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体系大改革能否真正实施是个大问题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12 06:49:23

教育体系大改革能否真正实施是个大问题

[9977] (2010-06-28)

fieldset {width: 306px;border: 1px solid #990000;}legend {font-family: Arial,"宋体";font-size: 12px;font-weight: bold;color: #990000;}
早报导读 热点: [世界杯]  [赛程赛果总表]  [积分榜]
[人物面对面] 本地赛车手 朱国明扬名日本
[世博会] 吴资政:应带两套眼光看新加坡馆
[中国政情] 政策加持兼运营考量 企业西进内陆
[中美关系] 美韩联合军演 解放军首次表"反对"
[中国罢工潮] 中国总工会要求 基层工会“硬起来”
.c1{font-size:9pt; font-family:Arial,宋体; line-height:15pt;color:#333333;}A:link {TEXT-DECORATION:none;color:#333333;}A:visited{TEXT-DECORATION:none;color:#333333;}A:hover {TEXT-DECORATION:underline;color:#990000;} 伟哥━━让女人满足到底
少女治阳痿◆早泄的秘诀
糖尿病—化糖清血新突破
赌场上的秘密〓〓透视器

  教育部部长袁贵仁近日在出席师范生免费教育与教师教育创新座谈会时证实,教育部正在酝酿出台的《教师教育标准》意味着我国师范教育体系要进行大改革,对教师的入职标准有所提高。确立了“儿童为本”、“实践取向”、“终身学习”三大原则,将改变目前偏重书本知识、让学生死记硬背式的教学方式。按照新标准绝大多数老师不合格,现在我国的中小学老师存在三个主要问题:不读书、不研究、不合作。(6月27日《法制晚报》)

  偏重书本知识、让学生死记硬背,这几乎是人人皆知的教育界的老毛病。问题已多年,要改掉这些毛病的措施也时不时地能冒出一些,为何多年后这些问题依然存在呢?

  死记硬背这种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并非是直接制定出的。而是在错误的评价标准下,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总结出的“法宝”。用这样的法宝培养出的学生能够很快在考场中取得高分。这是教育急功近利的表现。

  笔者是一名高中教师,曾经和很多教师一样以知识分子自居。写时评后和一些媒体人士有了接触,才发现和他们比起来,教师这个群体在知识面、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分析把握问题的核心等诸多方面是十足的白痴。这些能力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创新型的人才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样是接受了高等教育,选择媒体行业人士为何有这样的能力?最该具备这些能力的教师到底怎么了?

  一个人一旦成为中小学教师,在学校领导、同行看来,“最有出息”、“最上进”的做法就是拼死拼活地抓好学生的学习成绩。要如同井底之蛙那样“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为了取得好的考试成绩,要教育学生“不能上网”、“不准带手机”。甚至还有学校打出“封闭式管理”的广告来吸纳学生。教师也沉浸在其中,用不着读书开阔自己的视野,用不着钻研问题为学生起表率作用。而媒体人士要不断面对新事物,在分析新事物时没有多少可借鉴的“标准答案”,一切都要自己动手动脑亲自完成。这就无怪乎按照新标准绝大多数老师不合格。

  最让人担心的不是绝大多数老师不合格,而是新的标准能否真正地实施。在此之前,一些高校、地方教育主管部门出台过一些措施试图将教育引入正轨。如北大的“校长推荐制”;湖南望城改革校长选拔机制,将现任校长就地解职重新竞聘校长;禁止公布学生的高考成绩等。但事实证明,由于多年的教学理念根深蒂固,面对新政策时也会不自觉地用习惯性的思维找到对策。将要开展的教育体系大改革能否还教育本来的面目?只能以后见分晓。

  刁博《联合早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