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收藏的草原--南方报业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02 11:21:54
被收藏的草原2010-06-28 11:48   南方都市报   网友评论 0 条,点击查看    我有话说

蒙古包前的狼群。这种景像以前是经常可见的,现在只有在博物馆里才能见到了。

草地里的野免。

原乌兰诺尔保护区内一只正在捕鱼的鹰。

野猪、猪獾、河狸曾是草原的常客。

过去生活在草原上的驯鹿、棕熊、雕鸮、石貂,现在已十分稀缺。

  我这一次见到草原,是在一座气势磅礴的博物院里。春三月里,北方依然寒风料峭,沙尘不断,远在呼和浩特的朋友说,来吧,看一个友人的展览。

  于是,草原就在这座城市新华东路的内蒙古博物院里,与我不期而遇。

  有关内蒙古草原文明、历史演变的大型展览是博物院的主题,从遥远的西部蒙古拉来的沙漠里的白沙,从东部蒙古拷贝而来的草原风景,还有雄鹰在上、苍狼在下,都栩栩如生地摆放在面前。

  这是中国北方120万平方公里的主题文化的高度浓缩,对历史的深深追念,对草原的眷眷情愫,都在这里了。帐篷,弯月如刀,牛羊,碧草茵茵。

  朋友说,真正的如此美景的草原已不多见,工业文明的步步推进,自然环境的恶化,气候变暖的影响,正步步蚕食着已经退化的草原。

  为了寻找一种草原上著名的羊,我曾经追逐千里,深入草原,当一群黑黢黢的羊出现在我面前,它们的主人一再声明这就是我要寻找的白如雪亮如银的那种羊时,我无论如何也难以相信。

  可是,在连绵不绝的工厂围垦了草原后,羊群的主人和羊群向草原深处退缩,但工厂的黑烟、不绝的灰尘从此覆盖着曾经碧蓝如洗的草原后,这片方圆上万平方公里的草原上,就难以找到那被称为“软黄金”的羊了。

  在我与羊群的主人告别时,他骑着摩托车,干笑着挥挥手说:这是我最后一块草场了。然后,在已不茂盛的草原上飞驰而去。

  那个笑,我此后在东部蒙古的草原上也遇到过,在一个个矿场如伤疤一样长在草原上之后,总能遇见转了行的牧民,它们放弃了羊群,放弃了草场,在厂矿里做工,而那些向草原更深处撤退的牧民,总在外来的探访者到来时,透出一个干干的笑。

  那个笑容的背后,透着的是草原作为一种生活方式、一种历史文明在现实冲突下的无奈。当轰鸣的机器遭遇牛羊时,是反差,还是格格不入?

  中国北方那个曾以草原为主的地区,保持了中国连续多年G D P增速第一,正在成为一块经济的热土,隆起为中国经济另一个重要的板块,与此同时,它的本来面貌日渐消隐。或许在不远的将来,草原只能作为人造景观,在博物馆里被收藏着。我记忆中的那一片片草原,一半是真的,藏在了我的梦里,一半是假的,藏在那里。

  摄影:南都记者 孙涛

  采写:南都记者 喻尘

   请选择您看此新闻的心情( 15人参与):[心情排行]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