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给中国古陶瓷爱好者的公开信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03 13:33:51

写给中国古陶瓷爱好者的公开信

        十多年来有些感慨欲一吐为快,今天激昂提笔表达内心的真实感受和想法。以期广大古陶瓷爱好者了解古陶瓷鉴定的现象和真相。
        一、关于古陶瓷鉴定的教科书
        我们所能见到的有关于古陶瓷的教科书,对于鉴定古陶瓷的真伪是极其片面的,是不科学和错误的。这些大布头的鉴定书籍对于古陶瓷的断代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对辨别真伪是无能为力,不客气地说书中所传授的断真伪的方法从根本上就是荒谬的。那些传统断真伪的依据从本质上说均是多解的,即不能定性亦不能定量,因此也是不可靠和不科学的。就拿器型举例说明。每件器物都是手工拉制的,完全一样的器型根本就不存在,实际人们根本无法制定何种标准的器型是标准器型,更无法用标准器型与被鉴定物进行教条的对比。任何一种器物你都可以说它的器型对或者不对。传统的标型学,根据器形、胎、釉、彩、款式来断定器物真伪的方法显然需要丢弃,因为他们拿不出能够定性、定量的标准。没有标准的依据是不科学的,利用不科学的依据做出的判断当然是不科学的。现举一例加以说明:比方说有一件元青花玉壶春瓶,专家说器型不对,若问理由,答曰:“器型不够流畅”。那么流畅与否的标准是什么?相信这位专家也答不上来。这种完全带有主观意志的鉴定方法往往不能让人信服。凭自己的感觉和经验鉴定器物的真伪是传统鉴定方法的必然结果。总而言之,现有的传统标型学只能用来作为断代的参考。只适用于被鉴定物被确定为真品的前提下。同一朝代的器物的器型、纹饰、胎釉、彩和款式都不尽相同是绝对的,而相近是相对的。拿已知的器物和被鉴定器物作比对来判断真伪从根本上是行不通的。到目前为止,真正意义上的鉴定古陶真伪的教科书尚未面世。编写科学的古陶瓷鉴定教科书是当务之急,建立科学的鉴定古陶真伪的定性、定量的标准是广大古陶爱好者的期盼。本人将陆续地把自己的研究结果毫不保留的公布于众,以期对古陶瓷的鉴定有所帮助。
        二、关于古陶磁鉴定的专家
        十多年来我接触了许多国家级的专家,说句良心话,我对这些专家的水平和人品都不敢恭维。水平的高低是由历史原因造成的。人品的高低可能是与虚荣心和利益以及各种因素有千思万缕的关系。
        1、专家的水平为何不敢恭维
        专家所使用的传统的标型学的鉴定方法本身就是不科学的,错误的,瓷器是实实在在物质的东西,是人造工艺岩石,研究物质的方法和手段只能用研究物质的自然科学的方法和手段才能得出科学的正确的结果。用社会科学和人文的方法鉴定物质的变化显然是不可靠的,研究的成果自然不会具有先进水平。就拿火红石而言,所有的专家都提到火红石,但区分真假火红石的标准是什么?真假火红石的真正成因是什么?测试手段是什么?理论根据是什么?火红石的化学成分是什么?真假火红石有何本质的区别?能否造出与真火红石完全相同的火红石?为什么?等等。专家只是说火红石是真的或是假的,至于为什么?当然是凭感觉而言。曾经一位朋友有四件瓷器请一位国家级的专家鉴定,先拿出一件放在桌上,专家看完后就说:“东西很好是真品。”我的朋友便把一起卖的另外三件都拿出来请专家鉴定。当专家看到还有三件时,表情突然复杂起来,说:“这么多,看来这些东西是假的,高科技产品又出来了。”结果四件东西全被枪毙了。其实他并不了解造假的真实情况,用高科技仿制传统方法烧造的古瓷,根本就是行不通的。要仿造古陶瓷只能用传统的方法才能仿得较接近。在这里要说明的是这位专家所鉴定的四件瓷器都是真品。记得大家栏目专访中国古瓷器鉴定的泰斗耿宝昌先生时,耿先生说,现在的高仿品已经仿到和真品一模一样的地步了。试想一下,一模一样的两样东西耿先生是如何区别的?想必耿先生也是无法区分的!其实从科学的角度看仿品和真品是不可能一模一样的,理由是仿品没有时间的年轮,而真品却有,由于时间造成的物质内在的变化是造假者所无法仿制的。即使让古人复活也仿不出我们现在所看到的古瓷,因为即使古人复活亲自烧造,也不过是刚烧出炉的新货,谁也无法跨越时空所造成的变化。用科学的方法以时空为轴线,利用自然科学研究瓷器所产生的变化,才是研究陶瓷器真伪的唯一的科学方法。现有的古陶瓷鉴定专家只能说是对已确定是真品古陶瓷方面的研究是专家,而对真品与仿品如何区别实在不敢恭维,更谈不上专家。由于历史的原因,传统学专家无意间被推到鉴瓷的前沿且被神话了,这不能说不是古玩界的悲哀!耿老先生说他的师傅睡着了都比别人清醒,我看耿先生自己是糊涂了,哪怕八十三岁耿老先生自称双目的视力仍是1.5,但科学不是玄学,更不是神学,也绝非个别专家能够独有的。
        一次我的一个朋友拿了件“大清乾隆年制”六字篆书款的官窑淡描青花抱月瓶,到北京分别请专家鉴定。甲专家说:乾隆本朝,但是民窑仿官。乙专家说:是乾隆本朝,是官窑。丁专家说:是现代的仿品,戊专家说:是乾隆官窑,但是半成品,应为斗彩漏彩。以上鉴定结果使我的朋友哭笑不得,而且还花了一大堆路费,住宿费和鉴定费。严格的说任何收费的鉴定都是违法的,交费鉴定是一种经营行为,首先要有营业执照,有鉴定收费的许可证,由国家物价局核定的收费标准,有技术监督局和国家标准局认可的鉴定标准。部分专家只要给钱就说是真的现象的确有损专家的形象,不得不使广大收藏者对专家的人品产生怀疑。古陶瓷鉴定和交易的问题确实太多了,而更让广大古陶瓷爱好者困惑的是真假说不清。古陶瓷鉴定的问题是影响投资者投资中国古陶瓷艺术品的最大的障碍。
        有传说1993年从香港拍卖回的成化荷叶盖罐是仿品,其实纳税人的钱购回的国宝,应当展出,最好是全国巡展,真假自然有公断。一百多万卖假尚且可以谅解,然而把至正十一年的元青花象耳瓶说成假的而让外国人捡漏买走,才是让国人对那些专家感到不可原谅的。不知民国的硫璃场的中国专家是否见到而视而不见呢?中国的专家不知道有元代青花,元代青花是外国人写论文公布於世的,中国的专家的水品如何,可想而知。中国专家的确对不起专家的称号,应当汗颜。中国的专家,真专家太少,伪专家很多,科盲太多,懂自然科学的太少。古陶瓷鉴定是一门综合性的边缘科学。目前的中国古陶瓷鉴定专家缺乏多学科的自然科学知识。比如与古陶瓷鉴定密切相关的化学,硅酸盐相学,物理学,光学,颜色学,晶相学,岩石学,实验矿物学,现代测试学等。中国古陶瓷鉴定的专业设置应当为理工科。专业设置的错误也是导致中国古陶瓷鉴定水平太低的根本原因之一。
        三、中国古陶瓷鉴定的方向与未来
        值得庆幸的是,目前有许多有志之士已经发现了传统鉴定古陶瓷的方法是不可靠的,全国有许多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和古瓷爱好者已经开始用科学的方法研究和鉴定古陶瓷的真伪,并取得诸多突破性的成果。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定性定量有科学依据的鉴定方法将会很快与广大古陶瓷爱好者见面。
        什么是定性的标准?举一个例子加以说明,禽流感今年在全世界横行,如果我们发现有只鸡死亡了,我们按传统鉴定的方法目鉴,根本无法知道这只鸡是因何死亡的,如果因为我们是专家就用目测的方法而做出结论,很显然是不科学的、不负责任的,但我们又是大专家,说不知因何而亡,有失身份和面子,所以硬着头皮说是禽流感,结果周围几公里范围内的数万只鸡都被杀了。专家立了大功,制止了禽流感的蔓延。但用科学的化验方法,则必须测出H5N1才能做出结论。H5N1就是能够定性的依据。中国古陶瓷专家凭感觉和经验自然会制造出无数的冤假错案。更不知给国家和个人造成了多大的损失。对这种不负责任的行为应当追究其责任,至少受到应有的谴责。否则水平和人品则无法得到根本的提高。
        科学鉴定古陶瓷的方法,也应当告知其原理,理论依据,方法等。任何一种科学的鉴定方法都应经过有关的科技成果鉴定,技术监督部门的认定,只有被科学验证的方法才是合法的方法。相信这一天很快就会到来。    


                                              崔文彦
                                        2006年元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