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湘文化的优秀传统-华网在线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24 02:06:04

湖湘文化的优秀传统

  • 2009年01月07日14时26分    来源:中华五千年
  • 字号【 大 中 小】 打印 收藏 查看留言

  湖湘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华文化大花园里,湖湘文化是一朵特色鲜明的文化奇葩。尤其是受湖湘文化熏陶而走出的毛泽东等无产阶级革命家,紧密结合革命实际,创造性进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践,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在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时代背景下,我们应紧跟时代步伐,大力弘扬湖湘文化优秀传统,挖掘与时俱进的现时意义,为构建和谐湖南奠定坚实的文化基础。

  首先,要深刻理解湖湘文化的精华。湖湘文化的精华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心忧天下”。这是湖湘文化的核心内容。近代以来,湖南人民以“若道中华国果亡,除是湖南人尽死”的坚强决心,坚定“吾湘变,则中国变;吾湘存,则中国存”的强烈信念,积极投身救亡图存的爱国洪流之中。无论辛亥革命时期,还是五四运动和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湖湘爱国人士既志向高远,又脚踏实地、身体力行。特别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湖南一大批无产阶级革命家,更是把“心忧天下”的爱国主义传统提到新的高度。二是“百折不挠”。这是湖湘文化的高贵品格。湖南人民历来就是追求理想而坚忍执著,战胜困难而义无反顾。例如,左宗棠抬棺抗击沙俄,谭嗣同“去留肝胆两昆仑”,就表现出强烈的“楚虽三户,亡秦必楚”式的历史责任感,展示了湖湘文化“荜路蓝缕”、奋发图强的坚韧品质。三是“敢为人先”。这是湖湘文化的显著特征。“道莫盛于趋时”。从屈原求索天地由来开始,“流风所被,化及千年”,湖湘知识群体思想开阔,总能顺应时代潮流,站在中华文化发展的前沿。其间,周敦颐重构儒道,王船山“六经责我开生面”,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曾国藩、左宗棠等人致力引进西方技术开办洋务,宋教仁进行民主革命推翻帝制,直至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实事求是”、“为人民服务”等思想体系的形成等等,无不彰显湖湘文化的思变求新、开拓进取的精神品格。四是“兼容并蓄”。这是湖湘文化的活力源泉。湖南三面环山,北为洞庭,古为“四塞之地”,但就在这块土地上,湖南本土文化充分汲取外来文化的养分丰富发展自身,最终形成了顽强坚毅和灵性飘逸相结合的湖湘文化。这种文化在近现代湖湘知识群体身上表现得更加强烈。如,魏源睁开眼睛看世界,谭嗣同倡导“天变道亦变”,毛泽东等无产阶级革命家探索和成功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作为拯救中国的革命理论等等,都是文化开放特性作用的结果。总的来说,这四个方面,既是湖湘文化的精华,也是湖湘文化对中华文化发展的重要贡献,更是我们推进现代化建设的精神文化支撑之一。

  其次,要深刻认识湖湘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湖湘文化是从地域来讲,她是中华文化的一部分。弘扬湖湘文化的优秀传统,目的在于强调湖湘文化的鲜明区域特征和文化个性。这可从三个方面来理解:一是湖湘文化与中华文化一脉相承。中华文化经过几千年的潜移默化,已深入中华民族的血脉之中,成为我国各地域文化的基本骨架。各地域文化所表现出的不同,只是一方山水养一方人而呈现出的地方特色。湖湘文化究其渊源,是儒家文化的一部分,它对“格物致和”、“经世致用”的强调,主要是与“知行两端”的“心学”在获取知识的方法上存在差异。如果把中华文化比作一棵繁叶枝茂的大树,那么湖湘文化就是构成这棵大树的一枝。我们强调和凸现湖湘文化的地域特色,不是无视它与中华文化本质上的相通与相同,而是要使之更好地服务湖南经济社会的发展。现在,湖湘文化已是社会主义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我们研究、探讨和拓展湖湘文化,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始终保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取向和发展方向,不仅要放眼全国,还要放眼世界,兼容并蓄、博采众长,广泛汲取世界有益文明成果,促进湖湘文化的现代发展。二是湖湘文化通过中华文化起作用。在中华民族的发展史上,无论哪个历史时期,湖湘文化对整个国家和民族的贡献,实际上都是中华文化整体作用的结果。就杰出的湖湘知识分子而言,我们既要看到魏源的世界性眼光,谭嗣同为变法献身,宋教仁、黄兴追随孙中山先生推翻帝制、致力共和,毛泽东为代表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带领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之林,更要看到他们是和同时代许许多多的中华英雄人物一道,与民族的脉搏一起跳动,与民族的命运紧密相连,为灾难深重的中华民族而抗争,与国家同兴同荣,共同撑起了中华民族的脊梁。三是湖湘文化的精华体现了中华文化的精神。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根本。党的十六大指出,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实质上,湖湘文化“心忧天下、百折不挠、敢为人先、兼容并蓄”就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具体化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