敏思博客——教育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06 03:33:20
敏思博客_教育记录校园故事,教学生活,以及对教育问题的探讨和思考。
  • 心与心之间
  • 似乎心为师院大三的孩子们能否接纳并喜欢我的课堂还在忐忑,眨眼,一个学期的课程——《典型课例研究》已全部结束!舍不得!我真的舍不得!兼课,是辛苦的,更何况我只是一个普通的一线语文教师,要给这些即将踏上工作岗位上的学生们上好这门课,我得静下来心整合并不断学习完善自己原有知识与经验储备,尽自己所能给予这些每次都认真聆听我的课的准教师们!

    诚然辛苦,快乐却更多!这些富有活力的年轻生命们时常给予我感动。课堂上,除了有特殊情况,他们从不缺席;每次课都早早来到教室,听课时格外认真,不停地记笔记,难忘那一张张潜心专注的脸庞;课后,时常会收到他们温暖的短信,或让我别忘了带雨伞,或提醒我换上课教室了,或叮嘱我注意休息别太累了,或感谢我给予他们的暖意,或祝福我和豆豆……

    在最后一次课上,心中早已涌起不舍的我特意给每个同学准备了一份小小礼物:两支HB铅笔。平素,对铅笔——最普通的木质铅笔,我情有独钟,至今无论行至哪里,它不曾离开,道不明其间缘由,在心底深处总有这样一种声音——“生命是一支铅笔,在写人生这篇文章里,如果出现了错字、白字要用橡皮轻轻拭去,在擦过的崭新的空白处,重新斟酌、重新运笔,写下自己新生后的火热心迹……铅笔总是在不断地磨损、衰减,用去一截便减少一截,这就犹如光阴从我们身边一日一日地溜走,并且永不复还……”

    礼物微乎其微,仅表达我诚挚的心意!但,在同学们惊喜且闪着沾光的眼神中,我知道,他们已读懂他们眼前的蔡。

    课堂最后几分钟,在班德瑞轻悠的音乐中,我在字幕上留下了我最真的祝福——明天,你继续读研,抑或,加入公务员队伍,或是,与我一样成为了一名普通的语文教师,我们都要努力,努力让自己活得自在,活得有滋有味!

    本以来,课结束了,一切都过去了。让我没有想到的是,这些可爱的大学生再次以自己的方式感动着我——短信、电话、邮件……

    此刻,我忍不住将内心这份感动与喜欢与默默着关心我的朋友们一起分享——我再一次真切体会到了:真诚赢得真诚!(摘录部分)

     老师,谢谢你给我们留下了一个这么美好的记忆,虽然匆匆的只是一个学期,但有些话语是一辈子,有些感动也是一辈子,而真实的你更是我们心中永恒不变的阿蔡,谢谢你送我们的两支铅笔,我会好好珍藏,用来书写人生,愿您工作顺心,忘记所有烦恼,全家幸福快乐!

    ——YX

    送你走,目送你离开,让我想起了龙应台《目送》……很感谢你,人生如果真的是在一次次目送中度过,那我愿意潇洒走开,留个美好的背影给你,如你在歌声中离开一样……又一次被你感动,当看到“谢谢你们,070411班……”字幕的时候,眼泪又不争气了。阿菜,我会如你说的那样力争做个好老师,做个好妈妈,做个好女儿……再唠叨一句,好好照顾自己!

    与你相遇是缘,我会一辈子铭记!

    ——PZ

    阿蔡,其实大多数的我们都是感性而含蓄的。可能没有常发短信来问候您,可能没有和您分享好听的音乐,但我们都在心里默默祝福着您,敬佩着您……每次上您的课,都是充满着期待,每次上完您的课都是感慨万分。我们在您的课上感受到了浓浓的爱,感受到了鲜活的教育教学知识,可以这么说,没有您可能就没有现在这个乐观努力不断积累教育知识的我!我打心底里感激您!想念您。在阳光明媚的春天,在鲜活浓郁的夏天……愿天天开心,心想事成!

    ——WW

    小蔡,在大学生活能遇到你是我骄傲,我很开心能遇到你这样的老师。您知道吗?我用了两年的时间都无法摆脱的一些阴影,然而在您的课堂上,我找到了“出路”,打开了自己的心结,去真正的享受生活。两年来,我一直生活在自己的回忆中,总是在苦苦纠缠一些现在看来似乎是没有意义的事情。

    在成长的过程中,我的心事越来越多,越来越不喜欢和人交流内心的感受,而当我的内心被这些心事充斥着不能释怀的时候,我开始失眠,开始进行着自己的心理战。然而,我依旧微笑,依旧开心,因为在别人眼里,我一直是个活泼开朗的人,所以我保持原样,可是内心真的纠结了很长时间。然而,在你的课堂上我打开了自己的心结,我懂得了去享受生活,不去乱想一些没有意义的生活。我还学会对自己说:我不能左右天气,但我们可以调节心情。世上没有令你不快乐的人,除了你自己。

    每一个人都有不快乐的权力,可每一个人也都有重拾快乐的义务。摘下强颜欢笑的面具,抛开拒人以千里之外的冷漠,卸下居高临下的傲慢,回归自我,把自己最美的最善良的人性真诚流露地出来……在你的课堂上,我做到了一心一意,因为我喜欢你的课堂,喜欢你的那些话,我知道那是你在经历中得到的心得,你想我们少走一些弯路,小蔡,真的很感谢你,感谢你的课堂,感谢你的话,感谢你让我打开了心结。

    小蔡,推荐我的几首至爱给你听听,虽然有点伤感,但是很好听哦!本多ruru的《今天的祝福明天的孤独》,陈奕迅的《好久不见》)

    ——J

    ……

    写在后面:

    感谢你们,070411班善解人意的同学们!

    你们都是优秀的,在我心里。

    但,这些天,我心里一直愧疚着——那天上交的那份全优成绩单,在领导那并没有通过!面对领导执意控制30﹪优秀这一要求,我才发现自己是那么地无力,尽管我已再三表达你们在我的课堂上的确都是优秀的。

    无奈,回到家,将电子成绩册调出来重新打成绩,修改,再修改,一次,两次……因了那“指标”,因了规则,在优秀与良好间取舍,我第一次觉得当老师是如此痛苦——每敲下一个“良好”,心底都会不由地涌起一声声“对不起”……

    对不起!真的对不起!

    070411的同学,你们都是优秀的,在我心里!祝福你们!最后,与你共勉于丹老师曾对一些大学生们说过的话——“正因为现实的规则太残酷了。你走到世界上不管你愿意不愿意,你都会被剥夺,都会去妥协。所以你必须要让自己的储备足够强大,你要在让出妥协之后还要自己保有坚持。而不是社会一剥夺你,你就丧失殆尽。一个现实主义者来到这个社会上会妥协放弃,一个理想主义者来到这个社会上,他妥协之后仍然有未来。因为理想主义才是来这个社会上修订规则的。”

    OK,行走在理想与现实间,让我们永远保持微笑!

     

     

     

  • http://blog.stnn.cc/StBlogPageMain/Efp_BlogLogSee.aspx?cBlogLog=1004574170
  • 2010-7-5 11:28:49
  • “多媒体教学”七大郁闷
  •  

     

    可能是由于对于鲁迅的情感吧,前天,看了凤凰卫视中文台曾子墨主持的《我的中国心·吴冠中·我负丹青》(可以搜得视频),大有相见恨晚的感觉。我的第一反应是:下学期应该把视频同时给中文、新闻、美术、教育诸系科放一下(物有所值的多媒体),其思想意义抵得上一学期的艺术概论外加思想品德课。

     

    片子的末尾,有一组吴冠中语录出现在荧屏上。

    第一句就是:“教学评估检查是个劳民伤财的活动。”(尽管有关“专家”的“自我总结”是:90%多的校长认为“就是好呀就是好就是好”。)

    且不论“一百个齐白石抵不上一个鲁迅是社会作用”等,仅仅这“教学评估检查是个劳民伤财的活动”一句,亦足见一副鲁迅的铮铮硬骨。

     

    不再说拼命烧钱发誓把大学之大等同于大楼之大;不再说“一个学生把守一棵树”的“卫生准备”;不再说用高压锅蒸伪造的卷子使其“整新如旧”的低科技;不再说让学生助理找师姐师兄毕业论文里的错别字指令教授去改正;不再说教室上课要带足讲义教案大纲教材点名册等七大件;不再说寒暑假不准休息制造表格材料的大面积造假……仅仅“多媒体教学课件”一项,不知叫多少教师扼腕。

     

    本来,多媒体以图文并茂、声像俱佳、直观灵活、减轻疲劳、节省板书、扩充容量……而受宠,是教学手段改革的“新”玩意。十年前,笔者到省外做文化讲座,已经尝到了其方便的甜头,后来也常常使用。现如今,我不仅不用多媒体,而且恢复到像于安澜先生上课一样:粉笔竖写,从右往左。因为我分明看到了老师已经被多媒体“异化”——更有一部分教师利用多媒体偷懒,使得学生十分反感——成为骑在教师头上的“老子”,需要新一轮拨乱反正。于是,矫枉过正也当“从我做起”了。

    粗略想想,如今文科的“多媒体教学”至少使得课堂教学有以下七大郁闷:

     

    一是排挤了教师的主导地位。首先,“主导”应该站在什么地方?当然是中间。整个教室是一架大车,教师应该处在“驾辕”的地位,纵横捭阖,统领全局,指点江山,激扬文字。而那个屏幕一旦落下,它就必然在正中央,而且大的可怕——即便如彼,后面的学生还是看不见上面的“一二三四”。每每站在讲台的一角指指点点,我常常弄不清它是我的“教辅”,还是我在辅助它教学。那种压迫感,连阴天一样让人气闷。

     

    二是扶持了依赖心理。一旦课件做好或在网上下载,就是点击鼠标念念内容,或者放个片子你自己看去。如果是人文学院的“外国名片欣赏”,当然是必放不可,然而并不是。于是,常常出现怪现状:电脑出了故障上不成课了,老师自己都不知道要讲什么内容。多媒体会上课而教师不会,幽默——人再一次成为机器的附庸。

     

    三是导致画蛇添足。有些科目必须有声音或者图像——如体育的动作分解,如细菌的形态,肉眼看不见,放大了才知道其结构。不看艾滋病菌的形态我实在想不出它居然那么漂亮——而我们文史哲究竟有多少动态的声音、画面需要辅助添加呢?如果讲《阿Q正传》就放严顺开、讲《早春二月》就放孙道临,一学期的课时还不够放电影。幼儿抽象思维差,图片有大作用,大学生需要的是深度思考,自由精神,发散思维,不是花花绿绿。而且,现在为了评估而临时抱佛脚,大部分所谓课件不过是把板书搬到了屏幕上,作用实在小的可怜。

     

    四是培养了懒汉习惯。少数教师不是钻研学问、站在学科前沿,而是一个课件用若干年,把时间“磨”过去,因此把个最为重要的“讲”渐渐挤掉了。与其配合的理论叫做“反对满堂灌”。三十年前,我的古典文学老师宋景昌先生发表过评论“满堂灌”的文章,直接提出“不能笼统的反对满堂灌,而是要看‘灌’的是死东西还是活学问”。他是闻一多的学生,西南联大的,没有听说过那一代人教书有几个不“满堂灌”的,但是教出了杨振宁等至少7位两弹一星元勋、171位中国科学院或中国工程院院士直至诺贝尔奖获得者。我们现在个别教师上课成了“二律背反”,一边是不停地放片子打发时间,一边是让学生一字一句抄笔记消耗课时——抄的并非自己总结的真知灼见,而是到处都有的常识,学生叫苦不迭,时有反映。

     

    五是浪费资金与资源。日前教代会上资产处负责人讲了多媒体的窘境:不少教室损毁严重或效果颇差,无法上课,投资永远赶不上折旧,资金周转困难。为什么?扩招之后的人满为患加上评估以来的一刀切配置。讲一节多媒体课成本是几十元,而起到扩充内容、图文并茂、声像俱佳等作用的远不足半数。发现其“偷懒”的好处后,大家更加恩恩爱爱不弃不离,于是多能用好用的媒体教室严重不足,教学成本迅速增加——我对教务员说:我的课一不要多媒体教室,二不讲排到什么时间,让其他老师优先。结果是鲁迅研究到了周五晚上,也正好便于其他院系同学与市里的有关人员旁听。

     

    六是破坏书法文化传承。回忆我的大学四年,高文先生、华锺彦先生、于安澜先生等都是在国内知名的书法家,看他们的板书真是大享受。(所以我们班能够出来张高山这样的书法、篆刻家)而且,当时多数老师均有一手地道的粉笔字,赏心悦目。吾侪虽然仅仅学得老师皮毛,但是总还有一部分是书法爱好者,有一定的基本功,更不必说我们还有书法专业。而多媒体教室十之八九是白板替代黑板(一节课至少耗费一两支专用笔,有假冒伪劣者还擦不掉),让你吟罢抬头无写处——对于师范院校学生的“三笔字基本功”,窃以为是大大的干扰甚至倒退。

     

    七是技术复杂、刺激干扰、有害环保。大部分课件简单凑数,而有的课件画面过于复杂,过多地使用动画、视频、图片和声音,对学生的注意力造成干扰。而计算机、投影机、音响系统和网络系统等多种高科技设备,哪一个环节使用不当或保养不到位,就会卡壳。而机器总是有辐射,对于教师的健康有损。制造的电子垃圾,对于低碳、环保无益。

     

    曾几何时,我还说:进入读图时代,文字能说的,图片能说;文字不能说的,图片也能说。但图片毕竟不是一级阅读,课堂有必要回到讲课本身。教育科学的研究者们永远有必要研讨哪些课程必须使用多媒体,哪些可有可无,哪些压根儿是画蛇添足、助长不良。

    无论什么好东西,一旦“批量”了,“课件”了,自己的创造性就减少或者磨灭了。四下看看,多少教师已经成了多媒体的附庸?

    说句“拉历史倒车”的话:西南联大周培源、梁思成、金岳霖、陈省身、王力、朱自清、冯友兰、吴有训、陈寅恪、沈从文、闻一多、钱穆、钱钟书、费孝通、华罗庚、朱光潜、吴晗、林徽因……有几个用多媒体的?我们现在遍地多媒体的教育质量与他们能比吗?

  • http://blog.stnn.cc/StBlogPageMain/Efp_BlogLogSee.aspx?cBlogLog=1004573631
  • 2010-7-5 6:59:19
  • 为谁辛苦为谁忙
  • 我想我是有资格来写这段文字的,以一位教师的名义和一个文学爱好者的虔诚。不为别的,只为走过的四年时光,只为殷殷教诲儿子的老师们。有些情愫是需要大声喊出来的,那响彻头顶的声音是最好的宣泄;有些感激是沉敛的并不需要彰显,对老师就是这样。师道尊严的古训并没有掩埋在时间掉落的碎屑里,老师每一天辛苦的琐碎是最生动的写照。

    我庆幸儿子在四年的幼儿园生活中遇到了好老师,学会了生活常规,具备了与人大方交际的能力,培养了学习思考的良好习惯。虽然说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但孩子的起初教育也相当重要,AMR幼儿园提供给了儿子这么一个自由成长的舞台,AMR的老师给了儿子无限的关爱。七月二日是儿子和幼儿园和老师告别的日子,阳光炽烈,三位老师很早就到了教室,我猜想她们始终微笑和蔼亲切的笑容后掩藏着一丝丝离别的忧伤,阳光太无情,时间太绝情。人在世上本事就是一个聚散匆匆的历程,他(她)与他(她)能相遇本身就是一种缘分,惜缘是一种幸福。从身边掠过的每一个人如撕落的日历,散落的日历会紧紧地贴在在思维深处,散发着温存的气息。请允许我马上拣拾起儿子幼儿园四年时光中的那张张印痕深深的日历吧。

    儿子读小班前第一次见到了来家访的陆老师、杜老师和张老师,记得那是傍晚七点钟左右了,她们仨骑车来,我们招待得很寒酸,只是让她们挤在一个银灰色的沙发上,切的半个西瓜最终还是没吃。第一眼看到三位老师给人感觉搭配很好,当时估计年龄应该是一个较为匀称的梯度,应该有激情和亲和力,照顾的熟稔和尽责,处变的稳重,三年走过证明我当初的猜断是正确的。其实还有让我们高兴的是三位老师打扮十分朴素,没有传言中HQ幼儿园有些老师的时髦与妖娆,让这样的老师教导儿子是一种福分,因为我喜欢素朴。

    陆老师,正班主任,有孩子喜欢听的柔和的声音,但亲和中也透漏着严格的神情,是让孩子既爱但不敢放肆的老师。其实我应该和陆老师说很多话,但我不是一个会轻易主动说话的人,再加上联系的电话号码丢了,只有杜老师的还在,终于没再问号码,这是慵懒作的祟,所以每次有事尽打给杜老师。虽然我们话说得并不多,但敏锐的直觉告诉我陆老师的教育和组织能力:那流畅的琴音,观摩教学时循序渐进而耐心的教法,家长会时紧凑的安排,简洁而完整的发言无不彰显着。不知我感觉错误没有,陆老师最后一天亲自给每位小朋友发毕业证书时声音压得很低很低,郑重其事地双手递交,也要求小朋友恭敬地接收。许是她心中一想到这份离情,心中漾起潜意识涟漪,毕竟共度过累并有成就感着的三年时光,亦或许是我敏感。

    杜老师是我联系和交谈最多的老师了,也许是因为她最年长,是啊,儿子都考大学了,那于小朋友来说是一份别样的关怀,慈爱的温馨。我每次接儿子时,和杜老师经常会说几句话,询问在校的表现,问儿子的感冒怎样了,杜老师总会耐心地告知。我想杜老师带过那么多的小朋友,依旧一如既往地辛苦着,关心着每一个孩子,这是一种坚守,一种平凡中的品质。

    生活老师张老师也许更默默,我总是看到她忙碌的身影,铺垫、翻晒孩子的席被,擦洗地板、廊檐,伺弄教室门口的花草,张老师以另一种方式给了孩子关心与熏陶。我突然想到这正如她的QQ名“豌豆”那样,平凡而柔软地蜿蜒在棚架间,开出了可贵的精神之花。张老师的工作态度用她朋友对她的评价来说最恰切:工作狂,也许狂字欠妥,但这是正面的褒扬,她细心地为孩子打理好了一切。几次我拿棉被回家,都是她找袋、线等帮我装捆绑好,而我尴尬地立在一边。张老师在我每次接儿子的时候,碰面时都热情的招呼我,所以我们聊得不是很少,聊一些家庭教育之类的话题,一举两得。

    此时我发现把三位老师分开来叙事是多么的蹩脚,儿子的一切进步都是三位老师融合的结果。儿子易感冒咳嗽发烧,你们都会毫不厌弃地给他喂药,你们是老师更是父母,你们会在孩子发烧时带着及时去医务室量体温,及时向家长告知孩子的症状,你们会用心去关爱每一个小朋友,无论调皮还是羞涩,你们用热情和智慧为孩子打开了一方广阔的知识天空。每周的学习反馈单中都有你们缜密的计划和辛勤的付出,孩子每次活动的笑颜中都有你们挥洒的汗水,你们有始有终地充实着孩子的每一天。最难能可贵的是我们没有给你们一丝馈赠,最“奢侈”的是让孩子用歪歪斜斜的字体写上一句最普通不过的问候,送上一张最最简单的卡片。我每次自豪地对同事朋友说,我儿子的老师待儿子很好,但我从未感谢过,我只是用感激的话语来构筑这种心情,在大多数的家长回音栏中。

    我会在儿子回家时要求向老师们告别,有时自己也同样告别,我要让儿子懂得礼貌是一种素养,感激师恩是一辈子的事情,儿子也深深地眷恋着三位老师。

    不想我的语言在这个话题上变得贫瘠了,我无法准确地表达出对三位老师的感激之情。在毕业会上的那一天,我也只像平时一样轻轻和三位老师道别,但我莫名咽下了半句话,那是我想当面说过感谢陆老师、杜老师、张老师对HH的教导。

    同时也感谢小小班的缪、俞、梁老师。

    今天孩子小学报名面试过了,他又站在一个新的起点上等候着新的挑战,希望能继续遇到好老师。

    一切都无可阻挡,一切又如此简单,而弥散的丝缕会在心头久久淀积。学生如麦一茬一茬地,老师如蜂,无论学生有平地与山尖之别,无限热情尽数被孩子占有,“采得百花酿蜜后,为谁辛苦为谁忙”。

    拙文难达意,以此感谢孩子的启蒙老师们。

                                                       2010742340于书房

  • http://blog.stnn.cc/StBlogPageMain/Efp_BlogLogSee.aspx?cBlogLog=1004573459
  • 2010-7-4 23:46:40
  • 孩子眼中的我
  • 时间总是这样慢条斯理地悠着流,暮然回首和这些孩子已经过了三个春秋了,翻阅着孩子们给我的留言,他们用自己的观察和体悟把我刻画着,细细品来,看到了他们眼中的我……

       一双锐眼:很多学生留言中都写下了我“敏锐”的双眼,甚至有孩子提出困惑为什么近视眼的杀伤力还是那么厉害呢?能够逮住课堂内他们一点点的异常动静,导致他们不敢有轻举妄动,当时的心里真是敢怒不敢言啊!

        回想自己确实有这样的习惯,在踏进教室门口之前,总是习惯地先扫视每一个同学,如果有异常情况我会直直地盯着孩子看,然后就会聚集其他孩子的目光都集中到那个孩子身上,当那个孩子在众目睽睽之下曝光时,他也就知道了不该把秘密洒落在众目光之下了,其实这个时候不是我的锐眼在发挥作用,而是那束聚集后的目光更具有杀伤力,而我只是发挥了凸透镜的放大和聚焦的作用。

        一身旗袍:现代的社会时尚元素很多变化也很快,而我常常着一身旗袍进入校园,难免会引起孩子有所困惑,当孩子问起:“老师,你为何常常穿旗袍?”

    我总是很平和地说:“只因老师喜欢旗袍。”是的,我从心里喜欢旗袍,喜欢着旗袍的那种女人韵味,正如孩子们所描述的“优雅”吧。

         这种对传统元素的喜欢倒是和我的职业有了天作之和,有时我也会回答:“我是历史老师,着旗袍就先把这份历史味带入课堂了。”我就这样着自己喜欢的旗袍,和孩子一起探讨着悠久的历史,于是这样的一位老师在孩子们的心里深深地留下了烙印。

       一番话语:在工作中孩子们的学习生活中的变化时常会牵动着我的思考,平时的阅读会给我心潮澎湃的冲动,于是我会放下一节或是几节课的时间,抛开文本,和孩子融入生活,一起思考生活中的问题或想法,一起去领略生活中那些活生生的人物成长历程所留给我们的反思,在这样的探讨空间内,孩子们的眼神总是散发着好奇、欣赏、投入地去思考,这样的空间总是给了他们对生活有了更多的信心和激情,人的主动性在这时被表现地特别突出。

    一番话语激起心里千层浪,一个在课堂上常常都是昏昏欲睡的孩子经不住转过头来对另一个孩子说:“好听哦。”

    下课了,孩子们都舍不得离开,要求我继续着……这是他们内心饥渴的要求吧。

    说完了俞敏洪的故事硬是要我把他的那句名言写在黑板的左上角,作为他们的座右铭。上完孩子们这样喜欢的课,我也是满怀感动。

    这一番话孩子们愿意听我诉说着,这一番话孩子愿记我书写着,有孩子说这一番话比宝石还要珍贵,我想是这一番话开启了他们的智慧之门。

     

       一颗善心:在孩子们的眼中我会用自己独特的教育方式处理孩子在课内出现的问题这种方式就是善意而又幽默和谐地处理问题。

    当孩子看窗外时我会说:“外面的世界很精彩,课内的我很无奈。”学生会思考着我的无奈……

    当孩子窃窃私语时,我会说:“课堂是大家的课堂,我受到了不公平的待遇!”

    学生会思考着我言外之音……

    我知道是孩子必会犯错,只要在思想上容忍他们犯错,就不会因为他们的犯错而去伤害他们,只有不断地给他们创造主动性、成就感才会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习惯。

    我只是从孩子的角度去思考,孩子们给了我善意的理解。
  • http://blog.stnn.cc/StBlogPageMain/Efp_BlogLogSee.aspx?cBlogLog=1004572422
  • 2010-7-4 11:36:37
  • 畢業季Ⅳ——離別
  •    七月黄昏的那一天,我们相聚在散满夕阳的校园,美丽的晚霞却映不出我们彼此的笑脸,晶莹的泪花,在眼眶忽隐忽现,斜长的身影挡住了你我的视线,却挡不住这一刻的流连,过了今天,我们将消失在校园。四年改变了我们的容颜和那颗曾经年轻的心,而成长的代价就是我们失去纯真的微笑,而多了一份离别的伤感。无论我们有多少不舍,都唤不回逝去的四年。但我们无须失落,我们依然可以一路高歌,让七月的骄阳永远见证我们的无悔青春。

       阳光灿烂的六月,我走在学校的林荫大道上,看着这个我学习生活了四年的校园,心中感慨万分。篮球场上,学弟们在挥洒着热情的汗水。图书馆门口,学生们进进出出,那里我也曾捧起一本书看的忘了时间。教学楼的教室里,大家正在上课,我也曾在老师上着课的时候在下面偷偷玩着手机,开着小差。一些模糊的记忆,此刻在我的乃好里又鲜活起来。同学间相处的点点滴滴,教授课上讲的那些有趣的事,我指导,这些已经写进我的生命里了。学生走了一批又来了一批,校园里活跃着的永远是年轻的身影,那里也曾有一个我。

       昨天在我们渐渐迈出校门的刹那被回忆,炎热的夏,从认识你们的那天起,我们就说好了——毕业时我们不哭泣。岁月只是在我们的脸上留下了成熟的印记,依然记得我们的校园时俺么的美丽,青青的草地,浪漫的长椅,宁静的自习教室,欢腾的运动场所,没有遗忘的还有老师的教诲和纪念美好校园生活的点滴。当我们把脚迈上火车,校园和我们之间离别了,从此以后我们可能会相隔千里,但是我会大声的说:兄弟姐妹们!我们永远在一起。

       忘不了刚入校时大家的含蓄腼腆;忘不了与室友们一起抢面包咸菜时的风卷残云;忘不了没烟的时候与兄弟们共同分享的最后一支烟;忘不了大家一起集体撬课时的紧张与兴奋;忘不了半夜偷偷溜出去通宵时的胆颤心惊;忘不了兄弟们在篮球场上的飒爽英姿;忘不了为迎接检查,打扫卫生时的小心翼翼;忘不了大家一起选定的宿舍之歌;忘不了我们一起吃的每一顿饭、唱的每一首歌;忘不了在校园里评选的第一位美女;忘不了学校的一草一木一桌一椅;忘不了那些刻骨铭心的日子;忘不了那些真实而简单的快乐……

       离别的脚步声越来越近,一个人漫步在校园,脑海里一片茫茫,想记起一些事,却思绪乱的一团糟,唯有心灵深处隐隐作痛。就象老狼那首歌唱得那样,一直都觉得毕业遥遥无期,转眼就各奔东西。对过去的留恋,对未来的不可预测和莫名的恐惧,让我们就象迎接世界末日一样,在倒计时离别的日子。一次次的聚餐,一次次的流泪,一次次的举杯痛饮,喝一次少一次,就是在那种情景下,突然发现自己其实很能喝。

       拿了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学校就把我们赶出去了。甚至不等我们再多看一眼这个学校,这个曾经陪伴我们走过四年光阴的校园。班上的兄弟一个个走了,我不是第一个,但是去送他们的时候,所有人的眼泪齐刷刷的滑落了下来,确实是吧,有些人,也许这辈子再也见不到了。望着宿舍里的床位一个接一个的空出来,我忍不住了,我只能走了。我想我没那么坚强,没有让人送多远,离开校门我自己一个人登上了回家的路。

       离别是人生的一部曲子,自古以来,离别被多少文人墨客涂上了悲伤的色彩。“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生当复来归,死当长相思”,“不知魂已断,空的梦相随”,“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这众多优美抒情的诗句,何以留传至今?不正是现在的离别同样让人心痛。这是心与心的沟通,“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再见了,我的大学,我的朋友,我的青春。离别。【毕业季系列终】

  • http://blog.stnn.cc/StBlogPageMain/Efp_BlogLogSee.aspx?cBlogLog=1004572066
  • 2010-7-4 6:08:26
  • 家有小子(155)—妈妈给小子的一封信
  • 我亲爱的儿子:

     

    今天是7月2日,你下午去领了毕业成绩单。是你正式告别小学阶段,即将成为中学生的日子。我早已不能生花的笔,却不听使唤地要记录点什么。

     

    爸爸第一时间发短信来说,你语、数、外三科都是97分。尽管我和你的爸爸内心里并不如此看重本次毕业考试,但从你试前复习备考的紧张,到认真踏实的态度,都让我们体会到这毕竟是你人生中第一次重要考试,有这样的成绩,是对你付出的欣慰回报!你对待学业的虔诚,准备工作的扎实,让我们对你无比地自豪!做事就当如此,要么不做,做就尽力而为。从你在家中一系列与友“绝交”的行为中,也能感觉到你的一股子冲劲。我们不要那种散漫对付,得过且过;也不要那种看起来有三天新鲜,而后的轻易放弃。

     

    放学回来的路上,你又遭遇了小混子打劫的恐怖一幕。远而不远的妈妈的心啊,在为你揪起的同时,又感谢上天让你又安全度过。孩子,现实有阳光,也有阴霾。关键是你要有应对的智慧。时日推移,你早已高过妈妈,身强力壮的像个小小男人,看过《叶问》舞弄几下拳脚,就以为,你可以天下无敌而与人斗狠。任何时候,你的生命最为重要。因为,上天给你生命,就是让你来体验人生的美好与挫折的。你也不仅仅只是你,你还连着爸爸妈妈以及所有爱你的人的心。钱财可以放弃,示弱也不是没面子,失尊严,只要内心强大与宽悯,你就是胜者,就是王者。

     

    孩子,你与爸爸妈妈呆在一起的时间最多。因为爸爸妈妈的缘故,你的结交不广。我们三个人在一起,就是一个世界。而今后,你会越来越多地跟同学们在一起。怎样更好地与他们相处,成为群体中一个受欢迎的人,也是一门不浅的学问呢。

     

    首先做人要真诚,开朗。不要把自己包裹得太紧,你要别人接纳你,首先得善于敞开自己的心扉,先接纳别人才行。不要那么多的戒心,这个世界,你以什么心态对它,它就会以什么样的状态对你。你简单,世界对你就简单。

     

    其次,待人要宽容。学会换位思考,设身处地,当别人很尴尬或很为难时,学会适时而退,给别人留条路,常说“穷寇莫追”,意思是强盗已经逃跑了,就别去追了,因为怕把那强盗惹急了,狗急跳墙,会跟你拼命的。更何况,他们不是强盗,都还是你的同学呢,你如果能这样为别人着想,我想,别人一定不会太为难你的。

     

    第三,要正直正气,大方大气。凡事不能总往歪处想。小学时会口无遮拦,胡说八道,大人们会当做笑话,以为你不懂,但同龄人是会反感的。上了中学,更是如此。比如说你早早接触的《老夫子》,在给了你一个有趣的老头,无数个成语外,也给了你一些不太好的影响,比如说对穿着露胳膊腿的,会排斥说“有伤风化”啊,男女在一起讲讲话就会开玩笑地说“爱上了”等等。不要说太多无聊的话,这些话说多了,别人就以为你就是这样一个人,有时还会惹来纠纷,人常说“祸从口出”也是这个道理。同时,人越大,越有隐藏的内心世界。你不用大庭广众之下去道破别人秘而不宣的心事,也不要留神去听别人的悄悄话,更不要八卦地去打听那么多所谓的内幕。“未入室,先扬声”。做什么事情不要神出鬼没的,弄得大家会对你很防备。给别人留些私密,其实也是给自己空间。

     

    好了,就先写到这里吧。做人的学问岂止这些?更何况它是要在为人处事中不断地学着问着的。在你正式毕业的今晚,我言不及意,啰嗦这些,希望能对你以后的人生路起到一些作用。

     

     

                                             妈妈

     

                                        2010年7月2日晚

  • http://blog.stnn.cc/StBlogPageMain/Efp_BlogLogSee.aspx?cBlogLog=1004571917
  • 2010-7-4 0:43:05
  • 儿子的毕业典礼
  •                

         二零一零年七月二日上午八点半,我去参加儿子班级举办的大班毕业典礼。 
        记得前一日接儿子,儿子从教室里跑出来马上告诉我,明日幼儿园要给他们每个人发毕业证,而且他们还要在这里吃了饭才能回家,也可以不回家。我听了有些诧异,一旁的大班刘老师听了忙笑说:“明天你们家长都来参加他们的毕业典礼,他们还是照常来上幼儿园。”我听了才恍然。 
        去时,才知儿子经常提起的班上那个最调皮的孩子是哪一个,因为工作性质的缘故,接送孩子的次数极少,从前也未曾留意过,这日去的较早,宽敞的教室里只来了两个孩子,刚走进去,其中一个小男孩指着儿子向我告状:“阿姨,他不跟我玩。”我有些纳闷,只见儿子马上对我说:“妈妈,我不和他玩,因为他很调皮,老抢别人的东西。” 
    哦,原来眼前这个向我告状的小男孩就是儿子在家向我经常说起的那个班级最调皮的孩子。
        此时大班的孙老师,从里面屋里走出来,招呼孩子们帮忙摆一下水杯。三个孩子去了两个,先前那个调皮孩子没动弹,我忍不住问他为什么老抢小朋友们的东西?小男孩说因为小朋友们不和他玩,所以他才会去抢他们的东西。我听了不由得一笑,想起自己的童年,那时班级也有一两个格外调皮的孩子,颇让老师头疼,记得那时经常听到的一句话,不记得是谁说过的了,大概意思是当学生毕业时,因为老师教过的学生太多,通常数年以后会忘掉一大部分,但让老师始终忘不了的就是班级当年那个最调皮的孩子,因为当年他们没少让老师们费尽心思。

        我告诉那个调皮孩子,以后不要抢小朋友的东西,因为那样,小朋友才不会跟他玩,现在可以和小朋友们一起帮老师摆水杯。调皮小男孩此时看上去很听话,听我一说,马上站了起来,把自己的座椅很整齐的摆好,也跑进里屋帮忙去了。 
        待八点半,家长们陆陆续续都来了,小朋友们穿着整齐的校服,在老师的指挥下,齐齐走进了举行毕业典礼的教室,一进门,我就看见教室的一面白色帘子上已经贴上了红蓝绿等多种颜色组成的几个漂亮大字——大班毕业典礼,毕业典礼由大班的范老师主持,接着由园长致辞,感谢家长们对他们的支持及对孩子们的祝福,然后在范老师的钢琴伴奏下,孩子们演唱了毕业歌,念唐诗、拼音及合唱了几首曾学过的《小树和小鸟》等多首好听动人的歌曲,从孩子们演唱以及中间穿插的一些整齐可爱的动作中,可以看出老师们付出了很多辛苦,这一幕幕,犹如一幅幅生动感人的美丽画卷,听着孩子们动人的演唱,尤其是当老师说让孩子们每个人说一句自己非常想说的话时,话筒一个个传下去,孩子们说的最多的就是“老师,谢谢您!” ,“老师,我以后会回来看您的。”抑或“老师,我喜欢您!”我想,那一刹那,在场的很多家长们和我的心情一定都是由衷的感动,从心底感谢这些老师。孩子们演唱完毕,孙老师、范老师和刘老师深情朗诵了一首送给孩子们的诗歌《爱的心潮》,表达了老师对学生的期望和祝福,我无意中看到范老师朗诵时眼角已有些湿润。 
        毕业典礼上,家长和孩子们一同参加了摆拼图和用筷子夹小物件等热闹的几项活动,最后老师让孩子们集合起来,统一发了毕业证和毕业照片及送给他们上学的礼物笔袋。我看到儿子接到自己的毕业证,低头不停了翻看自己的毕业照,看得出他非常快乐,带他回家时,楼下照常坐着几个乘凉的阿姨,儿子一见,拿着自己的毕业证,很骄傲的对她们说:“奶奶,你看,这是我们幼儿园发给我们的毕业证,还有照片呢。” 
        我听之忍不住笑了,想起儿子刚刚入托的情形,那时每每去时,总要大哭一阵,记得村里一位熟识的姐去幼儿园办事时,正好见到他在那里哭鼻子,见了她,儿子哭着跑过来搂住了她的脖子,说:“姑姑,好姑姑,你最好了,我要回家,你带我回家吧。”那位熟识的姐听了他的话,只觉心软,真的把他带回来了。现在儿子再也不会说出那样的话了,大概是从上中班,他才开始真正喜欢幼儿园的生活,看到动画片《大耳朵图图》中的图图上全托,他看着亦会眼馋,会像个小尾巴似的跟在我身后,不停地央求着:“妈妈,我也想上全托,你让我上全托吧。”那次,跟他解释说图图是因为家里无人照看他,所以图图才会上全托,他听了还是一脸向往、企盼的模样。上大班,很明显,他的好朋友愈来愈多,每每我在刷碗,他会常常站在厨房看着我刷碗,抢着帮我倒碗底的生水,抑或叽叽喳喳讲他们幼儿园老师或同学的事情,每每此时,婆婆总笑说他很吵,太能说,和他娘一样。 
        “奶奶,你看,这是我们班的……这是……。”呵呵,此时小家伙正拿着照片,很认真的向树下乘凉的几位长辈们一一介绍他的幼儿园大班同学呢~  (补记7.3)

                    
                 孩子们正在认真演唱《小树和小鸟》等动人歌曲
                   
                                  小新宇长大了 
     

  • http://blog.stnn.cc/StBlogPageMain/Efp_BlogLogSee.aspx?cBlogLog=1004571869
  • 2010-7-3 23:31:01
  • 送你一只小白兔
  • 他们簇拥着进了办公室,一个个小脸哭得像大花猫。

    班长走到我面前,从背后拎出一只小白兔:老师,送您的,我们毕业了,就让他陪您吧。想我们了,就喂喂小兔子……

    我忍不住地笑,真是孩子啊,她们喜欢的也认为成人喜欢。

    接过小白兔,我不知放哪里好,我说:喂什么呢?

    杨虎斌一个箭步走上前,手里满是是楼下草坪里的草。

    于是,我和他们一起蹲在地上,看那只小兔子嘴巴一动一动地吃,班长嘴巴也不闲着:老师,我们真不愿意离开您……

    她说这话的时候,旁边几个女同学抽噎着淌眼泪。我的心里泛上一阵酸涩:一年一年,送走一批又一批学生,分别于我,已经麻木成了程式化东西,校园的草绿了、花开了、合欢树抹上了一层粉红,孩子们就要离开学校了。我在意的是一份谋生的工作,而于孩子而言,却是童年的结束,少年的开始和一份纯真的感情。

     

    去和他们告别,我的几个得意门生围了上来;佳林,虎子和杨璐瑶,教师子女,我当亲生孩子一样对待。因为佳林没考一百分我曾冲她大发雷霆:应该当将军,为什么当士兵?虎子和我感情好,到了六年级,却很沉默,像个大男孩。璐瑶我一直后悔我的教育方式,她很有个性我却采取强硬的方式。他们三个牵着我的手,央求我和他们合影,那一刻我更像妈妈。

     

    我的课代表站在一边看着我,眼泪吧嗒吧嗒地掉,她是我最喜欢的孩子,老实,认真,对工作负责。有时候我忙不过来了,她就看自习,带着大家背单词。最让我感动的是临考前一天我讲卷子,很多同学都说没有,我对着她发火:卷子不够为什么不去别的班找?这课没法上了!她低着头并不说什么,下课后,她怯怯地走到我身边:老师,对不起,我去找过了,别的班也没有,找您,您开会呢!我去复印也没有老师,就让他们写句子了。不过是十一岁的孩子,能够那么隐忍,周全,没有错误,何必检讨,我对全班同学说:我感谢我的课代表,感谢她这一年来对我工作的支持和帮助。

     

    赵博和红梅放学后来到我办公室,红梅一定要送我一个粉红色的蝴蝶结发夹,我笑着将蝴蝶结卡到她头上,很漂亮的小姑娘。我说老师老了,带这个,别人笑我装嫩。她们也笑;不呢,老师在我们心中年轻着呢。

    赵博最后还是给我了一只毛绒小狗,我答应将自己的书送他们留念。目送着她们离开校园,我终于忍不住落下泪来,我想起我给淘气的赵军扬留言:你总是气我,可是真的走了,老师却很舍不得……我想起班长张雅琪像老友一样在QQ里和我聊天,和我聊她小弟弟的顽皮……我想起这一年我给他们讲笑话,发脾气,我们一起上公开课的情景……

     

    想着,写着,微笑,忽然想起一部片子《情颠大圣》,结尾的时候,男人站在如来的手掌上说:我要和她在一起。如来问:你们在一起的时间只能维持到今天太阳落山,你愿意吗?

    他说愿意。

    如来说:你的爱是有限的。

    是的,一个小学的老师,我的爱的确是有限的,然而,我的爱却又是传承的,明天,后天,还会有很多很多的学生,如同那活泼机灵的小白兔,鲜活地存在于我的记忆之中。

  • http://blog.stnn.cc/StBlogPageMain/Efp_BlogLogSee.aspx?cBlogLog=1004571804
  • 2010-7-3 22:04:27
  • 领导带头是好事
  •  

        近几天参加了好几个学校心理教师的培训活动,大多数学校的领导都能与教师们一起参加学习,并一起参加C证考试。校长们班子成员好几人,坐在前排听课,真的很难得,偶尔有电话也是尽量处理,一连几天都能坚持,显示着他们愿意学习并与教师们一起成长的精神和理念。

     

        有人说,校长要身体力行,我想这也便是最好的体现形式了。在这样的学校里,大凡老师们的学习也表现的精力集中,会场有序,获得了比较好的学习环境和氛围。从参加学习者的脸上和课上及课余的交流中能感受到他们的心情。

     

        当然,也有少数学习的领导们不能这样做,自然会场的秩序和整个学习的氛围也就稍微差些。同样的时间、同样的知识、同样的精力,效果却不一样的话,真的是很可惜。

     

        那些参加学习的领导们,有的还在课后的讲话中反思自己的领导行为和艺术,实在是勇气可嘉,看来听心理辅导的课程真的入门了。

     

        其实,在学校教育中,心理辅导只是关心学生精神和心理成长的一种方法而已。由于教师和校长们往往身肩数种教育角色,所以也不见得非得在各种场合都要以辅导者的原则和方法来言语和行事,那样就学歪了。

     

        我建议老师和领导们,可以给学生分类,有某些特征的孩子们可能更需要老师以辅导的角色出现在他们面前,而有些孩子则不一定需要这样。另外,也可以给孩子们的问题分分类,比如情感或者交往类的问题就比较合适多采用辅导类的方法来教育。

     

        尤其是校长们,如果完全迷信心理辅导的沟通方法,可能会暂时出现政令不畅通或者执行力减弱的情况,所以该做领导时还是要以领导的口气和方式来行事,该心平气和地讨论或者商量或者处理某些问题是采用辅导的原则与方法或者某些技巧也是不错的选择。

     

        条条大路通罗马,活学活用才是真学习。领导们积极参加学习的印象已经进入我的脑海,希望我们传授的知识和技能能给他们的工作带来顺利和提升,而非障碍或者阻力。

  • http://blog.stnn.cc/StBlogPageMain/Efp_BlogLogSee.aspx?cBlogLog=1004571739
  • 2010-7-3 21:45:54
  • 畢業季Ⅱ——回憶
  •     青春既然不能夠被拒絕,也不能挽留,那就讓我們用自己的方式揮霍,或者珍惜。有些人臉上有太多太多的笑容是因為他們心中有太多太多的淚水,尤其是離別的時候。在這個炎熱的盛夏,我們告別,我們分離,我們離開,踏上各自的歸途和前程,卻不知我們今日的分別是否是明日的永別,我們無從而知,我們只知道,我們回不去了,我們只能前進,時間不允許回頭,只允許離別。

        毕业就像一个大大的问号,从此,我们告别了一段纯真的青春,一段年少轻狂的岁月,一个充满幻想的时代……毕业前的这些日子,时间过得好像流沙,看起来漫长,却无时无刻不再逝去,想挽留,一伸手,有限的时光却在指间悄然溜走。毕业答辩,散伙喜筵,举手话别,各奔东西……一切似乎都预想的到,一切又走的太过无奈。

        大一的时候,觉得生活是橙色的。太多新生活扑面而来,新鲜而灿烂,热情而紧张。橙色的记忆里,有第一次住进集体宿舍的兴奋,第一次见到大学教授的好奇,第一次考试的紧张……

        大二的时候,生活是绿色的,青春拔节生长,旺盛的像正在生长的树,搬进新的校园,新的宿舍,在宿舍通宵时的气氛,在爱恋徘徊时的游离,最难忘是傍晚在空旷的马路上,伴随着那一粒列南来北往的车,那种空空的、与世隔离的旷达的心境,令人向往……

        大三的时候,生活变成蓝色。我们冷静下来,明白自己离未来究竟有多远,并要为此做出选择。公务员?考研?还是工作?我们开始变的繁忙,为了我们自己的未来和生活,我们在忙碌中度过了这一年。

       大四的生活,像一层薄薄的灰色,在各种选择里流连,每个人都忙忙碌碌,一切仿佛一首没有写完的诗,匆匆开始就要匆匆告别。那灰色里,也有闪闪发亮的记忆,那些岁月凝成水晶,在忙碌的日子里,它们是我的慰藉。

        未来就像天空中一朵飘忽不定的云彩,而我们,从毕业那天开始,便将开始漫长的追逐云彩的旅程。明天是美好的,路途却是崎岖的,但无论怎样,我们都有一份弥足珍贵的回忆,一种割舍不掉的友情,一段终生难忘的经历。

  • http://blog.stnn.cc/StBlogPageMain/Efp_BlogLogSee.aspx?cBlogLog=1004571524
  • 2010-7-3 20:51:56
  • 畢業季Ⅰ——題記
  •       我們走了,但在某個溫暖的午後,或者靜謐的寒夜,思念和夢會把我們帶回來,再回到這不知不覺的年紀,回到這個,不會被掩埋的記憶里……

       芦苇深处,流年的清风,纠结着回忆……

       十八岁,我们相聚,我们汇集,在人生之中我们有了交集,有了欢笑,有了我们难忘的记忆,而这十八岁的单车,却让我们无法轻易的忘怀,忘却,忘记,以至于我一次次的怀念…

       曾经是多么的渴望的早些离开校园,离开宿舍,离开课堂,离开书本……离开学生这个称呼……,但是到了不得不离开的那刹那,才知道,自己对这个土地是多么的留念,在这里有我最最美好的回忆和思念。无法,无法,无法,去忘却这些,而当我打开我为班级做的毕业电子相册和与大嘴合作的毕业视频的时候,我的眼角,可以清晰的感觉,在湿润,在变软,我的心在思念,在回忆,在呼唤,那曾经的记忆。

       刚进大学的校门,对什么都如此的陌生却又好奇,于是凭着各自的兴趣选择了自己的生活方式,体会了各种成功和失败,辛酸和汗水,苦涩和甜美;在这里,竟然悟到了不用怎么努力却也会有不错的成绩;但最终自己却会很伤心,大学四年好像一无所获;在这里,认识了很多的人,有的成为了朋友,有的只是擦肩而过,有的甚至会对彼此吝惜一个微笑;在这里,体会到了欢笑和争吵,甜蜜和苦恼,还有种种无奈和叹息。

       始终认为自己很努力,很珍惜,但为何到了最后还是觉得自己做的不够,还会有那么多的遗憾?总是回头想,这件事如果那样处理会更好,但已无济于事,上天不可能再给你一次重来的机会,即使真的重新来过,可能结果还是这样。生活总是这样一天天的过着,甚至在前一天还感觉无所谓,但今天就要离开,突然感到生活如此多的无奈,感叹为何不生活的更好,更有意义。

       当一切的一切归于平静,吵闹的校园渐渐安静下来的时候,结局渐渐明了,却没有任何一个人有想象中的那么的悲痛。我们只是再次回到了素不相识的从前,成为那可能擦肩而过的过客,彼此只是路过,相遇、相识、相知、然后告别。如果大学可以重来的话,你们是不是和我一样,想重新上一次大学,好好学学,好好掌握知识,好好谈一次恋爱,好好认识几个朋友甚至一辈子的知己。

       只是,那不可能了,我们毕业了,我们离别了,我们再见了,何时再相见,遥遥无期,或者这一辈子都无法再相见,但是回忆和思念却伴随着我们,原来我们还是牵挂着对方,我们毕业了,真的毕业了,昨日的种种,我却历历在目,难以忘怀,而我却只能在这黯淡的灯光下,看着那一幅幅照片,去勾起我的回忆,换来我嘴角的微扬,和那眼角思念的泪水。

       建议各位博友配着曹卉娟的《玻璃杯》来再次观赏这篇文章,会很有感觉。

  • http://blog.stnn.cc/StBlogPageMain/Efp_BlogLogSee.aspx?cBlogLog=1004570177
  • 2010-7-3 8:25:54
  • 一次性家教
  •      戈顿和麦可是朋友秀美去做家教教的两个小孩,两兄弟大的叫戈顿,四年级学生,小的叫麦可,一年级学生。虽然我仅仅见过他们一次,和他们待在一块的时间也只有一个半小时,可是他们给我的印象还是挺深刻的,都是很讨人喜欢的孩子,而我也觉得那次的“一次性“家教经历将会在我的脑子停留很长一段时间,偶尔回想起那可爱的两兄弟麦可戈顿。

           麦可戈顿,单单名字就够让我把他们记住了,听起来就很有外国味道的名字,尤其是麦可,刚开始我听秀美叫他“Mike”,我以为是 “Meiko”,立马又想到了家喻户晓的“Michael Jackson”,结果秀美说我搞错了,是“Mike”,她是这么叫他,而且她还告诉我麦可不喜欢人家叫他“Mike”,我也以为那是他妈妈给他起的英文昵称,直到我看到他的作业本上的名字“程麦可”,才知道原来他的名字念起来真的像“Mike”,麦可戈顿听起来好听又顺口的,就这么记住了他俩小兄弟的名字。

    说起那天,不知怎么就跟着秀美去做家教了,我们俩下午五点多一起到北门吃饭,边吃边聊着吃完后干些什么去,我突然说:“秀美,要不我和你一起去做家教,不是有两学生吗?我可以帮忙教一个。。”秀美“啊”一声,“让我考虑一下。。。”片刻之后她跟我说“去就去咯,没关系的应该。。”我本来只是说说笑,听她这么一答,自己还真是想去了,可是又在那里犹豫了一大阵,最后拿定主意决定一起去,吃完便买了两块西瓜,边吃边走到校门口搭公交。

    不久我们便在影剧院那下车了,路上秀美和我聊的都是她教的那两小孩的情况,走了一小段路,来到楼下了,我突然感觉有点紧张,秀美叫我放松点,就是教教小学生而已,自己认为该怎么做家教就怎么就行了。虽然这样,可我仍有点不是很放松,毕竟她做家教也快一学期了,可我一次也没有试过,所以,这一次可以说是第一次吧,而且还是个“副”教,一次性的。

    进门就看见两男孩在玩,很开心的样子,桌子上摆着凌乱的练习本、作业、试卷。。把桌子铺得满满的,好像他们早已等候多时,见我们来了,还继续在那里玩,秀美叫他们收拾好桌子,准备做功课,可他们好像跟她挺熟的,而对于我这个未曾谋面的人,她们并不显得陌生,一看就知道是和秀美姐姐一块来的家教,可我总觉得有点拘束似的,只好听从秀美的安排,我教哪个做功课。除了我们厨房里还有一个人在忙着干活,我没问秀美那是谁,就想应该是这两孩子的妈妈,可是看上去又有点不太像,见她在忙我也不好意思上前问好。在客厅里,过了好一会,我和秀美收拾好桌子,麦可戈顿终于肯停下来做作业了,秀美做了一番安排,戈顿写篇作文,她检查戈顿的数学试卷,我则在一旁监督小麦可做数学练习题,分工之后便开始我们的工作。

     麦克是个很聪明的孩子,我坐他旁边主要是看他有没有算错或者有没有不懂的就教他,这些都不是问题,麦可基本上都能很正确的做出每道题的答案,而且能很好地把它写在括号里,最大的问题就是他不能好好地集中精神把每道题算出来,真怀疑是不是有多动症,没分钟都处于动的状态,做完一道题真的要费很大的劲才让他静下来算出来,一会儿他在本子上乱画,一会儿不用铅笔要求用圆珠笔,一会儿写错字翻桌子上的东西找橡皮擦,擦完后边爽快的把一扔,掉在地上或者桌子的另一边,一会儿找东西逗一旁的哥哥,两个又打闹一阵,一会跑去翻翻书包,一会到一边玩玩玩具,一会儿拿桌上的毛笔。。。而且他还唧唧喳喳地嘴巴不停地吐话,有时自言自语的,真是佩服他,我为了让他乖乖地做题,口水都劝干了,一会骗他说他做完这道就不做了,他一听就爽了,拿起铅笔就算,殊不知做完一道我又想方设法让他做第二道,一会又逗他,拿着他的小玩具藏在手里,他要又不做了,就逗他肯把这题做了就给他,他信以为真,就又做了,一会又哄他,乖乖做完这最后一道就真不做了,他又信了。。这过程可真费尽口舌,绞尽脑汁了,有时真有点按捺不住,真是超无奈的,有时他们两个一块又闹起来了,我们两个都拿他们没办法,只有他们的“妈妈”拿着鸡毛掸子的时候才肯罢休,无奈的坐下来继续,坐久了,麦可就开始越来越不耐烦了,没有开始做得好,算错题或者写答案的时候马马虎虎的,他甚至翻到练习本的第一页写下“死数学”三个字来发泄自己的不快,旁边还画了一张沮丧的脸蛋,小家伙还真会发泄情绪的,不过时间没到,我还是要叫他继续,不过就不那么“啰嗦”了,有时还要求让他休息两分钟,而我跟他开玩笑说我说了不算,要秀美姐姐说了算,也许做了那么久,他真的累了。。。

    不知不觉时间就过去了,我们也该走了,小麦可像是被解放似地,把铅笔扔到一边去,可戈顿就不是很开心了,被一道数学应用题搞得他早已一副默不作声的样子,我们离开的时候他仍然坐在那,没有和我们道别,而我才发现自己的喉咙早已有干又痛的了,在这一个半小时的时间里自己真的有在付出,全心的投入。对麦克来说,我只不过是一位一次性的家教,应该不会有机会再教到他了,回头想想本来以为教小学生应该是一件不难的事情,可是教麦可这样的小孩还真是一件挑战人耐性的工作,整个家教下来,我都是耐心的对待的。而对于将来会当老师的我来说,麦可可以说是我的第一个学生吧,我想我不会忘记这一个半小时教他的经历,也不会忘记他可爱的样子,希望他会是一位聪明优秀的好学生,自己也会是一名合格优秀的老师。

    在回来的路上,秀美和我仍然是在讨论着麦可戈顿,我在那时候才知道,拿着鸡毛掸子叫两兄弟静下来做作业的那位,不是他们的“妈妈”,而是他们家的保姆,我吃惊,而我也想到应该不是的了,只是没想到会是保姆,而且是位在我看来很严厉的保姆,两兄弟对她好像也有所戒备的,尤其是拿着鸡毛掸子的时候,我猜他们怕的不是保姆是鸡毛掸子,还有被鸡毛掸子打的感觉吧。

      那天最开心,有意义的事情就是终于当了一回家教,还认识了麦可戈顿。突然也好想找份家教来锻炼一下自己的能力,像麦可这样的学生其实不难教,有耐性就行了,做家教最重要的就是要有耐性,不仅如此,耐性更是每一位老师应该有的品质,要教好学生就要有耐性的去投入与付出,只有那样才有可能被学生接纳并且才是一名合格的老师。

  • http://blog.stnn.cc/StBlogPageMain/Efp_BlogLogSee.aspx?cBlogLog=1004569196
  • 2010-7-2 23:36:06
  • 善待别人的高度
  •     有一位高中女教师,在很多年之前,她的丈夫就在一场车祸中丧生了,而她一个人却培育了三个博士生女儿。同时,她所教的很多学生也都成绩优异,让同事和朋友们都感到不可思议。
       
        在一次采访中,她向记者透露了她教学与教子的秘诀:不要指望别人都和你的见识一样!接着,她向记者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
       
        十多年以前,她的女儿正在上幼儿园。有一天,她看到了女儿的一张绘画作品。当时,她一下子就怔住了。孩子总是充满了想象,孩子的世界也应该是一个充满了想象的世界。可是,在她女儿的一幅名为《陪妈妈逛街》的画中,既没有高楼大厦,也没有车水马龙,更没有琳琅满目的商品,有的只是数不清的大人们的腿……
       
        奇怪!她拿着女儿的画沉思了很久,终于解开了疑惑。原来,幼小的孩子只有几岁,身高只能达到大人的腰部,走在大街上,川流不息的人群将孩子遮掩着,孩子除了能看到大人们的腿,还能看到什么呢?
       
        女教师如梦初醒。是啊,孩子们上街看到的不是高楼大厦和车水马龙,而是大人们的腿,这是他们的身高决定的;学生对很多问题疑惑不解,这是由他们的年龄、智力和见识决定的;企业的员工看到的只是自己的工资待遇和发展前途,而不是公司的整体运行和未来发展,这是由他们所处的位置和环境决定的……并不是每个孩子都能和大人有相同的视角来看待社会;并不是每个学生都能和老师一样有相同的接受能力和认知能力;并不是每个员工都能和总裁一样站在公司的全局看待问题、分析问题和处理问题……
       
        女教师说,不要埋怨别人无知,不要指望别人和你站在同样的高度。其实,一个人所处的高度,决定了他的见识。与其埋怨别人,不如用一种亲近的态度和平和的心态,去和别人交流、沟通、兼融……这样,你就可以做一个好家长、好教师、好经理,甚至是好总统。
       
        善待别人的高度,不要指望别人和你的见识一样。教子、教学、为人处世、管理一方,其实就是这么简单。
  • http://blog.stnn.cc/StBlogPageMain/Efp_BlogLogSee.aspx?cBlogLog=1004568204
  • 2010-7-2 17:48:10
  • 意外,纯属意外
  •     女儿的偏科问题一直是我比较头疼的事儿,她有着接近高中生的阅读水平,初中生的作文水平,对于古代文学的执迷常常让我自叹不如,她可以整段整段地背诵《红楼梦》、《三国演义》,她可以用半个小时就把《长恨歌》背下来,可是这半个小时要是用来背个英语单词能把她累死。虽然想尽各种办法但她的英语成绩却总不如意,上学期末的69分彻底把我打倒,晕死,小学五年级啊。于是如何提高她的英语成绩一直是我们家工作的重中之重。

        这学期期末考试完,问清清:“这次能上80分吗?”女儿沉思一会儿,“应该能上70分。”回答还算诚实,于是大胆许诺,“只要你能上80分,就领你省内游,如果能上90分,你想去哪儿领你去哪儿”,女儿一转身对我说:“这个假期我哪儿也不去,就在家吧。”发成绩那天我上班,清清直接和小姨回了家,晚上忍不住打电话问英语成绩,电话那端的声音淡定从容,“英语96分。”有些不敢相信,于是追问,回答肯定。回来和清清爸爸说,依然不敢相信,于是两人在家做推测,不会是孩子怕我们责备编谎话了吧,这样的成绩简直是飞跃嘛。

        等到清清从小姨家回来,第一件事就是看她的卷子,当“96”真的印入眼睛的时候,我的心情那个好呀,比我当年考上五中时还兴奋。问清清:“拿上这个成绩的时候是不是合不拢嘴了?”清清说:“我哪那么沉不住气呀,我当时听到名字分数是面无表情地上讲台然后把卷子拿下来的,不过坐到座位上后用劲掐了掐大腿,确定不是做梦。”听到这后,终于忍不住笑出声来,清清跟着狂笑,然后对我说,“意外,纯属意外”。

     

        老公出差,女儿去了小姨家,突然前所未有的轻松,于是下班后急着约死党们聚会,这么好的机会绝不可错过,今晚玩个hight.先打电话给敏子,后打电话约琦,同志们都爽快地答应了。打车直奔敏子家,恰好敏子老公也出差,于是强烈要求我在她家留宿,思考片刻决定同意,就夜不归宿一次呗。琦赶到后先杀到饭店解决肚子问题,照例互相讽刺挖苦,厌不了的主题,十几年如一日。席间突然手机铃响——老公,还没兴奋地讲完当下的潇洒,老公打断,“我回来了,马上要进家门了。”这样的回答一下子惊着我了,不是要明天才回来吗?“给你个惊喜。”这个惊喜动摇了我与敏子一晚狂欢的计划,吃完晚饭后我回家领惊喜去了。

        这个行为后来让敏子同学很不耻,为什么不能把老公自己扔在家呢?害得白设计了半天,瞧那出息吧。呵呵,这绝对是意外,纯属意外。

  • http://blog.stnn.cc/StBlogPageMain/Efp_BlogLogSee.aspx?cBlogLog=1004568047
  • 2010-7-2 16:22:42
  • 不平静的夜
  •  

    作为一个老师,在处理学生的事情上,我试图端平一碗水,不偏袒任何一个人,不包庇任何一个人。可我发现,这种试图只是枉然。即使手就那么轻轻的一抖,碗里就会溅起冲天的巨浪。而作为一个男老师,最让我头疼的是女学生的事情,那一颗颗稚嫩的心就像一棵棵初春的脆弱的小草,稍微一用力就会受到损伤。又像平静的湖面,即使细小的石子也会溅起层层涟漪。而当一群女生因为某些纠纷互相吵着哭着的时候,于我无异于地震时的山崩地裂。

    头疼,当看到两边都因为委屈哭得梨花带雨的时候,说句实在话,我真的手足无措。我就像照着镜子的猪八戒,处于尴尬的境地。这边说我不管她,那边说我偏心。到现在我终于明白了曾经的老师对我们说过的话,说一个老师再怎么做,也无法让所有的学生满意。可是我一直在试图,试图把我所有的爱,全都平摊给每一个人,这是我教书两年来一直在做的。因为在我面前的,是一个个鲜活的,有思想的生命,一张张可爱的笑脸。看着这些浅草一样的生命,一种责任、一种爱会油然而生。再过几年,我也会有孩子,我的孩子也会像她们一样慢慢的长大,会像她们一样跟其他人又这样那样的关系。我一直相信,一个人与另外一个人的相遇是上天给予的缘分。是缘分让我成为了她们的老师,是缘分让她们成为了我的学生,也是缘分让他们成为了我的第一届学生。我时常感谢上苍,天赐与我这么多嫩叶般的笑脸,赐予我这么多颗钻石般玲珑晶莹的心。

    爱,是从心底升起的。所以就时时处处像护卫心中的那份爱。所以他们的一颦一笑成了我最在乎的事情。所以他们的成绩起伏成了我心情的晴雨表。因为爱,所以怕辜负,因为爱,所以怕伤害。怕辜负他们的美好青春,怕伤害他们幼小的心灵。

    可是当她们哭得我晕头转向的时候,我莫名的生气了,于是狠狠的批评了她们,这是绝无仅有的,平时,我把她们当成心中的那滴眼泪来呵护。可是她们却彼此说长道短。平时苦口婆心的说同学之间要互相爱护,互相关心,可是总有那么些人,不听,也不管不顾。这些易碎的玻璃,稀里哗啦一片。可是看着她们哭得哽咽的时候,我心中却在疼痛,因为她们不过是孩子,我却狠心批评了她们。也因为她们是那么那么的勤奋,那么那么的懂事,那么那么的体贴。

    看着她们的样子,我想起在开学的时候的一件事情。因为我是班主任,所以对他们要求很严格,所以导致了很多调皮的学生的不满。甚至有个男生扬言要找人来打我,我知道,这只是小孩子过过嘴瘾的精神胜利法而已。可她们不这样想,星期五的下午,七八个学生死死的把我拖住,硬是不让我回家,因为她们以为那男生会在那天拦截我。我不以为意,因为我不相信一个学生会做出这样的事情,我解释,可她们硬是不放,好几个都急得快哭了。那一刻,我发现,我所做的一切,是那么的值得,是那么的有意义。我的心在颤抖,因激动而颤抖,我是一个多么容易激动的人啊,看着她们着急的样子,我都差点流了眼泪。那一刻,我决定,不管今后发生什么,对她们,我会全力以赴。

    可是今天,我却伤了她们的心,因为在批评的时候,有几个无辜者,也因为我的偏听偏信,不问青红皂白,也因为我的自以为是。我常常是一个自以为是的人,我常常恨我自己。再怎么说,她们也只是孩子,况且都是些懂事体贴的孩子,就因为我对那些哭声不知所措,就因为我对她们的内心太不了解。这个学期,我跟她们的沟通太少了,我了解她们太少了。可是上帝,碎了的玻璃如何才能再完整?伤了的心如何才能被抚平?如果时间可以回去,我宁愿被伤害的是我自己。

    我真的害怕,如果她们因此而恨我,并因此不再学习语文,我该怎么办?亲其师而后信其教,可是这个老师却深深的伤害了她们。要是她们以后因为语文前途尽毁,我如何面对这些幼小的心?

    我常常会想起,那天那么多人苦苦拉着我的情景,每每此时,心中的感动无可言表。而今夜,将注定是一个不平静的夜。

    2010-7-2

  • http://blog.stnn.cc/StBlogPageMain/Efp_BlogLogSee.aspx?cBlogLog=1004565735
  • 2010-7-2 0:50:21
  • “神话”背后的老师们
  •  

        最近有材料报道说:“中国的教师教育落后50年”,“大多数教师不合格”。此言一出,立即引起官方部门高度重视,教育部新闻发言人指出,“改革开放特别是近十几年来,我国教师教育培养了大批合格教师,为推动教育事业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长期以来,广大中小学教师兢兢业业,辛勤耕耘,为我国教育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是一支值得信赖的队伍。”

     

        其实,否认或者承认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得必须承认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仍然是任重而道远。就连美国这样一个制订“标准”的国度里,他们也承认自己的中小学教师充其量也就是半专业化。当然,合格与专业化不是同一个概念,二者之间也不存在矛盾冲突。

     

        据了解,为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教育部正在研究制定《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教师教育课程标准》、《教师教育机构资质标准》、《教师教育质量评估标准》,建立教师教育标准体系。我们希望这些“标准”的出台为教师的进一步专业化发展提供导向和动力。

     

        不言自明,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与学校和学生的发展是有紧密的关系的。据5月14日新华每日电讯的报道:“杜郎口教改:让学生做主,成绩不降反升”,在江苏的洋思中学情况也是这样的。这些学校被誉为是创造了中国基础教育界的“神话”。他们在教学管理方式和课堂教学模式上的革新,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着教师们教育教学观念与行为的改变,也是教师专业化的一种表现。

     

        尽管,我们很容易看到,这些专业化发展的力量仍旧集中在学生的成绩上,“素质教育不排斥升学率”,为学校看重学生成绩提供了理由。杜郎口和洋思们的改变为孩子们的主体性发展以及社会性交往、学会学习等品质的形成提供了机会,这也是一般学校所难以企及的。这是我们看到的他们的优势。

     

        对杜郎口中学进行了“微服私访”之后,山东省教育厅厅长齐涛说,杜郎口中学原创性的课堂模式将有力推动山东素质教育的发展。

     

        “课堂是育人的阵地,”校长崔其升说,“杜郎口已经在反思并推进的是,通过课堂孕育了什么,滋养了什么,而非只是在学生的智力上发展,还要在德育、品格上进行塑造、提升。”

     

        我很欣赏崔校长的这句话,因为它真实地道出了如我担心的一样的问题。我们可以设想当老师与孩子们都紧紧围绕课程内容来预习、展示、反馈,并急于以成绩来展示自己的改革效果并满足家长和社会对孩子们成绩与升学的需要时,他们的德性与品格的发展何以体现和保证。

     

        在这个意义上,崔校长的这句话等于是自己打破了自己的“神话”,因为他们并非完美,在“教书”与“育人”的原则问题上,他们仍然需要提升。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本质和理想目标应该使教师们获得与学生打交道的本领,应该是教育能够促进孩子们的全面发展,而非仅仅是与课程和课堂教学方法打交道,并取得优秀的学习成绩。

     

        由此看来,关于教师是否合格的报道以及教师专业化该走向哪里的问题,我们就有所思想上和观念上的应对了。

  • http://blog.stnn.cc/StBlogPageMain/Efp_BlogLogSee.aspx?cBlogLog=1004565541
  • 2010-7-1 21:59:49
  • 非法教辅类报纸是怎样泛滥成灾的
  • 每个学期前都能见到的争购各类教辅书的热烈场面    (图片均摘自网络) 

     

    非法教辅类报纸是怎样泛滥成灾的

     

        随着新一轮高考结束,奋斗了三个春秋的高中毕业生们做的第一件事,恐怕就是清理自己书架床头那些形形色色、林林总总的教辅书了。博友“不再是往事”拍摄的女儿房中那堆积如小山的教辅书便是例证。(见下图)如果有人能去统计一下全国扔掉的各种各类高考教辅书,肯定是个惊人的数量!再如果,有人能去全国各大书店统计一下那铺天盖地、浩如瀚海的中小学教辅书,那必定是个惊人的天文数字,绝对世界第一!然而,更让人吃惊的是,让学子们奉若圣旨的这么多教辅书中,竟然有一大批非法出版物!

        如新华社记者发现,《英语周报》发行的包括小学版、初中版、高中版、大学版、教师版等各年级、各方向(听说读写等)、各版本(比如人教版、冀教版、牛津版等)在内的100多种英语教辅类报纸均属非法出版物。除此以外,《学英语报》《英语辅导报》《学生双语报》《英语测试报》《英语学习辅导报》《语文周报》《数学周报》《语文学习报》《数学学习报》《语文时代学习报》《数学时代学习报》《中学生学习报》《中学生时政报》等教辅类报纸也都不同程度派生着非法出版物现象。

        这种现象就是当下泛滥的“一号多版”非法教辅类报纸现象。

        所谓的“一号多版”现象,就是在同一出版物号下,根据年级和学科,甚至按全国范围内不同的教材版本划分不同的教辅报纸版本,一家教辅类报纸(一个报刊号)可以涵盖了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甚至大学的各个阶段、各个学科。各种教材版本,少则十几个版,多则100多个版,有的“版”下还有专页。比如上面所提到的《英语周报》,它的国内统一刊号是CN14-0705/(F),然而在它的刊号之下,该报却堂而皇之地发行了100多种英语教辅类报纸!

        根据国家新闻出版总署于2005年颁布实施的《报纸出版管理规定》第三十二条规定:一个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只能对应出版一种报纸,不得用同一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出版不同版本的报纸。出版报纸地方版、少数民族文字版、外文版等不同版本(文种)的报纸,须按创办新报纸办理审批手续;同时规定同一种报纸不得以不同开版出版,报纸所有版页须作为一个整体出版发行,各版页不得单独发行。

        然而,据全国政协张亚忠委员介绍,我国基础教育的英语、语文、数学3个学科当中,每一学科均有几十种非法教辅类报纸,这些非法报纸在我国中小学校的教辅市场上以非常低劣的非法手段恶性竞争,导致了这些同一学科的非法教辅类报纸不但内容基本类似,质量粗糙低劣。据了解,其中有6家英语教辅类报纸占报了全国65%以上的市场份额。其中《英语学习辅导报》、《学生双语报》等教辅类刊物,利用一个报刊号出版了几十个版本的报纸,单期发行量近百万份;而《英语周报》则利用一个报刊号出版了100多个版本的教辅类报纸,单期发行量高达1600万份!而且有些非法教辅类报纸为了增加非法发行量,不惜以倒四六甚至倒三七的发行折扣及60%、70%的折扣利润,诱导一线授课教师以各种不正当的方法手段强迫学生订购这些非法教辅类报纸。

        有数据显示,全国平均每100名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至少有半数以上的学生订购此类非法教辅类报纸,配套订购比例在60%以上。部分省市的教育行政部门在各种诱惑下,甚至以在非法教辅类报纸中出考试题的方式或直接颁发统一订购某种非法教辅类报纸的正式文件,强迫学生及其家长订购这些非法教辅类报纸。长期以来,“一号多版”的非法教辅类报纸在我国广大中小学校大量泛滥发行,非法教辅类报纸因其内容错误百出,制作材料质量低劣,严重影响了我国广大中小学校的教学质量,干扰了我国广大中小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 

         

    博友“不再是往事”的女儿堆积如小山的教辅书和习题照片。高考结束后,

    她整理出的习题就称了100多斤,卖了40多元。(摘自“不再是往事”博客)

    一个孩子在购买各种教辅书,这幅摸样让人又可笑又可怜
     

        那么,人们不禁要问:“一号多版”现象是怎样产生的呢?

        这就不得不说到我国教育系统进入本世纪以来的所谓“中小学教材编写出版竞争机制”。2001年秋季新学期开始,我国中小学教材编写出版正式引入竞争机制,改变了过去指定由人民教育出版社独家编写出版的方式。据说,当时已经有14家出版社参与编写了多套全新的中小学教材,供全国各省、区、市今秋进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的学校选用。据介绍,实行教材出版发行竞标制度后,有关教育机构和出版社都可以参与中小学教材编写出版的竞争。为了抢占资源巨大的中小学教材市场,全国各教育出版社版社专门组织了“教材总编委会”,全力编写各科目教材。鉴于中小学教材广阔且稳定的市场,其他出版社也纷纷涉足其中。

        据了解,国家教育部共审定通过了30个版本的小学英语教材(3—6年级)供全国小学生使用,7—9年级审定通过了8个版本的初中英语教材,高中3个年级也有7个版本的英语教材审定通过后正在供全国高中生使用。于是,英语教辅类报纸也“水涨船高”,由当初的一号十几版变成现在的一号近百个版。 

        在教材出版形成竞争格局的同时,长期以来由新华书店单一渠道发行的体制也开始被打破。据透露,教材发行采取了公开竞标,实现了教材发行渠道的多元化。在保证教材质量和递送时间的前提下,允许个体渠道介入了教材发行。由于能否发行教材对于市县级的新华书店的利润影响很大,部分地区出现了新华书店和教育部门争夺新教材发行权的局面。于是,我们今天看到的各大书店铺天盖地、浩如瀚海的中小学教辅书泛滥成灾的状况就是这样造成的!

        “中小学教材编写出版竞争机制”,造成了“一号多版”现象的出现;“一号多版”现象的出现,造成了我国教辅类报纸管理秩序的混乱。

        “一号多版”现象扰乱了我国新闻出版市场的管理秩序,导致了非法出版活动大量产生。有个人或团体私下买卖国家统一连续出版物号用于出版低劣的教辅类报纸及其他非法报纸;一些教辅类报纸报社在各地市、区县建立非法地下发行站,组织数千人的销售队伍,以高额回扣的方式游说地方教育部门和一些一线教师。致使一线授课教师以各种方法手段强迫学生订购这些非法教辅类报纸,造成了某些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和一线教师的贪污腐败现象。

        “一号多版”现象导致教辅报刊质量严重下降,影响了中小学教育质量的提升。各教辅类报社为了降低成本,雇用廉价的教辅报纸编写人员,使得教辅类报纸的编辑水平和质量低下。一些教师反映:“一种报纸版本繁多,可是内容区分并不明显,同样的阅读材料在初中三个年级的版本中都出现了,明显有黏贴拼凑的痕迹。”

        “一号多版”现象扰乱了正常的教学秩序,大大加重了学生的课业负担及家长的经济负担。河南有个家长算了一笔账,她的孩子上初三,每学期至少需要订阅两份教辅类报纸,花费52元;然后九个学科搭配购买一本以上的同步教辅图书,至少要180元,二者相加232元。而到了高中,教辅类报纸造成的负担比初中生还要多数倍。对这种情况,我们每一个学生和家长无不亲身经历,深受其害。

        现在,不少专家学者强烈呼吁大力整顿教辅类报纸市场,希望新闻出版、教育和公安机关等部门应密切配合,依法取缔“一号多版”的非法教辅类报纸的报刊号,包括加大刑事打击力度。然而,我们是否有必要再深一步思考改变当下的中小学教材编写出版竞争机制,取其利,避其害,从根子上挖掉“一号多版”现象呢?!

     

  • http://blog.stnn.cc/StBlogPageMain/Efp_BlogLogSee.aspx?cBlogLog=1004563844
  • 2010-7-1 8:59:30
  • 抓狂的教育
  •       虽然做了家长,但是很多时候还是站在一个教育者的位置上看待教育。然而,在这个并不狂热的夏天,我才真正的以一个家长得身份见识了当今的教育是如何把一个个家长变成狂人的!

         一个很要好的同事,她一直是以非常宽松的心态来对待她的儿子的成长的(我也是如此,每每看到那些穿梭于每个补习学校的母亲和孩子,我都为自己的淡定骄傲)。可是,就在这个夏天,她的儿子想去外校读书,非常不幸的是他所参加的每一个学校的考试都没有通过。这给了我很大的冲击,每天都看着她为儿子的事情思虑担忧,我开始动摇。后来在朋友的推荐下给女儿报了一个奥数班。

          在那里,我大开眼界。我看见了一群焦灼的家长和一大教室可怜的孩子。也是在那里,我才知道很多孩子上了两个甚至三个奥数班,他们像赶场一样的从这个补习学校赶到那个补习学校,甚至连饭都没有吃(晚上六点到九点)。我看到的是每一个家长的无奈、妥协、可怜。(很多细节不知道该怎么样描述)(不禁要问,轰轰烈烈的成都的奥数禁了吗?而是愈演愈烈的欺骗和疯狂!)

         我以为我在那里见识了什么是教育的疯狂!可是我错了!

         做为一个初三的班主任和一名伪家长(我侄女在我班上),我算真正见识了教育是如何煎熬着每一个家长的心!在拿分数的这几天里,我的电话几乎天天打爆,听得最多的就是“老师,我真是纠结”。分数高的纠结,分数低的也纠结,选择是让人最痛苦的。在带着侄女奔波的日子里,看着无数的家庭怀揣着几万不等的学费奔走在学校与学校之间,那真的还是让人感慨万千的啊!有关系的不说了,交钱就是,可是没有关系的抱着钱还找不到地方交呢,那 才是真正的纠结。看着在每一个站在学校财会室排队等候的家长,不知道我们的那些教育部门有何感想?

         其实,我一直盼望着,等到女儿升学的时候,教育已经彻底的改革,可是我已经等不到那个时候了,因为明年女儿就要升初了!所以,加入奥数班的洪流吧。。。。

  • http://blog.stnn.cc/StBlogPageMain/Efp_BlogLogSee.aspx?cBlogLog=1004563436
  • 2010-6-30 23:35:22
  • 六月流火---馨苑小记

  •                                          六月流火

                   --馨苑小记
       一到六月,老天就好像着了火,从外到内,热得难受,身边看起来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也往往让人感到闹心,难以容忍。
                                                    一
        今天6月6日,这是2010届高三的最后一节语文晚自习,一个半小时,我一句话都没说,只坐在讲台上看报纸,孩子们一句话也没问,端坐在课桌前随意翻着卷子。静静地,高三就这样结束了,其实,上课前我本来还准备了一些告别话,但就是没说--我一向严肃,不喜欢矫情,在这个时候,沉默也许就是最好的表达方式。---五十好几的人啦现在还在带着三百多人在高三的山顶上溜达,虽有些力不从心,暂还能勉力从之。而眼下,像我这样的老同志,基本上都在二线休整;或在高一把关。就应届班而言,这一年我的确尽了心尽了力,但只有我明白,两年的损失要想用10个月补回,确实很难--首先语文学习是个很讲究主体悟性涵蕴的事,其次我不是神仙,更没有点石成金之术。情况究竟会这样呢?---我只有努力往好处想得了!好在今年天时(考前不热),地利(教室通风),人和(我和同学们处得都不错),自己心底只祝孩子们想我当年一样好运!---晚九点了,皖西大道上301还在跑,我坐到三角台下了车步行30分钟往家走,不是为省钱,而是为锻炼养心。---又一届高三结束了,这应算是我从教以来的第23届毕业班。
                                                   二
      今年还没想到是,我又攀上了一座山。高考前夕,我已接到考试院安大中心组的领导预约,领导安排我担任一项自己从未做过的重要工作:作为专家组成员负责全省高考作文评分细则的制定、一线阅卷的组织管理及质量监控仲裁。----作文题分值大,从某个角度,关系到考生前途命运,也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组织上的信任重托,57万考生的命运,让我感到此次责任重于泰山,心里不敢怠慢,于是乘停课的日子,自己便早早做了些准备。从工作程序,到分类评语,到分组培训等均提前进入了角色。
                                                      三
      我更没料到,在安大阅卷的任务如此繁重,这般十分单调枯燥,真是难熬!在漫长13天里,每天几乎工作九小时,上班第一桩就是扒在电脑前观察自己所负责的小组同事们的阅卷评分进度曲线,看误差比例,看仲裁量。然后调出样卷具体分析,尔后对小组长发出若干指导意见,尔后给当事人发出警示短信。--说实话两周日子简直是度日如年,我有时,整天只盼着六点下班。---因为工作量太大,时间太长,而且处理的都是很棘手的问题卷,体力及精力消耗相当大。从8.00---12.10;从1.30--6.00,八九个小时盯着电脑,中午还没处休息,像我这种老同志眼睛硬是盯得两眼通红,用完一瓶发的点眼药也没管用,只好硬撑着。在最关键的日子,为提高工作效率,我一个小时去一趟洗手间,用自来水不断刺激清醒脑袋。
        晚六点从五楼中心组下来,再到榴园餐厅吃晚饭,再步行穿过宏大的体育场,顺着林荫小道回到馨苑宾馆,进了门先洗澡,然后一个人静静呆在屋里,有心没心的听着电视休息,----那就是我一天中最消遣休闲快乐的时光啦!---安大新校区真大,虽还有些寂寞、荒凉,却是个学习沉思休闲的好地方。
                                                      四
        今天一上午就发出50多条短消息,警诫涉及到50多位一线评分老师,因为他们尺度把握还是不稳,误差过大,无效卷过多,甚至还出现了一些恶性卷。好在,在一线组长朱老师的及时配合指导下,多数老师一经警示便有了明显进步,尺度把握渐趋准确,曲线图逐渐也好看多了。----,看着大量纷拥上来亟待处理处理的问题仲裁卷,忽然想到一个问题:这世上究竟先需有伯乐还是千里马?此刻,在我看看来答案竟那么的简单,这世上纵有千万匹千里马,说到底终需伯乐们去相识,否则这些千里马也很可能就被当成了山路上的骡子、磨盘旁的驴子。---这几天,我天天都在当菩萨,严格按照标准,普度众生。只可惜山太高,水太长,路太遥,我鞭长莫及。----加强一线评分队伍的建设尤为重要啊。
                                                         五
        今天中心组遇到一份提交的另类卷,试卷中的作文,考生全用小篆而成,一线教师认不全便汇报到仲裁组,仲裁组也不行,便汇报到考试院。本着对考生负责原则,考试院又专门请来安徽省古文字学界的一号人物,亲临现场为仲裁组逐句翻译。考生字写得还不错,也确很有些功底,但所写内容全是考前宿构的《蝶恋花》《临江仙》之类的旧词,与试题材料内容毫不沾边。经仲裁组慎重讨论,最后还是给一个相当低的客观得分。---我的意见最终还是被大家采纳了,我觉得像这种企图以另类(字或言)哗众取宠、华而不实的文章,一定要严肃对待,决不能让侥幸投机的人占了便宜,这才是真正的公正公平。
                                                       六
         从今年作文试卷子看,走题偏题的特多,看来语文均分肯定上不去了。其实,纵观今年的语文试题,基本依循了2010的考试说明,大体看也中规中矩,并没有多少偏题怪题。那么,今年高考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反常的现象?我想是事出有因的。
      以作文题为例,大致说原因有四:一是命题自身,命题者估高了考生的水平,试题以诗歌为材料,这种题型本来就很冷僻、难度过大,又缺少桥梁,结果在审题第一道关就设置了比较高的门坎,从而致使考生审题时难以准确解读,被第一坎淘汰;二是考生的自身审题的水平普遍较低,由于平时对诗歌的欣赏水平不高,众多考生对诗中一些明显的信息点,居然视而不见,或遗弃忽略,或舍本逐末;三是广大一线教师平时忽略了对审题的训练,四是诗歌本身就存在一个多元化的解读。细读阮元的《吴兴杂诗》,我觉得既可以理解为写景诗,也可以理解为抒情诗,而说到哲理,那说不准还有许多后人附加的因子。---凭什么要求考生只能去谈所谓“因地制宜”“按客观规律办事”“不搞形而上学”“不搞一刀切”之类的哲理?----限制太死,“跑题”自然多。由于跑题量太大,试评后,我们不得不重新修订四类卷评分的细则,放宽尺度。其实,命题者对今年的作文题完全还可以做些稍宽泛的引导,比如在诗后加上以下导语:对于这首诗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解读,有人说它是一首精致的写景诗,有人说它是一首寓情于景的即兴抒情妙诗,还有人说它是一首蕴涵丰富哲理的言志诗--- 请根 据 你的理解和思考写一篇文章。 假如有了这样的导读语,我以为今年“跑题”的现象就会大大减少,作文分数也会真正维稳,而不至于过于偏低。近年来,全国各地的高考作文题,都在有意降低审题的门槛,着力去考查考生语言组织和表达的能力,以期努力提高高考选拔人才的功效,2010安徽作文题,却逆潮流而动,人为拔高审题的难度,我个人认为这种做法似乎有些本末倒置,未必是妥。
     ---当然评卷中这些问题的出现,对我个人今后的教学都有很大的启迪和帮助---平时仔细要对照考纲,认真落实对每一个考点的能力训练。
                                                       七
      据报道,从北京传来的消息,说北京今后高考阅卷教师必须达到博士学位。--看了就有点想笑,这事显然很荒唐:文凭真能代表能力水平经验,博士硕士的阅卷水平就一定高于中学教师?据我所知,在高考阅卷评分中,对水准尺度把握不准多数的还是那些高校教师:教授、博士、硕士们,不是因为他们没水平,而是因为他们往往不了解非常时期之下的高三学生,由于他们并不不了解高考试题的细则,自然时常会犯眼高手低的失误。我觉得高考阅卷,肩负着对整个高中教育教学质量的检测和高校选拔人才的双重功能,所以要想真正提高阅卷的水准,确保阅卷的质量和信度,有关部门要尽量多从一线中学教师中抽调人员充实到阅卷队伍中来,并形成一支较为稳定的阅卷师资队伍,尤其是尽量多抽调那些省市级示范高中具有两届以上高三毕业班经验的中青年教师。安徽省今年侧重从中学高三一线选调教师加入评卷队伍,应该是值得肯定的。我以为北京这种儿戏般的政策规定,不到明年也许就会被自然取消。---中国人往往最喜欢搞新招,喜欢做大,喜欢务虚不务实,历年来一些应时即兴的稻场棚政策不知误了多少人才!-----人们真应该知往鉴来。
                                                           八
        今天是回去的日子,说来送我的人因故没来,正恼火焦急时,我得到了新友小强及他的朋友热情相助,他们推迟了同学的聚会,牺牲一半小时,专车绕道把我送到汽车站,让我好感动!

     从合肥回家的班车就像一部60年代的老爷车,一路招手一路停,一小时的路要走两个小时。更可气的是司机为了省电,连电视也不放。幸好学生送了我一个很精美的mp4,三个多小时就闭着眼睛听听音乐,不知不觉也就过来了。--女声中我最钦佩彭丽媛,人家用得不是女人的脸蛋,而是底气;通俗中我最喜欢刘欢,人家靠的不是男人的身材,而是阳刚。所谓情歌王子张信哲的歌其实一点也不感人,因为太矫情。他的歌远不如李双江的“草原之夜”真实动情,更不如刘欢“弯弯的月亮”洒脱豪放。--“爱就一个字”?明明是三个字,起码也是两个字;“爱水如潮”?那也不准确,真正的爱水是理应如潭水的;只有那首“渐行渐远”勉强还有些道理。我想的很开,其实这世上没有什么事是能够永恒的,什么事都会在不知不觉中渐行渐远,而绝不可能永远“涛声依旧”,因为人也好,自然也好,每时每刻都在变化。--就像地球真能永远绕着太阳转?月亮真能永远绕着地球转?---所以,我对那些自私自利,自以为是,唯利是图,溜须拍马,急功近利,言行不一,口是心非,恩将仇报,知恩不报等林林总总的社会现象只取一个对策:坚守节操,直面现实,顺其自然。
                                                             九
        高考结果终于出炉了,四位班主任依次向我通报了相关数据,情况比我预想还要好,有个班竟完成了学校指标的190%!教师干活靠的是良心,讲的是良心,看来同事们都在为良心努力。--外边骄阳似火,内格心静如水,“宠辱不惊,去留无意”,我现在正需要这种心境。
                                                                                      2010.6.30大暑中

  • http://blog.stnn.cc/StBlogPageMain/Efp_BlogLogSee.aspx?cBlogLog=1004562527
  • 2010-6-30 17:02:35
  • 我的编外“徒弟”
  •  

        认识她有几年时间了,她一直关注我的博客,她知道我是做教师培训的,她也经常就我记录的教师培训情况发表观点。她说我们的培训真好,只希望自己能成为我的“徒弟”,于是,时不时的我们会通过QQ交流,我也允许她加进了我的培训班的QQ群,在那里听取同学们的声音。

     

        更多的时候,我和她的交流是通过文字,她也善于记录和整理,但是她没有博客。所以,我经常收到她的一篇篇的文字,通过QQ就可以离线发送的,这些文字于我而言更多的是学习我能给她的就是鼓励,因为她的做法总是不“安分守纪”,充满了若干的创意,也渗透着她对孩子们的情感和智慧,也体现着她对自己职业和生命的敬重与珍惜。

     

        在这些成长的过程中,她也获得过类似县优秀教师之类的称号,这所有一切给我一个感觉,她是一位很好的老师。

     

        前天晚上有空上线,她发来了一个视频,打开一看是她给孩子们制作的初中生活的电子记录册,设置是自动播放的,配上的音乐是“我们都是好孩子”。看我这个,我给她留言问:“是不是孩子们毕业了?”

     

        她说了很多,重点是这届学生带的最好,她给我看了自己整理的学生的成绩情况,先后有班级学生在全县考试中前100200300所占的人数与比率,还有班级学生成绩在本校同级段学生占前位的人数和比率。

     

        她还写到:“在本次中考中,班级有4名同学进入全县100,年级前20名,班级占18名。学校正取生25名,班级19名。”作为一个数学老师,她还将这次中考学生的成绩做了统计:满分120:119分4人,118分4人,117分3人,116分能够2人,116分以上共13人。110分以上30人。平均分109.6。

     

        显然,进入全县排名的情况与生源是有关系的,而在本校中的成绩遥遥领先的情况是与教师的辛勤工作和智慧付出有关系的,她还把自己怎么带班级的经验写进了材料,准备申报今年的市级先进教师。

     

        与她一起准备申报的还有她们学校分管教学的副校长。于是,她犹豫了,跟校长竞争一个名额能行吗?她连写材料的积极性都没有了,可是,显然,放弃是她不甘心的;直接去跟校长沟通,把机会开心的留给校长,希望自己下次有参加申报的机会,这是更加不愿意去做的。于是,在犹豫中听到学校领导说,申报的过程要提交材料、自我发言和投票等环节时,她似乎获得了新的力量。

     

        因为,她不担心自己的票数会少。更重要的是她也一直在分析领导的心思,通过领导的说明,她自以为是地认为领导可能会照顾一线教师,于是,她犹豫的心开始动摇,立即准备了材料和发言稿。

     

        可是,就在第二天述职结束后,令她没有想到的是,能有投票权的只是学校中层以上干部,她急忙从现场撤离了,她知道自己的结果会是什么。

     

        她坐在电脑前,盘正自己的心情。她问我是不是当初就应该不参加,我说,既然参加了就不后悔,成长需要公平,公平需要我们去经历不公平。在相对的公平与不公平之间我们才能找到人生的平衡点,这个世界那里有真正的公平呢

     

         事情就这样过去了,她有她的感悟,我有我的叹息。感谢这么多年了,我在她的激情和理智、开心和无奈的众多故事中所获得的对一线教师教育生活的感受。在这个意义上她应该是我的“老师”。

  • http://blog.stnn.cc/StBlogPageMain/Efp_BlogLogSee.aspx?cBlogLog=1004561126
  • 2010-6-30 7:16:04
  • 六月,多雨的季节
  • 六月,南方的雨,下得很勤快,似乎是怕世人忘了它的存在,也似乎是在朝着人间呐喊,更似想要洗刷掉人世间一切的不干净……上帝,请您护佑那些陷于灾害中善良的人们,他们没有罪,如此灾难降于那些罪恶的人身上就够了,不是么?善良的人儿遭受苦难总会让人隐隐心疼,无力改变什么的人只能在心底默默祈祷、祝福……

    六月,期末,对大部分学生来说这是为期末考试紧张复习的阶段,但对于小部分捣蛋鬼来说这是捣蛋最疯狂的时期。所以,期末对于班主任来说无非是管理的非常时期。因为一颗责任心,常常让自己沉重起来,也让自己产生了一种痛的根源——欲望,这欲望便是想要去改造捣蛋的家伙,从内心去改变他们。于是,跟他们急,给他们和风细雨,看着他们心疼、无奈……

    在校长面前表态:不是装清高,没想过要去争什么荣誉,只是想听着心里的声音去做,尽心尽力,问心无愧就够了。但作为2班班主任,细细想来,对于班里最捣蛋的那两个家伙,心中还是有愧:那两个家伙其实内心都渴望老师对他们的关爱,但有时碰上自己累的时候,会忽略他们。很明显地,如果只叫其中一个捣蛋的家伙进行面对面教育,另一个家伙就会有点难过地问:“老师,怎么只叫XX不叫我?”或是像恳请教育的样子:“老师,我要去吗?”他们经常闯祸——从课堂到课后、从白天到夜晚(甚至是凌晨),常被老师批评教育,他们的父母都很配合,特别是其中一位家长,他们的表现可以打满分了——班主任、学校提出的要求无一不满足、无一不配合。很感激,也很幸运。

    今天下午上课的时候看着捣蛋的那几个家伙能比较自觉、认真地完成我交代的任务,意外的同时更觉些许的欣慰。希望他们能够坚持做好。给他们更多一点关爱也许他们也会做得更好。一位长者曾说过:“调皮是孩子的天性,而中国的教育是在扼杀孩子的天性。”这是大学时代做家教期间向那位长者请教的时候说的,无可否认,工作以来,从未受过的委屈受过了,从不愿做的事情也做了……请原谅力量微薄的我……

    前几天班里的其中一个捣蛋鬼扰乱课堂秩序,让科任老师没办法上课了,他却还和老师吵架。一番批评教育后问他接下来对那位老师该做什么,他说会写封道歉信给老师,顺水推舟让他当面向那位老师道歉,没想到他真的做到了,看着他站在那位老师面前道歉的样子,觉得那个时候的他很可爱……其实,有些是非曲直他们是懂的,并不是一无所知,只是天性使然,加之自制能力不高,更多的时候是控制不住自己吧。给他们多一点的机会他们便能做好一点。

    昨天,他们中的其中一个“领导”着扰乱了中午纪律,一开始金口难开的家伙最后也还是说出了“真相”……虽然他们身上还有很多这样那样让老师们看不惯的毛病,但是,至少他们也有在努力听老师的话。作为班主任,一向信任他们的我有时也会因为他们遭受同事的“质疑”:你就这么单纯,这样也相信他们?但是,感觉他们就像自己的孩子一样,哪有父母不信任自己孩子的呢?!他们“坏”,我急;他们表现有进步,我开心。那样的心情,真的很真实很实在。虽然他们有时弄得我很忙很累,但忙过、累过之后更多的是感谢,感谢他们让我成长,让我摸索着应该怎样更好地教育他们。

    今天下午1班的几个捣蛋鬼在教学楼前碰到我时向我问好,其中一个家伙说:“老师,你终于笑了。你这几天都没对我们笑过,今天终于笑了。”也对吧,因为上个周末补课、事情不少,加上积压的坏情绪,最近真的笑得少了吧。那是一个狡猾的家伙,常常捣乱,没想到还注意到了老师的情绪……这个家伙,今天傍晚在浴室好像又闯祸让他的班主任忙得团团转了……

    六月,多雨的季节,事情多了,运动少了,笑容少了……但,不会忘记笑的,不管有多苦,最终,都会记得笑的。哪怕被学生说:“老师,你怎么笑起来就像个小孩子一样?”六月,也是成长的季节……

    期末了,孩子们,加油!

                                                                                                                           2010年6月24日晚于宿舍

  • http://blog.stnn.cc/StBlogPageMain/Efp_BlogLogSee.aspx?cBlogLog=1004560837
  • 2010-6-29 23:24:23
  • 美术教学中童心更可贵
  • 世界上最动听的是童声 ,最美是儿童画,它是那样原始,而又那样天才生动 。毕加索曾说:“我花费了终生的时间 去学习向孩子那样画画”。儿童是天生的艺术家,绘画是儿童对世界的认识与交流。要想了解孩子,就要认识孩子的画。因为孩子的绘画表达了人之初最无邪的情感,是一颗颗最真挚的童心。

    作为美术教师辅导儿童绘画,光有热心、耐心和爱心还远远不够,更重要的是对孩子们深深的理解和具有一颗天真纯朴的童心。只有走进孩子们那片童心世界,我们才能感受到他们世界的多彩和稚趣,才能真正体会到他们的纯真和无邪。我清楚的记得在一次公开课中,由于最后评讲作业的时间不多了,就没有教学生自己介绍作业,而是我自己根据学生画的内容简单的说了几句。下课后,教研组长对我说:“你知道吗?刚才在下面那个同学说他画的意思和你说的不一样。”把学生叫过来问了,果然不一样。在儿童的心里有他自己的世界。儿童画不是缩小的大人画,它是儿童和世界的交流,表达了学生的喜怒哀乐。所以我们要学会倾听,学会尊重孩子。这样才能理解学生,学生才会尊重你。

    还有一次,我看到一个佳乙的学生在画面上同时画了许多个太阳,刚想责问她,你画这么多太阳干什么?一想到上次的事情,就没发火,而是趴下来问她为什么要画这么多太阳啊?她说他们是一群好伙伴,在一起互相玩耍。哦,原来是这样。按照以前一般情况,我会想方设法让孩子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孰不知如此便会扼杀孩子的童心。正确的做法应对多个太阳的想法表示赞同。使孩子的奇特想法得到保护和鼓励。而培养想象力,这对于学习绘画却是极有助益的。当孩子无拘无束地描绘他的“杰作”,常常会有成功的火花迸出。所以,我觉得作为一名美术教师具有一颗童心是必要的。只有当我们真正拥有一颗童心的时候,孩子的一切都会引起我们的兴趣,孩子的心声会引起我们的共鸣,这样就形成了成人与儿童之间十分融洽而自然的交流。在这种气氛下孩子会十分乐意向你讲述他们的那方世界。而此时教师抓住这一时机对孩子加以引导,往往会取得满意的效果。要想让孩子听你的话,你必须学会认真耐心地倾听他们的絮絮叨叨。 
        欣赏儿童的绘画作品也是如此。首先你得怀有几分童心,这样才能熟悉儿童独特的绘画语言,了解他们特有的想法和感受,从而明白他们为什么要这样画。常常有这样的情形:面对一幅儿童绘画,我们一开始还看不懂或不太喜欢,通过与孩子的交谈,启发他说出画这幅画的想法和作画过程,这幅画就变得好懂了,而且越看越有趣味。只有理解了孩子的想法,才能从那些离奇的想象,不合“情理”的夸张,不讲透视的画面中悟出一些意味来;才能从五彩斑斓的色彩中看出独特的审美;才能被那些意想不到的想象和天真烂漫的童趣打动;才能被美好的情感和活泼的韵律所感染。然而不具童心的人是无法享受到这种欢娱的。他们不但不能享受这种欢娱,而且还会夺走孩子们的欢娱。因为他们是以成人的技法作水准来品评孩子的作品,也就会以成人作品的味道作为儿童的模式,强使孩子接受。孩子将不能沉浸在自己的心境和想象中自由自在,自得其乐地作画了。这种做法是十分有害的,它忽视了非常重要、非常宝贵的素质——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培养。在其他学科教学中,我们似乎都意识到生搬硬套读死书对于孩子是没有好处的,为什么在富有创造的绘画活动中,我们反而要给孩子加上那些不切实际的约束和限制呢?聪明的教师总是给孩子安排一个比较宽容轻松的环境,在一定程度上让他们自己去看、去想、去画。当孩子潜心画画的时候,一切都是按他们自己的理解、自己的想象在进行。这里是孩子自己的天地。教师应该尊重孩子的主体地位。我们只需要在一边密切地关注着,当然也得随时准备提供受孩子欢迎的启发与帮助。我们知识,培养孩子心灵中的审美意识、创造性思维是不可能一蹴而就的。它需要儿童自身的兴趣和时间,也需要教师的耐心和方法。
    然而,作为生命特定时期的产物,儿童美术短暂而炫丽,失去珍爱与引导就会自生自灭,儿童美术教育显得极为重要。每个孩子都有绘画潜力,如果任其自然发展,就会停滞不前,如果忽视其发展规律,向其灌输绘画技巧,反而有碍孩子发展。只有重视儿童自身存在的自发性和主动性,用激活的方法启迪孩子通过积极发现和主动探索进行美术活动,从而培养孩子的创造思维,发展个性,提高审美素养。 在引领孩子感悟美的同时也为他们开启了心智之门,在艺术创造过程中获得的审美体验、创造能力和表现能力可能影响孩子一生的思维方式和人格特征。儿童美术教育并不以培养少数画家为目的,它是对人进行心理、思想、情操和人格的熏陶,是人的素质教育,是全面育人的教育。“儿童美术的教育的目的不是将成人的艺术技能嫁接或置换给儿童,而是在儿童自身创造的基础上,经过艺术启迪、引导、培育。”(杨景芝语)

     我们有时侯出于对学生的偏爱,总是不由自主地把一些功利主义价值观念赛果塞给孩子要求自己的学生比别的学生“画得好”,一个劲地鼓励孩子为夺奖去竞争。这种过早地使儿童承受压力的做法,是不符合儿童绘画学习的自身规律的它无异于拔苗助长,结果是事与愿违。而且它将挫伤儿童画画的兴趣和自信,也背离了通过绘画促进儿童素质全面发展的本来目的,因此也是不可取的。我们知道儿童期受到的教育有着无比的生命力,它将在人的一生中长期发挥作用。能够使我们称得上是一个称职教师的,能够使儿童早期教育得以成功进行的,首先是我们的童心。辅导儿童绘画也不例外。童心比热心、比技巧、比耐心更重要!愿我们都能深深地理解孩子,并且永远葆有一颗天真纯朴的童心!

  • http://blog.stnn.cc/StBlogPageMain/Efp_BlogLogSee.aspx?cBlogLog=1004558823
  • 2010-6-29 9:01:57
  • 幸福的告别
  • 其实一直到和学生们说再见的时候我还没有一点儿伤感的情绪,如很多个学期一样,这是我上的最后一节课,如大多数老师一样,我此时的心里是一阵的轻松,终于可以不用再备课了,终于可以歇歇了。可是当我起身走向教室门口的时候,前排的一个女孩儿突然一句,“老师,这课真的上完了?”扭头竟然看到了不舍,“老师,给我们留下电话吧。”没有犹豫,转身回去在黑板上写下了我的名字和电话,再转身时已在学生们的掌声中。

    其实每个学年都要告别一批学生,但像这样的告别仿佛是第一次,这两个班的学生们又一次让我喜欢到不能。与这批学生相处的时间只短短的一个学期,每周两节课的见面实在算不上多,但从一开始我就一直享受着他们给我带来的一个个惊喜。上的课是“语言技能训练”,记得外专的领导当时和我说,“这是门新开选修课,你上成什么样这门课就是什么样的”, 这门课从前没有上过,没有教材,没有大纲,所以接的犹豫,上的忐忑。这是第一次给中文系以外的学生上课,这是第一次给学校的专科生上课,因为不了解所以每次设计的主题训练我都没有把握完成,每一个内容的完成状况都让我感慨万千,他们充满个性的自我介绍,富有激情的演讲,投入认真的课本剧表演,慷慨激昂的辩论都让我不由得鼓掌。不只一次地向同事们讲述着我别样的课堂,不止一次地向同事们表达着我对这两个班学生的喜欢,喜欢这批学生们大胆自信,喜欢他们毫不掩饰的情感表达,喜欢他们不断向上的精神。

    再次让我感到幸福的是回来后陆续接到的学生们的短信。“刘老师,您好!我很高兴遇见您,直到今天我发现自己站在讲台上不怎么紧张了,真的很感谢您教我的一切一切。今天我真的很伤感,不想让您离开我们。但我期待下次与您相见,祝您工作愉快!勿忘。”发短信的学生是个有着甜甜笑容的小女生,第一次叫起她来因为紧张把握不住声音而没有完成既定的朗读,后来是不断地鼓励与训练,在今天最后一节时她流利动情的朗诵感染了我。回复:“我一直记着你甜甜的笑呢。以后的人生中自信些,加油!”

    今天学生们的短信我都回复了,算是感谢他们这一学期来给予我的快乐吧。

     

  • http://blog.stnn.cc/StBlogPageMain/Efp_BlogLogSee.aspx?cBlogLog=1004557789
  • 2010-6-28 18:05:19
  • 高空甩书甩卷子的学弟学妹啊
  • 高空甩书甩卷子的学弟学妹啊

     

    我的母校,一个正在准备庆祝70岁的华诞的老牌“国家级示范中学”,一个于右任老先生题写校名的学校。今年如往年一样,在学校的“贴吧”上,甚至在土豆网、优酷网上,再一次看到母校高三的同学,在教学楼上,几百人,甚至上千人,在各个楼层,用往下甩书甩卷子的方式(注:将教科书撕成一页一页的往下甩),以庆祝“解放”。

     

    去年母校高三同学的甩卷子行动,视频题目为《昨夜×中大规模甩卷子事件视频》。是在晚上进行的。从画面中看到,整个教学大楼灯火通明,透过教室和走道上的灯光,看见楼上的同学密密麻麻的站满了各楼层的护栏前,他们使劲儿地往下甩卷子。就像大雪天,卷子如鹅毛大雪般从楼上纷纷扬扬飘下,楼上的同学大声吼叫和尖叫,楼下的同学同样如此。尽管是黑夜,光线不是太好,但还是能看见,地面上不一会儿就已是“白雪”一片。看上去,整个场面火热到有点失控的地步。对于这样的视频,我们的学校的贴吧的吧主,在里面不但扇阴风点鬼火,而且,还把这样的视频帖子加为“精品”。

     

    今年的甩卷子行动是在大白天,场面同样热闹。在土豆网上的视频有两个,分别为《×中丢书吼楼事件视频》  《××中学——革命》。从白天的视频的看,场面就更加清楚,书页卷子从各个楼层飘下,从低楼层往上看,飘下的书页卷子,几乎把视线全部遮掩,让人看不到天空。伴随着卷子的飘下,通过画面,可以看见甩书甩卷子的同学们的手舞足蹈,通过画面,更能听到这些同学们几乎疯狂的吼叫和尖叫。

     

    土豆网网上,有母校的学弟学妹为此跟帖:“××中学历年高三传统,丢书!吼楼!

     

    最为要命的是,在学校的贴吧里,在甩书甩卷子的视频帖子后的跟帖无数,在这些跟帖里,你看到的,更多是“欢呼”、“雀跃”,除了顶就是顶,更多的是一些同学的不满,泄私愤,对老师、对学校、对教育,什么意见甚至脏话都有:“老湿,校狗,正叫处,统统爬去见鬼吧”……骂学校不该让他们穿校服,不该管他们抽烟……还有低年级的同学也在跟帖,说到明年这个时候,我们也要这样,而且,还声称,要把场面做得更大!

     

    更让人“震撼”的是,学校网站的主页上,挂着老校友庆贺母校70岁的华诞的文章,其中有一篇是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的老×中人谨贺——给母校七十岁生日的祝词!文中包含深情的说出了很多校友的心声:“落其实者思其树,饮其流者怀其源,回想起在母校学习和成长的时光,我们总是充满感激和温暖:这里有优秀与慈爱兼备的教育团队,这里有秀雅大气的校园环境,这里有辛勤负责、与我们风雨同舟的老师,这里有活泼可爱、并肩战斗的伙伴,这里有……”!

     

    而在学校的贴吧里,却是我们的有些高三同学对学校、老师的毫不遮掩的谩骂、攻击。下面这篇最具代表性《政教处的狗》,截止2010628日上午10点,网页显示,点击量3950,回帖量77。而且,这篇贴被贴吧吧主加为“精品”。

     

    我们来看看这篇“精品”贴是如何不知文明礼貌,不知尊重师长的:“蒲胖子、江德狗、夏瓜批、龙胎神、还有那个巡逻队的老头(其实就是一只政教处养的狗)。老子们毕业了,来弄我们撒,我们在×中3年,你们MMP犯贱卖瓜3年,S13们,哥些走了,不带走×中的一片云彩。不读×中后悔三年,读了×中后悔一辈子……”。在众多跟帖中,只有一个贴在表达不同的意见,其他的,全部是“顶贴”。

     

    学弟学妹们为什么有这样的举动?甩书甩卷子成风,而且成了“传统”,这些如果可以理解的话,那么有些高三的同学在考上大学后,在即将离开母校的时候,居然破口大骂自己的学校自己的老师,这该做和何解释呢?

     

    我倒是在想哟,这样的学生以后如何在社会上职场上混哟!日老师批评了,管教了,不但不领情,还要在离校的时候,秋后算账,报复老师报复学校。这样的学生,自我膨胀到极点,完全以自我为中心,不知道理解服从,这些最简单的道理,和做人的规则,以后他(她)所处的生活环境工作环境,会容纳这样“个性张扬”的人吗?这样的人,是个别倒无妨,如果人数不少,那不但是他们以后的人生的悲哀,更是我们社会的悲哀!

     

    还有,学校对这一系列的问题,始终保持沉默,就更谈不上自己的态度了!这又是为什么呢? 我们可以认为,学生还“没有成人”,还不懂得更多的道理,但是,学校的不闻不问,甚至“放手”让学生去“个人发挥”,把学校的贴吧几乎变成了某些学生的不文明的举动的场所,这样的“国家级示范中学”,让人不免不在心里打个问号。不过,我们从这所老牌的“国家级示范中学”中,多少可以管中窥豹!——我们的有些同学们这样的状况,到底反应或是说明了什么问题?!

  • http://blog.stnn.cc/StBlogPageMain/Efp_BlogLogSee.aspx?cBlogLog=1004556846
  • 2010-6-28 10:58:36
  • “该怎么办”读后感
  • “该怎么办”读后感

    文/静茶淡雅

    一个读初二的学生,因为与父母无法勾通:“在一次又一次的失落中,让自己堕落了又堕落”。于是写下“我该怎么办,请告诉我。”此文读后,心情很沉重。该文原本与我无关,因为与娟琴妹子聊起对孩子的教育,聊到为人父母的辛苦付出,她便发过来这样一篇文字。便对妹子说:容我晚上静下心来细读,随后写下我对该文的读后感,表述自己的立场。因为该孩子在最后这样说:“只希望大家让我知道什么是对的,切忌不要说他们的好。因为我不想知道,你们只需告诉我怎么办?谢谢大家。”但是我在想:为人母的我,如果碰到这样的孩子,我该用怎样的方法与他勾通,缓释矛盾?

    在这儿,无需为孩子反叛的性格,给予一一分析。作为父母,那怕文化低,就算是更年期,也不能将情绪施加给孩子,何况是轻则唠叨,重则打骂。那孩子说了:“文化少,可以理解、但是为什么这样用他们的方式教育我们呢?”因为难理解父母对自己的教育方式,才想到了:“也许是他们的更年期到了。”如果我是孩子的父母,读到这儿,会感觉很羞辱。原因是:孩子在往病态方向看待自己的父母。可怕的是:一旦这样的想法在孩子的大脑中形成,以后只要听到父母唠叨,遇到父母打骂,孩子不仅更叛逆,心眼里看不起父母。因为他感觉到了父母的病态,更希望自己有独立思想和行为。

    “我只要活出个性,我只要生活快乐。”这是孩子的心声。也可以理解为每个就读孩子的心声。只不过个性过于偏激的孩子,遇到个性过于暴烈的父母,因此碰撞引发出火花,才会直白地吐露出心声。因为这孩子说:“我对老师说过、我对爸妈说过、我只希望快乐。”而孩子自己又这样说:“老师问过我,快乐是什么?对于有的人,快乐是做坏事;对于有的人,快乐是帮助人;对于有的人,快乐是去实现。但对于我快乐又是什么?随意!”我能想像,当孩子的父母做到“随意”两字,会有怎样的暴烈态度。如果该父母懂得:适得其反的成语,某些语言和行为,是否该更收敛,宽松些。

    在这儿,似乎想对孩子父母要说的话有很多。但是,既然是答复“告诉我怎么办”的孩子。我想作些善意的提问:你所谓的随意,是怎样的随意法?是暂时放弃学业,在家靠父母养活,还是继续学业,只要父母不对你唠叨?如果你想放弃学业,离家出走。你自己也说过:“我很想离家,但是我养不活自己。”既然你知道,停止学业,离家出走于你不利,何不静下心来,读完必修的学业。随后,用一个成年人的身份,远离父母去努力打拚,显露自己独特的个性,还自己一份自由。从你知道离家你难养活自己,说明你还是个理智的孩子,你的思想不闭塞,你也了解外面世界存在的无奈。

    然而,万不该说这样的话:“你再好的家庭也许你会好,不好也许你会不好。”如果我是你父母,会因你这段话而伤心。出身是你能选择的吗?就好比父母,可以挑选个既孝顺又懂事的孩子降临到家里吗?有话说“子不嫌母丑”。尽管你没嫌父母长相的丑陋,但你却很婉转地抱怨家境的一般。要知道,有钱人家,如果没人在打拚,没有一定的背景和实力,岂能拥有万贯家财?如果父母反过来抱怨:别家的孩子与你同在一所学校,每天吃一样伙食,相同的老师授课,为什么时候人家能考出好成绩,你却不能?道理相同,因为你是大多数孩子中的一个。而家的平凡,也如大多数相同。

    在这儿,我想要对该孩子解答什么是个性?“所谓个性就是个别性、个人性,就是一个人在思想、性格、品质、意志、情感、态度等方面不同于其他人的特质,这个特质表现于外就是他的言语方式、行为方式和情感方式等等。” 当我查阅相关资料,才能给你个正确的启示。而我只想从简单易懂方面切入,也就是所谓的个性,不仅仅是长相,扮酷有多少人追逐中体现。人的思想、品德意志的形成,如果没有丰富的知识充实到大脑,你拿什么装备自己。是张扬做作,还是随波逐流?是短视肤浅,还是人云亦云?如果是这样,你的个性是扭曲的,病态的。也不配在他人面前谈个性论自由。

    谁家的父母,不希望自家的孩子将来能出人头地?谁家的孩子,不愿意自己是个学习上的佼子?然而,陈旧的教育体制下,决定了孩子没有自己独特的思想,一切为了考试,为了成绩。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做家长的也只能重视成绩,注重排名,而轻视孩子思想品德的培养。孩子或许也想努力争第一,只是进步缓慢,让别人迎头追上。落后了的孩子,如果在学校缺少了老师的鼓励,回家又遭遇到父母的责怪,学习就再无动力。心态也随之发现微妙的变化,当变化慢慢积累,而学校家庭又不能及时发现孩子思想的转变,孩子会感觉得不到重视,而自暴自弃,最终产生厌学情绪,性格叛逆。

    倘若那孩子读到我的文字,或许会问:是否你对孩子的教育很得法?你的孩子行为我思想很健康?我想对那孩子说:我家的女儿当时也很厌学,而且还追星,只是我没有强要她断绝追星的意念。为了孩子的学习,我可以放弃自己所有的业闲爱好,陪她聊天,做她的朋友。发现问题,及时与老师勾通,稍微出了点成绩,马上表扬,给予精神上的鼓劲。所以说:为人母,对于孩子的一路成长,我做到了问心无愧。尽管孩子后来只考上大专,我们也没因此而失望。还是一样的鼓劲,一样的关心。可以肯定:我家孩子的思想很健康,行为能力也积极向上。并且很孝顺,很明白父母的良苦用心。

    娟琴的孩子也在读初中,用她的话来讲:晚上推开一切应酬,伴孩子复习会考。当我询问她:是否有空29号晚上去文化馆看演出。她这样答复我:为了伴陪孩子,我几乎把朋友都甩了。等孩子放暑假了,再复出。我能理解妹子的良苦用心,她的现在,就是当年我的翻版。不想猜测,询问“我该怎么办”孩子的父母,是否称职?是否从小注重对孩子的教育?但如果自家的孩子,对于学习的自觉性不是很好,就该有自己的引导方式。若感觉自己无说服的能力,就该与老师联系,有积极配合的态度。或者我们对孩子的教育不值得提倡,甘愿成为伴读。起码一路见证孩子成长,苦并快乐着。

    星期日 2010年6月27日

  • http://blog.stnn.cc/StBlogPageMain/Efp_BlogLogSee.aspx?cBlogLog=1004556340
  • 2010-6-27 23:10:51
  • 晾晒我们的情感
  •        雨一直在下个不停,这样的雨季对于正处于离别的人们来说也显得特别的缠绵、依恋和不舍,孩子们早已离开了这个美丽的校园,而我又回到了久违的办公室,在杂乱的办公桌上收拾着自己的东西,收集孩子们留给我的合影、留言、祝福。突然一本小小的笔记本映入我的眼帘,我正诧异着,翻开一看原来是10班的十多个孩子们特意留给我的,当我看完合上笔记本时往窗外望去时,发现雨停了,或许是想让我晾晒笔记本上孩子们的真实情感了吧!

     

    老师呀:

        记得刚进初一的时候,我对社政这一科目一窍不通,当时班主任走进教室问你找到得力助手了没?你指了指我,受穷若惊呀——

        在心中细细地回忆你的形象:严厉、有自己独特的方式、爱穿旗袍……我想正是因为有这样的你,我才会愿意用心去学历史思品这一科目。初一,是为了不让您失望,为了对得起课代表这一称号,而初二、初三我才明白我愿意去了解是因为你的课让我知晓了许多我不屑了解的事物。

       在课堂在学习过程中,你给予了我们太多太多的鼓励,你的话对于我们像颗宝石,给我们生活中难以遇到的启迪。

        有时进入你的空间,看见你如此细致地将同学的一丝一毫描绘出,不由地一颤已经多久没有见过这样的老师了呢。

                                                                                                                   —                                             — 宇  

            一声“老师呀”叫得那么矫情,感觉你正在推门而入,细数着自己这一路走来的历程,让我看到了我在你的历程中游走着,陪伴着,启迪着。而你的最后一段话也让我“为之一颤”,原来老师和孩子们在惨烈的分数竞争中逐渐失去人与人倾心的交流了,甚至有时会让我们迷失方向,甚至于产生矛盾。我就记下那么一点点的感慨会使我的孩子们“为之一颤”,其实我知道很多老师都愿意付出,那么我们的孩子是不是都会“为之一颤”呢?我想未必吧,只因我们与孩子们在情感上有距离,于是就不被拉近,就失去了信任,就出现了“吃力不讨好"的现状。

             而空间对于我而言,我只是想在这里记下我们的教育故事,在以后的岁月中还能看得见我们逝去的时光。

              (哈!作为一位历史居然恋上了书写历史,不知这算不算犯职业病啊?)  

     Dear     叶

         身穿旗袍的你是那么优雅,你是我心目中的女神,您把工作做得那么细致生怕我们不会做,这让我有种错觉,只要不是白痴,没有教不会的学生。您的课堂总是吸引着我,那么生动有趣,我不知道您是否在备课时做了大量的工作。

         我十分庆幸能遇到您这样的好老师(绝对的真心话)我曾经想过,如果您是我们的班主任那该多好,您是那么地有办法。

         我知道您对我的了解不是很深,三年了,你曾给过我这样的评价“你是个安静、内敛”的女孩,我真是受穷若惊啊,生平第一次有人这么形容我,太感激你了对于我有这么高的评价。                                             

                                                                                            祝你健康   不要再生病了。

                                                                                                                                   ——  青

            看着你的书写你近乎把我“神化”了,相对于你对我工作的“细致”观察,我就“大意”多了,对你的这番评价我早已忘记,难得你记得那么刻骨,让我想起了我的一位老师对我的评价,我也是像你这样的记得那么深沉,之所以记得那么深我想我和你一样我们都喜欢我们各自的老师,你的一番话语将会继续让我努力做个孩子们喜欢的老师,继续着我心中的梦想。

               一句“不要再生病了”再平常不过的话语,写在这里却是那么温馨那么有分量。我想说:“我一定要好好的。”

     

    Dear社会老师

       光阴不紧不慢地走过三年,中考如同一面凹透镜,我们这些光线经过它各自即将分离。想起初一进校的场景,宛若昨天一般历历在目。

         记得当时的我到了一个陌生环境,很难适应,特别是社会这门功课学得极差,我简直对地理这部分一窍不通,第一次考下来我就蒙了才60分,后来我十分苦恼。是您每次上课都能叫我起来回答问题,尽管我支支吾吾,您却始终十分耐心地教导我,这样我才能在那次的期末考试中取得高分。

        在我眼里,您对我们每个学生既严厉又慈爱,您有自己的独特教育方式,还有哦,您总是能把旗袍穿得如此优雅动人,呵,或许在我的认知里张爱玲最爱旗袍,而您就仅次于她了吧!

        说实话,我真的挺喜欢您的,您开导的不仅仅是学习有更多人生的智慧禅机,每次听您说话我都挺有启发的,您的话不仅仅是对我们的鼓励也道出了我们心声。总而言之,三年的记忆里,您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您近乎perfect.

              老师,允许我将一首诗送给您:

              空气里是墨色书卷积淀下来的年久芳香

              别离就在眼前 回忆如流水

            缠绵在你指尖的声声教诲

            空旷的教室  缩小了整个世界

             无限放大了你

             我想说:谢谢              您!                                                                                                                                   ——铭

           你的诗在我的指尖跳动着,你的这份情感缓缓地输入我的日志,在一字一句的敲击中,在心中默默地品味着,忽的发现自己的眼里已经是潜含泪水,我不是个不易流泪也很少流泪的人,只是情到深处不能自控了。

          真不知道这首诗你是突然有了灵感还是酝酿已久的情愫,念着念着我就仿佛看到了我自己正站在我们班的教室和大家进行一场“头脑风暴”。那个时候是我最激情最有感想的时候,喜欢那样的时光我们一起畅谈名人、人生、还有我们心里的话,在那里我们散发我们最真实的想法去探讨我们困惑的疑点,在那里开阔着我们的胸怀和世界,一切的一切是那么美好那么真实怎么不叫人怀念呢?真是惊讶你的才华,能把这一切在你的诗中流淌着,这样的一首诗我会珍藏一辈子,让它来见证我们思想共鸣的快乐时光。

          令我想不到的是你在我眼里是个不善于言语的孩子,和我也不是很接近的一个孩子,没想到原来你是那么地关注我欣赏我,而我却在不经意间忽略了你,在接受你对我的好的时候,我的心中泛泛起了一丝丝歉意,真是受之有愧啊!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我自己做为师者要努力走进每个孩子,促进每个孩子的发展,出现这样的现象难道不是我的失职吗?

           在这个雨噶然而止的今天,居然成了我们晾晒三年情感的一天,品读着孩子们的书写,我知道这些是他们离开我之后自发的真实感言,这些对我而言是一生的财富,我视它们为珍宝,不是因为他们对我的“神化”而是因为我在他们心里走过,留下些许的印记。

              是的,孩子们的情感很真挚,写得很煽情,而我却告诉自己要淡定!

  • http://blog.stnn.cc/StBlogPageMain/Efp_BlogLogSee.aspx?cBlogLog=1004555983
  • 2010-6-27 17:21:21
  • 初次带课
  • 又到一年毕业时,校园很多的本科生在拍学士服照片。看到他们快走向社会,心里也为他们祝福,一路走好。也为培养他们四年的老师道声辛苦了。回想以前我在中科大毕业时也是那样的意气风发,而如今存在心中却是静静的做着课题。

    我刚到学校时,因为博导需为本科生教授一至二门基础课程。然而我导师没有多的时间从事这方面的教授,同门的师兄中杨博已成功申请CIT的博后,在忙于出国事项,李博在准备学位答辩,已没有多的时间与精力,自然这个任务就落在我这个关门小师弟身上了。那年我24岁,授课是《大学物理》。

    因为是初次上课,我提前二十分到了教室。而教室学生来得不很多,稀稀少少,三三俩俩慢慢到不了,正式上课,人还是没有到全,而且教室还很吵,有吃早点,丢纸条的,说话的。。。。。。,而我则在讲台上喝茶,大约我喝完了两杯茶时,教室以很安静了。

    于是,我便说话:“大家现在还有没有话要说了,如果没有话,那现在听我说了”。便简单的介绍了一下自己。然后在讲台上说,以后我来上课请大家做到以下几点:一,不要上课吃早点。分清教学区与生活区,吃完了再到教室。二,我上课时不要迟到,如果迟到了,你就不要进来了。三,如果有的同学觉得这课自己不用上就懂,那你可以出上面的问题将我难倒,难倒我了,这课你可以不来上,期末的分数你要100100,要9999。如果你没有这个能力,请你继续上课,听讲。四,如果你觉得我讲得不好,你们直接向教务处反映。罢免我这个任课师,这也是你们的权力。

    话一落,教室略有议论声,但很快很安静了。

    接下来的课程完成的不错,因为我觉得治学如治兵一般,为将者“智,信,仁,勇,严”。因为为师亦是如此。

    他们都是20岁左右,一节课,注意力能集中三十分钟,就是不错了。那么,做为老师就必须在这个三十分钟内讲述你要教授的知识,余下的时间,我就会与学生们聊天,讨论,不限于这门课程,可以聊别的学科,可以说社会,政治,军事,哲,史,还可以说一下感情。

    学生很活跃的发言。这样也是一个思想的交流,你也可以从学生的谈话中了解到他们的思想,他们的要求。这样你就可以进一步在你教学中渗透。

         在教学中,我最大的心得就在于,将自己思想及处理问题方式方法教授给他们,让他们接受我的这样方式方法,虽然并不合适每个学生,但是也会影响大部学生,因为他们在学习中大都很自觉。学习进度也很快。这样他们在别的学科上也会用这种思维去学习,去思考。

         上课原本40人的,后来到了160多个左右,因为别的也羡名而来。期末考试这个班的考试成绩是很不错的。

          前些时间,我遇到一些中学老师,对我说现在学生不好学习,迷恋于网游,成绩一界不如一界,其实这个问题除了学生外,老师的责任是很大的。至少一点,你没有吸引到学生的注意力,你不是一个合格的老师。

          学生有时候也很简单,需要得到尊重,需要能平等的交流。还在于老师的学习,不断的学习。恐怕还有一些师长的PPT还是以前的吧。没有创新,没有更新自己的思维,自己的知识,原地画圈,怎么可能教好学生呢?还有就是不能以教材为主,重要的就开阔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学习力,让其自主学习。这点如果老师能做到,在教书育人上,恐怕会轻松得多吧。

         当然了,我只是按我在教课时做的一小点说明。
  • http://blog.stnn.cc/StBlogPageMain/Efp_BlogLogSee.aspx?cBlogLog=1004555911
  • 2010-6-27 16:36:37
  • 高考分数牵动着谁
  •     场景一:6月25号早上

        安静的宿舍内,舍友们正为了期末考试释放了这一学期仅有的热情,终于拿出了课本一本正经的啃读着。宿舍在这一刻是最安静的,连最爱唱歌的小欣都为此停止绽放歌喉了。忽有一位舍友突然叫起来:“对哦!今天的高考成绩公布了吗?录取分数线会是怎么样呢?”另一位舍友忽从椅子上弹起来,说:“不是吧!你不要吓我哦!不是今天下午才可以知道的吗?”其实我们都知道,她的妹妹今年也参加了高考了.

        场景二:6月25号下午

        走廊内,一位位同学拿着手机不停地拨号,一阵阵话语传来耳边:“喂,XX吗?高考成绩已经出来了,你查了吗?如果你不敢查的话,告诉我你的学号和你的密码给我吧!我来帮你查!”又有一些同学站在旁边来回的走着,犹豫着道:“我应不应该向她打电话呢,但我担心她如果她考差的话,心情一定会很糟,一定不喜欢人家问她太多的问题,我该怎么办呢?”而作为高考的主角-高考的学子们,此时此刻,他们更是如坐针毡,他们拿起电话,拨了号,又放下, 亲人一直站在旁边,静静地看着。其实他们心里明白,亲人们也一样地紧张。

    场景三:6月26号

    各位高考学子鼓起了莫大的勇气,终于知道了自己披荆斩棘下的战果。当然,二十五号的那个夜晚,注定是无眠的,注定是有人欢喜有人愁的。有人满脸愁绪道:怎么办呢?在这个战场上我还是输了,最终的最终还是败北归来,我以后应该怎么办?有的人春光满面,道:我考上大学了,高考这个噩梦终于被我狠狠地甩掉了。今天我请客,你们想吃什么尽管说,哈哈哈。

    高考的分数牵动着谁,高考学子?身边的亲人?朋友?我想都有吧!难道高考成绩真的牵动着你的一生,掌握着你的未来,把握着的人生吗?我看未必吧!

    掌握人生的关键重要的是看你怎么去把好人生的舵!因此,不管高考分数怎么样,也许你是以为高考失意者,也许你是一位高考胜利者。我只想对你们说,你们都是驰骋高考战场的战士,你们都是最棒的!你们经理郭,这就是你们的财富!每个人都渴望收获,每个人都有过苦涩,每个人都希望生命的枝头挂满丰硕。没有谁愿意让希望变成梦中的花朵。现实和理想之间,不变的是跋涉,暗淡与辉煌之间,不变的是开拓。甩掉世俗的羁绊,没谁愿意,让一生在碌碌无为中度过。无论你是成功者还是失败者,整理你的行装,不同的起点,可以达到同样辉煌的终点。人生没有对错,成功永远属于奋斗者。 

  • http://blog.stnn.cc/StBlogPageMain/Efp_BlogLogSee.aspx?cBlogLog=1004555895
  • 2010-6-27 16:30:11
  • 言传与身教的影响
  •               言传与身教的影响

    不久前,邻居的一个刚上小学的男孩偷了同桌一本课外读物而被发现。之后,老师将这事告知家长,感觉面子有些挂不住的家长为了教育他今后不能再偷人家东西,所以过后的好几天里,此事成了他母亲唠叨教育的重点事件。那天,实在听烦了的他顶了母亲一句:“你也不是偷过人家的东西吗?”“臭小子,我什么时候偷过人家的东西了?!你找死!”“切,你不记得,但我可记得清楚了,在我上幼儿园的时候,有一次你带我到菜市场买菜时,乘着卖鱼的不注意,偷偷地多拿了人家一条鱼,还有一次.......”当他母亲听了这些话后,立马变得哑口无言。

    尽管这个家长的教育意义十分正确,但是,她却忘记了一点,孩子有样学样的模仿能力是特别强的。家长平时所做的一点一滴,无形中总会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并成为他们学习与模仿的榜样。

    父母作为孩子人生最初的启蒙老师,自己平时所做的一举一动,不管是好是坏,总是会无时不在地影响着你的孩子。

    言传,固然能够起到重要引导的作用。但是,我总是认为,身教对于孩子的影响更是重中之重。任何一位家长,如果想教育与引导好自己的孩子,以我个人的角度认为,最好的方法就是适当地闭上自己嘴,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演示给自己的孩子看。无形之中,这也是自己给自己施加的压力,而做这样事的最好与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先刻意地力求做好自我,至少在孩子面前哪怕是刻意做好自我罢了。

  • http://blog.stnn.cc/StBlogPageMain/Efp_BlogLogSee.aspx?cBlogLog=1004555784
  • 2010-6-27 15:16:16
  • 在最后一次班会课上的讲话
  • 今天是最后一次班会。下周考完试了你们可能就坐在另一个班级上课。我知道你们常常会迷失自己的身份意识,缺少了自我身份的认同,所以我首先还是要提醒大家,等到你们坐到新的教室上课的时候,你们就已经是高二的学生了。当你们明白自己人生所处的阶段的时候,你们要时刻提醒自己时不我与,要及时努力;当你们坐在新的班级上课的时候,你们的感受肯定是千差万别的。你们当中可能会有人为离开这个班级而感到庆幸,有些人可能会恋恋不舍。

    时间不会因我们的挽留而停止,也不会因为我们的怨愤而加快。

    回首跟你们一年相处的时光,我十分慨然。当你们是刚懵懵懂懂来到这个班级的时候,我也是懵懵懂懂的,我们之间也是懵懵懂懂的,依然记得报名时王营利同学坐在我身边说老师要我帮你数钱,依然记得陈芳同学一直坐在教室后面等我给她安排寝室。也依然记得你们父母亲期待和疑惑的眼光打量着我,他们期待着孩子能够在新的环境里成长成熟起来,他们疑惑着这样的一个年轻人能带好他们的子女吗?

    一年短暂的时光,回忆起来总显得有点煽情,但我今天还是想最后煽一下。一年里我们一起做了哪些事呢?从开学后第二周的军训到校运会,从校园文化艺术节到元旦晚会,从第一次月考到我们即将举行的本学年的最后的期末考试。我们有过失败,也有过成功,失败与成功,这本身就是生活的构成。我始终认为高一三班是一个能够富有凝聚力的团体,说能够的意思是在我的带领下我们班本来应该变得更有力但却可能没有让你们完全凝聚到一起。但我希望当你们回忆时,依然能够记起军训小胖的身影,依然能够想起你们踏正步棋布时候样子,依然能够想起校运会开幕式上的狼狈,依然能够记起校运会到那块沉甸甸的银牌,依然能够感受到濂溪之声大合唱时的那次“此时无声胜有声”,依然能够记起元旦晚会你们的疯狂。

    当然我们也要记得那些曾经为我们付出过的同学,不管他们做工作时怎么样得罪了你,又怎么样刺伤了你,他们的付出我想是真正为了这个集体。我这里不想点名表扬,因为人数比较多,甚至说班上大多数同学都曾经为班集体贡献过力量,而真正破坏过班集体团结,损坏班集体荣誉的人我想很少。无论你们生活在怎样的一个团体里面,你们一直要知道你跟它的关系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

    再来说我,我知道同学们对我颇有怨言,你们通过以前的周记表达出来了,你们通过你们的行为表现出来了,你们可能通过你们的各种阵地对我给予了各种谩骂,发泄着不满,这些都是正常的,我都能接受,一个不能忍受别人批评的人,只能听好话不能听坏话的人以后不可能成为一个成熟的、有教养的、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他也永远不能知道自己所处的位置,是天上能还是在地下,还是在真正的人间。有错则改,不怕犯错误,这是我反复给你们强调的。我的博客上写的关于你们事情很少,但你们都一直在我的日记里出现,我带你们这一年的接近两万字的日记,大部分都跟你们有关。老师会为你们取得的荣誉感到高兴,也会因为我们得到的失败而失落。这是我日记的主要内容。

    在这一年里班上流行过恐怖小说,流行过象棋,流行过漫画,流行过×,流行过电脑游戏,流行过手机,像一阵阵风在使劲的刮,刮走了你们的原本强壮但现在已经羸弱的志向。我本以为你们心智已经成熟到了足够抵御这些猛烈强风的侵袭,但现在看来,已经有些同学败在这些名目的脚下,沉沦无法自拔。这些东西使得有些同学已经失迷了心智,在日益增多的课堂作业,在家长的步步紧逼或者高期待之下,他们选择了安逸,选择了逃避,选择了掩饰;在压力面前,是挺身而出,还是畏惧退缩,这是个人的选择问题。悬崖边上的你们肯定知道你再往前踏一步就是深渊,往回走你的面前就是康庄大道,浪子回头金不唤,重拾起来你们的信心和志向吧,不要让它们跌进深渊,或者当良知和自信在你们面前隐现时,不要置之不顾,你们要尽量去紧紧抓住它们。我相信没有人甘于沉沦,只要你的良心未泯,你就有希望。不要为将来留下遗憾,不要把未来的想象的过于美好,不要为我们的过去而后悔,其实我们能把握住的就是现在。不要把改正缺点的时间往后推,明天,明天后还有明天,明天的明天后还有明天,能抓住的只是当下的时间。

    高中阶段是你们人生最为值得去努力的一个阶段,也是一个收获纯真友谊的阶段。还记得高一一进来我送给你们的八个字吗“道义相勖,切磋琢磨”这其实就是蔡元培先生在《就任北大校长之演说》当中给予北大学子的忠告。所以我也希望你们在求学过程当中,始终把修德修身放在第一位,然后与同学互相切磋琢磨,共同进步。与同学交往,要尽量看到对方的闪光点,不要让我们自己总生活在自我阴暗的思想当中。最近华中科大校长在毕业典礼上的讲话稿在网上非常流行,我愿意跟大家分享几句:请记住,未来你们大概不再有批评上级的随意,同事之间大概也不会有如同学之间简单的关系;请记住,别太多地抱怨,成功永远不属于整天抱怨的人,抱怨也无济于事;请记住,别沉迷于世界的虚拟,还得回到社会的现实;请记住,华中大,你的母校。“什么是母校?就是那个你一天骂她八遍却不许别人骂的地方”。这些话说的中肯,实在,我希望你们也是一样,无论在怎样的环境里,不要去抱怨,不要失望,因为当你没有能力改变现实的时候,你要接受现实,然后再去改造现实,尽量让自己适应这样的环境。高一三班和我,你们可以每天骂八遍、十遍,二十遍,但我也希望你们不要允许别人骂。

    我希望同学们在新的环境里有新的改变。记住你们在高一三班的那段岁月。

  • http://blog.stnn.cc/StBlogPageMain/Efp_BlogLogSee.aspx?cBlogLog=1004554930
  • 2010-6-27 0:48:41
敏思博客——教育 博客三昧—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博客应用于教育—现象学的视角 [和讯博客] 教育技术学专业——20个必读教育技术学博客 教育资源建设的新途径——博客 乡村教育博客——做最快乐的自己 Execl计算工龄方法--異度空間—信息技术教育博客 目睹教育技术学十年之十大怪状/博客日志/敏思博客 我的教育觀之《精英意識永存》 - 老華的博客 - 敏思博客 (推荐文章)中国教育博客的这几年——教育博客研究文献综述 中国教育博客的这几年——教育博客研究文献综述--龙行天下 从洋思中学到杜郎口中学——-看教育的改革与创新 - 赵子凯的日志 - 网易博客 黄全愈谈教育 -- 腾讯博客 - 中美教育的实质差异在哪里——兼与杨振宁教授商榷 - Qz... 挫折教育:一个千万富翁的教子创意——现代家庭教育之6 - 风若谷的博客 - 和讯博客 在今天阅读的机会和挑战-我粉碎了一切困难——赵永生教育博客-搜狐博客 (推荐文章)中国教育博客的这几年——教育博客研究文献综述--永恒飞翔 (推荐文章)中国教育博客的这几年——教育博客研究文献综述--永恒飞翔 父亲的赏识比任何教育秘诀都有效-全国最有名——彭大春搜狐名师博客-搜狐博客 “唐诗宋词专题”教学辅导(1--5)-薛兴付的教育博客——守望花朵-中国教育人博客 教师节是送礼节,应改为教育节 - 张作甫—华龙博客 - 华龙网博客 - Powered b... 教育博客与教师发展—《中国教育信息化·基础教育》—2009年第6期 教育机构的战略营销1——Kotler&Fox--许许萍萍的博客 [转贴]——赏识教育十个经典故事 - 我心依旧的日志 - 网易博客 性教育不等于生殖教育-广东记者郭静——岁月如歌-搜狐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