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间情到底为何物?——15问答让你豁然!!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28 06:29:45
 

世间情为何物——15问

马克思认为,爱情迷人的面纱后面,掩盖的是“生育后代”的目的。其实在现代社会,生育完全可以不必通过婚姻来获得,弄个玻璃管子就行,花钱也不一定多,何必一定要借助于婚姻,绕那么大一个弯子!
有人从现代经济学的角度分析了婚姻的“四大收益”,或许更为确切。婚姻的作用:
一是可通过劳动分工实现比较利益和递增报酬,比如女主内男主外,或女主外男主内,要比每个人既主内又主外,效率要高。
二是互相提供信用,协调人力资本投资的收益,比如一人工作供养另一人读书,最后共享荣华富贵。
三是可分享家庭共有物品,共享调儿弄子的天伦之乐,共享彼此的知识和智慧。所以人们常发现,妻子教育程度上升,有助于提高丈夫工资。
四是防灾保险,如生病不至于无人照顾等。在印度和中国农村,女儿一般远嫁外地,为的是什么?一个合理的解释是为了更有效地防范农业歉收的风险。
婚姻有这么多收益,可以解释为什么大部分的人都选择了“结婚”而不是独身对于婚姻的经济学理论解释,早已有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加利••贝克尔开拓在前,读者可找来他的《家庭经济学》一读。不过,新问题层出不穷,在加利••贝克尔教授那里恐怕那里恐怕找不到现在答案。
需要说明的是,中国当前存在着一个大致称得上有效率的婚姻市场,人们在市场上自愿、平等地达成婚约。这是本文分析的前提。
这一提有没有依据?不久前,上海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作了一项有关“中国婚姻质量”的调查(下面的讨论还要多次引用这一调查,但不再注明),目前中国父母包办的婚姻约占14.4%,自己认识或介绍认识的占85.6%,同时有75%的婚姻达到中等水平,3%的夫妻关系为高质量和完美型,只有22%为低质量的。这些数据表明中国的确存在着婚姻市场,而且颇为有效。

第一问,谁是婚姻的最大受益者?
这也是婚姻15问中的首个问题。
对于一个建立在自由、平等基础上,富于效率的婚姻市场来说,结婚意味着双方签订下合约,“交易”达成,双方均对于“交易”有预期收益。至于男女双方谁从婚姻中获得的收益最大,从理论上说恐怕是一半对一半,具体则不可一概而论。
我们可以把离婚看做一个“信号”指示器。如果男方提出离婚,那么意味女方从婚姻中获得的收益大于男方;如果是女方提出离婚,则意味着男方从婚姻中获得了更大的收益。至于量化的分析,可从离婚的补偿费用大致推断。
第二问,女大男小的婚姻和男大女小的婚姻,哪种更合理?
经济学相信,自愿、平等基础上的交易均为合理交易,因此无从抽象比较在具体生活中女大男小的婚姻和男大女小的婚姻何种更为合理。不过,从经验和概率的角度,我们可以认为男大女小的婚姻要优于女大男小的婚姻。
联合国的人口统计资料显示。初婚年龄各国总体上都是男比女大。相差最小的是爱尔兰,只有1岁左右;最大的是马里,高达11岁。西欧平均相差2.5岁,东欧和南欧相差3.5岁,北美相差2岁,南美约差2~3岁,日本差3.7岁,印度约为5岁,中东约为4岁,非洲一般在5—10之间。
我国男女婚龄差距较低,80年代只有2.7岁,近年来差距有扩大趋势。据最新调查,夫妻年龄相同或丈夫大于妻子1~3岁的最多,达56.8%;丈夫大妻子6岁以上的已经达到8.4%;妻子年龄大于丈夫3岁的只有1.8%;大1—3岁的约12.2%。所以,在咱们中国,可以说男大于女的婚姻,其胜出的概率更大。
第三问,有钱人的婚姻风险更大?
问者的意思是女孩子嫁给有钱人的风险是不是更大。我的答案很简单,“Yes”。原因也很简单,假设其他条件相同,按高收益高风险的投资原理,你嫁的人越有钱意味着投资的收益越高,必然要相应承受更高的风险。
第四问,如果婚姻是个市场,谁是抢手货?
选择婚姻涉及到财富、地位、健康、教育、相貌、年龄等因素,综合得分高的人就是婚姻市场上的抢手货。香港的李泽楷就因此被捧为“至尊王老五”。
第五问,男女年龄与美貌的优势如何?
男人年龄不是越小越好,反而是成熟一些较好,但年老后优势衰退,因此其得分分布类似于一条抛物线。至于女人的美貌,则是越漂亮得分越多,因此基本上近似于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的射线。
第六问,中国人“怕老婆”吗?
大肆渲染、举世闻名的所谓中国人“怕老婆现象”,其实是子虚乌有。调查数据显示,在“谁拥有家庭实权”一项上,中国的家庭中31.3%的家庭实权在丈夫手中52.6%的家庭是“差不多”,只有16.1%由妻子做主。可见,中国仍然是个“男权社会”。中国的男子们大喊大叫“妻管严”,怕是别有用心!

第七问,变质的婚姻导致什么后果?
第三者插足,导致不均衡。夫妻双方精神、健康等福利状况下降,双方家属、小孩福利状况连带下降,以及社会总体福利的下降,严重者可导致解除契约——离婚。在离婚的情况下,大量的“沉没成本”将无法收回。
第八问,“迟婚现象”表明什么?
“迟婚”表明婚姻成本上升,或相对收益下降,或两者兼而有之。成本上升方面,由于收入通常随年龄而增长,当女方要求更多的嫁妆时,意味着婚姻成本上升,“持币待购”的时间将延长,被迫性的“迟婚”现象将出现。相对收益下降方面,由于现代化更看重“事业”,希望先立业、后成家,意味着婚姻的收益相对“立业”出现下降,主动性的“迟婚”现象将出现。
根据美国人口普查局1980年报告。现年45~54岁的男性人口中,结婚年龄低于20岁的,有35%的人收入低于10000美元;结婚年龄在21~29岁的,只有17.5%的人收入低于10000美元。从收入中等值看,18岁以下结婚的为14000美元,19~20岁结婚的为17000美元,21~29岁结婚的为19000美元。这证明要想收入高,的确就得晚结婚。
另外,社会约束条件变化也会改变婚姻成本或相对收益,从而影响婚龄。比如,城市化建设出现障碍,城市住房价格上升,意味着成本上升,被迫性的“迟婚”可能出现;或者,当未婚亦可以容易地获得性生活,意味着婚姻“性的满足”的效用相对下降,主动性的“迟婚”亦将增长。
第九问,名人绯闻是好是坏?
好。理由是有利于改善全社会福利。因为受损害的名人是少数,而社会上大多数人有了丰富的谈资,总体上福利得到提高。另外,名人有时还可以从绯闻中获得额外的福利,如吸引“眼球”数,有时产生“帕累托改进效应”。
第十,夫妻的AA制代表进步吗?
是。婚约中双方的产权如同资产产权一样,越是能够清晰界定,越是意味着社会在技术或制度上的进步。
十一问,婚前财产公证只对有钱人有利?
否。产权清晰有利于交易双方,而不是某一方。
十二问,如果离婚,青春补偿费该怎么算?

无法事先界定,只能由一对一的博弈、交易来定。理论上,从零到无穷大都可能在合理的补偿区间之内。
十三问,异国婚姻是高投资高回报吗?
未必!关键要看是“上嫁(娶)”还是“下嫁(娶)”。因而,与是否“异国”婚姻无关,只与财富、地位、健康、教育、相貌、年龄等综合得分相关。另外,高投资不一定换来高回报。
十年前,一位在新华社的朋友捕捉到一个“大新闻”,一位瑞典姑娘嫁给了一位安徽农民。一时间,弄得大家无比激动,好像这是鸦片战争以来中国最大的外交胜利似的。后来仔细了解事情经过,根本不是那么回事。这位小伙子户籍身份是农民,但真正的职业却是一位流浪画家,时年二十三岁,身高一米八一,风流倜傥。而那位“洋妞”呢,时年三十八岁,用采访记者的话说,是那种明明一点不懂中国文化,却偏说自己热爱中国文化的主。朋友的结论就是,两情相悦,是人家的私事,没有什么好说的,既不能说农民娶洋妞就赚了,也不能说靓仔被人坑就赔了。由此足见异国婚姻谈不上什么高投资高回报。
十四问,相亲有什么作用?
增加对于彼此的信息了解,减少信息不对称。
十五问,未婚妈妈傻不傻?
未必!每个人的效用函数是不同的,做未婚妈妈也可能是一种理性选择。美国2000年未婚妈妈约占总体的三分之五,谁能说美国女孩傻?

个人的效用函数是不同的,做未婚妈妈也可能是一种理性选择。美国2000年未婚妈妈约占总体的三分之五,谁能说美国女孩傻?
 

360doc_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