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狙击手讲述外军变态训练:像狗一样吃饭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13 10:35:16

中国狙击手讲述外军变态训练:像狗一样吃饭

更新时间:2010-7-5 10:22:41点击数:文字大小:大中小-

 

参加国际侦察兵竞赛的中国侦察兵正在射击

 

  “变态”的淘汰,才能训出精英


  外军着名的特种部队学校或基地一直以高淘汰率着称。一般的选拔集训,淘汰率都在50%以上,高级班的淘汰率甚至超过70%。土耳其特种部队学校成立50年来,每年高级集训科目全部合格的学员,到目前只有200多人,个别年份毕业人数甚至为零。因为淘汰到最后,人数低于3人时,集训就自动结束。


  我们认为,外军这种“变态”的高淘汰率,主要来源于其精英主义理念。与我们人民战争的思想不同,他们认为改变历史、创造历史的是几位关键的英雄人物,人民参与战争只会带来不必要的损失。因此,重在培养精英。


  另一方面,这也是基于当前国际安全形势的考虑。当前爆发大规模战争的可能性已经很小,各种特种作战任务也非常少。因此,除了美、俄、以色列等一些国家外,各国特种部队人员都非常精干。


  德国最着名的特种部队———第九边境防卫队一共才350名成员。法国着名的国家宪兵突击队,至今执行任务达650余次,解救人质350名,逮捕550名恐怖、危险分子,几乎包揽了法国所有反恐和特种作战任务,人数同样不超过350名。


  因此,外军认为,在高速机动工具和高效情报体系的帮助下,一支规模小、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的特种部队,完全可以应付各种突发事件,高淘汰率更利于培养少而精的后备力量。


  再一方面,为确保毕业学员的含金量,各国必须保持高淘汰率。委内瑞拉“猎人学校”和海军特种部队学校高级特种作战班的毕业学员,在国内享有崇高的荣誉,在晋升和福利待遇上都有很大的优势,其整体工资比同级别军人高40%,晋升时可以一路绿灯。


  要取得如此高的荣誉和奖励,如果没有严苛的标准,无异于砸自己的牌子。过去法国、意大利等欧洲国家,每年都派特种部队前去参训,但一直以来都没有人毕业,还产生了很多训练伤残,因此,他们现在都不愿意去了。非人折磨,锻造“虎狼之师”


  下面这段文字是我们真实的出国留学经历记录:


  饭堂的汤都是特战国际班养的狗先喝,只有等它喝好了,我们才能接着喝,而且必须喝完。有时教员甚至要求我们趴在地上像狗一样吃,还会把骨头捞出来,扔到满是泥沙的地上,等狗啃完了,又把骨头放回汤里反复涮。他们偶尔会往汤里倒点可乐,就算是对我们的优待了。


  还有虐俘课程。我们被3位蒙面的教员按倒在地,双手反绑,蒙上双眼,戴上黑色的头套就是一顿暴打,之后就长时间跪着。由于膝盖疼得受不了,我想轻轻动一下,结果被教员发现,照我左肋就是4脚。


  然后,我们被无目的地四处驱赶,后来被集体关到一个拥挤的小屋子里。教员把点燃的瓦斯在我们面前晃来晃去,让人无法呼吸。我们的肺像炸了一样,人被熏得满地打滚。


  三五个小时后,审讯开始。我们光脚跪着,双手被绑在铁架子上,教员问过一些简单的问题后,接着就是几十下猛烈抽打,大家都歇斯底里地喊叫。我被突然飞来的一脚踹倒,身子飞出去撞在一米之外的树上,血当场就流了出来,科目结束后缝了4针。


  为什么要采取这种非人的虐待来折磨受训者?我们认为,除了要维持高淘汰率外,更主要的原因还是为了让受训者适应战场上的残酷环境。敌人会对自己怎么样,在训练中就同样要做到,甚至更残酷。通过这些折磨,压迫人放弃尊严和一些无关紧要的东西,像野兽一样挣扎着生存下去,最终锻造出“虎狼之师”。


  这种“虐囚训练”的创始人是美军特种部队,所以,当他们虐待真正的囚徒时,就显得非常专业和有“创新精神”。被媒体披露的种种虐囚行为,实际上就是他们自己的必训内容。
崇尚荣誉,“膜拜”英雄


  王军在“猎人学校”负重25公斤10公里越野考核中,以52′03″的成绩,打破了建校以来无人跑进1小时的纪录,被学校列入单项成绩最佳学员名单,并以综合成绩第一名毕业,所获荣誉数不胜数:第八届特战队员课程“最优秀学员楷模”、“三十名最具献身精神的学员”、“猎人学校建校以来十名最优秀学员之一”……头像还被永远镶刻在荣誉墙上。


  训练结束后,以“疯子”着称、享誉委内瑞拉军界的“猎人学校”校长专程来看他,对他说:“38号,你才是‘疯子’!你是最棒的,加油!”


  外军特种部队学校或训练基地,尽管有着各种非人的待遇,但是对成绩优异者的褒奖也从不吝惜。一是有各种各样的排名。各个科目、年度、专业,都有自己的排名,最佳成绩都挂在最醒目的位置,鼓励大家挑战极限。


  二是有各种名目繁多的勋章,彰显军人的技能和荣誉,如水下突击、伞降、城市作战、丛林作战、狙击等。每种徽章还分不同等级。徽章越多,级别越高,越受人尊敬。


  有一位资深特战队员,他所有的资历章和荣誉章多到整个左边胸口都挂不完,还得精心挑选有代表意义的佩戴。


  此外,他们还有各种其他荣誉形式,鼓励受训者坚持下去。如在训练营的前面设一小块“墓地”,每淘汰一名学员,大家早上就要给他挖一座“坟墓”,在小十字架上刻上他的名字和国籍。


  而成绩最优异的学员,就能享受到英雄般的待遇。每天早晚,都要为学员祖国举行升降国旗仪式。
一周训练连亡3人,校长反升少将


  在国外一所特种部队学校,一周内连续发生3起训练死亡事故。一位军官夜间驾驶高速快艇训练,撞礁身亡;一位队员在通过铁丝网时,被制造气氛的机枪击毙;一位队员擦枪走火,头部被击身亡。可不到一周,该特种部队学校的校长就被提升为少将。


  法国宪兵突击队甚至让学员穿着防弹背心,互相对射躯干特定部位,以此体验中弹的感觉。


  在外军特种部队,经常是训练伤亡远大于作战伤亡。这种不可理解的高伤亡训练,并不是忽视生命。用他们的话说,训练伤亡是正常的,训练不伤亡,战场上就会带来更大的牺牲。


  因为战争也是一种经营,也要讲求效益。平时不按实战严格组织训练,战时就算用再大的牺牲,也不可能取得胜利。因此,训练场上的高伤亡,其实是对军人生命的真正负责。


  技术制胜,专家为王


  在国外特种部队,每一个战斗小组编成除了组长、副组长外,还有各种技术和作战专家。他们在作战准备、计划制订以及战时情况处置方面各司其职,配合紧密。


  我们乍一听时,感到很诧异,心想:都是扛枪当兵的大老粗,咋还冠以专家的名号?深入了解才知道,这些专家都是通过了全面的选拔考核,经过多次专业培训、院校培养,取得专业资格认证,并进行了多次编组演练后,才真正上岗的。绝大部分专家,都在本专业从业5年以上。


  真正的作战计划,不是由上级制订的,而是这些专家在封闭的空间里认真研究出来的。而担负教学任务的教官,则全部是在本专业从业10年以上的高级专家。他们往往是出国专业户,经常出国学习各国特种部队的专业训练方法。


  这种训练模式主要来源于外军技术制胜的理念。外军把作战问题,包括各个专业都当成一种技术来研究,方方面面不留死角地研究透,再用条令的形式加以规范,严格执行,从而便于操作和运用。


  我们经常听说美军有所谓的出国顾问团,他们实际上就是推广作战技术的专家团队,可以在短时间内,为一国训练大批成熟的战斗兵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