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MPC开辟新江湖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05 14:34:48
(2007-02-01 10:32:49)
尽管UMPC(Ultra Mobile PC)对消费者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应用前景广阔,但业界仍普遍认为,UMPC在2007年可能率先在细分用户中实现突破。要实现规模化的增长,仍有待应用环境的成熟。
号称全球最大的消费类电子产品年度会展,第40届国际消费电子展(CES)于美国西部时间2007年1月11日在美国拉斯维加斯落下了帷幕。在众多琳琅满目的消费电子产品中,UMPC无疑是本次CES大会的明星。这不仅仅是因为微软现任董事长比尔·盖茨在开幕式上亲手做了演示,更重要的是,包括微软、三星、威盛、Brule等厂商,已经纷纷加入该阵营,推出相应的UMPC产品及平台解决方案。一切迹象表明,UMPC极可能成为2007年比高清电视、蓝光DVD等更具影响力的杀手级创新产品。
UMPC渐脱PC阵营
虽然从名字来看,UMPC仍有很重的PC痕迹。但包括三星、索尼、华硕、汉王等产品制造商,微软、威盛等核心平台供应商,都在刻意淡化PC概念,而突出UMPC在消费电子、通讯方面的应用表现。
以三星推出的Q1、Q1B等一系列UMPC为例,这些产品在功能上正走偏通信和消费电子的设计路线。三星UMPC的中文名字为“移动智囊”,它集合了PSP游戏机、MP3、MP4、移动电视、GPS导航等功能。
索尼在2006年推出的UX系列也强调了摄像功能,使其轻松胜任数码相机的功能。汉王科技总裁刘迎建也表示,汉王不把掌控UMPC T700系列看做是缩小了的笔记本电脑,而应该是一种与用户生活方式密切结合,集传统与现代于一体的移动终端设备。
在UMPC的核心供应商威盛电子总经理陈文琦看来,UMPC应该叫做UMD(Ultra Mobile Devices),更能准确诠释该类产品的内涵。他指出UMPC将横跨PC和Mobile两大领域,融合手机和电脑的功能,汇集多媒体播放、GPS导航、摄像等特性,将是数字时代背景下功能最完备、兼顾时尚和便携的革命性产品。
陈文琦表示,目前大部分PC厂商都在拼价格,导致整个产业利润下滑,但消费者的诸多移动性、个性化等需求却不能很好地满足。因此,威盛认为UMPC将沿着手机等移动设备的发展路线,而不会很快陷入PC 价格战的泥淖。
“如果还是以PC思维来看UMPC,发展空间真的有限,而通信功能将赋予UMPC新生命,使其成为一个可携式、具有播放视频、数据处理功能的连网设备。”刘迎建说。
种种迹象表明,以移动性、多功能见长的UMPC,正离PC阵营越来越远。
厂商群雄逐鹿
由于UMPC定位跳出了PC的范畴,因此该概念除了吸引传统PC厂商之外,还吸引了如消费电子、手机制造商的浓厚兴趣,而且后者甚至表现的更加积极。
2006年11月就有媒体爆料,英特尔将携手华硕在华力推UMPC计划。 早在2006年3月的时候,就有消息称AMD即将涉足UMPC领域,不过直到2006年的过去,仍没有听到关于AMD处理器UMPC的任何消息。
2006年年初,方正科技就推出了国内第一款UMPC Mini-note。其后,定位于3C领域的华硕也推出了首款UMPC R2H,集成了GPS等功能,并取得4万台的销量,超出预期一倍以上。
作为全球最大的消费电子厂商之一,三星在UMPC领域自是不甘落后。除了在2006年上半年推出Q1之外,又推出了第二代产品Q1B。三星在Q1B中选择了威盛C7-M处理器和VX700芯片组,据透露是出于电池续航时间和成本的考虑。
汉王科技的掌控T700系列,在手写识别等人机交互方面,有着突出的表现,其内嵌汉王手写识别技术,以及基于威盛低功耗的芯片解决方案,大大提升了移动产品对PC的竞争力。
此外,在刚刚举行的CES 2007上,聚焦于商用领域的厂商Tablet Kiosk,手持PC 业领导厂商Brule,中国台湾省第二大手机制造商Arima等都展示了使用威盛C7-M处理器的UMPC样机。更有市场消息传言,全球智能手机制造巨头宏达电子的自有品牌多普达,正与威盛展开最新一代UMPC的合作设计,随着芯片厂商不断对市场的介入与推动,这将可能是UMPC产业格局改变的前奏。
渠道多条腿走路
对于一款跨越了PC、手机、MP3/MP4、PDA、PSP、GPS导航甚至摄像等多个领域的超移动智能设备,渠道必然是UMPC从发展到应用再到消费的重要部分。从UMPC目前出货的通路来看,除了传统IT渠道、新兴3C终端卖场之外,汽车4S店、手写设备销售终端等边缘性渠道,也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
作为国内UMPC市场的先行者,方正不仅将Mini-note放在传统笔记本电脑的渠道来销售,更重点开拓了3C卖场和汽车4S店等新兴渠道。而这条渠道策略也迅速收到回报。据透露,目前方正在3C卖场的销量,竟比传统渠道高出了一倍。而汽车4S店作为重点面向有车一族的细分群体,也是方正看好的方向。
以低功耗、手写为UMPC卖点的汉王科技,甚至更“激进”一些,直接将掌控T700系列,通过手写设备等渠道来销售。据刘迎建透露,目前汉王已经拥有近800万的客户资源,这是其他厂商所不具备的。而掌控T700采用无键盘、触摸屏的设计,无疑更适合手写。因此,汉王通过手写渠道来销售UMPC,势必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更好效果。
据了解,汉王科技除了传统的手写设备柜台销售之外,还拥有自己的直销团队,更加缩短与最终消费者的距离。此外,政府采购也是汉王的重要渠道之一。这意味着UMPC的用户不仅局限于大众消费者,政府、行业采购也是重要的目标用户群。
三星在构建UMPC的渠道方面,更是挖空心思地对原有的渠道基础进行了革新,引入了主攻手机渠道、实力强大的分销商派普,而放弃了传统的IT渠道。这一举措,在业界引起了广泛关注。因为这至少意味着,UMPC将不与笔记本电脑一起销售,相反,它将更多地与时尚手机一同销售。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UMPC未来将与PC路线越来越远,与手机等却越来越近的发展趋势。
同样,也许未来 UMPC将更多走3C卖场、手机渠道等销售模式。随着UMPC逐渐搭载HSDPA等3.5G通信功能,与智能手机的渠道越来越类似,这也意味着将来由运营商来主导定制的模式,也将成为UMPC在3G时代的重要渠道之一。
评论:转折2008
2008年被认为是UMPC市场的转折点,与即将在北京奥运会全面商用的3G浪潮有着密切的关系。相关分析人士认为,3G将进一步丰富UMPC的应用环境,给市场带来难得的发展机遇。而UMPC相对于手机最大的优势就在于,本身具备更舒适细腻的屏幕、强大的通信及计算性能、优异的影音表现,这些都决定了其更适合成为3G环境下的主流终端。
除了3G之外,渐行渐近的手机电视,也给UMPC带来了利好的信息。虽然目前国内各类手机电视标准尚未统一,但这种潮流却不可阻挡。尤其是中央电视台在年前宣布与中国移动、中国联通进行合作,共同推动“CCTV手机电视”服务之后,手机电视开始驶入快车道。有专家预测,到2010年,将有1.25亿人通过手机等移动终端收看电视节目,届时,该业务收入将由当前估算的2亿美元增加至270亿美元。
当然,从运营商业模式来考虑,“手机电视”并不仅仅是用手机等终端来看电视,必须引入数字电视的模式,超越单纯“看电视”的功能,融合更多的点播、下载等互动功能,才能使手机电视形成完整的产业链,使该业务快速发展。而UMPC凭借影音、存储空间、网络连接性等优势,对手机电视来说也是一场终端革命。
以三星与威盛联合推出的Q1B为例,它采用的VIA VX700芯片组整合了许多先进的图形、影像及音频技术,在播放视频时,远远胜过手机等终端。另外,UMPC还具有40GB到60GB不等的空间,不仅能播放移动电视,更能为用户提供交互下载、保存,甚至剪辑、管理等更丰富的互动增值服务。甚至可以与电视等数字家电实现互联,成为移动电视环境下的数字娱乐中心。
无论是3G,还是移动电视,都体现了UMPC 的卖点应该是连接性、网络通信和影音娱乐功能,而不是像PC一样,依靠性能和价格来取胜,而从多元的渠道对UMPC的期待来看,UMPC所承载的使命意义,似乎已经超越传统的产品范畴。
(杜昊 计算机世界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