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早推出期指导致“悲剧”-搜狐财经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03 11:30:40

过早推出期指导致“悲剧”

来源:21世纪网-《21世纪经济报道》 2010年07月13日09:35我来说两句(0)复制链接打印大中小大中小大中小  自股指期货4月16日正式推出以来,市场一路单边持续下跌,截止7月2日上证指数累计跌幅已达845点,累计跌幅已达27%,跌幅远超饱受经济衰退影响的欧美市场,国内的大量中小投资者在暴跌中损失惨重!虽然中国的经济结构正处转型阶段但这已经是二年前就已经开始进行的,从5

相关公司股票走势

月公布的经济数据来看我国的经济增速并没有发生太大变化,更没有衰退,但是我们的股市却完全出现与经济相关联的走势,很多市场人士将此轮暴跌归结于4月19日公布的楼市利空,但笔者认为这不仅仅是一次市场的调整,而是一个由股指期货的过早推出和市场不断野蛮扩张而引发的“悲剧”!

  这场悲剧的两大主角就是股指期货和加速扩容的IPO,股指期货一经获批由中金所推出以来,一直饱受争议,为什么笔者确定这两大因素是造成此次A股非理性暴跌的罪魁祸首?首先我们可以从推出股指期货的意义说起,股指期货是把双刃剑,管理层推出股指期货的本意是要以长期稳定市场和改变市场的结构,改变长期影响A股的过度投机意识,并借此引导投资者逐渐认识正确的投资理念!彻底的完善中国的资本市场的功能和机制,并引导逐渐走向国际化。

  股指期货本是一个成熟市场的象征,它不仅有效的节制了过度投机,并且具备价值发现功能,在国外市场往往是引导指数的先行标杆。期货市场天生具有T+O和放大杠杆两大股票不具备的投机机能,所以股指期货对于二级市场的股票交易完全更具备投机优势,但是两者的交易规则是完全合理和公平的,因为在国外的成熟市场,股票交易和股指期货都是以T+O的交易方式,不同的只是两者的交易时间和投资标的的杠杆比例的差别。

  在国外一般的个人投资者往往会选择对股票长期投资,并以此获得股息股利的回报,而只有专业和激进的投资者才会进行期指交易。但我们的A股市场推出的股指期货却将差异扩大,第一中小投资者受限于50万的交易准入门槛,在市场处于下跌周期时没有可以回避风险并且套期保值的做空对冲标的,第二A股市场的交易规则是以T+1的方式,于期指T+O的反复套利交易有本质而有不公平的差别,第三我们的A股市场并不是完全开放的市场,主导这个市场交易的核心投资者依然是国内的基金,它们目前拥有在A股市场的绝对话语权,机构投资者可以进行套期保值可以反复交易波段套利,可以用大资金优势影响操纵市场。基于以上三点我们可以看出股指期货的不合理之处,因为这样过早的推出实属违反了期指推出的本意,在没有彻底完善市场的交易机制和摆脱A股“政策市”的传统之前,推出股指期货完全将本来的价值投资群体分割对立,并造成了目前的A股市场投资于投机处于同等的风险!将同是拥有期指的国内市场与香港市场对比,香港是一个完全成熟的市场,它的投资者来自全球各地,在香港上市的公司也遍及全球,港股市场的交易机制相当完善,不仅有T+O交易机制,也有融资融券,涡轮,期指等对冲工具。虽然港股市场有T+O机制但比起国内的投机气氛却逊色很多,因为它是一个完全开放的市场,它不会因为某一个投资群体而被影响和操控而改变市场原有的市场自由化本质,因为在香港市场长期不分红和没有业绩支撑的上市公司是绝对会被边缘化的。而我们国内的A股机构投资者却拥有对市场完全掌控的能力,可以利用手中庞大的资金和筹码影响市场指数的运行和投资方向,这变相的就成为了左右市场的操纵者。

  在没有退出期指之前A股市场完全是以单边的暴涨暴跌来进行市场价值的释放和估值调整,因为这样没有做空机制的表现对于没有推出股指期货之前的单边市场是完全正常的,但是股指期货过早的推出之后引发的机构套期保值却将资金较小但数量庞大的中小投资者一网打尽!在这样的市场机制下,机构拥有了套保工具,在期指上杀跌而引发手中持有的在股票二级市场重仓投资品种的下跌是没有损失的,因为机构可以完全的利用期指做空的盈利来对冲股票下跌带来的损失,并且可以利用持有的大量对指数拥有绝对影响力的核心权重股的筹码对指数的操控,进行期指盘中的反复波段套利,因为机构投资者具备先天优势!

  以总市值最大的中国石油和工商银行为列,在截止3月31日的公开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到中石油前十大股东中的机构投资者中持股排名第一的基金持有量为5621万股,而中国石油近20个交易日的日均成交量都没有超过2000万股,而工商银行持有量第一的机构投资者截止3月31日为4.04亿股而工行近20日的日均成交量都未过8000万股,以这样的比例,预示着机构投资者完全可以掌控期指波段套利的先机,机构投资者持有的大量权重股的筹码对市场指数的影响不言而喻,并且完全可以在期指上预先开空仓之后在利用筹码优势进行对指数的打压完成获利,但相比没有筹码先天优势的其它期指投资者根本不会知道期指的标的300指数会在什么时间段受到某个权重的影响上涨或下跌,只有完全用“猜”的方法进行纯投机式的操作!这也不难理解为什么现在近一月的期指在盘中的每一个波段都已经提前画出了中石油和中石化的走势,一但期指开始上涨或者下跌必然有权重股的后续大单配合打压,这样的现象值得管理层重视,已便出台更为合理规范的机制! 在股票二级市场没有T+O的交易机制下,在没有全面对外开放的市场下期指的过早推出将导致机构单边套保一种死循环,将市场艰难建立起的估值体系和价值投资理念完全推翻。机构可以利用期指将风险对冲但是将风险转让给了没有交易资格的中小投资者,没有开放的市场完全由国内机构主导,将同是以投资目的进入市场交易的投资群体演变成完全对立的两个阶层,同样是长期持有上市公司股票的投资人,股票下跌让开仓期指做空的机构没有损失,但是让坚定价值投资却没有对冲交易资格的中小投资者却蒙受了巨大的损失。市场要稳定是建立在合理的市场结构和交易机制的前提下,目前国内A股市场没有完全对外开放,国内的机构不会有真正足够分量的博弈对手,并且某些基金过度迷信“趋势”投资,一旦有了某些政策预期的理由,自然可以肆无忌惮的进行期指卖空股票做空反复的“死循环”从而导致整个市场完全受机构的投资决策影响,自期指推出以来不断攀升最终达到上千亿的巨额成交量与目前股市极度萎缩的几百亿成交量相比很难将引发市场整体非理性暴跌的因素排除在外,在这一过程中不论上市公司的好坏质地一律难逃暴跌的阴影,而这其中不乏大量优质国企,目前的市场市盈率已经处于08年历史低位水平,我们的国家处于经济高速发展期,经济增长速度和发展的空间,在发展中国家首屈一指,对比近期同是发展中国家连续创出新高的东南亚国家的股市,完全是两种截然不同的表现。而中央政府从去年连续推出的经济刺激计划和区域经济的规划已经表明发展经济保持的决心,在暴跌中蒸发的几万亿市值,这不仅仅是中国中小投资的损失,也是我们国家的损失。

  股市是资本市场中用来为企业融资为提振经济做贡献,并给投资者享受企业发展带来投资回报的金融市场,但是由于过度的扩容和没有合理的交易机制之下股指期货过早的推出对目前的股市伤害巨大,如果市场的环境持续恶化,市场的信心彻底崩溃,那么管理层对股权分置改革和推进市场走向国际化成熟市场的改革成果将付之东流!希望管理层重视到目前股指期货推出之后的这一系列市场反应和当中不合理的交易机制,针对市场恶意操控和过度的扰乱市场的行为出台有效的限制措施,尽早对目前的现状进行改革,完善和规范我们的市场交易公平机制,让广大的投资者重拾信心! (来源:唐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