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评: 马英九不可小瞧扁长牌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13 03:34:10
陈水扁与谢长廷的关系是决定绿营2008年大选能否获胜的关键之一,「扁长情结」会否恶化?还是会转变为互动密切的「扁长牌」?将牵扯著输与赢的大方向。「扁长牌」一旦整合形成,马英九与国民党将面临强劲对手,选仗倍加艰难。新台湾周刊日前刊载署名文章指出,「扁长情结」最终将转化为「扁长牌」。其观点是很有道理的。该文否定扁长矛盾将恶化,说:关键在于扁、长等相关当事人,在政坛经过大风大浪,不可能入其彀中,其次,阿扁更不可能搬石头砸自己脚,因为一旦绿营内耗、不团结,扯谢长廷后腿,一方面是泛蓝马英九获得实质政治利益,另方面阿扁和第一家庭成员虚拟弊案缠身,马英九和泛蓝2008夺回中央政权后,阿扁或恐会被「抄家灭族」,阿扁岂敢不戒慎恐惧?陈水扁与谢长廷的个人恩怨,不能谓不深,两人的个人矛盾,不可谓不重。两人的斗争,不会不延续下去。但是,大敌当前,两人不可能不团结、不可能不合作。要看到,目前逼迫扁谢二人要走到一起的最重要因素,并非是党的理念诸如此类的空洞堂皇的理由,而是涉及到两人的生死存亡的关键。如果在大选中失败了,丢失政权,那么,谢长廷的政治生命将丢失,陈水扁的个人安全将失去。被国民党「抄家灭族」,是陈水扁心中最大的恐惧。如是,我们可以判断,「扁长牌’如果形成,必将是陈水扁对谢长廷作大幅让步。为了能够执政,谢长廷也将在最大限度上抛弃个人恩怨,与陈水扁手拉手。新台湾周刊还说:熟稔绿营内部生态和扁、长互动的政坛高层人士指出,扁、长两人,确实有瑜亮情结的存在,这是人性的弱点和常态,但扁、长特殊组合所以能够发挥最大能量,迭创」政治奇迹」。该文举例说,以去年北高市长选举为例,前年的「苏上谢下」,谢受到许多委屈,原本蓝营评估「扁长关系」紧张,「扁长牌」已被拆解,孰料,关键时刻谢长廷还是赌上自己的政治生命,投入台北市长选举,消弭党内不团结质素,化悲愤为力量,扁、长的分进合击果然重挫了马英九的锐气,让绿营止血、稳住阵脚,此事件既奠定谢长廷党内初选胜出的极大利基,阿扁摇摇欲坠的下台危机,也获得纾解。的确如此,当时若非谢长廷挑战台北,极大程度干扰了马英九及国民党的战术,绿营未必拿得下高雄市,颓势未必能止,陈水扁的下台危机不可能顺利解决。同样,不经过台北一役,谢长廷亦不可能获得今天参选2008的政治资本。由此可知,陈水扁与谢长廷其实是命运共同体,一体双面,谁也离不开谁。所以,「扁长牌」一旦形成,将具有如下的特点:一,软硬政策互为补充,更加具有灵活性。扁走硬,长行软,似有差距,但其实是有意为之。二,民意涵盖面更加广,可在最大程度上争取民衆。扁固深绿,长夺浅蓝,通吃中间。三,可以暂时止住民进党的分裂趋势。扁拉长、长迎扁,其它人又如何能够翻脸?新台湾周刊认爲,谢长廷打选战一贯有自己的节奏,北高市长选举时,阿扁相当尊重谢长廷的选战节奏,将府、党辅选重心转往高雄市,扁、长有默契的分工合作、分进合击,让泛蓝和马英九无法各个击破,最后终于吞下败仗,未来2008年本土政权延续关键性的战役,扁、长良性互动,可将成功经验再复制。谢长廷出线之后,关于扁谢之间的矛盾与斗争的分析文章多得很,扁谢之间不互斗,就像要牛不吃草一样,是不可能的。扁谢之间的斗争,焦点,还是绿营的领导权之争。谁来真正主导或控制2008年大选?扁谢之争,问题核心在此。这是我们不变的看法。但是,无论如何斗,扁长之间都会有密切合作,斗而不裂,分而不离,死活都在圈子中,这就是内斗。但是,在决定生死存亡的2008年大选上,扁长内斗将让位于外斗,服从于外斗。所以,「扁长牌」得最显著、最奇怪的特征是:外斗与内斗相结合,互为表里,互为补充。充满迷惑性。可见,一旦「扁长牌」形成,扁长的良性互动将形成对马英九与国民党的巨大压力,不容易化解。如果一味冀望「扁长情结」发酵,内斗加剧,影响大选,这是水中捞月的幻想,马英九与国民党切勿有此幻想。以牌对牌,马英九与国民党又将出什么牌?原本最理想的是「马王牌」,马王配与合,在最大程度上化解国民党内的不利因素,一致对外。但是这牌已经破了,没用了。今后马英九、国民党也一定要想尽办法解决党内不团结的问题,要打「团结牌」。「扁长牌」说穿了,就是解决了民进党的团结问题。以不团结对团结,马英九与国民党如何赢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