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匡追崇自由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04 02:48:39


    1月号的《SOHO小报》有一篇江迅写的《倪匡 哈哈哈哈》。这“哈哈哈哈”四字,指的自然是倪匡招牌式的大笑——一般人大笑,只是“哈哈”两声,最多“哈哈哈”三声;而倪匡,每笑必“哈哈哈哈”四声的。

    倪匡人妙,江迅的文章写得也妙。相得益彰。

    倪匡一直对喝酒时的猜拳规则耿耿于怀:“有什么理由猜赢的没酒喝,猜输的反而可以喝酒?这是没有道理的!”

    居旧金山时,只要他跑去肉店买猪蹄膀,大家就知道倪太肯定回了香港,这是倪匡趁机开肉戒呢。平时倪太不让他吃五花蹄膀,倪匡就趁太太回港之际,一口气买上十头八个,回家卤成一大锅,藏在冰箱里慢慢享用。全吃完了,倪太也该从香港回来了,自以为高明,神不知鬼不觉。哪知倪太太去市场转一圈,商家纷纷给倪太告密。倪匡说起来又是“哈哈哈哈”一阵大笑:“有什么道理好吃的东西通常都没什么有益的?”

    又有一次,蔡澜去美国看他。那时倪匡刚刚移居美国,每日无聊,为了看花开的一瞬,可以对着花盆一坐四五个小时。蔡澜来时,倪匡住处附近下大雨冲塌了一个大洞,他就兴冲冲拉着蔡澜去看。站在一旁的美国警察嘀咕:“这个人(指倪匡)一天来看六七次……”真是个老顽童。

    倪匡早年的经历丰富得像一部电影。

    他是浙江镇海人,1935年5月生于上海。少年时向往共产党平等、均富的理想,16岁辍学离家,只身北上,在华东人民革命大学受训3哥月,参加了解放军,经历土地改革和治理淮河工程洗礼,又去内蒙古垦荒。军中生活阶级和等级观念,令他难以忍受。习惯于自由的倪匡,对事无大小都要汇报思想,越发感到不满,经常与领导争拗,多次挨批。当年参加土地改革,斗地主,一次有个地主被判死刑,由他写判决书,他问死刑原因怎么写,上级说写上“地主”就可以了。他说“地主”不是原因,应该说明地主犯了什么不法行为,例如强奸妇女等。上级命令说不用管那么多。枪毙一个人竟然没有原因(说到此,他“哈哈哈哈”),他无法接受,后来差点要开会批斗他。

    在内蒙古,一场大风雪,运煤车无法抵达,在零下四十度的日子里,为免冻死,他带头拆掉一座小木桥生火取暖,被指控为“破坏交通”的“反革命”。战友告诉他,翌日会召开大会批斗他,劝他赶快逃避。那是1956年末,是夜,他从军营中牵了一匹马,迅即向北逃亡,去蒙古国避难。寒夜中,见到一座小火车站,浑身冻僵的他扒上一辆货车车厢,几天后竟然抵达大连(说到此,他“哈哈哈哈”)。在大连港口,又偷偷闯入一艘货轮,到了青岛(我擦!),又从青岛海路抵达上海。那年月,谁敢留一个逃兵居住,于是,倪匡又偷偷扒上货轮,原以为是去福建,不料却阴差阳错到了澳门(说到此,他“哈哈哈哈”)。

    倪匡在漂泊偷渡的几个月里,曾因饥饿而吃过老鼠。他说:“老鼠肉很好吃的,用火烧熟吃;还有吃蚂蚁蛋,一窝蚂蚁跑光后,剩下白白的蛋,我以为很不错,用手拿来吃,原来酸得很;把棉花煮熟也能顶得住饥饿。”(说到此,他“哈哈哈哈”)

    1957年7月,倪匡成功偷渡到香港。他追崇个人自由,人应该生活在一个有个体自由的社会中,身体不受伤害。倪匡说:“到了香港,我躺在维多利亚公园草坪上,望着蓝天白云,伸手伸脚,深深呼吸,倍感自由,完美没有人干涉,自出自入。我很幸运,在香港数十年,我的自由完全不受干扰,而且人人说我为所欲为。”(说到此,他“哈哈哈哈”)

    从此,他乐做一个“无灾无难”的自由人。53年过去了,他至今没有回过内地。3年前,江迅问他是否想回去,他以“哈哈哈哈”响应,而后说“我绝对不会回去”。再问他“帮你策划一项活动:相隔50年,倪匡重返内地。肯定引起轰动。”他听了,还是“哈哈哈哈”,只是添加了一个摆手的动作。

    倪匡1992年移居美国。老友蔡澜说他在回归前离开香港,是“自我放逐”。其实更像是对自由的坚持和对强权的逃避吧。

    倪匡用“岳川”为笔名写武侠,用“衣其”写政论,用“卫斯理”写科幻,用“沙翁”写杂文,用“洪新”写高达和高飞的故事,用“魏力”写木兰花传奇,用“九缸居士”写养鱼的文章,编的电影剧本超过400部……他相信自己是“自有人类以来,汉字写得最多的人”——是否如此倒也不必细究,这么多书也未必都是锦绣文章,只是这老头,嘿嘿,实在是让人喜欢得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