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纵容舞弊的大学无异于"文凭工厂"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03 07:02:00

新京报:纵容舞弊的大学无异于"文凭工厂"

2010-07-12 08:36:57 来源: 新京报(北京) 跟贴 32 条 手机看新闻

既然文凭好使,假文凭也好使,那么从海外弄来花样繁多的假洋文凭,靠各种作弊手段在国内搞来半真半假的假土文凭,就变成多快好省的职场投资行为。

新京报社论

据《新京报》报道,北京广播电视大学期末考试多个考点普遍出现大范围抄袭现象,监考老师非但熟视无睹,甚或帮忙“站岗放哨”。出现这种怪象的并非北京一地,许多其他省市也多次曝出类似丑闻。

电大是纯商业性教育,学生付费上课,考试拿证。而如此“宽松”的考试,显然是意在把上课这个环节尽量简化,把拿证这个节点尽量突出,不啻告诉考生和潜在考生:来吧,只要交钱就能拿证。这样的大学与曾经售卖文凭而知名的美国西太平洋大学何异?

学习的目的,本应是吸收新知识,充实和提高自己,文凭、学位本应是这个学习过程的副产品,以及对学习成果的一种追认。如果说知识是“明珠”,那么文凭不过是装明珠的“木盒”,今天居然让“买椟还珠”的现象,成为了见怪不怪的活报剧。

一些大学何以成为考试舞弊的“圣地”、贩卖文凭的工厂,更深层的原因在于,当下社会对“文凭”的病态追求。

事实上在当今世界,用人单位更重视的是工作经验、专业履历和实际工作能力。一份满意的面试成绩,或一个良好的实习表现,要远比一纸名校文凭更足以打动用工者,尤其是重点考察“软能力”的管理、经营职位,就更是如此,许多半路出家的求职者最终成为职场强人,而手握名校文凭的庸才却难觅饭碗。

而中国很多地方则不然,企业也好,事业单位也罢;国企也好,民企也罢,对文凭都十分看重,求职有文凭门槛,提拔要文凭标尺,有文凭没水平无妨,有水平没文凭,则连门都摸不到。这样一来,学历、文凭就成为入门、进阶的通行证、敲门砖,而重文凭轻实绩的片面用人观,又让真文凭和假文凭实际上成为等价的东西。

前年,加拿大安大略省破获了一起假文凭案,出售假文凭的中国留学生孙鹏却是个有真文凭的留学生,他之所以起意造假,是因为自己有文凭无水平,无法在当地获得发展,而他的“客户”也明知假文凭在当地无法立足。文凭中的“洋造假”比比皆是,中国成为这些假文凭的重灾区,“源头”反倒受害轻微,究其原因,不仅因为这些国家监管严格、打击得当,更因为它们的职场文化里,文凭并非决定性的标尺。

既然文凭好使,假文凭也好使,那么从海外弄来花样繁多的假洋文凭,靠各种作弊手段在国内搞来半真半假的假土文凭,就变成多快好省的职场投资行为。

 

值得重视的是,那种以舞弊、造假等手段获得的真文凭的危害甚于“假文凭”。如爆出作弊丑闻的电大,一旦考试过关,拿到的文凭本身就是真的,那些正规大学办的高学费、短学期、考勤宽松、考试糊弄的“文凭班”,和某些不出国就能拿洋文凭的“联合办学”,颁发的文凭同样也是真的。这其实是发生在教育界内的系统“造假”,甚至有些还是合法的“造假”。在这样的“假文凭”中也搭上了教育界的信誉。

要让大学成为 “文凭工厂”和假文凭泛滥的现象得到遏制,一方面要加大打击力度,另一方面,也要从“需求”入手,企业和各种单位不能一方面抱怨身受假文凭之害,又一方面在用人中奉行“惟文凭论”。这才能让假文凭成为无用的废纸,让大学真正成为学习知识,培养日后生存能力的场所。

(本文来源:新京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