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像系统的“策略”练习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03 08:45:55
作者:佚名 |  文章出处:网络

  01 模仿的策略,就运动而言:

  第一步:

  先仔细观察他的技术(Ve)

  同时做相同的动作(Ke)

  直到内心娴熟(Ki)

  第二步:

  你得在心中新建一个行家的画像在运动(Vi),而这个行家就是你,不过你得像是观赏电影般地,看你这个行家在运动的姿势,这就是前面所说的冷眼旁观式的视觉。

  接下来,你得把自己溶入画面内,亦即进入身历其境式(Vi)。

  尽量精确地体会那位你正在模仿的专家的一举一动(Ki),并且经常反覆演练,直到浑然不觉的地步。

  到此你可算是已为自己建立起这套特别的“神经心略”,让你的动作能达于最佳水准,然后就可真正地展现出来了(Ke)。

  这套心略的顺序写为Ve→Ke→Ki→ Vi→Vi→ Ki→Ke。

  请了解模仿心略的方式甚多,并无对错之分,只有有效与无效之别。

  当你对模仿对相成就的资料拥有的越多、越精确,就能达到和他相同的结果。不过在理论上,要模仿某人,你就得同样模仿他的“内心体验、信念系统以及基本的心序”,否则你只是在模仿他的肢体动作。

  沟通的工作也像开锁。你得像熟练的锁匠一样思索,找出别人的思路(mental syntax),看别人见不到的,听别人听不到的,觉察别人未觉察的,然后才能开启他心智宝库的密码数字。

  在思索时,你要搜索以前没看到的,倾听以前没听过的,追问你以前不知从何问起的问题。如果你既用心且摸对了门路,就能测知任何人在任何情况时的“心略”。

  要测知他人的“心略”,可以从他的行为习惯的五觉感官的活动步骤得知他主要的“储意系统”。

  02 运用策略例子一:

  卖车的业务员如何吸引客顾转念动心而产生购车的“心略”,也就是了解客顾“心序”的标准业务技巧,其业绩一定很好。

  对偏向于Ve感觉的人:则强调车子的颜色、造形。

  对偏向于Ae感觉的人:则强调车子的引擎所发出的声音来吸引他。

  对偏向于Ke感觉的人:则强调车子的内装质感。让他坐在驾驶座上,抚摸车内的每一部位。

  下面这些特别设计的问题,就是能够解开对方行为背后密码锁的正确号码,以购买“心略”为例子。

  有什么会使你购买(那一个商品。例如汽车) ?

  你能否告诉我那次购买了该部称心如意的汽车的经验 ?

  在你那次决定购买该部汽车之前,有甚么发生呢 ?

  这些问题都是引导对方回想当时的经验,透过他的说话把购买过程涉及的“表像元素及次序”展示出来。当然,这样直接地问对方,对方可能会有不舒服的感觉。你可以技巧地重新包装这些问题?让对方感到舒服。

  ◇ 例如:

  你可以这么说:“我想大家都很想买到称心如意的汽车,看看我如何能够帮忙。其实有什么会令你购买现时你架驶的汽车?”又或者“我相信您对购买汽车一定很有经验。(顺便说)讲开又讲,上次你购买了该部称心如意的汽车的经验是怎样的呢?”

  对方可能会说:“哦,那部汽车是经我的朋友介绍而买的。”

  他的这个答案并没有显示任何有关那次购买汽车的“心略”,因为这个答案并没有包含任何“表像系统元素”,只表达了购买汽车的事实。因此,你需要准备问第二个问题:

  那么,你是因为什么理由而决定购买那部汽车呢?是因为外型吸引(视觉) ?引擎的声音(听觉)?抑或使你有什么感觉吗(感觉)?

  这个特别设计的问题,就是要刻意引出他那次购车经验的“表像系统元素”。你会发现,NLP有很多技巧都是透过向对方发问一些特别设计的问题,而找出他使用头脑的方式。

  他的答案可能是:“哦,我记起了。我第一眼看见那部汽车的外型很流线,而且,它的颜色正合我的心意,很有Style(视觉)。

  你可以再问以下的问题,以确保找出他的全部“心略”:

  “哦,听你这样说,那部汽车一定很美观。那么,在你付钱之前,那部汽车还有什么吸引你吗?”

  你再次尝试引出他购买汽车策略的其他“表像系统元素”。

  让我想一想。哦,对了,当我坐在汽车里面,我发觉很宽敞,风油钛车盆亦很舒服(感觉)。

  直到目前为止,你已经发现了他的初步“心略”:Ve→Ki

  再下去你只需要重复这个过程:“哦,原来那部汽车很有Style,而且让你感觉舒服。我真的被你吸引了。我真的很想看看那部汽车。还有呢?我很想知道。”

  “唔,最后,我尝试架驶那部汽车,我发现它的引擎很宁静 (听觉)。 后来,我再分析一下它的价钱很合理 (内在对话),我就购买了那部车。”

  你成功找出他购买汽车的“心略”:Ve → Ki →Ae → Ad → Exit

  这是他头脑独有的密码。其他人购买汽车的“心略”可以完全不同。这个“心略”只限于他购买汽车。至于他购买其他产品便可能有不同的策略。

  当你寻究出对方的“心略”后,你可以透过利用这个“心略”回应给对方从而影向对方的反应。最有效的回应方式是跟随(pace)这个“心略”。

  当对方听到有关你运用他的“心略”的说话内容,他会无法不被你影向,因为你的说话内容已经配合了对方“潜意识”的运作。

  例如:我会在开始的时候,说类似的话:

  “嗯,某先生或小姐,这部汽车是欧洲最新设计的,你喜欢这部汽车吗?它看上去外型很美观,有流线的美感(视觉)。车厢内的空间非常宽敞,座位都是真皮的,而且配合人体脊骨线条而设计,当你坐上去,你必定会感到很舒服(感觉)。

  不如坐上去亲自体验一下吧!怎么样?觉得舒不舒服?这部车子的另一个特色,就是防燥音设计,架驶的时候非常宁静(听觉)。这部汽车很值得你考虑和分析(内在对话)。”

  这段特别设计的说话及做法正好配合了他的购买汽车的策略。就好像开中了一把在他头脑内的密码锁上的数字及次序一样,啪一声, 密玛锁立即打开。就算他不是立即购买,我已经在“潜意识”的层次与他建立了深层的信任关系。因为我并不是说我想说的说话,而是配合他的头脑的运作方式而说的。这对于帮助他做出正确的决定是非常有效的。

  03 两分钟内戒除食物“策略”︰

  每一种食物在我们的头脑内都有一个编码,叫做“内在表像” (Internal Representation)。食物的“内在表像”主要是视觉、感觉及嗅觉组成。

  内在表像就好像每个罐头上的Bar code,只要我们改写了Bar code,电脑系统便再也不能确认这些罐头。

  以下介绍的技巧,相当实用,亦很好玩,可以使你即时对容易致肥的食物失去进食的冲动,有效帮助你瘦身。

  我有一位当事人,她非常喜欢吃巧克力、甜筒、雪糕,以致相当肥胖。我就是用这个方法,在两分钟内使她永远也不再吃巧克力、雪糕。

  ◇ 步骤:

  现在找一处舒服,宁静的地方坐下,合上眼睛,在脑内回想一种你很喜爱吃,但容易肥胖的食物,注意它的颜色、形状、大小、光暗等“元素”。

  问一问自己,如果0分代表没有任何感觉,10分代表非吃不可,给这幅图像一个分数。

  现在发挥你的想像力,想像这件食物发生什么变化,以致它的吸引力下降两分:

  例如:9分下降致7分。注意食物改变后的图像、口味以致气味。

  重复步骤3,直至吸引力下降至零分。

  假如你想加强效果,继续下面的步骤,否则跳去步骤7。

  继续发挥想像力,想像这件脑内的食物可以有什么改变,以致吸引力下降致负3分。想像把这件食物贴近鼻子,闻一闻它的气味,然后放入口中,尝一尝它的味道。

  打开双眼,在内心感觉一下现在对这种食物的感觉如何。怎样?还有没有冲动想食这种食物?

  “潜意识”的其中一个运作方向,是追求快乐,逃避痛苦,因此只要你向他证明这种食物只会带给痛苦的感觉,你的潜意识便会改变你的饮食行为。记住,你的头脑是你最好玩的玩具。

  04 引出有效“策略”练习︰(两人一组,每人10分钟)

  A在整个过程中,要以映现,回音,及契合感官用语等方式,来维持与B的亲和感。

  A要导引出某项B做得很好的事的“策略”(如︰为人父母、采购、驾驶、专精某项运动…),询问︰“你是如何做…?”

  A也可用其他方法问,如︰

  “你是如何做…?”

  “你以前做…时,你是如何做的?”

  “如果你现在要再做…一次,你会怎么开始?”

  A注意听B回答时的感官用语及注意其解读线索,当听到后,就马上纪录下来,可用后设模式来针对不明确或中性用语提出问题。最后可向B重述一次,你所记录下的顺序,以确认整个程式完备无缺

  (如当你做…时,你先做a,其次b,然后c,…,你就是这样做的吧?)

  A在心里运作此“策略”,探索其对自己是否合理,或有什么不完整之处。

  将此“策略”与结构完善“策略”做比较,如果有任何缺失,即修改此“策略”,直到满意为止。

  05 导引出无效“策略”练习︰(两人一组,每人15分钟)

  A在整个过程中,要以映现,回音,及契合感官用语等方式,来维持与B的亲和感。

  A帮B导引出,某项B觉得做得不好的事的“策略”

  A与B一起核对此“策略”与结构完善的“策略”之条件,假如适当的话,以结构完善的“策略”条件修改B做该事的“策略”,并看结果为何?

  角色互换。

  06 重新设计无效“策略”练习︰(两人一组,每人15分钟)

  A与B合作重新设计之前所导引出的无效“策略”,使其符合所有结构完善的“策略”之条件。

  A带领B走过这新的“策略”,一次一步骤地,当B在演练每一步骤时,A帮其设“心锚”之。然后A启动那“心锚”,带领B一次比一次更快地重覆走几次那些步骤,直到当A碰触到第一次“心锚”时,B已能自动地,且完整地经验到那“策略”。

  未来模拟。

  角色互换。

  07激励性“策略”的运用练习︰(两人一组,每人30分钟)

  A导引出B的激励性“策略”。

  A与B两人一起找出一些轻易,而且相对地不是很重大的行为,B平常是没什么动机去做的,这些可以是如︰倒立、抬起椅子、擦黑板…等。

  A带着B,以B自己的激励性“策略”的顺序,重新考量那行为,然后两人皆注意这项练习对B之影响为何?

  角色互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