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机之后的中国地方债务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03 15:51:14
       地方政府债务仅在2009年内,就由年初的4万亿飙升至7.38万亿。据有关专家分析,高达7万亿甚至更多的地方债务,可能会拖垮中国经济刚刚复苏的脚步。目前,以各种变相形式和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形式发行的地方债没有纳入到地方预算,举债资金使用的预算约束不到位,透明度和规范性都不足,都容易酿成风险。

  如果如此之高的负债发生在美国地方政府,那么将会发生什么事情呢?政府破产。例如2006年美国新泽西州州长就宣布该州州政府破产。当然,美国的地方政府“破产”不能简单等同于企业破产,更不是政府法人资格消灭、政府停止工作运转。而是指地方政府在无法偿付到期债务时应当被视为破产,无力支付的地方政府可以通过债务重组、改组或重新筹集资金等方式解决债务问题。

  尽管中国的地方政府不可能像美国新泽西州那样宣布破产,但应看到地方政府债务危机的风险正在累计放大。严格来说,中国地方政府债务本身并不合法,因为《预算法》规定,除国务院特批之外地方不得举债,而国务院至今并没有特批的案例。但现在地方政府债务却几乎泛滥成灾。实际上,目前中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实际上已经超过金融危机,成为威胁中国经济安全与社会稳定的头号杀手。

  究其原因:一是地方政府的债务风险已经大量积累。以各种变相形式和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形式发行的地方债没有纳入到地方预算,举债资金使用的预算约束不到位,透明度和规范性都不足,都容易酿成风险。这个问题的解决要牵涉到中央与地方事权划分等一系列尚在讨论的根本性问题。

  二是债务风险已威协到地方政府的威信。金融机构作为经营机构,无论是国有的还是民营的,至少在理论上最终是可以破产的,而地方政府在中国是无法破产的。因此,地方政府债务问题解决起来更加复杂和困难。就金融机构而言,即使是国有金融机构,其对政府威信和社会稳定的影响也还是间接的,但就地方政府而言,其债务风险对于政府威信和社会稳定的影响则是直接的。

  有关调查表明,即便是东部发达地区,也有许多地方政府负债,严重者甚至资不抵债,陷入“破产”境地。一些地方政府因还不上债被告上法庭。实际上,地方政府负债逐渐由经济上的困难而影响到政治上的威信。所以,除了审计部门加强监督外,还必须通过民主监督的方式约束地方政府,让地方政府在决策的过程中充分听取民众的意见,尽可能地减少地方财政开支。

      请看视频:

地方政府负债总额超7万亿 中央频发警示

地方政府收入因分税制减少 被迫举债谋发展 中央推出4万亿刺激计划 地方政府债务猛增 楼市调控减少地方收入 银行坏账风险增加 学者称地方债务危机仅凭总理一句话就可解决 银监会:地方政府债务占银行总债务五分之一 如何解决地方债务问题的探讨 一,从行为分析角度出发可以发现下半年地方政府加速卖地将是未来一个多方共赢的博弈选择,只需要等待催化剂事件。

进一步分析这个问题,要更好解决地方债务问题,地方政府还需要结合资本市场进行资本运作,为此我们看好地方国资证券化板块,短期对高铁板块表示谨慎。

二、为什么我们看好地方国资整合的机会

1、资本运作是地方政府解决部分地方债最快捷的办法

根据数据统计,A股市场上,实际控制人为地方国资委或地方政府的上市公司有622家,市值达到约2.7万亿,我们认为随着银行、债券等直接和间接融资渠道受控,根据轻重缓急处理,要尽快解决部分地方债的最快捷的办法必然是从资本市场减持股份。

2、减持股份看似利空,实则利好地方国资整合。

市场可能一看到地方政府要减持股份,就第一反应这是个大利空,从行为分析角度出发我们认为存在以下两个可能性:

1)对于部分业绩不错的个股,考虑减持部分股份回收资金,这将对部分个股造成股价的压力,这是我们需要暂时回避;

2)对于业绩较差的壳资源,进行整体转让处理,回笼部分资金,这将直接利好相关个股,活跃重组板块,这也是今年以来我们持续看好地方国资整合的根本逻辑所在。

3、从高层博弈的超预期来看,下半年地方国资整合加速将有政策扶持

从行为分析角度看,我们认为当前地方融资平台的债务是涉及中央政府,地方政府,房地产调控,土地财政多方博弈的核心问题,博弈的均衡点有两个,其一在于土地加速拍卖,其二就在政策扶持地方政府进行资产证券化,让更多的资产上市,扩充地方政府的资产实力一方面逐步解决过分依赖土地的问题,另一方面也符合中央做大做强资本市场的政策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