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衣飘飘的年代彻底终结?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13 13:52:14
白衣飘飘的年代彻底终结?2010年07月16日 12:15凤凰网评论专稿【 】 【打印共有评论34

评中评第467期

又一届大学生离校了。一般人的毕业印象,是无数抛向天空的学士帽,是草坪上三三两两的合影人群,是礼堂里教师代表感人肺腑的演说,是周围充满的纯真的离愁滋味,是人人脸上洋溢的对即将正式进入社会生活的兴奋。总之一切都是那么干净,美好,充满希望,但是下面的一则新闻却能让人感到完全不一样的滋味。

《现代快报》报道,7月12日上午10时左右,南昌筷子巷派出所的民警突然接到报警称,有一名衣衫褴褛的男子正躺在人行道上,一动也不动。两名民警迅速赶到现场,发现一名赤裸着上身的男子正闭着眼睛躺在地上,直喘着粗气。"他全身很脏,皮肤多处出现溃烂,一看就是一个流浪人员。"民警立即驱车将其送往市第三医院进行治疗。在救治过程中,男子断断续续地说出了自己的姓名,民警查询后发现,这名全身脏乱不堪的流浪男子姓黄,今年才23岁,福建省三明市人,一个月前竟然刚毕业于中国政法大学。

随后,据中国政法大学网站的消息,校方就此事出具了一个说明:该生确是我校今年已毕业学生,但报道所述事实,校有关部门正在核实中,校方表示,无论自己的学生身在何处,学校都会关心他的生活和健康,将派老师探望并给予必要的帮助。

这似乎让人找到了抨击现行教育体制的一个绝佳案例。

一毕业离校就需要社会救助的名牌大学毕业生,无疑是一个教育失败的典型:学校里总是名列前茅的乖孩子,进入社会却成为处处碰壁的失败者。“连起码的求生或自救知识都没有”,“真是俗语所说的‘死读书,读死书,读书死’。”更悲哀的是小黄出身最具代表性的政法学府之一,所学又为法学专业,在人们眼中,是未来要进入捏刀柄阶层的人,这就更难免“起码的法律知识和救助门路总该有吧!学校里书是怎么教的,学生书是怎么读的?”的批评了。

这样的批评立意很高,但是总嫌过苛。因为它根本没有虑及现在的大学毕业生所面对的实际。

现在的大学毕业生就业之难是否有人进行过深入的调查,毕业生的感受是否有人体会,尤其是小黄这样,所学的是就业形势最糟糕的法学等专业的毕业生。这个问题需要有人问,有人答,有人关心。

大学毕业生是真正的弱势群体。如今的就业形势下,小黄这样的人很难自力自主迈入社会,他们只是被时代裹挟抛进社会,随后无人问津,接着被社会抛弃。很可能大四这一年来,一个像样的就业机会也没有,即使是出身于所谓的名牌大学。而且无论怎样努力都没有用,大家都明白,少得可怜的机会面前,就业竞争主要体现为拼爹和拼人品。

现实的打击加上这些年来毕业生们总是不断地接受难称好意的教育或暗示:在就业机会、用人单位面前无限放低自己,放低自己,放低自己,放低自己……不到一年,一个个曾经踌躇满志,神采飞扬的年轻人就会被消磨掉所有自信。一个完全失掉自信的人,紧接着丧失正常的语言和思维能力是顺理成章的事。

临到最后,当发现没有一个机会真正属于自己,除了一纸毕业证,自己没有一件像样的成就可以向江东父老交代时,心态失衡,就可能在社会中迷失。

一旦他们褪去学生这件尚可阻挡风雨的外衣,专业所学又完全派不上用处,他们会马上成为弱势中的弱势,不救助他们又救助谁?人才被耗费巨大地培养出来,却没有任何用处,白白糟蹋。这并非什么教育的失败,而是整个社会的失败。

据网上流传的消息看,小黄本人可能存在精神疾患。这可能是这个个案中的真正现实。但是不难想象,今天有着这样故事的绝不止小黄一人。今天生存的压力早已不再是到毕业才明白,这种终日为稻粮谋的焦虑你走进任何一个校园都能感受到。白衣飘飘的年代渐行渐远。

凤凰网评论编辑:郭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