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关注中国“疯狂”股市(2)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03 15:59:59
全球关注中国“疯狂”股市
http://stock.QQ.com  2007年05月10日08:11   东方早报评论530条
 
“我说不清为什么会来炒股,应该是环境的力量吧。”一位新股民至今仍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入市,但看着等待开户的长长的队伍时,这位股民释然地说:“和他们相比,我还是快了一步。”
也许就是这种“快人一步”的概念和周遭环境的强烈影响,使得中国股民的队伍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迅速扩大,甚至很多对股票一无所知的人也毅然加入了这个队伍。随之而来的,是散户力量的爆发性壮大,以至于一些曾经高高在上的机构投资者偶尔也不得不甘当市场的看客。
面对记者对后市走势的提问,一位股民反问记者:“你采访的其他人怎么说?”得知其他股民的看法都相对乐观后,他坦然地说:“那就好,散户有信心!”事实上,新浪网昨晚的调查显示,目前有44%的投资者认为股市仍将上涨,仅有16%的投资者认为后市将会下跌。
“牛市不应该由政策来终结”
4000点,股市再一次来到一个关口。和昨天盘面上的火药味相映成趣的是,各方有关股市泡沫的大辩论也再度达到巅峰。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成思危今年1月提出“中国股市在形成泡沫”,那个时候,股指正在3000点关口前徘徊。和那一次讨论“有没有泡沫”不同,如今股市已经又上涨了1000点,这一次的讨论侧重点已经悄悄转移到了“如何面对泡沫”。
空头:泡沫很大需要调控
作为本轮行情启动以来一贯的“唱空者”,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左小蕾昨天撰文指出,“市场明显已经开始出现失控的迹象。”
她认为,目前中国股市这种建筑在资金堆砌之上的“收益”有很大的泡沫成分,短期股市被推得越高,风险积累越大,泡沫破灭跌幅也越深,最危险的是,股市泡沫破灭可能成为经济危机的导火线。
“对于政策调整对资本市场的影响,我们不应想当然而不以为然。”左小蕾说,“如果市场刻意淡化政策的影响,不断推高市场泡沫,从防范经济危机、稳定社会发展的高度,也许会有更严厉的政策出台。我们不应误判政策决心,更不应低估政策的影响和作用。”
与左小蕾的观点不谋而合,另一位经济学家谢国忠早在一个月前就呼吁出台政策调控市场。昨天,他又一次撰文表达了这一观点。“我觉得如果出台一定的政策,不要让股市涨得太快,对于经济长期稳定发展和社会稳定都是有好处的。”谢国忠说。
在他看来,中国股市上升的趋势还没有改变,但如果走太远再倒下,很多人所受的损害会更大,且这些人往往都是社会上最弱势的一些人,这对以后的社会稳定有一定的不利因素,政府应该更警惕一点。
多头:有泡沫也是结构性的
“当前我国资本市场正面临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我们千万不能因为一些似是而非的武断结论伤害市场,错过机遇。”和上述两位激进的悲观论者相比,中国人民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所所长吴晓求昨日的表态显然比较乐观。
他认为,当前市场总体上没有出现太大问题。由于金融模式不同、发展阶段不同,一些学者用当初日本泡沫经济、股灾来简单比对当前中国市场的方法站不住脚。
不过,吴晓求也承认,“目前,市场存在的是结构性泡沫。具体而言,就是一些迹象表明某些资产的价格存在高估,这种高估也与投资者的结构特征相关———当然,是否真的高估,也要由市场来检验。”
解决:行政干预不是良策
在中国股市如火如荼之际,有人提示风险并不是坏事。不过,如果希望通过行政干预来给股市降温未免有走回“政策市”老路的嫌疑。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巴曙松昨天在接受采访时就表示,对于抑制结构性的泡沫,行政性干预并不是最佳的手段,反而会给市场平稳运行带来负面影响。比较而言,解决这一问题最为直接有效的途径是增加优质资源的供给。
上海交大管理学院证券金融研究所所长杨朝军教授昨天告诉早报记者,本轮牛市最初是靠政策推动起来的,行情发展到目前这一阶段,尽管指数确实涨得比较快,市场也有些过热,但尚不至于带来太大的恐慌,也不需要行政手段来降温。
与巴曙松的看法一致,他同样认为,目前应该通过加强供给,让市场上过剩的流动性找到出路。“政府要调控的不是指数,而是供求关系。应在保证上市公司质量的前提下,加强上市资源的供给。同时,政府也要采取强制性手段,但这种手段不是用来打压指数,而是打击市场违规行为。此外,第三步,政府还应加强股民的投资者教育,告诉他们投资价值的理念。”
“当然,更高层次的调控艺术在于加强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让资金有更多的投资渠道,这才是解决当前结构性泡沫的根本之途。”杨朝军表示,“还是应当相信人具有理性。最终,如果市场真的疯过头了,股指自然会回调。但政策不应该成为终结牛市的力量。”
[责任编辑:coguo]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