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患者气功锻炼与康复_滁州肿瘤医院专题频道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13 13:38:58


气功是一种不同于其它保健锻炼形式的医疗与体育相结合的健身运动,它是练气功与练意的功夫,是以发挥人体内在的潜力,通过调身(姿式)、调心(意识)、调息(呼吸)来锻炼精、气、神,使体内真元之气得到增强,气血、脏腑、经络之功能得到调整,达到祛病强身的目的。国内外大量医疗实践证明,气功治疗晚期癌症可收到西医用手术、化疗、放疗治癌无法取得的良好效果。如北京市肺部肿瘤研究所蔡廉甫医师等,选择了7个肺癌病人,练习郭林新气功,每天早晨五点以前起床,于空气新鲜处练功,每天坚持4个小时以上。练功前自觉症状明显,体质较差,通过3个月练气功,自觉症状都有明显的好转,而在睡眠、防止感冒、增强体质、恢复体力等方面尤为明显。中山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认为,“练气功,对病后增强体质、增加耐力、振作精神、促进康复大有好处。”
研究证明,气功锻炼可增强免疫功能,因而有助于抗癌。其通过观察发现:练功组的癌症病人比未练功组癌症病人的免疫球蛋白的含量有明显提高,同时练功的T淋巴细胞DNA合成率比对照组高15%-45%,此外,白细胞的吞噬率也有明显提高。由于免疫细胞活性增强,可诱发机体产生干扰素,而抑制癌细胞的分裂,使癌发展成为“睡癌”,或者增强免疫细胞的吞噬作用,使癌瘤逐渐消失。
有人研究发现,造成机体缺氧环境可使癌症发生率大增,而气功锻炼可以降低身体耗氧量,改善机体的低氧环境。西德医学博士初步发现,给实验中的癌细胞以充足的氧气(比平时多8倍),则癌细胞的生长率就会降低,增长速度减慢。墨西哥肿瘤医师通过对100例癌症病人的3年观察,每天进行2小时氧气疗法,癌症病人的生存率可以从32%上升到88%。近年来用气功治疗肿瘤,尤其是治病恶性肿瘤取得可喜成果。北京画院的郭林老师编创的“新气功疗法”在治疗癌症方面疗效显著,已被实践所证明。郭老本人曾患癌症,并转移,曾动6次大手术,生命垂危。为了与癌症和死亡作斗争,她在家传气功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并结合现代医学知识和中医原理,编创了这套功法。经过30余年的锻炼和教功,不仅她自己获得康复,而且在她辅导的学习班中,每年有案可查的100余人,凡坚持练功者,均收到了明显的效果。
各种癌症病人的晚期都有食欲下降,身体明显消瘦,体重显著下降,呈恶病质状态。大量报道证实,癌症病人练气功后,普遍反应各种消化液(唾液、胃液、胆汁和肠液)分泌量增加,胃肠蠕动增强,食欲增加,体重和体力亦随之增加。消化功能增强,就是人体代谢系统的第一个环节的功能增强。人体各系统是统一而又密不可分的整体,消化系统功能增强可相应引起循环、呼吸、内分泌、排泄等与代谢有关的各系统功能增强,从而使病人体重和体力增加。例如某些原来是走几十米或上二楼都感到吃力的癌症病人,练功后走几里路或上楼也不感到劳累,此乃人体正气充实的表现,而正气充实则有利于癌症机体的康复。另外,人的消极精神因素可以致癌,而气功锻炼可以消除这些致癌的消极因素,调动练功者的积极精神因素来治疗癌症。
以上资料证实:气功不但对各种早、中期癌症有效,而且对某些尚有活动能力的晚期癌症病人也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实践证明,癌症病人只要树立气功能够战胜癌症的坚定信念,锻炼得法,持之以恒,一定会取得满意的疗效。
目前肿瘤病人练的功法多达10余种,病人练功时要在气功师的指导下,根据病情及体质情况选择适当的功法。

【郭林新气功】
新气功疗法是一种动静相兼的功法,即动中有静,静中有动。练功要求合乎圆、软、远的原则。这种功法要求把意念导引、姿式导引、呼吸导引三者结合进行,相辅相成。意念导引是三者的中心,是整个功法的关键,也就是使大脑皮层处于保护性抑制状态,使中枢神经得到调整和平衡。新气功疗法是一种整体疗法,它能调整阴阳,疏通经络脉道,调和气血和调节新陈代谢,增强免疫功能,从而收到防病治病的效果。

新气功的要领,一是树立信心、决心和恒心,即坚信新气功疗法能治好自己的病,决心用新气功疗法治病,持之以恒。练功者只有树立三心,才能真正练好功,早日收到预期疗效。二是要安排好日常生活,如穿衣要轻软、宽松,卧室内要空气清新,练功场所最好有水,有松柏树,环境幽静,练功期间不许抽烟喝酒,练功时,要避免情绪刺激和波动,一言一行均要有利于健康,行动上行善积德,不损害他人。三是练功时要做到圆、软、远。
圆:在练功时,躯干和肢体的活动都要保护圆形(包括半圆形),不要硬直。
软:颈部、躯干和肢体的肌腱和大小关节都要松软,不要僵硬死板,同时要做到“松而不懈”。
远:轻轻闭眼,平视前方,意念在身体外面(有相当功力时,可放在丹田)。
在练功过程中,要时时用圆软远来对照自己。只有做到圆、软、远,才能更多地产生内气,更好地调动内气,取得疗效。违背了圆、软、远,就会影响内气产生,影响疗效,甚至出现偏差。

另外,还要注意意、气、形。意是意念活动,包括思想、感情、意识、思维等活动。气是内气。形是形体动作,即姿式。大家知道,我们练功就要练出内气,以疏通经络,调整阴阳,补气血之不足,增强免疫力,以达到治病的目的。要想更多地产生内气,就要正确使用各种导引法,过好三关(即松静关、意守关、调息关)。练功中各种功法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其中意念活动起着主要的关键作用。

正确使用意念,能使大脑皮层在半抑制状态中得到休息。练功只有正确利用“选题”,使意念集中于一点或一物,才能开动气体产生更多的内气。因为内气是通过意念导引产生的,所以叫做“意引气”。

练功时,除了意念活动外,还要有正确的姿式配合。正确的姿式可以帮助产生内气,又可以使已产生的内气沿着正确的轨道运行。初练功者由于姿式不熟,需要一段时间熟悉姿式。姿式动作一旦熟了,就不要再过多地想它,这时练出的内气会使姿式练得更快更好。这在气里,叫做“气引形”。
郭林新气功分为预备功、初级功、中级功、高级功等。现就最常用的预备功和治癌孤基础功作一介绍。
1.预备功

(1)松静站立:这是新气功疗法各种姿式开始的基础式。做这个姿式时,总的要求是思想要安静下来,排除不利于练功的各种杂念,肢体各部要做到自然,不紧不懈。总之,从思想到肢体都要做到松静自然。其具体要求如下:
①两脚平开:分腿站立如肩宽,膝微屈,但膝盖不超过脚尖。双膝双胯要放松,身体重心放在两腿中间。

②双目轻闭:先平视远方,然后轻轻闭上眼睛,使眼睛平视前方的位置不变,但视线不应射出去,眼皮又轻轻闭合,这样有助于放松和入静。
③舌舐上腭:舌尖轻舐上腭,双唇似闭非闭,切不可用力。

④百会朝天:使头顶百会穴直冲天空,也就是使百会穴与天空成一垂直线。做到这一点,头的位置就正确了,否则就会出现前倾、后仰、左歪、右斜等不正确的姿势,脖子就会发僵不舒服。所以,百会朝天是衡量关的姿势摆得是否正确的要领,但颈部切勿用力,应自然放松。
⑤垂肩坠肘,虚腋松腕:这是要求腕、肘、肩三个关节都要放松,腋部始终要有适当的空隙,使气血畅通。
⑥含胸拔背:胸部略含,不要挺出,背不要后驼,这样可以保持脊骨正直而松缓。

⑦收腹:小腹部不要向外凸挺,要略向里收,但又不是用力向里收,只是不要让它凸挺,要用意,而不要用力,更不可勉强用力去收,否则是会出偏差的。

⑧松腰:即要求放松命门以下的腰椎部分。松腰是很重要的,腰不松,气不沉丹田。只有做到腰松,气才能下沉。当然,要把腰练松也不是很容易的,不是一朝一夕能练好的。多练下蹲的姿势,特别是多练松揉的功法,有助于练好松腰。

⑨提肛敛臀:练功时,肛门和会阴部略上提(忍大便状),臀部不要后突,以免破坏身体的松静状态,而要稍内收。敛臀,也有人称之为溜臀或垂臀。

⑩叩齿咽津:在全身放松、心静神凝之后,轻叩齿36次,再用舌和两肋在口内做鼓漱动作(名为“搅海”),生津液(即唾液)后分三口慢慢咽下,意想送到中丹田。叩齿有助于健齿,去牙疾,咽津液有助于消化和解毒,有免疫作用。尤其是癌症病人,更应多做此功。所以,在预备功、收功和练功当中,都可以加做此功。
心安神静:全身肢体固然要放松,哪个部位不放松,都会影响那个部位气血的流通,但大脑的放松,即排除头脑中的各种杂念,保持安静的状态,则更为重要。大脑有否入静,是练功能否取得疗效或疗效大小的关键。所以,在做松静站立预备功时要注意锻炼,才能有助于练其它功法入静。

(2)预备功三个气呼吸:这是调息导引的功法。通过三个气呼吸的功法,即连续做三次这种呼吸,可使呼吸中枢神经形成条件反射,促使大脑逐渐进入抑制状态,使大脑得到充分的休息和调整。所以,预备功、收功以及各功法换式时的三个气呼吸都应认真做好,不应嫌麻烦,须知三个气呼吸本身就是一种功法。

预备功三个气呼吸的具体做法是:当松静站立按要求做好后,双手轻轻缓慢地由体侧向腹部聚拢。开始时两手心相对,移至腹前,两掌心则转向腹部。先将左手(女性为右手)的虎口放在肚脐处,使掌心(劳宫穴)按在中丹田(即气海穴,在肚脐向下、向里各一寸处)。再将右手(女性则为左手)掌心重叠在左手手背上,使右手的内劳宫穴对准左手的外劳宫穴,这叫双手抱丹田。

手放好后,开始做呼吸动作,先用口呼,后用鼻吸,先呼后吸为补,所以久病体虚者一般都用此法。但癌症病人一般多用先吸后呼的泻法。
呼吸时,要做到轻轻地、缓缓地、长长地、深深地呼吸,切不可用力和勉强去追求深长,要自然并留有余地。呼气时,要注意松腰,松胯、松膝,身体微下蹲。下蹲的高低和快慢,根据病情而定。高血压病病人一般应下蹲得低些,慢些;而低血压病人,一般应下蹲高些;血压过低者,可不下蹲,只松松腰胯和膝部就行了。

呼到一定程度后,就开始吸。吸时身体先不要上升,保持呼气时的原位,切不要边吸边使身体上升。边吸边上升将会使胸部产生憋气等不适现象,一定要吸完后再慢慢地上来。上来时为自然呼吸。自然呼吸就是人们不用意识地去指挥呼吸动作,就像人们平时谈话时一样,谁也不会去注意呼吸动作,可是呼吸一刻也没有停止,这就叫做一呼、一吸、一平,也叫做一息。如法做3次,故称3个气呼吸。

站起来也有个快慢的问题,同样要根据病情而定。一般高血压病人站起来应快些,低血压病人站起来时应慢些。呼吸、姿势都有导引作用,通过下降和上升的快慢来调整各项指标的高低。
下面凡提到气呼吸,都是指这种口鼻呼吸,其具体做法如上述,不再重复介绍。

(3)中丹田三开合:接上式,最后一个气呼吸毕,双手向两侧慢慢分开,这叫做开。开时,两手手臂相对,手指并拢,开的宽度略宽于自己的身体。开后,翻手使手心相对,双手慢慢地向腹前中丹田聚拢,这叫做合。合到手要接触。尚未接触时,再翻手使手背相对,再做第2个开合。如此反复共做3次,这叫做丹田三开合。
预备功由以上松静站立、3个呼吸、中丹田开合三方面组成,预备功应在开始做功前、收功以及各种功法变换姿式时都可加做此动作,其本身也是一种轼法,对防治各种癌症和其它疾病均有一定的作用。

2.防治癌症基础功〓祖国医学认为,癌是由于阴阳失调、气滞血瘀造成的。而气功疗法,正具有行滞活血、扶正祛邪、调整阴阳、消肿散结的作用,因此坚持练气功有助于治疗癌症。我们通过10多年的实践使许多癌症病人延长了寿命和减轻了症状,就是最好的证明。下面把我们用来防治癌症的功法介绍如下。
此法有些要求和要领,与初级功练法大致相同。初级功主要用来治疗一般慢性病,而防治癌症功可以说是特为防治癌的需要而设计的。

(1)简式预备功:先做双手抱丹田,做法同预备功,只是癌症病人在做预备功时呼吸要先鼻吸后口呼,而且要长吸长呼,共做3次。然后做3次中丹田开合(做法同上),接着即可正式练功。下面凡提到“长呼长吸”其做法均同此。

(2)行功要领:下面介绍的行功,系指“中度风呼吸法行功”,简称“行功”。中度风呼吸法行功有6种:①中度风呼吸自然行功;②中度风呼吸法定步行功;③中度风呼吸法—步行功;④中度风呼吸法二步行功;⑤中度风呼吸三步行功;⑥中度风呼吸法快步行功。行功是新气功疗法防癌治癌和医治其它各种常见疑难症的最基本、最有效的办法。
这里要再次强调的就是要把意念处理好,要尽量做到心静凝、舒松自然,这样,内气才会产生得多,效果才会好。
为了便于掌握,这里要简要介绍一下注意点。
(1)初学时,只要求做到松静自然,熟悉动作,掌握功法,不必过多注意意念活动。
(2)练过一个时期,初步掌握了功法的内容、姿工、调息导引法等之后,可配合采取一个内容固定而又简单的意念活动。
(3)再练一个时期,基本上掌握了功法之后,不可按病情需要选用“对症下药”的意念导引法,以便发挥气功防病治病的威力。
(4)再提高一步,即可按照自己的练功水平,采取“选题”的功法或意守自身某些穴位的方法(如意守丹田、意守命门等)进行练功。
3.中度风呼吸法自然行功〓此功有迈步法、摆臂法、呼吸法,预备功和收功法等。其要点如下:

(1)迈步法:一般来说,男性先出左腿,女性先出右腿,但根据病情,也可灵活掌握。例如,高血压病、心脏病病人不分男女一律可迈左脚,而肝病病人则先迈右脚。
做完预备功后,眼微睁开,即可像散步一样向前行走,但它又不同于散步,步法有下列特殊要求:在迈左脚时,脚跟先轻轻着地,脚尖跷起,脚掌自然竖起,体重向左脚移动。在左脚自然放平后,再开始迈右脚,动作相同。如此一步一步前行。步行时要松腰松胯,平视前方,排除杂念,舌顶上腭,头要随身体动作而轻柔地向两面转动。

(2)摆臂法:与左脚着地的同时,右臂摆至中丹田前方,左臂自然摆向侧后方。迈右脚时,左臂摆到中丹田前方,右臂摆到侧后方。两臂如此配合,迈步向前行进。
摆臂时要注意,在脚跟着地时,才可开始缓缓摆臂,在脚掌放平时,手心才正对中丹田。手对丹田相距约一拳距离。
行进时要有节律,不用劲,轻松愉快,要做到圆、软、远要求,腋下始终要留有空隙,以促进内气运行。

(3)呼吸法:自然行功采取风呼吸法。所谓风呼吸法,即鼻吸鼻呼,先吸后呼,吸时略带“风”声,风声大小以自己刚能听见为度,不要太大。
自然行动的风呼吸法以两吸一呼为一息,即在一脚着地时立即做吸、吸两个吸动作,另脚迈出着地时即进行一个呼。两个吸的时间与一个长呼大约相等。
练自然行功时,也可采用“忘息”(即忘掉呼吸,使呼吸自然)。风呼吸法和忘息配合着交替使用,效果也比较好。

(4)收功法:恢复松静站立,闭眼站一会儿,再依法做中丹田三开合和3个气呼吸。然后再恢复松静站立,做叩齿咽津功。步行时,津液(唾液)可能增多,但不要吐掉,要积累起来,等收功时再分3口或9口徐徐下咽,意想经喉头、胃直送至中丹田。然后睁眼 向前平视片刻,功毕。

(5)要领:①对动作必须细心体察,做得一丝不苟。②先依法行走15分钟左右后,做3个气呼吸,再做中丹田三开合,算做一轮。共做3轮。每轮之后,均穿插进行自然散步5~10分钟,作为休息,体弱者也可在每轮之后坐下休息一会儿。

4.中度风呼吸法定步行功〓此功特点是做功地点固定。易于选择空气清新而安静的环境进行练功,再加上行功所共有的特点,如动作固定、呼吸方法固定等,就更易于掌握和坚持了。

5.中度风呼吸法一步行功〓此法动作和要领与定步呼吸法基本相同,只要求迈一步配合着进行两吸一呼,因此强度较大,属于“攻”强于“守”的行功,适于体质较强的病人练,体弱者须先练中度风呼吸法两步行功,待体质增强以后才可练此法。
此法功力较猛,所以能较快地恢复人体的阴阳失调状态,除对气管炎、肺气肿、感冒等病有显著疗效外,还是防治癌症的有力武器。
此法功力较猛,所以能较快地恢复人体的阴阳失调状态,除对气管炎、肺气肿、感冒等病有显著疗效外,还是防治癌症的有力武器。
此功有两种练法,其预备功同前。

跟吸掌呼一步行功的做法与一步行功基本相同,在一脚迈出做两吸一呼之后,另一脚要上一步(跟近一步),脚尖点地,靠近前脚内踝处,稍做停顿之意,这叫做“平气”。这时可采用自然呼吸法“歇息”一下,使周身气血更好地运行。吸、吸-呼-平为调息的一个全过程。此功由于每跟步用脚尖点地,所以叫做跟吸拳呼点步行功。

6.中度风呼吸法二步行功〓此功动作和要领与定步呼吸法基本相同,只每向前迈两步,在第二步脚跟落地时做两个吸,接着另一脚跟上一步,脚尖点在前脚内踝处时做一个呼。这样,前进两步配合两吸,然后跟进一步再一呼,其呼吸就成为吸、吸-呼-平的一个过程。此功强度较缓,但空气吸得足,疗效仍高。

7.中度风呼吸法三步行功〓此功分为3种,适合于体质较强的各种早期或中期癌症病人练。至于体质很弱的晚期癌症病人,必须先练其它功法,待体质增强以后再练此功。
此功通过大量吐故纳新的调气法,有助于做到调气致和,引体令柔、温肌肉、充皮肤、肥腠理、通津血、强筋骨、利关窍、除病邪。可以说,“以我之心,使我之气,适我之体,攻我之疾”。风呼吸法配合快步行动,功效更加神速。
此功动作和要领与行功大致相同,只有呼吸和步法稍有不同。

8.弱风呼吸法稍快行功〓做完预备功后,一脚前迈一步,脚跟刚落地,做两次短吸,另一脚前迈一步,脚跟落地时做一次短呼。这样,一步两吸,另一步一呼,如此前行,呼吸的强度不要太大,故名为弱风呼吸法稍快行功。两脚应交替起步。
此功呼吸的强度可加大,速度可加快,但不可操之过急。每迈五步、七步或九步,可稍停一会儿,略作歇息,平一平气,然后改出另一脚前行。如此反复进行,最后依法收功。
郭林气功治癌疗程

(1)第一疗程:3个月。练功前,首先要树立与癌斗争的信心,转悲观为乐观,这是最重要的,其次,根据病情和体质选定适当的功法。
一般在第一个月先练升降开合静功,以解除身心的紧张状态。接着练定步风呼吸法和强风呼吸法快步行功(即一步一呼,一步一吸)。最好是每天早晨在空气清新的环境中练功,时间和次数要循序渐进,逐渐增多,但每日不得少于一个半小时。
练功一个月以后,再增加头部气功按摩,以激发人体高级神经系统与癌作强有力的斗争。
此外,可根据病情、部位和病种,选一些循经施治的穴位进行按摩。必须注意,只能按摩癌毒所在部位周围的有关经络穴位,以便包围和消灭癌毒,绝对不可直接按摩癌毒所在部位,以防癌转移和扩散。例如,气功按摩涌泉穴,可起健肾、养肝、补心的作用,可防致癌物从肾向肝进攻。又如,胃癌病人可按摩胃经,以便守肺、保心、健肠胃,使癌无法扩散,然后在条件成熟时再集中火力攻下癌毒。这叫做“只围不攻”,先断其窜路,铲除病因和绝对根源。
总之,第一疗程的总目的是使病人心情镇静下来,创造条件,以便下一步对癌发起攻势。

(2)第二疗程:3个月。每日清晨在日出之前,在空气清新的环境中,练一个小时中度风呼吸法快步行功(可分2次练完,一次半小时)。
此功一步一口气,是强身杀菌极有效的功法。但此功强度较小,比较温和,以便病人能够心安神静地练功。一般在第二疗程中症状就会大减,信心更大,身体也强壮起来,这时即可练中度气呼吸法慢步行功和各种对症的吐音法,以便帮助病人更加入静,发动内气,攻克病灶。

(3)第三疗程:经过两个疗程半年的练功,病人精神面貌会改观,病情会显著好转。这时除仍练中度风呼吸快步行功外,还可增加三吸两呼或两吸三呼配合点穴的弱风呼吸法行功。这种功一般是在病人练功9个月后才能酌情加练。这时,可配合使用或交替使用多种功法(如气呼吸法慢步行功、各种气功按摩以及必要的吐音法等),以便相互促进,相辅相成。
疗程的划分和注意事项:我们虽然规定了各疗程的内容和时间,但实际上疗程要根据病人练功的主动性、治癌的阶段性以及病情的变化而灵活掌握,功法和时间等也要因人、因病而稍有不同。但是,各疗程都要符合其总的目的。

第一疗程的目的主要是稳定病人情绪,控制病情发展,这可以说是自卫阶段。这个阶段练功最为紧张,不可走一步弯路,疗效必须直线上升,每天要进行三查:查功法、查姿式、查生活和心情等。查出对练功的不利因素,必须立刻加以纠正和克服。例如,病人有了“七情”(即喜、怒、忧、思、悲、恐、惊)的干扰,就必须及时克服;冬天发生了气管炎或鼻窦炎等病时,要及时加做风呼吸法自然行功。此阶段重点放在养上,以便以后攻病。其实,养中有攻,攻中有养,所以,功法也要灵活运用,不可拘泥于常规而机械行事。
第二疗程的目的主要是进一步提高病人练功能力和抗病力,以便向病灶全面进攻,这可以说是相持阶段。
第三疗程的目的是争取消灭癌毒,恢复健康。正如上述,这阶段可选用多种功法进行练习,可谓是全面反攻阶段。
上述三个疗程具体办法、时间等均可灵活掌握,因人因病制宜。

【内养功】
内养功系原北戴河气功疗养院院长刘贵珍同志所创编的一种气功功法。本功法是明末清初由河北省宫县东双庙村郝湘武所传,传到刘贵珍是第六代。刘贵珍同志1940年患严重的胃溃疡等多种慢性病,经练内养功而痊愈。1949年冬他受组织上的派遣,到冀南行署干部休养所试验内养功,效果很好。后来,他又先后在河北省第二干部疗养院、唐山气功疗养所、北戴河气功疗养院等地主持气功疗法的临床和教学工作,推广内养功疗法。据统计,经气功治疗的慢性的治愈、好转率在82%以上,对癌症病人也有康复作用。据临床实践和有关资料证明,内养功可治疗多种慢性疾病,而尤以治疗消化系统疾病的疗效卓著,属于国内流行较早、疗效可靠、易于掌握的一种功法。
1.内养功的姿势〓可按病人体质及病情而定,以达到自然松弛为度,一般有卧式和坐式两种。

(1)卧式:取侧卧立(左右均可),头略向前低,平稳地枕于枕上。上面的上肢自然伸于身体上侧,手掌心向下,放在髋关节部。下面的下肢屈射,手自然伸开,掌心向上。放在距头约二寸远的枕上,腰部略向前屈。下面的腿自然伸出,微弯曲。上面的腿弯曲约120°,放在下面的腿上。

(2)坐式:身体端正稳坐凳上,两腿自然分开,与肩等宽,两膝关节弯曲成90°,两小腿平行而垂直于地面,两脚底实放在地上(如凳的高低不合适,可在凳上垫毛毯或脚下放踏板。如凳腿有调节装备,则可调节之)。两手掌面向下,自然平放在两大腿中1/3处。两肘关节自然弯曲、放松。
在练内养功时,可默念字句,并配合适当的呼吸方式。

在练功呼吸时,须同时默念字句,但只用意念(即脑子想),而不要念出声。一般由三个字开始,根据病人情况可逐渐增加,并灵活掌握。不过,增加字数最多以不超过9个字为宜。常用的字句有“自己***”、“自己***身体好”、“自己***身体能健康”等。默念字句与呼吸法配合的具体做法是:
第一种呼吸法:默念第一个字时开始吸气,念中间的字时停顿呼吸,中间的字句越多,则停的时间越长。念最后一个字时将气呼出。
第二种呼吸法:吸气呼气均不念字,呼吸完了开始停顿时念字。

例如,念“自己静”3个字,用第一种呼吸法时,默念“自”字吸气,同时舌顶上腭,默念“已”字时,停顿呼吸,默念“静”字时舌放下,同时将气呼出;用第二种呼吸法时,吸气时将气吸满,呼气时气自然呼出,停顿时舌顶上腭,同时默念字句,念完后舌放下,再吸气。如此周而复始地呼吸。两种呼吸法的差别在于前者是吸后停,后者是呼后停等。
2.练功时的注意事项
(1)练功前,要把一切烦恼的事情丢开,做功时心中无所牵挂。
(2)精神要放松、心情要愉快,呼吸要保持稳慢状态;练功时不要紧张,如心中有事,出现烦乱不安的情绪,就不必勉强练下去。
(3)准备一下清静的房间,避免干扰。如条件不足,亦不必勉强。室内设备尽量简朴,也可贴几条增强练功信心的标语,鼓励自己持之以恒,不要半途而废。
(4)有鼻塞时,要先治好鼻病。
(5)练功前先排除大小便,以免中途排便影响练功。

无论坐式或卧式,都要解开腰带,内衣要宽松,使呼吸和血液循环通畅。呼吸不要用劲,全身肌肉要放松,眼睛看鼻尖或足尖时均宜轻闭,如果眼睛疲劳,闭上也可。闭上眼如感觉有睡意时可微露一小缝。
(7)练功的姿势要自然,坐着、立着或躺着都不要挺胸、耸肩,摆姿式也不能拿劲。如练坐式,坐好后先将上身前后左右摆动几下,以求坐稳舒适。
练功期间最好避免性生活100天,此后适当节制性生活。

【放松功】  
放松功就是通过有步骤、有节奏地默念“松”字的方法,逐步地松弛身体各部位的肌肉,把全身调整得自然、轻松、舒适,以解除其思想的紧张状态,使紧张与松弛趋于平衡,使注意力逐步集中,排除杂念,心神安宁,以活跃气血、协调脏腑、疏通经络,从而有助于增强体质,防治疾病。

对健康者、肿瘤病人康复期和一般慢性病病人,都可以在气功师指导下练放松功,也可以把放松功作为练气功的入门方法,并把放松的意念贯彻到整个练功过程中去,以提高练功质量。
1.基本方法
(1)三线放松法:将身体分成两侧、前面和后面三条线,自上而下地依次放松。
第一条线(两侧):头部两侧→颈两侧→两肩→两上臂→两肘→两前臂→两腕关陈→两手→两手指。
第二条线(前面):面部→颈部→腹部→两大腿前面→膝关节→小腿前面→两脚背→两脚趾。
第三条线(后面):后脑部→后颈部→背部→腰部→两大腿后面→两国窝→两小腿→两脚后跟→两脚底。

先想一下部位,然后默念“松”字,再想下一个部位,再默念“松”字。从第一条线开始,等放松完第一条线,再放松第二条线,然后再放松第三条线。每放松完一条线后,在一定部位上的止息点轻轻意守一下。第一条线的止息点是中指,第二条线的止息点是大拇趾,第三条线的止息点是前脚心。

当三条线都放松完(一个循环)后,再把注意力集中在脐部(或另指定的部位),保持安静状态。一般要练习二、三个循环,安静一下,然后收功。在默念“松”字的时候,如遇到某一部位没有松的感觉,或松的感觉不太明显时,不必急躁,可任其自然,按着次序继续放松下一部位。默念“松”字不要出声,快慢要适当,要自己多加体会,太快会引起头部发紧不适,太慢则会错沉瞌睡。也可选用分段放松、局部放松和整体放松的方法。

(2)分段放松法:把全身分为若干段,自上而下进行分段放松。常用的方法有两种:①头部→两肩、两手→胸部→腹部→两腿→两足;②头部→颈部→两上肢→胸腹、背腰→两大腿→两小腿→两足。先想一个部位,默念“松”字,2-3次,然后再想下一个部位,周而复始,共放松2-3遍。

(3)局部放松法:在全身放松的基础上单独放松身体的某一病变部位或某一紧张点,如青光眼病人,先想左眼放松20次,再想右眼放松20次,然后想两眼同时放松20次,也可两眼同时放松若干次。再如肝肿大病人,则对肝区默想放松20-30分钟就可以了。

(4)整体放松法:把整体作为一个部位,默想放松。整体放松有三种方法:①从头到足笼统地似流水般地向下放松;②默想整个身体放松;③依照三线放松三条线,依次向下不停顿地放松。
2.练功时的注意点
(1)姿势:一般初练功者可采用仰卧或靠坐;有阳亢症状(如头昏头痛)者,可用靠坐或平坐;气血两虚、气虚下陷者,宜用仰卧式。

(2)呼吸:一般采用自然呼吸。掌握了呼吸法,可在吸气时注意部位,呼气时默念“松”字;胸胁胀满者,要加强呼气;已形成腹部起伏的、可进行腹式呼吸的指导。

(3)思想集中的部位:放松以后,注意的部位一般是在脐部;肝肾不足、肝阳上亢、心肝火亢的病人,可意在涌泉;脾胃运化失常、腹胀痛者,可意大足三里;肾阳不足、阳虚明显者,可意在命门;心悸者可意在中冲;烦躁不安者,可意在外景。

(4)放的方法:一般先注意部位,随后放开部位,同时默念“松”字;肝阳上亢、头部症状明显的,可采用向外或向下放松;气血不足、神疲体弱者,不宜多次循环放松,宜多注意止息点。注意止息点有困难的,可配合数息法。

(5)练轼前,要思想集中,情绪安定,松衣解带。练功场所要空气清新,环境安静。睡前练功宜采用整体放松法。练功时间以早晨最好。每天可练2-3次,每次可练15-30分钟。
 
【鹤翔庄】

1.预备功〓两脚平站,略窄于肩,两手下垂,松静站立。舌顶上腭,似笑非笑,双目平视,心澄目洁。由上而下放松,将气沉入下丹田,开始意守。引丹田气经会阴,沿督脉上升至承浆穴。

2.动作〓下颌似喙,以颈椎为轴,前点时意念承浆穴,后收时意由承浆沿任脉向下,经会阴,再沿督脉上升至百会,为1次。次数不拘,随时可做,以不累为原则。可与鹤翔庄气功结合进行,也可单独只作“动作”部分。

3.收功〓做双回手,双手似捧气球,缓慢托起,贯入天目穴,然后张臂扩胸与肩平,掌心向下,慢慢从胸前导向下丹田(外导内行),分手抱球,臂后坐,松尾间,松双肩,鼻尖对肚脐(为使上体正直),提肛,收功(将气拢入下丹田)。

二、练气功的注意事项
(一)练功要领

1.松静自然〓练功时,精神要放松,身体肌肉也要放松,以自然舒适为宜。要排除杂念,通过“意守”,达到“入静”的“气功态”。切忌勉强追求生理效应,着意拉长呼吸节律,强摆姿势,强制
地部位等。一切气功境界的出现,都要做到顺其自然发展,这样才能练好功,治好病,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如果遇有杂念纷纭,可以采用“呸”字诀,使要念中止,而后继续练功,进入气功状态。

2.动静相兼,练养相兼〓为了达到尽快治愈疾病、增强体质的目的,要求练功时要运动、静功相结合,练功与休养要并重,静功以“内炼精气神”,促进体内脏器的自我修复能力,动功“外炼筋骨皮”,也含有“内炼精气神”的内容。这样动中求静,静中有动,达到内外兼修,有助于疾病的早日康复。练功怀休养并重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练功既是治病的手段,又是积极的休养方法。休养是指为了治疗疾病,除了练功外,还要注意合理的休养。俗话说“三分治病七分养”,休养也是尽快治愈慢性病的条件。休养的内容除包括适当的休息,避免过劳外,还要注意生活起居的规律,精神放松,情绪稳定,不被七情所伤,饮食宜有节,营养需调整,保证足够的热量供应,还要有适当的体力活动,合理的安排工作与学习等,这样才能达到治愈疾病、增强体质的目的。

3.循序渐进〓气功是一种自我锻炼、自我修复、自我更新的整体疗法。因此,为了达到治病的目的,达到气功的高深境界,就需要一定的锻炼过程,必须持久地、不间断地、认真坚持练功,才能逐步地使工夫加深,使脏器的功能得到修复,治愈疾病。练功要持之以恒,循序渐进,练好基本功,切忌急于求成,这样不但达不到治疗的目的,反而会因追求某些效应而出偏差。

4.功法稳定,坚持始终〓目前功法繁多,各有特点,都有不同程度的疗效,因此一些病人朝秦暮楚,急于求成,经常更换功法,其收效甚微,不免心中急躁,反而不利于练功。我们说任何一种功法都有其特点,但***都不离“三调”(即调心、调息、调身)之原则,因此,要想取得较好疗效,只能根据自己的体质条件和病情,选择1-2种适合自己的功法,也可请气功医师指导和帮助选择功法,如能掌握纯熟,坚持始终,必获大益。气功治疗的效果不在于功法的多少,而是贵在坚持和得法,如频繁更换功法,则反难取效。

5.神与气合,神与脉合,神与力合〓此即意气合一,心神合一,心脉合一,意力合一。心主神志而藏神,心即意,因此上述“四合一”,其理相同。为了达到练功治病的目的,必须在练功时,排除一切干扰与杂念,专心致志,集中精力练功,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在练动功时,每个动作要意随力到,手到意随,足动意动;练静功时要做到入静时的“气功态”。在练气功时要意随气行,神脉相合,待到功夫纯熟、境界加深后,才能以意领气,自疗其疾,而至“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和“以气帅血,自我修复,自我更新”。否则就会出现“似在练功”,却是意荡神摇,其气耗散,疗效甚微,或根本无效。
(二)对气功的正确认识
为了加强练功效果,达到早期治愈疾病的目的,在练功前应有以下思想准备。

1.对气功治疗与强身保健要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气功是一个自我治疗的有效方法,但不是唯一方法,更不是百病皆能治疗的方法,否则人就不会有“老、病、死”的结果了。气功疗法也不能违背自然规律,其法对有些疾病的疗效确实很好,如高血压、神经衰弱症、关节炎、胃肠神经功能失调等等,而对有些病却不全有效,如骨质增生、癌症等,需要配合其它疗法才可取得理想的效果。
2.要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要有决心,有恒心,认真练功,持之以恒。

3.思想要平静,情绪要稳定,心情要愉快。在练功时,要排除一切干扰,防止“七情所伤”,切忌暴躁,或情绪低沉、暴怒、大悲、大喜、过度忧虑、妄生奢望等。
4.要选择一个适当自己疾病的练功方法,不要“寻奇求异”,任意更换功法。

5.要有节制房事的思想准备,尤其是开始2-3个月内,为了治病,最好禁止性生活,这样可以实元气、养真气,有利于治疗和早日康复,否则会影响练功,使肾精受损,耗伤气血,直接影响疾病的治疗与康复。
(三)练功环境
舒适的环境、清新的空气有助于调心和调息。
1.环境宜优美、安静,周围无噪音干扰。

2.空气宜新鲜,室内通风宜良好,温度要适宜。练动功时宜出户外选择绿化好、空气新鲜、无尘垢的地方。室内练静功时,切忌出汗当风,避免在“穿堂风”的地方练功,因练功时毛孔开放,避免出汗感冒着凉。室内练功的温度在18-20℃为宜。
3.大风、大雨、雷电交作时不宜练功,更不宜在户外练功,以防在练功过程中受惊,发生惊功。
身体姿式
身体姿式是三调中“调身”的内容,对练功者能否取得好的疗效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1.全身要放松,不要苟求姿式,要使整个身体有个舒适、松快、自然的感受,这样有助于坚持练功和入静。
2.练功前要先解二便,不要强忍,否则会影响入静。
3.练功前要解松衣带,衣着宜宽松,裤带、腿带、鞋带均宜解开,以免影响气血的流通。
练功时的注意事项
1.练功时要顺应自然,循序渐进,按照正确方法练功自可入静。练功时间初期一般20-30分钟,随着功力加深,可逐渐延长。
2.切勿过于追求效应感,更不能“心随景转”,或“心猿意马”,以防出偏。

3.呼吸要平稳、柔和、均匀、深长,要顺其自然,感到舒适,不能盲目追求深长缓慢的呼吸,不要因过于紧张造成呼吸不畅、胸闷气急、两胁胀痛等不适感。因此呼吸不可过度用力和用意,随着练功时间的延长,呼吸自然会达到要求。
呼吸有顺逆之分。顺呼吸是指吸气时腹腔扩大,胸腔回缩,呼气时腹内收、胸腔回缩助气排出。逆呼吸是指吸气时胸腔扩大,腹反内收,呼气时胸腔回缩而腹反膨出。我们练功的呼吸一般是先顺后逆为宜。但也要看各人的习惯如何,以舒适为宜。如果有意使用顺逆呼吸不适时,可改用自然呼吸,不适感自会消除。

4.不要妄用“以意领气”,要待练功达到一定火候时,即已达到意动气动,气随意行,大小周天皆能贯通时,再用“以意领气”法治疗,否则会出现偏差或气阴经脉的病症。

5.练功时如遇到有些局部不适,头胀、头闷、腹胀、腰困等症状时,可暂停练功,并查明原因。如系病态,可先用局部按摩法使症状消除后再练。若为运气、呼吸、姿式不当时,则应纠正后再行练功。

6.练坐功、站功时,若有昏沉欲睡感,为异常现象,首先应停止练功,使睡意消失后再练,或睡醒后再练,不可强行练功,否则收效甚微,白白浪费了时间。若练卧功或睡功时出现昏沉欲睡感,可以顺其自然睡去,或者干脆起来先练动功或站功,清醒后再练卧功。
7.盘膝坐练功,如两腿因受压而麻木,并非效应感,可以调整姿势或起身活动一下,待麻木消失后再继续练功。

8.练功出现效应感时,如丹田发热,有气流感、灼热感、蚁行感等,既不要紧张,也不应高兴,否则将会影响正常练功,或使气感消失,应顺其自然,平淡处之。
9.用侧卧式练功时,如发现颞功脉跳动明显时,可以调整一下头部位置即可消失。

10.练功结束时,不要立即起身,要用整理保健功法收功,如搓面、鸣天鼓、转睛、搅海、摇颈、拍胸、摩腰、揉腹、搓涌泉等法,使气血流通,勿致阻滞,然后再起身活动。
11.练功中如觉气流或胸背过热,可用“哈”字诀降温,即轻念“哈”字,热气哈出即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