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知情权法成民众挑战国家利器 政府须全透明-搜狐新闻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07 01:35:30

印度知情权法成民众挑战国家利器 政府须全透明

来源:中国网 2010年06月29日20:03我来说两句(77)复制链接打印[提要] 印度是全球新兴大国,但也是一个官僚统治根深蒂固的国家,作为建立在封建文化基础上的“帝国大厦”,普通民众了解政府作为的方式非常有限。2005年6月21日,印度《信息权利法2005》正式颁布。旨在向印度12亿居民授予权力,使他们有权从印度政府获得几乎全部信息,让政府透明。不过有批评者称,虽然这项法律使许多穷人获得政府帮助,但它无法根除腐败问题,缺乏问责机制使这一法律形同虚设。【你怎么看这部法律?】 印度信息权利法为普通民众带来了一定好处
这家村里的小诊所常常关门,不过有了这部法律以后它的营业时间多了起来

  延伸阅读:印度《信息权利法2005》(全文)

    中国网6月29日讯 据美国《纽约时报》28日报道,腐败问题在印度根深蒂固,但印度五年前实施了知情权法,贫困百姓获得了质疑政府的权力,成了民众挑战政府的利器。虽然这项法律帮助许多穷人获得政府帮助,但部分人认为知情权法无法根除腐败问题,缺乏问责机制使这一法律形同虚设。

  Chanchala Devi生活在印度偏远村庄,她希望拥有一栋砖瓦房,而不是住在现在用泥巴建成的房屋里。当她听说印度政府推出一项计划,可以为她提供大约700美元建造梦想中的房屋时,Devi立即向政府提交了申请。Devi属于低种姓阶层,是个按日计酬的临时工,生活非常贫困,本应是政府救助计划的理想申请人。然而,她却为此等待了四年之久,看着富裕的邻居获得政府拨款并修建了房屋,她和3个孩子只能住在漏雨的房屋中。

  不过,两个月前,受到印度居民热烈欢迎的知情权法(又名信息权立法编者注)为她提供了帮助。在当地一名政治活动家的帮助下,Devi向地方政府办公室提交申请,要求政府追查当她苦苦等待政府援助的时候,谁得到了政府拨款,同时希望找到其中原因。几天后就传来了好消息,Devi的申请获得批准,拨款很快到位。

  Devi的好运只是印度信息革命的一部分。虽然印度自豪地称自己为“世界上最大的民主国家”,但内部官僚统治根深蒂固。这个建立在封建基础上的帝国大厦,民众了解政府作为的方式非常有限。 但知情权法这一影响深远的法律向印度12亿居民授予权力,使他们有权从印度政府获得几乎全部信息,让政府透明。如果印度官员拒绝提供信息将受到高额的罚款,保证了知情权法的迅速实施。

  自从印度知情权法五年之前通过议会批准以后,它已成为印度农村居民的一种工具,改变了印度力量平衡。在该法案推出前三年里,印度居民一共提交了200万个申请。长期以来,印度政府一直倾向于政府官员和政客的利益。印度中央政府首席信息专员Wajahat Habibullah说:“印度政府给人的感觉一直是,政府官员是统治者,而人民是被统治者。知情权法让居民感觉到印度政府对人民的责任感。”

  印度前总理拉吉夫-甘地曾经说过,印度政府在贫穷居民上的拨款只有15%达到居民手中,而其它资金不是被浪费,就是被贪污。虽然这一数据在过去几十年里可能已经有所改善,但印度居民对政府仍存在质疑。印度今年计划拨款大约470亿美元帮助印度贫困公民,但一些人怀疑大量资金已经消失。

  虽然印度政府更注重民众的要求,但这并不意味着腐败会减少。印度恰尔肯德邦政治活动家苏尼尔-库马尔-马哈托称,使用这项法律暴露贪污腐败行为毫无意义。他提到了一项道路修建工程,说:“钱花了,但却没有看到路。”当马哈托向政府提交申请,要求查明原因以后,印度政府又重新拨款建成了道路。但是印度政府却没有采取任何行动处理贪污人员。马哈托说:“政客、承包商与官僚之间的联系非常紧密,对这些人采取行动非常困难。”

  一些评价家质疑这项法案是否只是一个压力阀,允许人们在不挑战现状的情况下获得基本需求。“英联邦人权倡议”组织成员Venkatesh Nayak说:“这项法律在铲除小型腐败方面非常成功,但我们的问责机制比较薄弱,在缺乏责任制的情况下提高透明度毫无意义。不过也有人认为在摆脱殖民和封建统治的印度,打击腐败只是次要任务,授予公民权利才是主要目标,这项法律给予印度公民质疑政府的权力,是一个不小的进步。(雅龙) 

    21世界是印度的世纪?解读印度大国心结:

    环球杂志讯 早在印度独立之前,后来成为印度首任总理的尼赫鲁就在《印度的发现》一书中写下了他对国家的憧憬——印度要成为“有声有色”的一流大国。而当印度终于摆脱英国殖民统治之后,“大国”更成为社会精英们的一个心结。

    今天,大国梦想已不再是一小部分印度社会精英的专利,而是广大民众的意志。大国的目标也由模糊变得清晰,那就是经济总量占据世界前列,产业结构步入后工业化时代,政治体制民主化,民族文化影响扩大,国际地位大大提升,等等。【详细

    印度“腾飞梦”遭遇多重绊脚石:

    1,腐败问题:印度官员腐败曝光:儿童五岁退休死人升职加薪

    中新网讯 宁特姆乔1985年去世,却“继续”在领取养老金,数年后甚至得到了升职。当他的家人要求了解宁特姆乔的养老金情况时却被有关当局拒之门外,不过最后他们被告知,宁特姆乔的1998年被升职,并在3年后得到了一笔养老金。宁特姆乔的儿子说:“有人用虚假材料领取我爸的工资,以后又理所当然地去领他的养老金。”

   2,封建残余:印度种姓制度酿悲剧 情侣遭到“荣誉处决”(图)

   国际在线:9岁的阿莎·赛妮和21岁的约格什·库马尔的尸体近日在新德里的贫民区被发现。死状显示,二人腿、胳膊均被束缚,手、脚均有被电击的痕迹。警方调查发现,赛妮和库马尔原本是一对亲密的恋人,但由于库马尔家族的种姓等级较低,他们的恋情遭女方家人的强烈反对。为了维护家族荣誉,赛妮的叔叔等亲人决定对二人实施“荣誉处决”。

    3,官僚主义:经商方便程度位置靠后 改革遭遇多方阻力

    广州日报讯 在世界银行的一份报告中,对世界178个国家的经商方便程度作出排名,其中印度位列第120,报告称印度在这方面落后于一些国家。尽管印度经过10多年的改革使得经济增长速度引人注目,并吸引了世界各国的投资者,不过投资者仍然发现,印度官僚主义的雷区难以逾越。分析人士和商业人士表示,这个问题仍是印度吸引外国投资的最大绊脚石。

     解析印度多元社会影响民族性格,有包容有冲突

     环球杂志讯 从人种构成来看,当今世界上几乎所有的人种都生活于此,形成了100多个民族。此外还有数百个分布于各地的部落族群。他们使用着700种正式登记的语言(千人以下的方言不在此列),主要的语言有18种之多。从宗教来看,这里既有产生于本土的印度教、佛教、耆那教、锡克教,也有从其他地区传播而来的伊斯兰教、基督教、锁罗亚斯德教等。从文化艺术来看,印度各个地区都有与众不同的音乐、舞蹈、雕塑、绘画等民间艺术。从政治力量看,印度有多达1000个以上正式登记的政党,其政治主张五花八门,组织结构千差万异。【详细

    “印度式”民主更多本土化色彩,与腐败顽疾艰苦斗争:

    环球杂志讯 印度现行的政治制度全盘接受了从英国移植过来的三权分立的议会民主制度以及相配套的行政体制。但是,源自西方的政治制度在印度这块土地上已经产生了变异,并衍生出了越来越多的本土色彩。一党独大发展而来的“家族政治”的影子仍挥之不去,尼赫鲁家族在印度政治中的独尊地位并未消失。印度式民主已与西方模式有了很大差异,它一方面至少是在形式上搭建起了百姓表达政治意愿的平台,另一方面又体现出明显的不成熟,因而不得不与效率低下,腐败盛行等顽疾进行艰苦的斗争。【详细

(责任编辑:廖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