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代皇弟”溥杰大连去投靠张学良“参军”记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03 15:20:47
1928年,一个雾气茫茫的早晨,在汽笛拖着长音的呜呜声中,一艘挂着日本旗的货船“天潮丸”缓缓地在大连码头靠了岸。浮桥刚一搭好,一个气势汹汹的日本翻译官就带着四五个警察登上了船,开始对乘客逐一检查。当他们来到一个身材瘦小的青年男子面前时,日本翻译官一改之前的蛮横,弯腰深深地鞠了一躬,彬彬有礼地问道:“您是从天津来的溥仪前皇帝的弟弟吗?请您先到星浦大和旅馆歇一歇吧。”

 

  

  原来,这个瘦小男子就是末代皇帝溥仪的亲弟弟——溥杰。他到大连有何贵干?为什么又被日本人带走?这事就得从头说起了。

  

  舞场初识张少帅

  

  溥杰是醇亲王载沣的第二子,在15岁时奉命入宫给皇兄溥仪当伴读,深受溥仪信任。两年后,溥杰与珍妃的侄女唐怡莹结婚。1927年,溥杰刚满20岁,夫妇两人经常出入北京的各种社交娱乐场所。

  

  经社交界颇为活跃的英国买办陈贯一介绍,在北京饭店舞场中,溥杰认识了大他6岁的少帅张学良。张学良风流倜傥,为人豪爽。两人一见如故,很快称兄道弟起来,成了无话不谈的好朋友,一起出入于饭店、球场、舞场等地,溥杰还经常到张学良在北京的住地——恭王府聊天谈心。

  

  交往日深,溥杰对张学良这位青年将军非常仰慕,每当看到张学良进出往来时前呼后拥、受人尊敬的样子,溥杰心中总会产生“大丈夫理当如是”的感慨,自己也不再甘心空守没落王府,当个没用的“皇弟”了。

  

  1928年初,张学良邀请溥杰参观南口奉军工事并检阅部队,那威严的军容、浩大的场面深深地触动了溥杰。他意识到,要恢复过去的家世地位,光凭空想是没用的,必须得掌握枪杆子!这样一来,溥杰再也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他索性当面向张学良提出投笔从戎、参加奉军的愿望。

  

  了解到溥杰的心思后,张学良有些为难地说:“要说这事本身倒很好办,但以你皇弟的身份到我的部队从军,恐不合适。”

  

  溥杰一听急了:“这不是很简单吗?只要你同意就行!”

  

  张学良笑道:“咱们现在是朋友关系,如果你参了军,我们成为上司与下属,就不好办了。再说我父帅仍视你哥哥为君主,他会怎么看这件事呢?还有,你哥哥仍旧很讲君臣名分,你给我当手下,他能答应吗?”

  

  溥杰一听也来了脾气,继续坚持自己的要求:“我参军这件事,仅仅是你我之间的事情。只要你答应,什么都好办!”

  

  溥杰又说了一大堆理由,并说张学良如果不答应的话,就不够朋友,最后弄得张学良无可奈何,只好说:“那好吧,你既然想当军人,那就先上我们奉天讲武堂吧,我负责让你进去。”说完,张学良翻开西服上衣,指着挂在内兜上的一个徽章对溥杰说,“这是‘同泽俱乐部’的徽章,在奉天看戏、看电影都不用花钱。”一听张学良这话,溥杰“参军”的兴头更大了。

  

  不辞而别奔东北

  

  当时,奉军正处于南方国民政府的北伐军和冯玉祥阎锡山军队的围攻之中。不久,因作战失利决定退守关外。临行前,张学良给溥杰打来电话说:“冯玉祥来了,你们是很危险的。”并劝溥杰偕全家暂赴天津外国租界躲避。溥杰一想到当初冯玉祥逼宫事件(1924年,冯玉祥下令将溥仪及其夫人婉容等人逐出故宫),不禁大惊失色,又一次向张学良提出上讲武堂的事。张学良安慰他道:“你的事好办。你到天津可以住在法租界我的二太太谷瑞玉的家里,等有机会到奉天来就是了。”

  

  溥杰回到家马上把冯玉祥又要进北平的事告诉了父亲载沣,当然,他准备到奉天从军的事是不能和载沣说的。载沣也着急了,马上带领全家乘张学良的专列来到天津。载沣带着溥杰的弟弟、妹妹们住在英租界戈登路166号——溥仪的一所房子里,而溥杰和妻子唐怡莹则住在张学良的姨太太谷瑞玉公馆中。

  

  不久,张作霖在奉天皇姑屯被炸身亡,张学良的姨太太谷瑞玉要回奉天了,溥杰也想跟着一起去奉天,实现自己从军的夙愿。但是,当真正要离开天津的时候,溥杰又有些犹豫不决,因为他知道父亲载沣一定会反对,而且溥仪也不会同意,怕这一走会遭到父亲和哥哥的责备,溥杰一时没了主意。

  

  这时,妻子唐怡莹发话了,她极力主张溥杰随谷瑞玉等一起去奉天,她认为这正是溥杰实现理想的大好时机。有了妻子的鼓励,浦杰终于下定决心,他给父亲和哥哥各留下一封信,说明了去向和不辞而别的原因,就和谷瑞玉一起登上日本货船“天潮丸”到大连去了。

  

  溥杰的不辞而别让载沣着急万分,他拿着儿子留下的信,急急忙忙来到张园找溥仪,哭着让溥仪无论如何也要把溥杰追回来。溥仪也不愿让溥杰到张学良手下从军,于是就找到日本驻天津副领事白井康,让他想办法找回溥杰。白井康马上和大连日本关东厅联络,并提出,如果溥杰坐船登陆,便将他拦下护送回来。

  

  白井康和关东厅的翻译中岛比多吉取得了联络,于是便发生了文章开头的那一幕。

  

  无果而终的“参军”梦

  

  溥杰以前曾和中岛比多吉见过面,他知道不能隐瞒,只好承认自己就是溥杰。随后就在日本警察的挟持下,登上小汽船来到星浦大和旅馆。中岛把溥仪托日本驻天津领事发给他的电报给溥杰看,电报大意是说,他二弟溥杰到大连后,望妥为监视,暂在大连安排居住,有人会去接回。这样,溥杰就被中岛软禁起来,等待天津派人来接。

  

  溥杰住在旅馆里,每天都有会说中国话的日本警察监视。十几天后,溥仪派人来到大连,将溥杰带回了天津。

  

  溥仪对溥杰私自出关一事大为不满,斥责他“想当军人也用不着给张学良做事”。当时正值孙殿英东陵盗墓事件发生不久,溥仪也痛感自己没有武装,才如此被人欺侮,见溥杰有从军的志向,就决定派他到日本陆军士官学校去学军事。这样一来,溥杰想到奉天投奔张学良的事便彻底“流产”了。

  

  “九一八事变”后,溥仪在日本人的扶持下做了伪满洲国的执政。次年暑假,溥杰从日本回国,张学良得知后,还专门给溥杰去了一封信,告诫他日本人歹毒异常,残暴无比,要警惕他们,还让他劝诫溥仪同日本人脱掉关系,悬崖勒马。

  

  溥杰后来回忆说:“可惜,我当时正同溥仪一道,千方百计地为恢复满清王朝而努力,对张少帅这些忠言根本听不进去,这真是一桩终身的憾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