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竹友谈企业能力战略思考之六:恐龙并未灭绝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24 03:25:58

陈竹友谈企业能力战略思考

之六:恐龙并未灭绝

    6500年过去了,恐龙其实并未灭绝;而20年以后,中国现存的很多知名企业却已不复存在。    150亿年前,宇宙诞生了;    40亿年前,地球上开始出现了生物;    500万年前,人类在地球上繁衍生活;    400年前,伽利略和哥白尼先后提出日心说,使人类开始认识并了解自已的生存空间;    时至今日,人类已主宰了地球,并进入高度发达的文明社会。就目前的科学所能探测到的宇宙领域内,人类是已知的生物中唯一的高级智能生物。    6500万年前,当人类还是某个哺乳动物的祖先的时候,恐龙已经是地球上绝对的主宰了。翼龙在天空盘旋,巨大的翅膀投射到地面上的阴影象天空的乌云一样盖天蔽日;暴龙用它凶残的牙齿和暴戾的性情在同类中撕杀戮食;甲龙全副武装、连眼皮都硬化得象岩石一样坚硬,除了自已的同类,地球上已没有了所谓的对手和敌人。    对于没有对手的恐龙来说,孤独并不是它们唯一的痛苦。绝对的统治者雄视天下的时候,生存的地位既是自然的选择,也是它们自已选择的结果。除了性情温和的食草龙之外,所有食肉类恐龙除了相互虐杀和彼此争斗,几乎找不到其他足够多和足够大的动物来满足它们无法被满足的食物源泉。而此时类似现在我们看到的胎生哺乳类动物根本没有生存的空间。为了生存的需要,哺乳类动物的祖先们只能把自已的个体限制在恐龙不屑一顾的很小的形体上,以免变成恐龙的食物。    物竞天择,食肉类的恐龙世界里最后只剩下残暴的暴龙。但是,即使暴龙再怎么凶残如果没有食物来源的话,等待它们的命运也只能是坐以待毙。    翼龙面临着同样的危机,食物“资源”成为它们最重要的生存条件和限制标准。    一颗直径约10公里的陨石撞击在墨西哥远古的腹地,它所造成的灾害让曾经热闹非凡的恐龙的乐园一片沉寂。这种沉闷的气氛维持了近亿年。    地球上95%以上的生物灭绝了,食草龙首当其冲,暴龙、甲龙等不可一世又宠大无比的地球统治者倾刻间不复存在。而那些形体微小的生物却因其特殊的身体条件和应对环境变化的适应性调节却活了下来。比如蚂蚁、比如蟑螂。。。。。    小型的兽角类恐龙为了生存的需要,它们不得不把自已单一的食性调整成杂性。对于它们来说漫长的进化进程中,唯一能做的就是把自已变得越来越小以适应食物条件的限制和生存环境的需求。它们慢慢从地上爬到树上,把自已的前肢演译成可以飞翔的翅膀并长出羽毛,后肢渐渐退化,最终成为辅助性的工具。。。。。。    另一类幸存的恐龙同样在演译着进化的神奇。它们与前者刚好相反,前肢慢慢退化,全身长出羽毛以适应环境温度的要求,后肢开始延伸并长成类似驼鸟一样高佻globrand.com的双足。它们奔跑的速度很快,并把长得象猫一样大小的原始马当作食物。这一成功的进化使原始鸟再一次成为地球的主要统治者之一。    在这个“鸟吃马”的时代过去之后,鲸从陆在生活慢慢转向海底;大象的祖先们在撒哈拉沙漠的海边游荡;12吨重的巨蜥、2米高的巨猪以及长着獠牙的利齿猫科动物们都曾一度成为过地球的统治者。    500万年前,在一片寒冷的冰河纪,原始人披着兽皮、居住在用野兽的骨头搭建的房子中生活着。他们最大的生存秘决仅仅是因为他们拥有其他动物所没有的“智力”。。。。。。    从40亿年前的生物大爆发开始至今,地球上曾经经历过5次左右的生物大灭绝。这些导致生物大灭绝的主要原因都是因为地球环境的变化,比如陨石撞击地球、比如洋流的变化、比如南北极形成对气温的影响等等。而每一次生物灭绝的种类都有其共同的特征:    1.  个体体形宠大,食物量巨大;    2.  食性单一;    3.  卵生,成活率低;    4.  依赖自然的程度高,变异进化能力差。    与其相反的是,所有幸存下来的生物也有其共同的特点:    1.  个体体形较小,食量少;    2.  食性杂,动、植物皆可为食;    3.  胎生或哺乳,幼子成活率高;    4.  能顺应自然环境的变化而变异进化自已。    从以上两种情况对比可以看出,任何依赖外部环境生存的、对外部资源需求量大的物种基本都无法长久生存。因为一旦外部环境发生哪怕是一点点变化时,其自身调节和变异的能力就无法适应,并最终因此错过时机而导致灭绝。    企业也是如此。    短短数百年的时间里,企业依赖于资源的获取得以迅速地扩张,时至今日全球资源的严重匮乏,即使如IBM、GE这样的巨兽也同样面临资源的危机和压力。而越是巨大的企业机构对资源需求和依赖的程度越高,当这种先天的生存条件受到限制或因此而致使企业生存环境发生变化时,小公司往往可以象蚂蚁一下得以生存,而大公司却会在倾刻间轰然倒塌。    东南亚经济危机的情形类似于恐龙生存的年代落下的一颗陨石。韩国大宇也如同恐龙一样转眼间消失,而无数的小公司因为自身条件的灵巧和依赖外部环境的程度低等特征而得以存活,同样可以说明这一点。    中国企业在改革开放之后30年时间里,如同生活在遇到热带气温降临的阔叶林铺天盖地地应运而生出来的动物一样。这些生活在充满机会和资源的原始森林中的动物们,面对随处可摘的果子、漫山撒欢的兔子时目不暇接;一口只能吃一个果子的“民企”不再满足这种原始积累的缓慢;跑马圈地的“国企”在绿油油的森林中肆意地砍伐和残暴地虐食;虎视眈眈的“外企”进入森林之后悄悄地完成资源和利润的乾坤大挪移。。。。。仿佛一夜之间,森林资源就要消耗怠尽了。    在有限的资源里,我们的企业将如何生存?    在行将枯竭的资源中,我们的企业将何去何从?    在竞争环境日益恶化的条件下,我们企业又将如何变异或进化以应对未来的挑战呢?    企业毕竟是企业,但它们却和6500万年前的恐龙所生存的环境存在着很多相同之处。那些巨大的、食性单一的巨无霸型恐龙荡然无存,而体形小、食类杂、变异快的小型恐龙却存活了下来。虽然我们已经不把它们称之为“恐龙”了,虽然我们早已习惯叫它们为“鸟类”,但它们仍然活着,毕竟是最重要的一件事。    在今天的市场环境中,笔者从来不建议企业把自已的目标单一地设定成某一领域的“恐龙”型“领导者”,因为一旦企业成为行业所谓的领导者之后,企业的市场就会变得相对单一、应对环境变化的能力和速度就会相对减弱、而变异、调节自已宠大的躯体和功能特征就会更加困难。比如世界500强中的寿命超过50年的企业不到10家,而无数“杂食性”的、更加适应环境要求的小企业却前赴后继、源源不绝;它们一方面灵敏地把握着市场的脉搏,一方面不断变异、进化自已的能力以适应外部环境的压力和要求。这样的企业才是未来的主力,也才是本世纪“智能化”企业发展趋势的先驱者。    今天的企业,不再是简单地“生产”某种产品,也不再是单纯的“销售”某种产品,更不在于纯粹地追求制造出某种轰动的品牌或成长的业绩;    今天的企业更需要考虑的是:在未来资源严重匮乏的情况下,如何生存、如何变异、如何进化自已,只有这样的企业才是本世纪中期,也许是20年以后真正可以存活下来的企业。    6500年过去了,恐龙其实并未灭绝;    而20年以后,中国现存的很多知名的企业却已经不复存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