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学习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23 16:01:39

涵养精神习惯  发达语文学习——关于家长培养孩子良好语文学习习惯的问题

文:陈树华   来源:陈树华   时间:2004-7-16 16:52:49   点击:2294


    很多学生家长当孩子语文学习不如人意的时候,往往束手无策。其实办法很简单,关键就是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如何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呢?我以为,应当致力于培养孩子三种精神,六种习惯。所谓“三种精神”,指重思存疑、互学共进、专心有恒;所谓“六种习惯”,指出声诵读、多读多背、勤作笔记、认真书写、融入生活、勤写多练。
                涵养精神
    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亚里士多德

    人民教育家陶行知有一首教育诗:“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人力胜天工,只在每事问”。古人说:“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古今中外的教育家都强调“学贵有疑”。质疑问难是探究世界的起点,同样也是学好语文的金钥匙。那么如何培养孩子的提问习惯呢?如果孩子从来不会提问,家长须多作示范,把日常生活与会话在不经意间演绎得由问与答组成,“儿童如果看出谈话是由问答组成的,他自己也有了发问与答复问题的习惯”(夸美纽斯)。提问的意识和习惯是在多问、常问中逐步发达的。家长不妨要求孩子在阅读中必须提出若干问题,并记录下来,然后在读的过程中逐个解决,逐步养成“读书存疑”的习惯,确立“尽信书则不如无书”的意识。“思起于疑”,提问习惯一旦养成,其思维触角就会伸得更深更远,读书的兴趣就会更浓,所探知的东西也就会更多更丰富。
    一个人的发展取决于和他直接或间接进行交往的其他一切人的发展。——马克思
   “学而无友,则孤陋寡闻”。学友学友,学习旅途中的良师益友对于一个人的成长善莫大焉。有人说过,如果我有一只苹果,你也有一只苹果,我们交换一下,仍然每人各有一只苹果;如果我有一个思想,你也有一个思想,我们交换一下,那么,我们每人就都有两个思想。所谓“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孩子的思维在相互交流、碰撞之中,会激发出更多的火花,可以学会整理自己的思想,可以学会多视角地考察问题,可以“如琢如磨”把真理打磨得更加明晰,还可以提高语言表达技巧与能力……当代杂文家舒展谈到自己的少年时,就喜爱跟几位同学就某个问题展开辨论,在你递我送的“唇枪舌箭”之中,可以“使人思维敏捷,逻辑清晰,口齿伶俐,不怕被问倒”。宋代大文豪苏轼也经常在诗文中回忆起与兄弟苏辙一起“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的“夜雨对床”的少年时代。同伴、同学、兄弟、师长等都是可以成为孩子的良师益友。家长要为孩子创造合作交流的机会并鼓励孩子走出家门,广泛交游。
    给人类带来进步的伟大发现,与其说是由于科学家们的教养,或者他们的知识,毋宁说是由于完全的聚精会神的能力,由于他们的智慧能够埋头于他们感兴趣的工作。——蒙台梭利
    孟子说过:“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所谓“放心”,就是将一门心思置之于学问。“放心”,则“锲而不舍,金石可镂”;不“放心”,则“锲而舍之,朽木不折”。“学贵有恒”,学习是长期之功。语文学习没有数年数十年持之以恒的读书生活,是不会有成就的。对于学生而言,没有数年持续不断的阅读,每学期的课外阅读量达不到语文教材的四到五倍,语文学习习惯与能力就发达不起来。“目不能两视而明,耳不能两听而聪”,关于“专心有恒”还有另一层涵义,就是当代文艺理论家王利器教授的“单刀直入”读书法,也就是清代曾国藩所讲的“扎硬寨,打死仗”的方法。他说:“诸子百家,汗牛充栋,或欲阅之,但当读一人之专集,不当东翻西阅。如读昌黎(唐代文学家韩愈)集,则目之所见,耳之所闻,无非昌黎。以为天地间,除昌黎外,更别无书也。此一集未读完,断不换他集,亦专字诀也”。一句话,不把一本书从头至尾反复研读,直至弄通吃透,就不去读其他的书。读书也要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强调要读“整本的书”,讲得就是这个意思。
              培养习惯
     熟读深思子自知
    “积字成句,积句成篇,合而读之,音节见矣;歌而咏之,神气出矣”(清代文学家刘大魁)。语文教育家叶圣陶明确指出:“不要单凭眼睛看,要用口来念”。“文字语言的训练,我以为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就是对语文的敏锐感觉”,“唯一的办法就是多读别人的作品。多读,多体会,多了解,语感自然有进步”。朗读既要高声朗读,又要低声涵咏,直至使他人的语言如同是从我的口中说出来,使他人的意思好像是从我的心里想出来。“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家长宜引导和要求孩子多高声朗读,低声揣摩,“熟读成诵”,语文素养就在其中。如果你的孩子每天都能出声读书达半小时以上,你还会担心他的语文成绩吗?
    旧书不厌百回读
   “一切好的书都可以在读第二遍的时候,获得益处与温故知新的喜悦”(现代文学大师林语堂)。现代作家章衣萍回忆他的祖父教他古书时说:“我的祖父每次替我讲一篇书,或二三页,或四五页,总叫我一气先念五十遍……每篇念五十遍就能背诵了。但我的祖父以为就是能背诵了也不够,一定要再念五十遍或一百遍。往往一篇书每日是念到四百遍的”。三百多万字的司马光的《资治通鉴》,毛泽东同志就读了17遍之多。“韦编三绝”这个成语的意思就是勤奋读书,来源于《史记·孔子世家》:“孔子晚而喜易……读易,韦编三绝”。孔丘晚年很爱读《周易》……翻来覆去地读,连用来编联竹简的牛皮条都断了好几次。真是“读书破万卷”哪。
    不动笔墨不读书
    毛泽东同志有一个读书习惯,就是手中无笔不读书。他动手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他在青年时代,课堂上听讲写“课堂录”,课后自修写“读书录”,另外有选抄本、摘本竺,有好几网篮。他每读一本书都要在重要的地方画上各种符号,在丰泽园的图书室里他圈点批画过的书就有1万3千多册。读书时的动笔包括在书上作批注,在摘抄本上搞摘抄,在笔记本上谈感想竺。读书时的勤作笔记,实际上是一种“笔谈”,即边读书边用笔把自己的想法“谈”出来,仿佛是在同作者讨论。这种“笔谈”,使读书过程变成了反复思考、主动吸收的过程。关于作摘抄笔记,这里补充谈一点,那就是“抄读法”,这是古代大文豪苏东坡、现代教育家叶圣陶都极力提倡并力行的一种良好的“笨方法”。苏东坡说抄读是“穷儿暴富也”。叶圣陶则全面总结了抄读法的妙处:“一字莫遁逃,还是抄书好”,“提笔竟始凝,并驱手共脑。徐徐抄写之,徐徐事究讨”。抄读法求其甚解,手脑并用,推究深入,了解精纯,辨识细微,专心致志,渐入佳境。抄读法实在值得我们尤其学生效法。
    提笔即是练字时
    只要读书就得动笔,只要动笔就得认认真真地写,所谓“提笔即是练字时”。不是说每天“特别划出时间练字”,才是“练”,其实“为实际需要”如记笔记、写信、做练习等而写字,也是“练”。练字的目的,正是为了应用,因此,“练”与实际应用不能分开,要认定,凡是拿起笔来写的时候,全是练字的时候。而且只有在应用中练,才更见成效,真正达到既快又好的要求。“堂堂正正做人,端端正正写字”,家长对此要从严要求,一丝也苟不得。
    生活乃语文之源
    “学习得跟整个生活打成一片”(叶圣陶)。美国教育家华特·科勒涅斯指出:“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因此,“语文教学要走生活化、实用化、社会化的道路,这是为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所必须的”(特级教育徐鹄)。《语文课标》中提出要“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全面提升学生语文素养。要发达孩子的语文学习,必须引导孩子走进生活、走进社区,与生活、与社会共呼同吸,留心观察,深入体会,这个过程不仅是加深对书本认知的过程,也是创造性意识与思维生成与发展的契机,更是一个人精神世界成长的绝佳时机。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强调:“我竭力要做到的是,让孩子们在没有打开书本去按音节读第一个词之前,先读几页世界上最美妙的书——大自然这本书”,“尽力使每一个学生在青少年时期真正地看到田野、树林、河流”。“对周围世界的美感,能陶冶学生的情操,使他们变得高尚文雅,富有同情心,憎恶丑行”。“缺少了诗意和美感的涌动,孩子就不可能得到充分的智力发展”。
    历练之中学运用
    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决定了学习语文重在运用。运用语言包括口头语言与书面语言与他人进行沟通、交流,传播知识,传递信息等。叶圣陶早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就说过:“写作教学的目的,在养成学生两种习惯:(一)有所积蓄,须尽量用文字发表;(二)每逢用文字发表,须尽力在技术上用工夫”。叶圣陶的意思就是要养成学生勤于动笔,善于动笔的写作习惯。习惯的养成仅靠一学期七八篇一学年十五六篇习作是远远不够的,还得靠平时的小练笔,每天的记日记。关于日记和练笔,关键是贵在坚持,胜利者就是能够坚持到最后的人。

    语文学习习惯的养成同样是一个博大精深的领域,远非一篇小文中所能尽述,主要靠各位家长在日常生活、阅读以及指导中多揣摩、多体悟、多发现,我相信广大家长一定能从本文的技术层面上升到更高的理论水平,并卓有成效地指导自己的教育实践,从而促使孩子语文学习的效率与质量得到进一步的提高,语文素养得到更快更好更和谐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