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伟大的跨越:从民工潮到民工荒 – 铁血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23 20:07:46
伟大的跨越:从民工潮到民工荒
  • dakang 发帖于:社会聚焦
    发布时间:2010-7-4 16:03:37 查看原帖收藏复制链接
    共25条评论】【浏览1807IP
  • 伟大的跨越:从民工潮到民工荒


     


    当上个世纪80年代末,“民工潮”这个词语第一次进入中国人的视野的时候,也许没有多少人能够想到,仅仅十多年后,这个词语就会过渡到“民工荒”。当数百上千万的人流涌动在中国的各条铁路线上的时候,人们曾经感叹这个国家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之庞大,忧虑着如何解决这巨量的劳动力的就业问题,深思着造成这庞大剩余劳动力队伍的原因。

    对于改革开放,有着太多的理论和探讨,但是面对这些渴望着改变生活改变命运的农民,我以为改革开放的任务,有两点是不可忽视的:首先是发展经济,为城乡大量的待业或者剩余劳动力提供工作岗位;其次是提高经济的建设和运行效率,摆脱社会主义经济面纱下的官僚主义痼疾。其中,第二点其实就是第一点的原因。

    什么是我说的社会主义经济面纱下的官僚主义痼疾呢?就是大集体之下的大锅饭。大锅饭之害,不言自明,大锅饭对效率的损害,造成了改革前30年后期我国工业发展的步伐放慢,以至于工业吸引农村劳动力的能力被阉割,城市工业已经到了连解决城市自身待业劳动力问题都不能的地步。而改革前的计划经济体制,又限制了城乡剩余劳动力自谋出路的努力。虽然说,在城市里,除了全民所有制企业以外,也出现了街道等组织的集体企业,在农村,公社和生产大队也组织了社队企业副业组等,但是由于体制的原因,这些组织都不能成大器。他们共同的特点是,管理还是延续了国营大厂和人民公社的大锅饭模式,也就是说有点像晚清洋务工厂,有点官僚化、衙门化,再加上社会主义的大锅饭体制,原料供应与产品销售又大多不能列入计划,结果就是经营和生产都陷入了重重困难,发展艰难。就农村社队企业而言,先说用工,生产大队的社员,谁去当工人,谁继续种地,这里面给干部的腾挪空间可就大了去了,这些企业很快就沦落为干部们的有一个吃喝的载体。再说原料,因为是计划外的,这些工厂获得原料的途径其艰难曲折一言难尽。看过电影《陈奂生上城》就知道,那还是改革开放之初,弄点原料就那么难!因为搞原料,那时候出了多少被处罚的“投机倒把”分子?还有市场,这些社队企业的产品自然也是计划外的,不能进正规的国家销售渠道,只好用赶大集等等方式来搞推销。那时候人员流动又不方便,要开拓市场该有多难!

    也许,计划经济最初制定城乡二元化体制的初衷是好的,先由农村支援城市发展工业,再由发展起来的工业逐步地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一步步地解决农村人多地少的矛盾,从而最终建成社会主义,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然而,计划经济建设了近30年,城市工业却走到了连自身富裕劳动力的工作都不能解决的地步,倒是大锅饭现象一步步滋生、泛滥,干部越来越多,干活的越来越少。为了解决待业青年问题,又超额吸纳待业青年入厂,两个人的工作三个人干,一个人的工作两个人干,效率进一步下降,工业积累逐步放缓,为国民提供工作岗位的任务完成遥遥无期。

    在这种情况之下,城乡的剩余劳动力自然是越积越多,在城市,主要表现为大批显性的回城待业青年,在农村,则表现在隐形的劳动力富裕。所以,改革最急迫的,就是,在城市,解决这些待业青年的就业问题,在农村,解决劳动生产率极度低下的问题。所以,改革的第一步,就是在城市,允许待业青年自谋出路,放开了个体经营,在农村,开始了大包干。当然,也出现了特区,出现了外资企业。


     


    其实1980年代初的深圳外资企业工资不算低,原因在于,当时刚刚放开政策,人们还没有大量涌入深圳等开放地区,所以最初的外资企业招工就不是那么容易。为什么农民一开始没有大量涌进城市呢?因为大包干对农民而言,最大的意义在于农业生产的自主权,而不是进城打工的自由。刚开始大包干那会子,农村最热的,不是打工仔,而是专业户。记得当时村里出现了很多这样的专业户:养鸡、养牛、种桃树、种瓜、做萝卜干……等等,很是热闹,也涌现了好几个小工厂,加工副食、做汽水、做冰棍等等,很多原先的当过小队长、会计等,自以为有能力的人,都在八仙过海,各自想施展一下。不过,三四年下来,由于不懂市场,不等管理等等原因,这第一波的专业户热和办厂热很快就降了温。而这时候,稍稍滞后的城市改革正好起步,随着改革开放,城市的工业企业中的一些技术、管理、产品落后的企业开始出现了困难,这些企业开始逐步地丧失对人才的吸引力。这样,从80年代末期开始,大量的农民和自主择业的城市人开始涌向沿海地区,形成了第一波的打工潮也就是民工潮。

    第一波打工潮带来的,肯定就是劳动力的供应富余,加上民工潮初起的年代正是80年代末90年代初,正是吸引民工就业的外资和民营资本企业的低潮期,一下子就把农民工的工资给拉了下来,限定在了一个较低的水平上。但是,就算这个较低的工资水平,也比在家种地要强得多,所以,低工资并不能遏制农民出门打工的欲望,所以就有了接下来一波胜似一波的民工潮,一直到农村剩余劳动力被基本消化的21世纪初。因为在汹涌的民工潮中,大多数劳动密集型企业和产业并没有改变其经营方式,产业没有及时升级,接下来的,就是民工荒了。

    有人说,假如没有农村大包干,农民工在社队领导下有组织有秩序地进城务工,就会有较强的议价能力,也就不会陷入血汗工厂的廉价劳动力的境地。

    我只能说,这又是一个美好的设想了。如果仍然是由社队来组织打工的话,首先,在那个出门都需要介绍信的时代,农民工就谈不上是什么自由的劳动力,其次,在那个务工机会远少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年代,这就等于又给了社队领导一层寻租的机会。前面说过,当年的社队企业,什么人可以务工,都要干部说了算,而收入又全归集体所有,这样又怎么带动农民工的劳动积极性?又哪里来的公平公正可言?

    在我家乡的县,八九年前,有这么一个例子,可以佐证有组织的务工到底是什么样子。

    当时那几个村子都被一个大型企业占地,除了给农民占地补偿之外,就是允诺失地农民可以到该企业务工,这句说是县政府为农民争取来的权利。当时的条件是,进该企业务工,每人每天工资30元,不过工资由政府代领代发。具体我并不清楚是什么名义,大概总不过就是管理费什么的,县政府要从中抽取5元,乡政府也要从中抽取5元,村委会还要从中抽取2元,最终失地农民工能够拿到的,就只有18元每天。结果自然是大部分农民都拒绝了政府的“好意”。

     



    有人就要问了,为什么农民一定要进城务工呢?留在家乡建设家乡不好么?为什么要进城接受资本家的低工资剥削呢?

    社会的发展、经济的发展,都离不开一定的规律,改革开放之初,在我国薄弱的资金与技术和经验基础下,优先发展劳动密集型项目,无疑是比较明智的选择,也是发展环境使然,你要是在那时候给资金原始积累的民营企业说什么技术资金密集型才有更高的附加值,您不觉得不切实际?一个小学初中毕业的少男少女,到沿海打工,可以拿到比在家乡高得多的收入,干的话却比面朝黄土背朝天轻松许多,这时候出来一位“理论家”,对他们说,你们被剥削了,知道么?你们应该摆脱这样的命运,方法就是回到家乡去,建设家乡。可是当他们回到家乡后,却面临着一没资金,二没技术,三没市场,四没环境的窘境,这时候,“理论家”却说了,最起码,你们摆脱了充当廉价劳动力的境地,你们是在建设自己的家乡……面对这个,只能无言。

    农民在一没文化二没资金三没见识的情况之下,外出打工,不失为一种暂时解决经济困境,增长见识,并有可能找到另一条人生发展之路的好办法。中国农村地少人多,再加上前些年的政策所致,留在农村发展并没有太多的机会。年轻人出外打工,好的学到了技术和管理,回乡创业或者在所在城市创业;稍好的在务工所在地买房安家,从此融入当地;一般的都是干些年,攒点钱回家,也就到了成家的年龄,也可以为父母减轻负担,给自己的小家创造一些基础;当然也有人打工或者胡混,几年下来一无所获,甚至堕落下去,这都是有的。不能说反正他们大多数最后总要回到家乡,就证明当初他们就不应该出去。打工经历其实也是一种历练,也是农村青年成长的一种很好的经历,这对很多人以后的发展,都会有很大的帮助。不可能一方面主张要建设农村,一方面又不同意青年农民的这种历练,在政府还没有更多作为的情形之下,农村建设不可能单凭劳动力众多就可以搞成的。

    当然,以上只是允许农民进城务工经商的好处中的一点点,我以为,农民进城务工的最大意义在于,农民从此多了更多的生活选择有了更多的人生机会,一扇通向更加精彩世界的大门从此向农民打开了。只要不违法,选择走什么样的人生道路,应该是一个人的基本权利之一,谁都无权规定农民只能从事务农这一项职业。同样,自由迁徙的权利,也是一个人的基本权利之一,谁都无权规定谁一生只能生活在什么地方,除非这个国家处在一个非正常的政治政策时期。农村是要建设,但是不应该建立在政策禁锢农民的基础之上。允许农民进城务工,并不是放弃农村的建设,而只是允许农村的剩余劳动力自找出路,给他们多一条可以选择的路。事实上,多年的经历证明,外出的农民务工者,大多数都是把工资和收入带回的家乡,建房子,置办农具车辆,建设了自己的家乡。由于打工的收入要好于务农,所以,农民工进城,不是延缓了农村建设,而是促进了农村的建设。至于农村的公共建设滞后,那是由于政府作为的缺位,不能怪在进城务工者的头上。对农村建设的忽视,是政策之误,但是并不能由此证明允许农民进城务工就是错误的。农村建设滞后,从来不是因为缺乏劳动力,而是因为政策的失误导致的重视不够,政府投入不足。由于务农经济效益太差,才导致了农民离乡进城。事实证明,只要在家乡可以得到相应的收入,大多数进城务工的农民还是愿意留在家乡的。

    世界的城市化率是多少?中国的城市化率是多少?有人竟然以为中国农村的建设滞后是因为允许农民进城务工因而造成的“农村劳动力缺乏”,这简直让人哭笑不得,难道真的是人多力量大,人口越多越繁荣么?这种“忧虑”是多么的可笑啊!一看就是不知道农村情况的人闹出的笑话。

     



    随着中国制造业的迅猛发展,到了上世纪末本世纪初,中国的“世界工厂”的地位已经初露端倪,今年更是直逼美国世界第一制造业大国的地位。但是问题在于,中国的制造业产量和产值,大多是依靠着低技术低附加值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来获得的,有量无质。这就意味着,达到今天这么巨量的产值,需要巨量的劳动力数量来支撑。尽管作为世界第一人口大国,中国曾经拥有天文数字般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但是经过城乡工农业二十多年的努力,终于接近于把这个数字消化。

    在这里要说的是,我为什么只说消化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呢?因为这些血汗工厂,一些城市剩余劳动力或者自诩为有文化的“人才”是不会去的,伴随着民工荒的城市下岗职工就业难和大学生就业难就是明证,所以这些人和农民工是需要区别看待的。也就是说,民工荒基本上不会给这类人带来就业机会,他们还是在两个不同的世界——这也算是延续了数十年的城乡二元化体制的体现和重要遗产吧。

    为什么会发生民工荒?有着种种的研究和解释。我以为,主要是三点:一是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供应已趋枯竭,该走的,能走的,都已经走了,每年新生的剩余劳动力,面对制造业的庞大需求,供不应求;二是近些年国家各种农村政策带动的农村经济的发展,使农民在农村家乡也可能获得比较好的收入,在这种情况下,恋家恋土的中国人,自然就可能选择留在家乡务农、创业或者打工;三是血汗工厂的报酬也实在是太低,劳动强度也过大,一部分可以在家乡获得相应收入的农民工就选择了离开这样的工厂,而新生代的民工由于生存条件明显好于老一辈的民工,对待遇和劳动强度的要求也比老民工为高,也不会选择这类血汗工厂。

    不管怎么说,民工荒的产生,是由总供给小于总需求而造成的。结合城市下岗职工就业难和大学生就业难,我们可以看出,当前的中国,低端就业岗位的富裕和中、高端就业岗位的贫乏同时存在,这就意味着,中国的经济,已经走到了一个迫切需要产业升级换代的关口。

    从不计优劣只计有无,到计较岗位的质量,这一历史过程我们经历了近30年,给巨量的剩余劳动力提供了最初级的低端劳动岗位,实现了初步的工业化;现在,我们要开始新的征程,要给这巨量的血汗工厂的低端廉价工人换以报酬比较高附加值比较高劳动强度相对轻松的较高端的工作,这一历史过程,需要多少年呢?

     


    本文内容为我个人原创作品,申请原创加分

     

    转载请注明出自铁血tiexue.net, 本贴地址: http://bbs.tiexue.net/post_4342748_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