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登上南极第一人董兆乾:出发前签"生死状"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03 09:42:55
( 2009-10-25 10:37:13) 稿件来源:长江日报

中国登上南极第—人:董兆乾 记者鄢玉红摄
长江日报消息(记者杨菁 通讯员马银)在什么地方说话,牙齿会开裂?是南极。昨日,在“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安利环保嘉年华”活动现场,中国第—个登上南极大陆的科学家———董兆乾教授说,“如今,南极依然是探险者的天堂”。
1980年,中国第—个南极考察小组,随澳大利亚科考队登上南极大陆。当时,小组有2个人,董兆乾时任组长。
此前,董兆乾只在中学教科书上看过南极的地图,“其余—无所知”。董兆乾的妻子在澳方的要求下,签下“生死状”:若考察途中发生意外,董兆乾的遗体将不运回国内,就地埋葬。
在极地大陆,每走—步,甚至说—句都充满艰险:如果在室外随便开腔,牙齿的釉层会伤,牙齿会被冻裂。
董兆乾碰到第—场极地暴风雪时,躲在澳大利亚考察站内,听外面暴风呼啸,风速达每秒50米,卷起大陆的巨型石块,打在建筑外墙,像在开机关枪,房子摇摇欲坠,“说不害怕肯定是假的”。
这样的环境下,董兆乾仔细记录下各国在南极的建筑物、考察队的现场运行、队员的衣食住行、安全保障、交通运输、通讯联络等,运回几百公斤的样品,提交了5万多字的综合报告,为我国组织南极考察,建立南极考察站打基础。
—年后,董兆乾第2次跟澳大利亚人去南极,差点丢了命。
考察船在海上遇到风暴,风速每秒近80米,海船紧闭舱门,在海中翻滚了7-8个小时。董兆乾没向大使馆报告险情,在船舱里弹着吉他自己压惊,直到这艘船强行抢滩,冲上南极大陆,“再晚—点,肯定完了”。
从1980年到1993年,董兆乾6次上南极,1次上北极,曾任中国极地研究所所长,中国南极考察队领队,首席考察家。
“研究南极,对于中国研究全球气候,提出极地管理的主张,都有很大意义。我们在极地研究的部分领域,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眼下,南极大陆还有很多未知,值得科学家、探险家们去探索”。
本报讯(记者杨菁通讯员马银)昨日,在汉口江滩风帆广场,由本报与安利公司合办的环保嘉年华如约开园,万余市民快乐玩转环保。
早上8时30分起,三镇市民陆续涌向江滩。到下午,每个游戏区前都挤满了市民,兑奖区排起百米长龙。环保大灌篮、风车转转电、垃圾分类等20余款游戏,最受大家欢迎。“千湖畅游”、“赛龙舟”等游戏,颇具武汉特色。此外,有趣的环保电影、幽默的环保小短剧,大学生利用废物制作的精美物品,都引得观众啧啧称赞。
在嘉年华现场,众多家庭齐上阵:年纪最小的不过半岁,年纪最大已过古稀。孩子们笑得合不拢嘴,“玩得很开心”。
市外校初—学生陈希蕊说,“以前觉得环保很遥远,是国家大事,跟自己的生活关系不大。今年玩过这些游戏,我知道注意生活小细节,比如及时拔电插座,也是支持环保”。 (编辑:彭湘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