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习作:不深不浅种荷花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13 05:09:07

               学生习作:不深不浅种荷花

         古汉语中有这么一个字“因”。“因”一般解释为“趁着”、“通过”、“利用”等意,由此延伸出很多成语,如“因势导利”、“因利乘便”等。
         不得不说,“因”是一种智慧。
       “因”是一种智慧,因为它最深层次地看透了局势,看清了本质。我们常说,透过现象看本质,只有看得透,才会去利用它。万事万物皆有规律可循,这规律就是事物的本质。人有生老病死,自然界也同样有新陈代谢,诸如此类,不胜枚举。人类不断发展,不断进步,正是因为我们在长期地探索和实践中发现了事物运动、生长的本质规律,而这份智慧,是除人之外其他一切生物所不具备的。

       “因”是一种智慧,还因为它最大可能地发挥以及利用了规律。有的人,往往能够看透世间种种,但缺乏一种激情,同样一事无成。有时候,发现规律并不难,难就难在掌握规律并使其为我所用。大凡科学成就,皆是先提出理论而后有发明创造。人们通常只会铭记创造者而忽视了理论家,因为发明家身上具备的创新品质与激昂澎湃的革命激情是空喊理论的人所没有的。

        因势导利。首先要看得透局势才会“因势”,“因势”从某种意义上就是在实践中利用规律从而达到“导利”的目的。

        项羽和刘邦楚汉争雄,初期双方实力悬殊,但刘邦深刻地意识到“得民心者得天下”。这就是发现规律,这就是在不利局势中保持清醒头脑认清局势。尔后,刘邦树立所谓“仁义”的旗号,收买人心最终成其帝业。这便是对规律的利用。我不相信项羽会不明白“民,国之本也”这样一个简单的道理,但是历史遗憾地告诉我们,项羽的失败就在于他的刚愎自用,忽视甚至于藐视规律。一个人如果不尊重规律,那么离失败也就不远了。

        有经验的老农都晓得,水份是庄稼作物生长的必要条件,但有时水少、水多都会不利于庄稼生长。因此要“因地制宜”,“深处种菱浅种稻,不深不浅种荷花”正是这个道理。认识规律,利用规律,也要懂得变通,否则就会陷入书本的条条框框。从这个意义上讲,也是在扼杀“因”的创新因素。

       那么在今天这么一个特别提倡创新的时代,我们该如何运用“因”的智慧?其实很简单,认清并把握规律,利用并或用规律,不让规律变死。既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进行社会主义的伟大建设,更要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道路。

       “交流四水抱城斜,

          散作千溪遍万家。

          深处种菱浅种稻,

          不深不浅种荷花。”

最新回复

百果树下 at 2010-6-08 21:02:39
高考作文的练笔之作
诸位评判如何
上益牌 at 2010-6-09 02:45:16
楼主的练手之作很好,由因及果,由果及新。遵循规律变通规律,务实创新的作风跃然纸上。
扳道夫 at 2010-6-09 03:10:18
谈不上好,估计及格没有问题。一是太绕了。绕了一大圈才讲到不深不浅种荷花的规律上来。二是项羽和刘邦的例子不确切,也太遥远。三是结尾太直白,没有余味,与诗接得太突兀。

不深不浅种荷花这首诗讲的就是要尊重客观事实,按照规律来办事。一开始就要切入主题。你想,批改卷子的老师一天要看海量作文,哪有时间看你绕?

再者,举例要举现在的,当下的,要有时代感。身边的例子就很多,而且要举正反两方面的事例。比如正面的,某农学院的毕业生,不是非要到城市找工作,而是利用所学之长,科学养猪或种菜,获得了成功 ;反面的,某偏远山区明明林木长得好好的,好大喜功的领导非把树砍了,修高尔夫球场,结果是赔了夫人又折兵。

三,在讲究可持续发展的今天,人与自然和谐共存,青山滴翠,绿水护城,清风拂面,环境怡人,可以抒个小情,既展示了个人文采,又与诗意契合,应该是不错的。

个见,瞎胡闹一下。孩子们应该比我有想法多了。
扳道夫 at 2010-6-09 03:28:11
还可以从“常识”入手。深处种菱浅种稻,不深不浅种荷花,就是个“常识”问题。而且中国不懂“常识”、不讲“常识”的人和事,太多了。
扳道夫 at 2010-6-09 03:30:22
还可以从关心老百姓着手。深处种菱浅种稻,不深不浅种荷花,教农民手艺,帮助农民兄弟致富。
扳道夫 at 2010-6-09 03:36:30
还可以从“一主两翼”皖江承接带来写。把安徽看成四水交流中间城廓,四水又指江浙发达省份,随着产业结构调整,他们的工厂都转移到我们这里来了,散作千溪遍万家。这样就要求我们顺应潮流,搞好内部环境,作好调查和接引工作,能发展什么就发展什么,深处种菱浅种稻,不深不浅种荷花。
银桥湾月 at 2010-6-09 06:02:43
这篇也就是个及格分
病猫孙三 at 2010-6-09 16:45:18
感觉一般考生是在两个方面着眼,一是由“深处种菱浅种稻,不深不浅种荷花”,引发“因地制宜”思路;一是再转一层,进而提出“因材施教”“行行出状元”观点。

有事。等下再聊。
病猫孙三 at 2010-6-09 17:05:14
围绕这两个观点作文,应该是没问题的。剩下无非拼点技术、手段而已。但我总以为仅仅是这样作文,太辜负了阮芸台,也把一代宗师当成了张打油李钉铰。

郊寒岛瘦元俗白浅,这些,都不是贬语。说白浅,难道是真浅?浅的只是形式,浅的不是思想。阮芸台诗也应作如是观。
病猫孙三 at 2010-6-09 17:13:41
儒家思想最重要的,是其入世理念。在老杜,就是“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在范仲淹,就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在林则徐,就是“苟利国家生死以”。这是非常宝贵的道德遗产,尤其是对做官人来说,尤其是对今天做官人来说。

从这一层出发,阮芸台仅是在说“种荷花”?呵呵
紫蔷薇 at 2010-6-09 17:26:39
这诗也有个主客体观照角度和三边关系问题被一般人忽略了。
阮元以一个绅士般审视者居高临下来作白描勾勒和情感发抒,所以,欣赏者往往随作者视线凝注于那个潜在的主体而不知抽身环顾其他。其实,对树稻荷花而言,它们也有个“逼使”主人合理处置的问题,从这个角度立意生发,很小很窄很新但考生难以生成且不敢贸然下笔。

还可以就“生命,只要给它合理根基,就会生根、发芽、成长、结果”立意,很不错的。比较容易写。

不见得都要写因人而异,因地制宜。
桃园主人 at 2010-6-09 18:16:50

QUOTE:

原帖由 紫蔷薇 于 2010-6-9 09:26 发表
这诗也有个主客体观照角度和三边关系问题被一般人忽略了。
阮元以一个绅士般审视者居高临下来作白描勾勒和情感发抒,所以,欣赏者往往随作者视线凝注于那个潜在的主体而不知抽身环顾其他。其实,对树稻荷花而言,它 ...
千人千面,文章也无一定之章,所以才有意思
扳道夫 at 2010-6-09 19:05:31
好,诸位好见地。
多思善想 at 2010-6-10 15:33:39
古人作文,大多以物抒臆。如果不作为高考文题,对此诗的理解也可宕开一笔:这何尝不是表达了作者的“此心安处是吾乡”的恬淡之感呢?
毛笔 at 2010-6-10 17:20:13

QUOTE:

原帖由 多思善想 于 2010-6-10 07:33 发表
古人作文,大多以物抒臆。如果不作为高考文题,对此诗的理解也可宕开一笔:这何尝不是表达了作者的“此心安处是吾乡”的恬淡之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