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虾 - 在线的女性主义第三波浪潮的发展与问题————兼谈博客在性别文化大众传播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13 06:38:14
在线的女性主义第三波浪潮的发展与问题————兼谈博客在性别文化大众传播中的角色
作者:张京
信息工具是平的:从“个人书写”到“公共信息”传播
“博客”是一种日记形式的网络出版系统,英文叫Blogger,其中Logger这个词的意思是航海的日志,即把航海的情况、重要的事情记下来,供他人查询.所以,一般意义上的“博客”、发挥主流信息影响力的“博客”,主要具有的功能是新闻过滤和知识过滤作用.2001年“9.11”事件发生后,一些记者和民众把自己目睹情况写在网络上,并链接自己亲自拍摄的第一手图片,不仅吸引了广大民众的关注,连《纽约时报》的记者也通过他人的博客获得了很多第一手素材,从那时起,博客便正式成为新闻报道的信息来源库,并且访问博客、建立自己的博客也逐渐成为世界公民一种像收发邮件、浏览电子信息一样普遍的生活习惯.
发展中的博客在价值上不仅体现为个人操作系统,也是一个“快捷易用的知识管理系统”,是新型的“协同媒体”,是“不停息的网上旅程”,是“个人网上出版物”,是“网络中的信息雷达系统”,是“人工搜索引擎”,是“专家过滤器”,是“自组织网络生态”,是“草根记者”……
2004年曾被称作“博客年”,这个热潮过去两年之后,中国的网络用户已经彻底熟悉了Google和微软这两大公司各自推出的Blogger.com服务和MSNSpace服务.据iReserach(艾瑞)市场咨询数据显示,博客用户由2003年的20万增长到2004年博客的100万,增长比率是400%.
2005年博客用户近600万,2006年将达到1520万.2005年7月7日,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郭良主持进行的《2005年互联网使用状况及影响调查报告》显示,短时间内,中国1/3的网民已成为博客.在刚刚过去的100天里,就有数据显示将近100万人在新浪注册了属于自己的博客.2006年2月19日新浪博客百万俱乐部排名第一的徐静蕾,点击数达到1100多万.
博客除了具备网络品牌的商业与文化价值之外,随着2006年徐静蕾、潘石屹等人博客书的出版,博客效应在网络之外的传统媒介形式中的积极渗透效果也逐渐浮出水面.博客成为传播产业中的基础一环,构成了影视、书籍、动画等领域的崭新物质材料.
全世界首个博客图书奖—— “博客图书奖(Lulu Blooker Prize)”最终入围名单于2006年3月8日在英国揭晓,包括小说、非小说、漫画等三个单项奖.首届博客图书奖吸引了89部报名作品,其中作者除了欧洲和美洲,还有非洲和大洋州的博客迷.所谓博客图书,是指在个人博客或其他网站上首先发表的作品,之后成书出版,电子书不在其列.博客图书奖的起名,借用了英国重要的文学奖“布克奖”之名“Booker Prize”,填入日益庞大的写作群体名称“博客”(Blog),从而创造出新词“Blooker”.此事件标志着全球博客热的继续升温.
博客的流行很重要的原因在于博客网站是目前注册最简单、维护最简易的网站,任何一个普通网民都可以轻轻松松地在几分钟之内拥有自己的博客网页.一旦有了这个便捷的空间之后,从文字叙述的美感,到图片和背景音乐的添加,以及主页模板的个性化制作,都是博主自己随心所欲操控的范围.
除了操作技术的简单之外,还有什么在吸引着人们趋之若骛地投入“博客”运动?“博客”背后反映了网络时代民众对价值和文化怎样的消费心理和解构意图?博客资源的权力创造途径有哪些?
信息资源是洼的:博客蛋糕的几种分割
我们不妨先聚焦在不同阶层的博客“明星”是如何在博客时代传播个人化信息的.
第一类“博客明星”以木子美、竹影青瞳、流氓燕为代表.她们共同的特征是以毫无隐讳地展露个人私密的性爱、交友、裸露自赏的网络行为,揭开了与传统道德与传播禁忌大相径庭的自我表达方式.她们都是女性,有正常(即所谓的“符合常态”)的社会地位与稳定的职业,并且都有以博客中对自我的命名(“木子美”、“竹影青瞳”、“流氓燕”)成为时代话语关键词的冀图.仔细分析她们在博客中的书写文本,不难发现,这些思想和举动“异端”的“博女”,都曾清晰地呈现过她们身体或心灵受伤的经过与原因.这些文字与一些时尚杂志中流行的“小女人栏目”或“情感故事栏目”的格调很相似,传达的无疑是女性被各种暴力所侵害的传奇.这些文字满足了广大阅读者的窥视与观淫心理,是已经获得成为大众谈资空间的又一个话题.
之所以引发社会广泛讨论的轩然大波,除了与赤裸的图片、挑逗冲击力很强的文字以及她们作为女性的身份有关之外,还有一个技术性的要点,那就是博客所造成的连载性和公开参与性,强化了以上任何一个因素的公众意识形态分歧.博客所提供的即时显现各方意见与不断允许各方陈述自我理由,构成了其他传播手段所不可能完成的交流平台.
从现实的角度看,此类博客明星的名字虽然的确成为了年度文化关键词之一,但她们所受到的攻击与谩骂,是程度最重、持续最长、“平反”最难的.作为以自我行动干预社会文化生活的先锋者,她们是勇气最足、胆量最大的实践者.而借助她们的博客书写,一些违反世俗生活潜规则的事件、话题,如未婚同居、怀孕、堕胎、性与其他利益的交易等,从博客延伸到网络的其他讨论平台、书籍、杂志、广播、电视,一扫被漠视和被销声的地位,而获得了公众讨论的无限空间.而更多的女性形成的舆论声势,除了声讨所承受的侵害与暴力的结果之外,也开始讨论形成此种结果的文化传统和观念陈袭,为女性处于不平等地位提供了哪些不当和不良的便利和屏蔽.
第二类“博客明星”则以“芙蓉姐姐”为代表.这类博客明星的特点是以扮丑、疯癫、毫无节制的自我欣赏为日常生活的美的构成,她们利用博客的舆论风浪扬帆而起,将自己包装成民间与话语层面的大众明星.如果说第一类博客明星触怒众人的是性隐私和交往隐私的单方面曝露,那么这第二类明星触怒众人的是全无含蓄、节制、文质彬彬的哗众取宠的表演性.此类争议比第一类争议更为复杂,因为它必须由博主与看客充分互动才能掀起舆论巨浪.而看客所下的结论正好充当了文人与学者理论分析的材料.第一类明星的举动更多是成为人们私谈的资料,并不能作为公开而广泛讨论的话题,因为其中涉及的“性”问题和“情色”问题,作为道德所禁忌的范畴还没有打破传统观念的要求,即使文化阶层对之进行讨论,也往往是隔靴搔痒,不能直接对应到大众生活的日常层面.但是,以“芙蓉姐姐”为代表的第二类博客明星,并没有在性的问题上大肆招摇,而是在更普遍、更公开的公众生活层面,引发广泛的争议或共鸣.呼吁更多地关注自我欣赏的尺度、建立个人价值观的自由、利用网络书写进行文化想象的夸张创造等文化意识形态的讨论与概括,与那些维护中国中庸传统与礼仪规范的呼声与斥责,形成了分庭抗礼的两股声音.并且,与第一类博客明星的影响力相比,这一类的博客明星赚得了更多经济的利益.“芙蓉姐姐”不仅成为了公众文化事件的评论嘉宾,也代言广告、拍摄电影、电视短剧等,获得了更多传播的机会与现实的收益.由“芙蓉姐姐”所引发的讨论,分别上升到“自我”、“自由”、“审丑”、“游戏”与“传统”、“公德”相争议的高度,从对个人的行为评价上升到文化思潮与社会思潮的把握高度.“芙蓉姐姐”与“美国偶像”中一举成名的孔庆祥一样,成为了娱乐时代文化造反的实践者与受益者.
第三类“博客明星”则以影视明星为代表:章子怡、徐静蕾、戴军、李冰冰、李亚鹏……与他们个人的官方网站不同,明星的博客是自己的日记本,趋向于公开展现这些公众人物更个人化、随意化、平凡化的细节与心态.更为本质的不同也在于,他们的生活、形象、思考,不再通过他人进行转述或者编辑,也不再以公司或者经纪人、策划人的决策为依据,而是力争做到完全自由的“自说自话”,避开炒作的嫌疑,避开动辄得咎的陷阱.他们一定程度上掌握了话语的主动权,不再满足于做“演员”,而开始介入以自我命名的明星生活的导演、表演、营销等全套运作过程.通过这些明星的博客,人们可以不带偏见地了解更多个人隐私的故事,惊讶于他们不曾展露的才艺与思想,分享他们不在镜头前诉说的种种政治关怀与社会关注.同时,基于商业时代和明星效应所结成的互利互益、水到渠成的商机,通过不带广告痕迹的博客,一些日用品、化妆品厂商与明星也完成了另一层面上隐蔽而愉快的合作关系.
第四类“博客明星”主要由文化名人和社会名人组成.朱伟、郭敬明、余华、郑渊洁、李银河、潘石屹……这些小说家、散文家、评论家、思想家、实业家,借助博客与公众保持了不断线的联系,从与网友的交流中获取新鲜而具有冲击力的信息和灵感,并且培养和发展自己专有拥趸的稳定群体,就如音乐人高晓松所说:“放手一搏,是搏起,不是起搏.”张海迪博客的开通让很多失去联系多年的朋友重新找到她,无数以她为偶像和学习对象的人与她建立了联系.曾经和著名支持人李静合作很久的公关公司的老板对她说:“看了博客才知道你竟特别知性,我们准备再给你开一档节目,专门采访‘中国财富500强’.”
一家时尚杂志这样概括——当你的“博客”:
只有自己一位访问者的时候,你的博客是个人的网络日记本;
几位到几十位访问者的时候,你的博客是与亲朋借着文字交流的咖啡屋;
数百到数千位访问者的时候,你的博客是一份不错的媒体了,你开始拥有力量;
如果你的博客有数万访问者,那就已经成为有商业价值的独立业务了;
而如果你的博客有过百万的访问者……恭喜你,你找到“自我”了.
——常夏:《博起的明星:我的隐私需要你的关注!》
另一方面,公众从明星博客中免费而直接地获取了思想营养、人生阅历,感受了高端交谊的环境与细节,体验不同阶层人群关注点与世界观的差别.纽约一位风险投资家Fred Wilson在他的博客上分析道:“写blog就是透明,而且这是一件好事.因为透明等于信任,而信任变成机会,机会变成钱.”资本高度发展的商业时代,一切机会都可能转变为商机.博客作为信息交换市场,免费为信息交换双方提供了无限制服务的条件,双方的资源被最大限度地投入到交换与共享的管道,无阶级排斥的互动合作一定程度上加强了社会和谐和发展的动力,使民众在博客的世界里体验着自我意识的“民主”和“平等”.
通过以上所列举的各式各样的博客明星,人们不难总结出一种普遍的社会心理趋势,那就是在信息高速流通的时代,把握各种信息交换平台,将个人生活从“私人领域”的沉默角色认同中解放出来,使之成为新的主流信息、公共知识、大众新闻的合法来源之一.
从技术分析来看,当互联网刚刚运行时,有预言称它将对传统出版传播领域产生破坏性冲击.几年后网媒的确显赫一时,但由于在内容上对纸媒的依靠,并没有动摇纸媒的根基和发展.网媒虽然与纸媒属于不同的信息平台,但本质都是B2C、广播式的,几十万、几百万人看的都是几个编辑制作和整合的新闻而已.博客利用的Web2.0和以往网媒利用的Web1.0最大的不同就是,在Web2.0的平台上,媒体和编辑的特权被剥夺了,每个人都成为了生产者,传播就形成了C2C、点对点式的.信息娱乐化和个人化的趋势,正迎合了当下社会心理的普遍需求,所以博客的迅速流行成为了时代的一个标志和记载.以往人们的身份通常用—(指电话号码)、@(电子邮件)来表示,现在,.blog(博客)成为网络时代人们的新名片、新身份.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金兼斌教授认为:“现在人们无论收入多高,事业多成功,都会有一种得不到满足的饥饿感,处于某种欠缺状态.这种欠缺更多是心理、情感层面的,而博客让人找到一种新的精神交流平台.”金教授的分析指出了个人新闻空间展开的心理和情感背景,在知识信息平面化时代的生存环境中,人们除了享受已搭构的信息网络带来的便利和收获之外,征服与占有部分渠道和空间、成为信息制造的自觉者和操控者的愿望,也造成了博客必然扮演起个人信息发布和个人化信息被赋予公共认同的基础.
信息角色是尖的:博客与新闻——角色转移的基础与途径
博客的流行与介入主流新闻报道的姿态,显示了当下世界文化发展共同的趋势特征.无论以哪种意识形态作为国家主导的公共意志,发展强硬的经济基础,“融入世界一体化、展现文化多元化”潮流的共同目标,都决定了各国在政治和文化等相关领域,必得进行适当的调整,以适应愈加激烈的市场竞争.在这样一个国际化高度发展的时代,各国对本土文化特色的保存和文化传统的传承更为重视.时代的发展使各国都打破壁垒、呈现并互动不同的信息;而不同的国家政策又保证了不同文化特色被保留下来.在这样的背景下,信息不仅是一种知识,也是相当具体的某一种意识形态的承载体,还是一种市场体制下的特殊商品,也是个人政治的展现与交换空间.
基于民众越来越强烈的参与新闻制作和传播的热情,中国的各传媒机构也积极利用这些由个人信息所提供和累积的广泛资源.门槛的放低主要是通过一些鼓励新闻素材提供的方式实现的,同时也加强了新闻媒体与市民更紧密的互动.无论从事什么职业,有怎样的社会身份,都有机会成为新闻事件的发现者、参与者和评论者.几乎所有的传媒机构都设立了观众来函来电的畅通渠道,同时在网络版的空间中,也利用网络技术无阻碍的便捷性实现了信息的即时互通.在这样的过程中,市民感到被赋予了知情权、选择权、参与决策权,真正感受了“主人翁”的责任与权利.
博客在新闻传播链条上所传达出来的价值,正是个人新闻空间不断得到承认与重视的体现.所谓的“个人新闻空间”是一个相对而言的概念,它与传统的新闻规则不相矛盾,只是在新闻这个主体体系中尚待开发的领域内,拓宽的更多思路与途径.
从博客在中国的发展、流行轨迹中,人们发现,有关性别的视角、议题、对象等,始终作为推动博客成长和发展的动力.由于性别观念生理性或文化烙刻而带来的差异视角和平等诉求,博客作为新兴传媒载体的影响力才具有了真正的内涵和源源不绝的发展实力.同时,借助博客无限的市场潜力,性别平等和社会公正等的理念,通过各种活泼而新鲜的方式,传播到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关照了不同阶级和教育水平的群体,为社会稳定和谐地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
以上从四类博客明星所引发的不同社会公众关注热潮,拉近到博客现象与中国的新闻制作传播的关系.推动“镜头”的主要是博客的“进出”和“互动”的高效与便捷,以及点击者对博主持续不断、需求不同的猎奇与关爱.由少数人的个别行为累积到多数人的群体关注,这就意味着提供了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飞跃基础;博客的功用也不再是单纯的传导信息,而成为以信息传播为圆点,交流文化、知识、信念以及个性选择等的发散网络,从而吸收了许多与信息相关的行业、人士,也形成了共同监督和维护的自觉意识.在某种程度上,这样的热潮就构成了相当的社会影响力,成为一个时代的关键词、话题、现象,而博客本身,也推动了个人新闻空间不断扩展的运动,没有硝烟,而是由信息革命自然转动起来的对社会人本思想以及信息传播制度的反思与改进.
随着专职新闻从业人员和新闻采集、监测、评估志愿市民人数的不断增长,在已经培养起来的全民阅读习惯和全民教育水平整体提高的基础上,博客成为了利用网络最有效的自我教育途径,也保证了信息传播网络的更为畅通.众多博主在各自网络空间中积累的智慧与制造的精神产品,既娱乐了自己,也娱乐了公众.
有媒体报道超女参加各种类型考试的消息,便是利用博客资源进行公众娱乐和个人观念传播的一个例子.
程青松爆料:黄雅莉很难过传媒大学初试
超女黄雅莉继报考北京舞蹈学院音乐剧班初试落榜后,昨日上午又参加了中国传媒大学表演系的招生考试.昨日下午,著名编剧程青松却在自己的博客中爆料,称黄雅莉考试发挥不理想,很难通过初试.
昨日,程青松在自己的博客中发表了一篇名为《超女招牌不是护身符》的文章.文章中指出,“下午据参加中国传媒大学表演系招生考试的老师透露,黄雅莉今天(2月21日)上午在报考该校表演系的时候,朗诵发挥很一般,表现并不出色,声乐考试甚至比朗诵发挥还要不理想,加上身高等因素,估计通过初试都很难.”同时,程青松还在文章中强调,“考表演专业要经过初试、复试、三试、口试、文化课考试,初试即被淘汰,说明离学校的专业要求还有很远的距离.”(来源:重庆时报 2006/02/22)
此新闻的噱头在于对“超女”事件的继续报道,由于其已经造成的社会认同和影响,这则新闻的报道重点也突出了两个方面:一个是超女明星唱歌选秀之外的行动是公众注意力转移的一个方向.另一个是超女的成名为她们个人人生发展是否带来特权,这也体现了公众对社会公正与机会平等的迫切关注.
“超女”是湖南某娱乐公司策划操作的一档大型全民选秀娱乐节目而推出的平民明星,在符合公司包装要求和利益所得原则基础上而策划的一系列活动中,她们的明星味儿越来越浓,明星梦也逐渐变成现实.在公众的认知中,除了这些娱乐公司有意图的策划和以传媒为平台的宣传之外,一些学者和批评者的意见也借助传媒适时表达了出来.而公众特别是广大网民最直接地仍然是从自身关注社会问题的视角来看待这一事件以及与此事件相关的一系列报道.所以,在多元化的时代文化背景下,众声喧哗早已是人们的生存环境之一.也正是有了这样的时代文化环境,更多的意见、不同的声音才有保障地进入了公众讨论的公共舞台.任何人在表达出关注力的同时,也构成了当下社会文化的某些发展特征.
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所有卷入那些传闻和流言中的人必然出于好奇心而接续跟踪此事,而那些无论是专业的还是业余的大小记者们,也在这个不设门槛的关注途径中捕捉着各种新闻.这也造成了博客资源被误用和滥用为“泡沫新闻”的问题.
比如一则以“韩寒赴京密会徐静蕾被撞破老徐承认单独见面”为标题的新闻在各大网站转载.显然此事爆料的基础是徐静蕾的博客中一定数量的“文字往来”以及近日来各媒体对其博客冠军的大炒.
由于博客上屡屡唱和“调情”,徐静蕾和小自己8岁的韩寒成了一对“绯闻男女”.而这次愈炒愈烈的“姐弟恋”上周有了“铁证”,韩寒赴京密会徐静蕾被人撞见.而对“用绯闻一个炒新片、一个炒新书”的说法,昨日她向记者表示,“要炒有的是合适人选,干吗非找这小孩?”
徐静蕾的经纪人日前还信誓旦旦:“二人从未在网络之外的地方碰过头.”但接着有知情人称,他在北京徐静蕾居所前撞见了从上海前来拜访的韩寒,“就在上周的一个傍晚,那时天刚刚黑.”昨日,记者辗转联系到徐静蕾.本以为她会斥之为“胡言”,不想,徐静蕾大方地表示:“没错,韩寒是来看我了,而且就我们俩人.但都是成年人了,有必要和异性单独见个面,还需要向老师家长汇报吗?难道还得画个三八线,才能证明男女间的纯洁?这未免庸俗了吧.”此外,她也承认两人在网下早有接触,“大年初一打过电话,所以才有了后来博客上写的东西.”
徐静蕾表示:“非说调情的话,那调的也是友情.这个圈子里能装的主儿太多了,我就觉得韩寒这孩子有才气又挺率真的.而且他对电影的见解非常独到,能给我这拍电影的人耳目一新的启示.他也觉得我还成,就这么着,物以类聚了.”至于外界传说两人在炒作,徐静蕾表示:“想炒的话,有的是比韩寒更合适的合作伙伴,他未免曝光率太低了点.”
而韩寒后来也对记者表示,上次赴京主要是出席一个活动,并非专程去见徐静蕾.而他也不会因为那件事曝了光,在以后的博客上就“有所收敛”,“该怎么写还怎么写,嘴长在别人身上,说是调情就继续调情吧!”(记者黄哲来源:华商报 2006-02-20)
这则新闻的目的是把握公众对此事的关注热情,“趁热打铁”地反复强调了一个关键的理念:虽然当事的两个人都是影视和文学领域的公共明星,但是如果是从他们的博客中采集的信息,只能作为他们私人事件去看待.虽然以往通过其他各种途径得到的信息都被利用为明星炒作的资料,某种程度上是“明知不可为而为之”.但针对刚刚风潮渐起的博客炒作迹象,借助此事的影响,一些记者的报道带有很强的抵制倾向.不过,毕竟受限于媒介舆论传播的既定环境,有些限制性、批判性的因素和环节在转播的过程中被隐化、弱化,而造成了不可避免的“劝百讽一” 的无奈结局.民间俗话“打一巴掌揉一揉”,中国的新闻传播过程中,相当数量的报道依然是认可这种暧昧策略的.对于电视新闻的播报、广播新闻的播报、杂志和报刊新闻的播报和网络新闻的播报,程度不同但普遍存在着这样的通病.
通过这次捕风捉影的“徐韩恋”掀起的风波,也唤起了传媒人自己对行业道德和作为准则的追究.加之近年来对个人自由尊重的呼声越来越高,对传媒炒作用滥用臭了的一些作法的反感,加大了对新闻、特别是娱乐新闻播报环境的净化需求.传媒人自己在业务突破中所考虑的不恶俗、不伪饰原则,正是公众一直以来的美好期待和民心所向.
博客的出现,是商业文明充分发展的产物,也是追求效率和利益最大化实现的一条捷径.这种效率和利益既是经济的,也是文化的.特别是性别文化的.虽然博客应用的Web2.0在流量上已经占到50%,但收益基本上还是依靠广告、无线和理财上.由此现实所导致的隐患问题,被和讯网副总裁马小平一语道破:“‘眼球经济’是最适合互联网的,网站有访问量,就一定有挣钱的办法.”在这样的博客发展生态环境下,如何抵制并清除那些利用性别进行不平等文化的无意复制,以及为了商业效益而牺牲文化建设的做法,成为了博客文化与性别文化和大众文化所共同面对的迫切问题.
已经“在线”的女性主义第三次浪潮是斜的
《参考消息》在2006年刊登出一则《女权主义抢搭博客快车》的信息,将互联网时代博客空间作为继杂志、书刊等之后最新一轮有效传播女权思想和观念的手段.无论是针对各种性别议题的讨论,还是故事、评论等各种形式的呈现,都是“女权主义的第三次浪潮已经‘在线’”的具体实现方式.
博客对于在线的第三波女性主义精神的传播,具有以下三方面的实质特征:
第一,随着一些直接标明以女性主义研究和传播为宗旨的网站逐渐从公共传播网站的序列中突显出来,并且在整体风格和栏目设置上体现出女性主义研究的关涉层面和性别观念推广的共时性特征,由这些女性主义网站所培养和团结起来的一批具有性别敏感意识的人,在建立和发展自己博客的过程中,其思想意识和文字表达都体现出积极的女性主义对社会生活的干预、以及对在线博友的交流热情.
据有关估计,目前共有24万个女权主义博客网站,但考虑到全世界依然运行中的博客网站有400万个(还有一些统计数字称全世界的博客网站多达2720万个),而女性中自称女权主义者的占10%(英国本月进行的一项调查认为这一比例为29%),所以女权主义博客网站的实际数量可能要更多.
第二,博客的言论自由承诺使女性主义精神中反一元主流和二元对立的核心意识得以在大众生活和公众社会中积极实践.
关注性别话题或自觉传达性别议题见解的博主,既有女性主义者,也有非女性主义者,谈论性别的问题并不等于就是女性主义的言论争辩,还要看博主们关注此问题的视角和其观念的指向,这决定着其博客内容是否具有女性主义意识和传播效果.
由于新浪网博客频道编辑的主动运作,使得一大批名人的博客得以开通.其中不乏性别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比如像李银河、潘绥铭、荒林、蓝怀恩、方刚等在性学、女性学领域领军的一批研究专家,其博客的更新率和回帖率都相当高.可以说她们利用博客的公共交流平台创造着跨时空限制的主动教育与传播实践.另外,他们所探讨的话题,既可以是关注具体事物的性别类话题,也可以是关注男女两性主体身份和地位的意识形态话题.以往处于社会边缘的人群,其权益的维护问题,和以往不太受关注的社会边缘话题,都开始在博客的空间中被广泛地争论,其影响不仅是对某些具体问题的观念转变,更重要的是打破了以往对主流和边缘问题所占有社会资源和舆论资源的划分差别.
第三,博客的个人出版策略应和了当下中国女性主义的发展战略.
博客的开通与运行使个人的言论得以社会化,考虑到博客的持续性和合法性,博主所宣扬的观念和意识态度必须首先是拥护政府政策和社会公共道德的.在这样的大前提下,可从某些具体问题着眼,在策略上和方法上提出创造性建议和意见.所以搭乘博客快车的女性主义在传播策略上也具有类似的特点.
又由于体现女性主义精神的性别研究,在中国被纳入了社会平等指标和基本国策范畴,所以往往不具备西方女性主义反政府的特点和强烈的自主自足特性,女性主义批判的锋芒也很容易被宏大主题的涵盖所削弱.因此,在战略上中国女性主义的运作往往将和谐社会、男女平等设为一个终极的目标.由此决定了女性主义的发展基础是社会和政府政策的承认,并且在不改变现有宏观体制的前提下,在社会制度的微观层面作出结构性地调整和变革;并且强调对男女两性的观念教育,通过普及知识,赋权于两性平等的社会参与机会与能力.
总体而言,具有女性主义精神的博主,其写作的效果无可否认具有对公众的观念进行清洗的意图,在文字上往往以辨史的脉络,比较出今朝与旧世在政治、文化等相关议题、在表象和实质上的相同与差异,具有很强的学理气息.这样的博客可以“大放厥词”,但是书写都显得相当理性,即使宣泄情绪的文字,也是条分缕析、有理有据,表明了博客书写者明确的“出版”、“公示”用意.特别是对“安全尺度”的拿捏上,她们自觉扮演了自己文字的审查官,并且能自律于书写的节奏和美感.
同时,由于中国博客产业中并没有形成有关性别讨论的成熟秩序与规则,博客网站、博主和网友受到名利的驱动,误用博客阵地的现象也值得深入反思:
第一,以性别话题作为卖点提高点击率,反映了一些博主自身性别意识的淡薄,以及对博客的舆论教育效果的冷漠.
这样的博客通常具有一些典型性特征:一种是借炒名人隐私提升个人的知名度.比如各种爆料行为,捕风捉影的描写等等.这类博客通常是标题惊赫而内容空洞.
另一种是借身体裸露而出位.这种类型又分为单纯色情暴露和适度表达身体信心的不同类型.由于激进女性主义流派的一些观念在中国的传播,个人对身体与性的认识和把握开始具有非道德化的倾向,裸露并不等于色情的观念与传统的通过裸露达到色情的做法混杂在一起,同时出现在博客的天空下,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公众在辨别区分上的困境.一些打擦边球的博主也趁势裸露出位,成为网络的红人.
第二,网站在进行博客管理的过程中,急功近利和意识淡薄的双重作用下往往制造出很多“有意炮制的尖锐话题”.
其实自从博客作为一种个人书写工具进入中国语境后,中国私人文化的两面性就被无形中放大了:博客的交流途径是公共的,但书写方式是私人的,因此势必面临一种公众言论道德与观念的多元冲击.从思想意识的“左”“右”之别,到民族与区域的荣誉之争,到“大男人”与“大女子”的观念之异,可谓风声水起无处不在.再加上博客业内人士以“新闻化操作”为博客发展之使命,使得一些更具针对性、尖锐性和话题感的“个人博客写作”被尽可能短的时间内摆在了大众话题的聚焦位置上.据新浪博客频道副主编张国伟的说法:“随时跟进博客上的争论,并贴在新闻页的首要位置上进行推广,是一种职业感,当事件发生的时候,我们不能缺位.”这些职业编辑和策划者,追踪、整理、重点突出地将各种零散的个人声音整合,从而使博客的私人化性质更多向公众化偏重.
一旦个人意识进入公共讨论的场域,便很容易形成不同话语阵营.如果争论的规则是成熟而稳定的,那么争论的效果对某些话题的深入具有很重要的推进意义.但是受博主个人修养和有意制造的舆论环境的影响,有些问题并不能得以严谨展开,反而陷入无意义的争端.既是博客资源的浪费,也体现了博客管理的缺失.
第三,应恰当评估博客的娱乐化、游戏化效果与博客的观念影响作用之间的变动.
作为关注博客与参与博客的人来说,可能怀着各种可能的目的.同时,也有人并非借博客的地盘发表自己的心声,而只是为了好玩或者提高自己的知名度.
比如很多网友都嗜爱“抢沙发”.这个传统本来是论坛时代的产物,网友一般把开帖的楼主称为first floor,第一个回帖的人就占据second floor的位置,简写为“sf”,久而久之就念为“沙发”.为了抢占这个位置,很多网友专门编辑实时跟踪博客更新的网络程序,将要跟踪的目标博客加入程序中,当博主更新时,更新的页面就会被第一时间跳出,网友就可以稳坐沙发了.很多网友也会事先写好回帖,一抢到位置就直接贴上.
这些抢沙发的网友一部分是对目标博主的言论及态度绝对拥护,以自己跟博主亲密的接近为无上快乐.另一部分并不完全理解或支持目标博主的言论及态度,只因为目标博主的知名度可以提升他们的公众曝光率才积极抢沙发.所以不应片面夸大博客对公众意识的影响作用,也要有所判断地区分回帖率和回帖位置的社会文化背景和个人心理诉求.
总体而言,博客的技术性指标提供了民众自由发声的实践可能,而多元化成为时代发展主题之一的社会背景也为博客书写者的“书写自由”提供了政策依据.国家新闻办公室的有关负责人曾通过媒体向市民公告:“中国无人仅因网上言论被捕”,中国管理互联网符合国际通行做法.
本报综合报道: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网络局副局长刘正荣昨日在北京说,到目前为止,中国没有任何人仅仅因在互联网发表言论而被捕.
刘正荣向中外记者介绍中国管理互联网的做法.他强调,中国管理互联网的做法符合国际通行做法.刘正荣说,中国网民的言论十分活跃,内容涉及方方面面,其中包括政治性很强的内容.至于在互联网上的哪些行为要承担刑事责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里做了明确的表述.
中国的互联网市场是开放的,欢迎境外公司进入中国互联网市场开展合法业务,中国保护境外互联网公司在中国的合法权益.刘正荣说,任何公司都应遵守中国法律.
刘正荣补充说,任何国家的警察和执法机关对网上的违法行为熟视无睹,都是不可理解的.刘正荣表示,他研究过美国的《爱国者法》,该法对美国的执法部门如何获取公民的个人信息和通信行为做了具体的规定.(来源:新京报 2006-02-15)
在这些外部条件的保障下,博客的存在促成民众对多元价值文化的消费心理和解构意图.无论是对“女性”主体还是边缘个体的主体价值的重新审视,还是博客文字书写和传播过程的“去政治化”倾向,这些消解中心、提倡多元共存的后现代主义策略,与中国的女性主义发展和性别平等推进策略不谋而合.在具有相同目标和实践特征的基础上,性别的议题得以大众化、知识化,更多学院之外的思考也有选择地被纳入到学院之内研究的系统中.不过,对于博客依然未知的功能和作用还有待更进一步挖掘,其在文化构建和信息传播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困扰,也有待更多博客中人和信息共享者协力认识与努力解决.
附一  国外博客编年简史[1]:
1993年6月:最古老的博客原型——NCSA的“What`s New Page”网页(http://archive.ncsa.uiuc.edu/SDG/Software/Mosaic/Cocs/whats-new.html)出现.主要是罗列Web上新兴的网站索引,这个页面从1993年6月开始,一直更新到1996年6月为止.
1994年1月: Justin Hall 开办“Justin` S Home Page”,不仅里面开始收集各种底下秘密的链接,这个重要的个人网站可以算是最早的博客网站之一.
1997年4月1日:Dave Winter 开始出版Scripting News.这个网站是由早期的Davenet演变而来,最早是1994年10月7日.
1997年12月:Jorn Barger最早用weblog这个术语来描述那些有评论和链接,而且持续更新的个人网站.
1998年5月7日:Peter Merholz开始出版网站peterme.com(根据他自己的档案记录).
1999年:Peter Merholz以缩略词“blog”来命名博客,成为今天最常用的术语.
2000年4月12日:Weblogs eGroup的邮件列表终止,Jorn Barger和Dave Winte的鼻祖之争开始.
2000年10月14日:Dave Winte暗示他的Scripting News是最早的博客网站,然后他优雅地将这项荣誉归于他很尊敬的前辈——WWW的发明人Tim Berners-Lee.
2000年11月:Winte很快给自己找到了另一顶桂冠,Scripting News将网站口号变为:互联网上持续运行时间最长的博客网站,开始于1997年4月1日.
2001年9月11日:世贸大楼遭遇恐怖袭击,博客成为重要信息和灾难亲身体验的重要来源.从此,博客正式步入主流社会的视野.
附二  中国博客编年简史:
1998年:我国学者孙坚华开始关注博客现象.
2000年1月:台湾阿坚发表文章《网录:一种新内容形式的崛起》.
2002年7月:Blog的中文“博客”由方兴东、王俊秀正式命名,同时起草了《博客宣言》.
2002年8月:二人开通博客中国(Blogchina)网站,开始了博客在中国的全面启蒙和推动.
2002年9月5日:《中国青年报》和《南方周末》以重要篇幅关注中国的博客现象.题目叫《Blog:个人日记挑战传媒巨头》.
2002年11月:浙江杭州中国博客网(Blogcn.cn)开通,提供博客托管服务(BSP),这是国内最早的博客托管服务商.
2002年12月8日:博客中国(Blogchina)推出正式版.
2003年2月28日:千龙新闻网企业频道(21dnn.net.cn)开通“博客在线”,这是国内第一家政府新闻网络媒体第一次推出以“博客”为主题的新闻专栏.
2003年6月19日起:中国博客网(Blogcn.com)用户“木子美”发表的网络性爱日记,给中文blog网站带来了巨大的访问量,“博客”一词成了网络搜索引擎热门关键词.11月11日因上了新浪专题,使木子美的博客网站访问量达到高潮,一个月就达16万.
2004年5月:在加州伯克利大学召开的“中国互联网”会议上,博客成为会议的第一关键词.文心和卢亮第一次提出“个人门户”的概念.
2005年1月:博客中国(BlogChina.com)宣布并购博客动力(Blogdriver.com)
作者单位:
中国传媒大学媒介与女性研究中心,朝阳区定福庄东街1号,100024
Zhangjing79@cuc.edu.cn
抓虾 - 在线的女性主义第三波浪潮的发展与问题————兼谈博客在性别文化大众传播 抓虾 - 在线的女性主义第三波浪潮的发展与问题————兼谈博客在性别文化大众传播 女性主义眼中的中医和性别——从《繁盛之阴》谈起 大众传播的特点与网络对大众传播的影响 胡玉坤:转型期中国的“三农”危机与社会性别问题———爱思想:学习型社会领航者 人民网—祝建华:大众传播研究谨防“陷阱” 教育硕士考试资料《心理学》——第三章 心理的发生与发展 一种新型性别文化的创造——江西宜黄县梅湾村调查启示 大众传播与新公共性的建构 批判理论与中国大众文化批评——兼论批判理论的本土化问题 第三届(2010年)年度十大性与性别事件评点公告 - 李银河的日志 - 网易博客 丛日云:大众传播时代的西方民主[①]———爱思想:学习型社会领航者 大众传播的特点与网络对大众传播的影响 - 传播学 blog课件 POSE中文开放课程 言情小说的伪女性主义 国家的发展与文化 求解文化发展的七个问题 韩毓海:漫长的革命——毛泽东与文化领导权问题 当今文化焦虑问题——对文化问题的几点非学术思考 当今文化焦虑问题——对文化问题的几点非学术思考 当今文化焦虑问题——对文化问题的几点非学术思考 当今文化焦虑问题——对文化问题的几点非学术思考 当今文化焦虑问题——对文化问题的几点非学术思考 转型期中国的“三农”危机与社会性别问题 性别问题上的生理决定论与社会建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