。岩树溪流,宛然犹昔。所异者,道路益辟,馆舍益多耳。东谷为外人所据,今已廓然,故有樵苏之喻。
越人故好禨,楚人故好巫。楚越俗已革,今也名江湖。岂唯三天子,亦有大小姑。此皆出巫言,但可供揶揄。所以书教旨,疏通贵不诬。民生本在勤,陶铸轻唐虞。原隰与坟衍,绣错兼棻铺。农工既蕃庶,厂矿多良模。黄帝名百物,宁知钴与钨。百年有至计,小成先裕如。利泽溥群伦,岂独施一隅。大同在旦暮,霸国归沦胥。乐土人所造,名山真可都。
【注】泛观新建设
玄古有人群,民物皆草昧。制作渐以兴,结绳易书契。及乎定名号,其人亦已逝。黄帝与力牧,所留唯姓氏。作者之谓圣,后人食其利。道本因自然,智士知乘势。后来犹视今,所进在形器。一相无总别,大通泯同异。物我夫何间,岂曰终《未济》。负疴卧空谷,百虑穷归致。忽然忘故新,失之若交臂。大山郁苍苍,浮云起天际。
【注】病中述所感
蚩尤能作雾,亦始造五兵。作雾眯人目,造兵永伤生。充类至今日,乃有核与氢。瞬息赤千里,何止屠百城。州际况飞越,坐可制八瀛。借曰诫戎首,实以矜雄成。世既骛争战,因之多文钘。禁攻虽强聒,聏合方盈庭。济济华山冠,侃侃白马盟。鲸鲵终戟浪,钟鼓将和鸣。善言遐迩传,山谷喧雷声。纷吾观海钓,庶以安岩耕。
【注】阅报见禁止原子弹、氢弹世界大会宣言及建议书有感。
黄帝擒蚩尤,唐尧诛四凶。南面始释然,后世称神功。击蒙利御寇,立国先兵戎。自古皆有尔,扰扰何时终。胡元社将覆,逐鹿纷江东。张陈号吴楚,明祖追歌风。决战噃阳湖。从此摧群锋。周颠谬翊赞,无乃欺愚蒙。刍狗迹已陈,丰碑尚巃嵸。膻行物所慕,礼乐谁能攻?儒墨徒攘臂,崛起唯工农。咄哉欧美人,蛮触犹汹汹。
【注】周颠仙碑
名山僧占多,俗语信非谬。息心为沙门,依止宜岩岫。寂处务禅讲,伽蓝有遗构。精舍聚生徒,此风良已旧。百丈启丛林,淄素益奔凑。种田博饭吃,犹为世儒诟。岂与欧美伦,布教等利诱。佛教既衰歇,景教亦弗售。平生五岳游,未觉九夷陋。兹山盛兰若,今乃驱狂鼬。林下道人悲,输班方俎豆。不忧古寺没,且喜新禾秀。四时从代谢,吾其事铫鑐。
【注】诸山佛寺多改农场、工厂,庐山尚多保留。
流谦识地道,敦艮表山容。卑高位以陈,灵厚气有钟。繄予览众山,夭矫皆行龙。在止安汝止,方知岳德崇。及兹瞻五老,肃然庐山宗。(【注】形家言以五老庐山主峰,良信。)端坐俨太古,卓立当鸿蒙。触石自生云,非有天帝宫。江流为逶迤,湖水何冲融。陋彼儒生言,秩祀比三公。五老游九河,托喻稍玄通。有名万物始,成物四时功。恭己默无为,安用忧共工。
【注】海会望五老峰。
近游限衰步,驱车任所之。满目良田畴,存想渊明诗。居人吿我言,栗里昔在斯。舍宇非旧葺,榆柳皆新枝。琴书已朽坏,传诵余文辞。旷志寄高蹈,流风闻四夷。(【注】陶诗今异国多有传译。)烟蔼仍朝暮,陇亩无町畦。力耕务衣食,今古事亦齐。形劳岂不极,道在祛其私。苟无异患干,一醉忘胼胝。遥遥千载心,沮溺实先知。达人虽云远,式闾今未稀。
【注】陶村访渊明故居,今为人民公社。
前有葛稚川,后有陶贞白。著书传人间,文字未磨灭。陆君隐匡山,道成唯守墨。括囊晋宋交,幽居远徴辟。简寂洵美溢,知履视其迹。平生方处趣,蝉蜕慕真逸。兹山实墺区,自古仙灵宅。今来寻旧馆,雾满荒涂隔。乱石尚流泉,药炉剩荆棘。斯人羽化久,鼠壤无蔬叶。丹经委薪炊,弟子仅力穑。荒哉李青莲,徒然炼金液。
【注】访简寂观陆静修旧隐处不得。
至人不遗物,心与物俱冥。内观亦成游,自得山水情。在山而忘山,如道不可名。人情有趣舍,岩壑无将迎。我今卧空谷,列岫森户庭。攀跻虽有待,目击意已盈。云蒸复霞蔚,想象来仙灵。九宇纳掌中,峻极如砥平。丽则谢辞赋,谲怪閟《山经》。岂必招卢敖,冥坐皆层城。忽然生羽翼,旷若翔太清。吾言夫何言,浩浩流泉声。
【注】山居两月,闭户时多,出游时少,虽曰养疴,有同禁足。故作此解嘲,取以为殿。
《庐山新谣》十二首、《续庐山新谣》十二首,乃吾之白话诗,率意写出,自己亦不满意。山中无可与言,吾亦自言其所欲言,不求喻人,亦不敢与古人争胜。多以新事物、新思想入古诗,尚不触目生憎,吾不自知其进邪、退邪,聊以自遣而已。既题名新谣,不能不新,新亦有义,非苟同也。此诗有考据有议论,不作模写物象、流连光景之语,于游览诗中别出一格。然下字、用韵皆有骨力。
庐山新谣 十二首 1960年
时人谈地质,远溯洪荒前。今日为山岳,在昔皆冰川。寒凝久始解,搏激成刚坚。至今石上痕,划若刀斧镌。雷风相动荡,山泽气乃宣。流形资万类,物理固自然。生民欲奠居,水土诚务先。不有禹益徒,孰能窥其全?
昔予登峨眉,目欲穷四裔。西望雪山巅,色在有无际。天心非设险,丘陵亦因势。攀跻赖捷足,衰步良未济。今观敷浅原,禹迹犹可继。导岷遂至衡,及兹潴彭蠡。谁知太古雪,乃与雪山媲。俄人探南极,冰川亦奇丽。因悟天地间,众山若兄弟。成长有先后,生物咸不异。
【注】 今地理学家谓庐山在古昔为冰川。
庐江水所出,昔谓天子都。黄山亦同名,浙水源则殊。初民拙言语,名号混一涂。天子繄谁何?崇高谓帝居。训帝为天称,无乃愚之徒。群巫主祠祀,其言或由巫。僿野俗已远,马牛俱可呼。
【注】《水经》:“庐江出三天子都”,谓庐山也;“浙江出三天子都”,谓黄山也。明是二山同名,不可混而为一。“帝者天称”,“王者美称”。《乾坤凿度》释“君人五号”文。
物生乃有滋,人类实后起。渔猎到农耕,随处异居止。氏族渐能群,邑聚邦国始。三苗昔分北,乃在唐虞纪。《禹贡》定九州,荆扬各就理。春秋吴楚争,吴灭楚亦圮。秦汉置郡县,屡迁异都鄙。方舆有沿革,何预丘壑美。山川默无言,永契贞观旨。
【太平御览】引周景式《庐山记》:“柴桑、彭泽之郊,古三苗国也。”
《三经》名禹书,其事信茫昧。物怪不胜举,久已绝其类。重言产金铁,制器知所贵。磁石与丹砂,上下各有在。夷吾推博物,勘测今成队。璆琳若琅玕,美与昆仑配。何止草木蕃,宝藏终不匮。仙灵托遐想,时义有进退。
【注】《山海经》:“天下名山五千三百七十”,“出铜之山四百六十七”,“出铁之山三千六百有九”。《管子》文同。《管子》并言:“上有丹砂者,下有黄金;上有磁石者,下有铜。”其言或与今科学不合,然可知其所重也。
匡君隐岩岫,或曰古仙人。避世忽轻举,但有空庐存。后以名兹山,亦见风俗淳。吴猛好道术,茂先称其神。石梁挂树翁,遗以甘露津。玉膏信可餐,孰能炼精魂。久视非达观,远游岂离群。智通齐昼夜,缘起开乾坤。斯语或河汉,无说将无闻。
平生耽义学,早悟如来禅。虽曰绝思议,亦可依言诠。心净佛土净,斯义日月悬。东林昔开宗,为实始施权。远公天人师,讲论通儒玄。三昧摄诸根,莲社萃高贤。云栖继其绪,遗风今阒然。世相示无常,法性终不迁。安养如可接,西方在目前。
【注】东林尚未往游,心仪远公,不能已于言,故先以是诗。
唯水利万物,老氏以为教。洪流或襄陵,患在失疏导。岂唯沟洫勤,善用审其要。双阙阻悬濑,古但资吟啸。谁知百丈泉,能使千灯照。动力出于机,众星粲以耀。处处引溪流,家家罢庭燎。事举由工倕,远计收近效。海印能发光,吕梁真可蹈。
【注】庐山瀑布以石门涧为最大,近已改建水库,利用水力发电,供给全山。昔远公精舍诸道人《游石门诗序》脍炙人口,岂知有今日事邪?
董奉居此山,种杏遍山谷。杏实盈囷仓,乃以杏易谷。出谷救饥人,荒年得裹腹。捋多以益寡,谁能继其躅。背私知为公,彼时良以足。方志详物产,罗列先草木。此山宜松衫,今亦富菽粟。嘉植逾三千,园艺更繁缛。天然疗养区,劳力为众服。董奉所不知,仙经所不录。因知制度重,居贤思善俗。
【注】董奉事见《神仙传》。私有制度之下,奉之行事良足称道。若社会主义制度,则非其所及。如今庐山含噃口植物园及海会园艺场,皆规模具备,旧时所不能有也。
宋初四书院,鹿洞故称硕。李渤旧牺隐,白鹿驯几席。晦翁帅南康,于此示学式。正言斥功利,六经斯羽翼。子静翩然臻,讲习义有析。千载仰遗风,何尝异邹嶧。五老近瞻望,万松怀手植。儒行非世珍,弦歌或石壁。摳衣尚需滞,旦暮衰愿毕。
【注】朱子旧所服膺,入山便思访白鹿洞遗址,馆人尼之,谓署中徒步非老人所堪,请俟秋凉。废然而止,因作此诗,申其所怀。
《洪范》示八政,食货在所亟。民以食为天,先务勤稼穑。斯义无古今,视日共作息。陶公学道人,躬耕良可式。弃官从所好,负耒于是毕。穷居事南亩,何敢爱其力。咏歌见高致,令我怀沮溺。今也公社兴,经营异私实。惜哉栗里翁,熙皞未目击。素心信非远,千载缅遗直。
【注】靖节高士,兴咏园田,实知农事之要,使其见公社必欣然矣。栗里在山下,尚未往游,先作此诗,以籍向往。
灵运富山水,蔚为诗人宗。嘉篇映彭湖,佚句峙庐峰。(【注】灵运有《登庐山绝顶望诸峤诗》,全篇已佚,仅存断句。)太白好游仙,志在巢云松。竦身南斗傍,坐涌金芙蓉。肥豚迹已远,空余体物工。予亦慕高咏,颇恨莫与同。负疴徒采药,掷杖不成龙。九派气欲吞,俯视青濛濛。兴谣集朝感,傥遇羲皇风。
续庐山新谣 十二首 1960年
濂溪本醇儒,或谓穷禅客。晚岁家浔阳,乐此山水宅。涪翁善称叹,光霁喻风月。昔经莲花峰,瓣香瞻墓阙。于今五十载,寡闻嗟死生,斯义久研悦。《通书》《太极图》,孔孟真直接。《宋史》传道学,专名亦不忒。小智昧大全,乃为天下裂。玄同非四谛,章甫弗活越。宰垅未荒圮,犹为人爱惜。徇物有不返,挥手谢时哲。
【注】昔岁己酉,初上庐山,经莲花洞谒濂溪墓,忽已五十余年。今登山改道,遂弗经由。因未入咏,特补作此章,志其怀敬,以弥斯阙。
人怀千岁忧,生年不满百。寥廓无思为,终古自玄默。物我信一体,世智苦分别。请观濠上鱼,何异梦中蝶。仁鸟互啄抱,猛兽思蝭龁。倾危启猜衅,岂不在有国。利器亦焉恃,櫌鉏乃无敌。众心趋大同,霸图终覆灭。示民知向背,訏谟天下则。老氏恶强梁,儒者贱货殖。我今翳长松,目断焦螟域。鲸吞及苴溃,闻此令心恻。
【注】山中读报,斥帝国侵略。虽非题咏岩壑,然固岩壑之思,故存之。下准此。
东谷昔游处,溪树吾犹识。今来寻旧蹊,不见所行迹。时异事已殊,百年诚瞬息。青青岩上松,磊磊涧中石。变化虽密移,记忆仍宿习。西谷一橼假,仄径通咫尺。缘境由心生,在目恒历历。筑室互高下,居人异朝夕。樵苏远豺虎,橡梠充市易。童稚皆欢颜,老者得扶掖。因知风俗美,吾亦适其适。鸟养幸可容,林卧至耄耋。
【注】从西谷香山路步行二里许至东谷,五十年前旧游地也。岩树溪流,宛然犹昔。所异者,道路益辟,馆舍益多耳。东谷为外人所据,今已廓然,故有樵苏之喻。
越人故好禨,楚人故好巫。楚越俗已革,今也名江湖。岂唯三天子,亦有大小姑。此皆出巫言,但可供揶揄。所以书教旨,疏通贵不诬。民生本在勤,陶铸轻唐虞。原隰与坟衍,绣错兼棻铺。农工既蕃庶,厂矿多良模。黄帝名百物,宁知钴与钨。百年有至计,小成先裕如。利泽溥群伦,岂独施一隅。大同在旦暮,霸国归沦胥。乐土人所造,名山真可都。
【注】泛观新建设
玄古有人群,民物皆草昧。制作渐以兴,结绳易书契。及乎定名号,其人亦已逝。黄帝与力牧,所留唯姓氏。作者之谓圣,后人食其利。道本因自然,智士知乘势。后来犹视今,所进在形器。一相无总别,大通泯同异。物我夫何间,岂曰终《未济》。负疴卧空谷,百虑穷归致。忽然忘故新,失之若交臂。大山郁苍苍,浮云起天际。
【注】病中述所感
蚩尤能作雾,亦始造五兵。作雾眯人目,造兵永伤生。充类至今日,乃有核与氢。瞬息赤千里,何止屠百城。州际况飞越,坐可制八瀛。借曰诫戎首,实以矜雄成。世既骛争战,因之多文钘。禁攻虽强聒,聏合方盈庭。济济华山冠,侃侃白马盟。鲸鲵终戟浪,钟鼓将和鸣。善言遐迩传,山谷喧雷声。纷吾观海钓,庶以安岩耕。
【注】阅报见禁止原子弹、氢弹世界大会宣言及建议书有感。
黄帝擒蚩尤,唐尧诛四凶。南面始释然,后世称神功。击蒙利御寇,立国先兵戎。自古皆有尔,扰扰何时终。胡元社将覆,逐鹿纷江东。张陈号吴楚,明祖追歌风。决战噃阳湖。从此摧群锋。周颠谬翊赞,无乃欺愚蒙。刍狗迹已陈,丰碑尚巃嵸。膻行物所慕,礼乐谁能攻?儒墨徒攘臂,崛起唯工农。咄哉欧美人,蛮触犹汹汹。
【注】周颠仙碑
名山僧占多,俗语信非谬。息心为沙门,依止宜岩岫。寂处务禅讲,伽蓝有遗构。精舍聚生徒,此风良已旧。百丈启丛林,淄素益奔凑。种田博饭吃,犹为世儒诟。岂与欧美伦,布教等利诱。佛教既衰歇,景教亦弗售。平生五岳游,未觉九夷陋。兹山盛兰若,今乃驱狂鼬。林下道人悲,输班方俎豆。不忧古寺没,且喜新禾秀。四时从代谢,吾其事铫鑐。
【注】诸山佛寺多改农场、工厂,庐山尚多保留。
流谦识地道,敦艮表山容。卑高位以陈,灵厚气有钟。繄予览众山,夭矫皆行龙。在止安汝止,方知岳德崇。及兹瞻五老,肃然庐山宗。(【注】形家言以五老庐山主峰,良信。)端坐俨太古,卓立当鸿蒙。触石自生云,非有天帝宫。江流为逶迤,湖水何冲融。陋彼儒生言,秩祀比三公。五老游九河,托喻稍玄通。有名万物始,成物四时功。恭己默无为,安用忧共工。
【注】海会望五老峰。
近游限衰步,驱车任所之。满目良田畴,存想渊明诗。居人吿我言,栗里昔在斯。舍宇非旧葺,榆柳皆新枝。琴书已朽坏,传诵余文辞。旷志寄高蹈,流风闻四夷。(【注】陶诗今异国多有传译。)烟蔼仍朝暮,陇亩无町畦。力耕务衣食,今古事亦齐。形劳岂不极,道在祛其私。苟无异患干,一醉忘胼胝。遥遥千载心,沮溺实先知。达人虽云远,式闾今未稀。
【注】陶村访渊明故居,今为人民公社。
前有葛稚川,后有陶贞白。著书传人间,文字未磨灭。陆君隐匡山,道成唯守墨。括囊晋宋交,幽居远徴辟。简寂洵美溢,知履视其迹。平生方处趣,蝉蜕慕真逸。兹山实墺区,自古仙灵宅。今来寻旧馆,雾满荒涂隔。乱石尚流泉,药炉剩荆棘。斯人羽化久,鼠壤无蔬叶。丹经委薪炊,弟子仅力穑。荒哉李青莲,徒然炼金液。
【注】访简寂观陆静修旧隐处不得。
至人不遗物,心与物俱冥。内观亦成游,自得山水情。在山而忘山,如道不可名。人情有趣舍,岩壑无将迎。我今卧空谷,列岫森户庭。攀跻虽有待,目击意已盈。云蒸复霞蔚,想象来仙灵。九宇纳掌中,峻极如砥平。丽则谢辞赋,谲怪閟《山经》。岂必招卢敖,冥坐皆层城。忽然生羽翼,旷若翔太清。吾言夫何言,浩浩流泉声。
【注】山居两月,闭户时多,出游时少,虽曰养疴,有同禁足。故作此解嘲,取以为殿。
蠲戏斋诗话【十五】(马一浮 撰;后学羊文多敬录)
《山居漫兴》两首颇有新意,可略见一斑。山中绝无朋友游从之乐,独谣自遣,乃厨川【注】所谓“苦闷的象征”,“烟士披里醇”云乎哉。
【注】日本文艺评论家厨川白树(1880-1923)著有《苦闷的象征》
山居漫兴 二首 1960年
层城楼阁石嶙峋,远溯冰川历几春,自古巢居皆鸟性,于今制器尽风轮。休从太白寻丹诀,应笑东坡认法身。不及时人知变化,山林到处见经纶。
倦眼登高望九寰,朝看云去暮云还。春秋岂必能经世,巢许从来不买山。傥遇花源空魏晋,谁知旧俗是荆蛮。他年林薮成都会,鸟篆虫书总就删。
《自匡庐还湖上寄苏盫》,虽为苏盫说法,亦是称性而谈,颇可豁蒙导滞。
自匡庐还湖上寄苏盫 1960年
山岳多险峻,都会亦峥嵘。息阴澄湖曲,始觉心地平。堤树如亲旧,披拂思见迎。素怀寄恬漠,众患不能撄。远彼徇物累,遂我遗世情。讼起为箪豆,道在终清宁。穆穆商山歌,一饱岂足营。芝术虽未饵,藜藿犹可羹。丛菊仍东篱,桂树方香生。期子霖雨霁,共看秋月明。
理境益深,解人益少。庞道玄云:“日用事无别,唯吾自偶谐。”《客思》愉韵一联,亦吾之偶谐三昧也。皮肤脱落尽,唯有一真实,语弥质而情弥真,然言谈而无味,但可以道情目之,非诗也。
客 思 1963年
三冬长借雀巢居,岁晚芳菲尚袭余。暂遣幽忧邻戏谑,独持枯槁近恬愉。情忘自会无声乐,见在终迷五色珠。赖有羲和调玉烛,可知天地亦蘧庐。
近体五首,《还湖上口占》、《偶成》洒落;《潦后感》深隐;《婺杭道中》、《隤风坏电,数夕无灯戏作》超旷。虽率尔之作,颇有新意,亦近自然。
还湖上口占 1963年
采药才山谷,观鱼又水边。支离仍卧病,曼衍且穷年。法性无来去,时行有后先。栖迟聊复尔,随意寄天人。
偶 成 1963年
休问西来意,谁名一字禅?劳形余寝馈,遮眼尚云烟。寂寞观无相,清虚返自然。太初唯见气,何处有三千。
潦后感 1963年
愁霖弇日昼如年,收潦初晴望九渊。病起时闻风陨箨,诗成恰似箭离弦。小山丛桂幽居近,八月浮槎海运先。但使凝神遗物累,未妨高卧咏秋天。
婺杭道中 1963年
越中到处好山光,况有樵风送晚凉。行客闲如沤鸟定,淡烟疏雨过钱塘。
隤风坏电,数夕无灯戏作 1963年
俗言台风,据《尔雅》应作隤。
漆桶如何解放光,诸天聚墨尽迷方。然灯不续孤萤照,始觉秋宵细细长。
《天寒入市就客馆取暖口占》(1963年作,诗轶)三昧境也,会此,则一切声皆此声,然言诗则寒瘦。
《雪晴》颇似治世之音。《人日雪》则为中印边界问题而作,亦绝句中上乘。
雪 晴 1964年
阳和始欲敷,祈寒犹未敛。时雪洒新条,先集唯霜霰。林岫皓已积,溪谷盈且坦。履冰增惴栗,同云仍黯澹。螟蟊虽可遏,麦苗将恐偃。讴歌跂屡丰,圣哲同民患。百谷人所资,偏灾能共捍。飚风不为虐,霖雨不为滥。膏泽匪自天,尽力在宵旰。农功因众举,经国有贞干。吹律来喧风,晴曦被广甸。玉烛傥终调,吾游及泮奂。
人日雪 1964年
七圣迷途未足奇,名山太古是流澌。眼前西岭千年雪,看尔消融到几时。
《谒皋亭先茔视补植茔树》,墟墓日近,感不绝心。然以诗言,固从天性流出。负土之志,乃是诚言,非同壮语,未至索然气尽也。
谒皋亭先茔视补植茔树 1964年
寒泉风木思无穷,皓首孩提一念同。狂寇焚巢余赤地,故山覆篑有新松。虬枝暂见扶疏长,虫臂终归毕竟空。愿力倘能持世界,暂将负土补天工。
《苏盫约游玲珑山不果,适过灵隐得句,聊以解嘲》尚洒落。
苏盫约游玲珑山不果,适过灵隐得句,聊以解嘲
乐邦忍土见豪端,佛法尘劳一例看。倦客停车行鸟道,游僧逐队趁牛栏。庭前柏树参天碧,门外溪声挟雨寒。莫羡玲珑山色好,考槃随处得心安。
衰朽不能为新体诗,《喜闻核试验成功》、《送青年至农村劳动》,试以旧诗咏新事,未知有当于古为今用之旨否?然究竟古典气太重,虽庶几治世之音,不可以喻俗也。
喜闻核试验成功 三首 1964年
立见虚空碎,能消倏忽谋。神工同铸鼎,小智失藏舟。一勺沧溟竭,须弥芥子收。机轮随处转,早晚灭蚩尤。
弧矢威天下,风雷动百蛮。令如流水速,国似泰山安。掷杖为龙去,乘槎贯月还。两阶干羽在,万众正胪欢。
销兵猛志压群雄,奇器阴谋势已穷。从此波旬齐俯首,象王行处绝狐踪。
送青年至农村劳动
古来儒者重躬耕,意在资生或近名。何似形劳非为己,牵犁曳耙助休明。
《酹江月.罗君取乌尤山木斫杖见遗,以此答之》,亦是游戏三昧,但不是闲言语。所谓粗言及细语,皆归第一义也。结句系用百丈下堂句公案,此却实有悟门,将来或有人于此悟入去,则此词不为虚作耳。
酹江月 1941年
罗君取乌尤山木斫杖见遗,以此答之
霜崖林海,有槎桠,老树寒柯如铁。选得灵根劳斫与,一角苍龙拗折。雨洗苔斑,玉分犀里,散作梅花缬。长房骑去,桃枝邛竹愁绝。   只恨衰病难扶,危时同度,负手逍遥别。穊栗横担人不顾,直入前峰影灭。过水深探,看云独猗,指点青山缺。下堂一句,老夫真悔饶舌。(【注】按船子嘱夹山曰:“汝向去直须藏身处没踪迹,没踪迹处莫藏身。”)
《卜算子.新秋月色如水,夜起独步中庭得此》亦不食烟火语,惜不令东坡见之。
卜算子 1942年
新秋月色如水,夜起独步中庭得此
夜静月轮高,江与天俱永。唯见清光浸碧山,不见星河影。
荇藻砌交横,满院松衫冷。细引天风拂玉琴,莫使玉龙醒。
义山诗最近于词。偶摭其句以寓感,一日遂得八首。乃知齐梁宫体不必尽道闺襜,言在此二意在彼,固比兴之所取。室迩人远,圣人发之于“唐棣”,安在其无绮语哉。
浣溪沙 集义山句 1945年
别恨
昨夜星辰昨夜风,楚歌重叠怨兰丛。郁金堂北画楼东。
隔坐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邹阳新去兔园空。
沟水分流西复东,身骑征马逐惊蓬。月斜楼上五更钟。
露气暗连青桂苑,风声偏猎紫兰丛。后门前槛思无穷。
舞会
紫凤青鸾并羽仪,披香新殿斗腰支。日西春尽到来迟。
晓饮岂知金掌迥,夜吟应讶玉绳低。赤箫吹罢好相携。
珠箔飘灯独自归,灵风正满碧桃枝。流萤飘荡复参差。
浮世本来多聚散,红蕖何事亦离披。楚天云雨尽堪疑。
宴罢
江上晴云杂雨云,櫜鞬无事但寻春。云台高议正纷纷。
越桂留烹张翰鲙,蜀姜供煮陆机莼。可堪无酒又无人。
六国楼台艳绮罗,离情终日思风波。兵残楚帐夜闻歌。
只怪闾阎喧鼓吹,非关秦地有山河。高云不动碧嵯峨。
忆杭州
相见时难别亦难,碧城十二曲栏杆。柳梢楼角见南山。
阆苑有书多附鹤,女床无树不栖鸾。只应江上独婵娟。
忆金陵
鸟没云归一望间,北湖南埭水漫漫。钟山何处有龙蟠。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可能留名待桑田。
《水调歌头.中秋喜和东坡韵》,词未协律,又嫌近俚,然彼乃怀邦,此则遗世,亦似不妨异撰也。
水调歌头 1958年
中秋喜和东坡韵
明月四时有,清绝是秋天。终古为谁盈缺,倦赏每惊年。此夕嫦娥何在,假使乘风可到,宫阙定荒寒。一曲羽衣舞,留梦与人间。   休望远,沉醉后,且高眠。俯仰峥嵘寥廓,几度十分圆?况有飞流彗孛,幻出鱼龙百戏,窥豹恐难全。夜久众星灭,桂影正娟娟。
无量还蜀,自峡中寄诗见怀,作此答之,并示其弟希安三十韵 1910年
落日朱方外,飞星白帝边。回槎知问汉,衔简乃经天。诗律今逾细,交情晚更专。观生原有道,合契久忘诠。l落下同舟顾,山阳佐锻缘。空惭向秀拙,莫比李膺仙。地险归巴蜀,名高仰《太玄》。文章分气象,民物在陶甄。应溯汾隅牒,兼寻杜曲田。岷源尊禹绩,庄易跂羲传。郭泰还乡日,扬雄缀赋年。运期当五百,弦诵必三千。徵礼存遗俗,兴儒赖上贤。鲁中心汲汲,天下国芊芊。丰蔀成窥斗,衢斟孰与权。人伦推藻鉴,时议竞杯卷。井络多才隽,珠囊足简编。席珍夸豹蔚,振玉系龙渊。慕义忧薪绝,修诚悯物迁。闻知颜氏后,慧业谢公先。孟里怀陈俎,(【注】予生于成都,幼时流寓蜀中。)西河旷接筵。听猿三峡暮,放鹤半湖瑌。未拟随支遁,时因忆惠连。狂吟春草梦,寂悟净明禅。(【注】希安方习禅)二陆从兹远,双流自古悬。残生溷溟滓,微尚托芳荃。峻洁峨眉雪,苍茫玉垒烟。胜游张邴惯,栖隐越瓯偏。盈耳希韶响,倾心望岁躔。莫须邛竹杖,频寄锦江笺。
和少陵《夏夜叹》 1942年
五兵造热恼,杂毒扰中肠。穷年征邑国,安得垂衣裳。炎帝正司令,江海收清光。缺月隐云汉,薰风閟微凉,上见星火流,下见车尘扬。皇天行四时,寒暑亦其常。胡独被驱迫,局促依岩疆。伤哉流离子,荷戈永相望。三界真火灾,天衢今鬼方。孰为建德国,或在无何乡。飞鸢若聚雷,矧乃蚊虻翔。徒倚至申旦,四体谁能康!
啬庵以芜湖暑月郊居杂咏见示,久未属和。秋夜不寐,杂书所感,因以答之。兴寄靡恒,忧乐纷糅,亦遂不复诠次,以存一时之思六首之二 1937年以前
自古言皆寄,从心法始生。清凉成月义,普遍与天名。飞动群分命,山川亦有情。林园随处好,裘搁顺时更。
无量见枉山中,留止旬日,以将如青城,遂还成都。别后却寄 1940年
山栖饮露慰凋年,目击忘言在帝先。姑射神游知损益,函关气见得乾坤。还丹驻世应无疾,天眼观身是众缘。芝草琅玕随意长,青城道法定新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