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转型期农村基础教育的困惑与对策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08 06:01:28
刘建荣  黄伟良
【摘要】:在社会转型过程中,农村基础教育出现了“升学主义”盛行、课程结构失衡、辍学问题严重、“留守孩”教育缺失、素质教育和育人价值受到冷落等问题。本文认为只有通过转变基础教育观念、发挥基础教育的文化功能、消除城乡歧视、加强对“留守孩”的教育管理、改善教育队伍结构、完善课程体系等,才能确保我国农村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的顺利进行。
【作者单位】:
【关键词】:社会转型农村基础教育困惑与对策
【分类号】:G639.2
【DOI】:CNKI:SUN:NOSE.0.2006-06-122
【正文快照】:所谓社会转型,是指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过程中,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社会有机体的变革与调整的过程。社会转型是一次伟大的文化重建,必须引起文化之间的冲突与融合。农村基础教育作为一项促进农村全面发展的系统文化工程,不可避免地会受到我国社会转型的影响
全文下载: CAJ格式 (推荐) PDF格式
(下载本文按0.5元/页收费,欢迎使用在线咨询)
CAJViewer7.0阅读器支持所有CNKI文件格式,AdobeReader仅支持PDF格式
英孚海外短期留学+旅游,免费索取课程介绍!
中国知网招聘:广告策划、软件工程师、业务管理员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崔民初,范先佐;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教育问题及对策研究[J];教育科学;2003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陶能祥;教育流层结构与社会阶层结构的对应关系[J];职业技术教育;2005年01期
2 刘伦文;社会变迁中的土家语命运[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3 林建辉;;论社会转型时期的大学生价值观教育[J];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4 林建鸿;合理社会分层与农村稳定[J];云南社会科学;2005年05期
5 林光祺,赵敏;“精英症候群”:社会病理分析及对策——医学社会学的解释视角[J];医学与哲学;2005年09期
6 宋学成,王江华;延安旅游圈的构建及社区化管理初探[J];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7 朱冬亮;青少年独生子女的社会化——换一种思维方式[J];中国青年研究;2004年07期
8 张红坚;;健身场——全民健身可持续发展的无形资源[J];中国体育科技;2006年05期
9 王启梁;;习惯法/民间法研究范式的批判性理解——兼论社会控制概念在法学研究中的运用可能[J];现代法学;2006年05期
10 叶晖;现阶段我国家庭暴力的社会学探析[J];前沿;2005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宋广智;;海洋社会学:社会学应用研究的新领域[A];中国海洋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7年
2 谢绚丽;;论分工与社会和谐——读迪尔凯姆的《社会分工论》[A];浙江省社会学会第五届会员代表大会暨和谐社会建设理论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5年
3 郭敏;;土地——农村社会稳定的中心问题[A];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04年“社会工作、社会学与构建和谐社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4 辛怡;;社会转型中的制度安排和社会效益思考——以农村土地制度、环境保护制度为例[A];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04年“社会工作、社会学与构建和谐社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2 陈兰波;我国优秀篮球运动员的成长与培养[D];苏州大学;2006年
3 侯会生;我国职业足球俱乐部主体人力资源开发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6年
4 黄莉;中华体育精神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6年
5 马德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论纲[D];辽宁师范大学;2007年
6 熊焰;运动员竞技能力的参赛变异及其成因与对策[D];北京体育大学;2005年
7 文忠祥;土族民间信仰研究[D];兰州大学;2006年
8 高战胜;企业年金法律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9 温乐平;秦汉社会消费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10 张道全;当代中国改革的代价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燕;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合作[D];浙江师范大学;2007年
2 袁健;从性别角色社会化审度我国体育人口性别结构[D];安徽师范大学;2007年
3 林慧;基于和谐校园建设的大学生“弱势”群体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7年
4 包黎刚;以危机管理理论构建公立医院医疗纠纷应处模式的探讨[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5 张金俊;清代徽州宗族与乡村社会控制[D];安徽师范大学;2007年
6 刘鑫;大学生不良消费行为分析及对策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7年
7 高小卫;中国城乡数字鸿沟问题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7年
8 李鸿雁;农民解决纠纷行为的社会学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7年
9 何洪涛;赣州市高等院校教育资源共享模式的研究[D];南昌大学;2007年
10 唐平钧;江西城市社区治理改革实践及路径分析[D];南昌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崔民初;论托达罗模型的缺陷[J];鄂州大学学报;2002年04期
2 罗建河;流动儿童教育问题探析[J];教育评论;2002年04期
3 李松林;人口城市化过程中的教育问题研究[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4 李庆丰;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对“留守子女”发展的影响——来自湖南、河南、江西三地的调查报告[J];上海教育科研;2002年09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顾春明;社会转型期人们观念变化的规律性思考[J];社会科学辑刊;1993年06期
2 姜乾新;对社会转型期人们思想变化特点的初步研究[J];军队政工理论研究;1995年06期
3 阚立兴;关于社会转型期德育问题的思考[J];内蒙古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02期
4 陶冶;社会转型期的人民内部矛盾辨析[J];学术季刊;1995年01期
5 朱元;社会转型期道德观念的嬗变[J];学术论坛;1995年05期
6 陈建华;论社会转型期的道德教育[J];伊犁师范学院学报;1995年03期
7 金勤明;社会转型期人际关系的建设[J];江西社会科学;1996年04期
8 祝福恩,李天珠,吕艳辉,杨绍文;论社会转型期人的思想、行为特征[J];学术交流;1996年06期
9 季相林,刘建玲;社会转型期的干部教育[J];中国成人教育;1996年06期
10 杨作书;正确认识和处理我国社会转型期的人民内部矛盾[J];渝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舍;;社会转型期中的老年人自助[A];老年学论文集——福建省首次老龄问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选[C];1995年
2 高孟美;;关于社会转型期中的城市养老问题[A];老年学论文集(二)[C];1998年
3 吕梁;;对社会转型期道德教育的几点思考[A];迈向新世纪[C];1999年
4 李斌斌;;论社会转型期价值观念的冲突与整合[A];社会转型与价值观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0年
5 赵修义;;能力与道德:社会转型期价值选择的两难问题的个案分析[A];社会转型与价值观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0年
6 李瑜青;;社会转型期功利主义价值观的兴起与选择[A];社会转型与价值观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0年
7 周中之;;社会转型期的价值观及其教育研究[A];社会转型与价值观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0年
8 徐正初;张万苍;;社会转型期价值观的教育[A];社会转型与价值观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0年
9 贺善侃;;社会转型期的理想人格塑造[A];社会转型与价值观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0年
10 宋连群;;社会转型期价值观现状的分析[A];社会转型与价值观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牧;没有自己的“窝”,哪来红火的事业[N];中国文化报;2000年
2 本报驻中亚记者 汪嘉波;乔坎与他的《大陆》[N];光明日报;2000年
3 张勇 刘进;社会转型期与价值观理论研讨会[N];解放日报;2000年
4 杨卫华;民行检察在社区治理中的运作[N];江苏法制报;2000年
5 黄立群;做群众工作要探索新方法[N];江西日报;2000年
6 本报记者 毛健生 蒙萱;抓住社区建设契机推进残疾人工作[N];中国社会报;2000年
7 赵修义 作者系华东师范大学教授;能力与道德:社会转型期价值选择的两难问题[N];文汇报;2000年
8 徐正初 张万苍 作者单位:上海市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社会转型期价值观教育的方法论思考[N];文汇报;2000年
9 陈章亮 作者系上海市哲学学会会长;价值观冲突及其调控的选择[N];文汇报;2000年
10 作者为复旦大学哲学系教授 余源培;切实加强“官德”建设[N];文学报;200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建斌;电视下乡:社会转型期大众传媒与少数民族社区——独龙江个案的民族志阐释[D];复旦大学;2003年
2 颜佳华;当代中国社会转型期政府权力运行机制重塑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3 郑西帆;社会转型期的中国传播学发展轨迹[D];复旦大学;2004年
4 王辉;迷恋与拒抗下的孤独守望[D];河南大学;2005年
5 侯彬;社会转型期的政府能力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5年
6 乔梁;我国社会转型中民办幼儿教育事业发展与政府职能转化问题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7 谷峪;日本社会转型期的职业技术教育[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8 李颖;教育的人性追寻[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9 金龙;教育公正新解[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10 徐振光;当代中国社会转型与县级人大制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秦艳贞;在幻像与流放中寻找真实[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2 孙明奇;论我国社会转型期政治发展与政治稳定的关系[D];中共中央党校;2001年
3 梁涌;社会转型期忠诚问题研究[D];浙江大学;2002年
4 王纬;社会转型期信用缺失与重建[D];河北师范大学;2002年
5 钱亚梅;当代中国社会转型期价值观念的嬗变与建构[D];广西师范大学;2002年
6 赵昆;关于社会转型期公正问题的思考[D];曲阜师范大学;2003年
7 李长宏;转型期中国反腐败策略研究[D];西北大学;2004年
8 卢吉超;社会转型期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与管理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9 陈永良;中国社会转型期公私观念变迁的哲学思考[D];福建师范大学;2005年
10 吕青云;论中国社会转型期政府诚信的缺失与治理[D];浙江师范大学;200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