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进入发展型人才争夺时代 “以考选才”——中国人力资源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13 03:45:55

企业进入发展型人才争夺时代 “以考选才”

  伴随着如盛大、阿里巴巴等一批高科技新贵飞速崛起,以知识、技术取胜的科技企业愈发抢眼。即使在金融危机的洗礼之下,他们也仍然速前行,并成为中国现金最为充裕的公司之一。这些科技企业的涌现预示着新知识经济的到来,也意味着人才争夺时代进入围绕发展型展开的新篇章。

 

旧招聘模式临挑战 “以考选才”成新宠

 

  新的人才争夺时代中,并不是满足岗位要求的人都是企业的庞儿,往往是那些极具发展潜力且愿意同企业共同成长的员工,才是真正支撑企业高速发展的动力之源。

 

以盛大为例,这个被摩根斯坦利称为“网络娱乐大亨”的公司被人知晓时,已经在动画设计、网络游戏、图书业展转数年。每一次公司转型,也意味着一次组织内部的岗位调整,如今伴随着企业成长起来的元老级员,基本都有过转岗与学习、补充新行业知识的经历。而盛大也正是由于拥有这样一批敢于突破创新、适应能力强的员工队伍,才能顺利实现了集团整体的高速发展与飞跃。与盛大一样,越来越多的有高速发展需求的企业也发现,对员工队伍建设从“适用于当下岗位”向“适应于未来发展”的转变,是技术变化日新月异的今天取胜的不二法宝。伴随着企业人力资源的重心向发展型员工为核心的转变,也使得发展型人才争夺战日益激烈。

 

发展型人才之所以受关注,是由于其具有较强的学习、适应与抗压等能力,部分优秀人才还需具备一定的管理与组织潜能。但这些个性特征、能力素质并不浮于表面,能够让企业在短时期内轻易发现,很可能只有在日后工作,甚至企业发生战略转型时方可显现。这也使得仍以“一面定乾坤”为主的国内企业,在发展型人才之争中举步维艰。对于中国企业来说,改变原有招聘模式已迫在眉睫。

 

·“以考选才”成就企业高速发展

 

什么样的招聘模式才更为有效?从较早出现发展型人才争夺的欧美市场来看,招聘模式的转变与企业高速发展相辅相成。上世纪20年代,有近30%的欧美企业开始尝试通过考试的方式快速筛选出知识、技能符合企业要求的一小部分人群,之后随着考试技术的不断演进以及心理测评水平的提升,通过考试发掘应聘者的个性特征也成了众多企业的招聘首选。到90年代时,欧美企业进行“以考选才”的企业数已超过71%。与此同时,从20世纪的中后期,也是欧美企业新秀倍出的黄金时代,包括微软、英特尔等一批高科技公司涌出,助推了发展型人才的争夺,也加速了“以考选才”模式迅速普及。时至今日,即使拥有优秀招聘团队,考试仍然是招聘环节的重头戏。

 

·中国企业招聘模式的发展趋势明显

 

目前,中国企业同样处在发展型人才争夺战的初期,随着招聘压力的出现,越来越多的企业也开始关注加入考试为企业招聘准确率带来的转变,与此同时,企业招聘模式的发展趋势亦日益明显:

 

1、 “考试+面试”模式将普及

 

在我国,目前仍然有70%左右的企业在招聘过程中只以面试为主。但面试是以谈话和观察为主要手段的,这也使得面试的考核方式带有强列的主观色彩。在整个面试的过程中,面试官是否能够把握提问技巧、是否存在晕轮效应、第一印象、对比效应等偏见、是否会在录用压力下急于求成地完成面试任务,都可能会影响到最终的招聘效果。根据全球人力资源调查机构最新数据显示:超过44%HR认为无法分辩应聘者是否诚实回答提问,因此仅依靠面试很难实现对应聘者的精准考评,并实现终极招聘效果,甚至可能会由于错误招聘造成企业损失。

 

  单纯的面试存在的诸多弊端,让其很难适用于争夺发展型人才的大环境下求才若渴的企业了。目前,已有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认识到这一点,并借鉴欧美成功模式逐渐在面试中添加更为客观、有效的考试方式,以突破单纯面试造成的局限。“考试+面试”模式的成功运用,一方面可以利用考试获得客观、公平、精准的测评结果,另一方面,也能让面试提问更具针对性。

 

  此外,随着测评考试与计算机技术的不断演进,服务于企业“考试+面试”模式的产品也日益丰富。以“选才”人才选拔平台为例,其上不仅整合了包括SHL(全球最具权威的测评机构)、ETS、微软等众多知名机构的权威内容,丰富考核科目、专业的测评报告、灵活多样的考试方式,也让企业招聘实施更加轻松有效。目前包括中国电信、南方航空、海辉软件等多达6万家公司已经并正在通过其实施更适用于发展型人才争夺的“考试+面试”结合的新招聘模式。相信,采用“考试+面试”模式进行招聘的企业将日益增多。

 

2、企业日益重视个性特征测评

 

弗洛伊德认为,人的个性就像海面上的冰山一样,露出来的仅仅只是一部分,即有意识的层面;剩下的绝大部分是处于无意识的,而这绝大部分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人的发展和行为。这些潜于冰山之下的个性特征,很难通过简单的面试挖掘,而这也是决定应聘者是否具备发展型人才特征的重要指标。

 

但目前,国内企业对应聘者进行个性特征测评的仍占少数,也使得企业在发展型人才争夺中举步维艰。以最为明显的"空降兵"水土不服为例,目前国内存在上述问题的发展型企业比例超过五成。究其原因就会发现,企业往往在转型时过度依赖"空降兵",但选择标准又以应聘者的职业技术水平、从业经历为重,而忽略其学习、适应等个性特征。这使得部分学习、抗压能力差的应聘者就职后很难实现企业既定目标、无法跟随企业发展战略,甚至发出错误决策造成企业的损失。

 

其实随着心理测评技术的不断演进及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发展型人才所需具备的包括学习研究、进取心、执行力等特征,已能够通过专业的测评工具进行透视。以SHL(世界第一个性与岗位匹配度测试供应商)的OPQ系列测试为例,其是当今使用最为广泛,精准度最高的测评工具之一。可在25分钟内对应聘者的职业潜能、领导能力、组织能力、处理压力能力等20个胜任力进行全方位考核,并辅以先进的测评技术,让应聘者难以在回答问卷时伪装自己的真实性格。目前SHL集团已于ATA公司达成独家战略合作,并借由其下“选才”人才选拔平台向更多国内企业提供专业测评与考试服务。

 

伴随着企业对发展型人才争夺的日益激烈,相信对个性特征的准确测量将成为企业是否能够取胜的重要之举。

 

在发展型人才当道的新时代,越早采取科学、有效的招聘模式,就越容易练就识才的慧眼,也越易在新知识经济时代下,立于不败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