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使命-持续为客户创造最大价值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03 14:27:04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1894年接掌《纽约时报》并由此创造了该报辉煌的阿道夫·奥科斯,经常讲给他的下属一个关于“三个石匠”的故事:中世纪的一个行吟诗人在路上先后遇到了三个石匠。他分别问他们:“嘿,干什么呢?”

  第一个说:“在凿石头呢。”

  第二个说:“我在雕刻一块基石。”

  第三个回答令人振奋:“我在建造一座大教堂!”

  在同一工地上,干同一项工作,但由于他们心中的使命不一样,却带来了不同的人生命运:第一个,把工作看作是为了养家糊口的手段,故然后来还是一个教堂维护工;第二个,把工作看作是一门技艺,他则成为了教堂后续工作的管理者;只有第三个,把工作看作是一个伟大事业,最后成为一个著名的建筑家。

  使命是实现愿景的手段,回答的是“我该做什么”、“我如何走”才能实现我的目标。在想做、可做、能做这三个环节中找到一个真正该你做的事,回答的是我们业务为什么只能做这个而不做那个。

  ——崇高的使命;

  ——神圣的使命;

  ——伟大的使命。

  杜拉克认为,在剧变的时代中,企业所要界定的使命,应回答三个基本问题:“我们目前的事业是什么?”、“我们的事业将变成什么?”以及“我们未来的事业应该是什么?”企业家最重要的责任,就是为企业创造不相同的明天。杜拉克一再强调,企业所要达成的使命,一定要落在企业以外的“创造顾客”之中,是企业为了达到愿景对客户、员工、股东和社会等方面的承诺。

  公司使命,我们面临两难处境:

  1. 公司使命与社会使命——回答为谁干活。近年以来,安然、世通公司等华尔街金融丑闻的相继败露,使人们对企业家的道德水准遭遇空前的质疑,越来越多的学者也对曾经被夸大的以赢利为目标的企业使命进行了反思,要求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呼声越来越高,如今国外几乎所有的大公司发布年报时都隆重地介绍企业的社会目标和善行,富时和道琼斯也推出了“企业社会责任指数”,不少欧洲企业还进行SA8000社会责任标准的认证。

  企业社会责任理论认为,企业作为一个商业组织,不再是可以不考虑公众利益的独立实体,“企业的经营行为必须具有社会意义,就像企业的社会行为必须具有经济意义一样。”为此,要想获得战略主动并且确保长久发展,企业必须在关注利润最大化目标的同时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据有关资料表明,目前,全球主要的200多家跨国公司中,都设有自己的公司社会责任标准,绝大多数公司在其核心价值观中,也将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放在重要的位置。

  沃尔玛的使命是:“让普通老百姓买到有钱人用的东西”。

  墨克的使命是:“保护和改善人类生活”。

  惠普的使命是:“为人类的进步和幸福提供技术”。

  三星的使命是:“事业报国”。

  万科的使命是:“建筑无限生活”。

  海尔的使命是:“创造世界名牌”。

  联想的使命是:“为客户利润努力创新”。

  华为的使命是:“聚集客户关注的挑战和压力,提供有竞争力的通讯解决方案和服务,持续为客户创造最大价值”。

  迈克尔·波特发表的《企业慈善事业的竞争优势》认为:“企业从事公共事业的目标,从表面上看是为了博得更多的认同和社会影响,而实质上,则应该集中于公司竞争力的增强。”也就是说,企业可以利用慈善活动来改善自己的竞争环境,而只有在企业的支出能同时产生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情况下,企业的公共活动和股东的利益才可能交汇在一起。

  毕竟,企业的第一责任是赚取利润。当竞争的压力挡在面前,如果过多考虑那些高尚的东西,可能牺牲掉的就是自己眼下的生存和发展机会!把企业办好就是很好的承担社会责任。企业职业经理人只是受托管理股东的资产,承担社会责任应该主要是政府组织和被当选政客的责任,企业把原本应该支付给股东的钱拿去做善事,这不符合市场原则和企业精神。

  总之,在现阶段,企业的使命保证股东回报应是首位的,当然也应考虑客户、员工、供应商、社区等相关者的利益。

  2. 抱负使命与专业使命——回答干什么活。当我们注目于那些诞生于19世纪末或上世纪初的美国百年大公司的身上时,我们可以无一例外地发现同样的气质:它们均有着浪漫主义的改造世界和称雄全球的志向,具有一个崛起的商业帝国主义的远大抱负:

  ——AT&T:我们立志成为全球最受推崇和最具价值的公司。

  ——时代华纳(TimeWarner):我们力求成为最受尊敬和最为成功的媒体公司棗在我们的经营范围内成为领导者;以优质、卓著闻名于世。

  ——美国运通(AmericanExpress):成为全球最受人尊敬的服务品牌。

  ——通用汽车(GM):成为客户满意的行业领先者。

  当我们的目光从这些百年公司移开,转到那些在近30年里诞生的、新兴的、以IT产业为代表的新兴公司身上的时候,情况便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多元化让位于专业化,遥远抱负让位于执着追求,工程师式的专业声音响起。

  ——微软:让每张桌面上和每个家庭里都有一台电脑。

  ——朗讯:为我们的客户提供全世界最优质、最新的通讯设备、产品、技术和客户服务。

  ——苹果:致力于为全球140多个国家的学生、教育工作者、设计人员、科学家、工程师、商务人士和消费者提供最先进的个人计算机产品和支持。

  ——SUN:成为最好的通信技术服务提供者,使员工得到最好的专业经验,使股东得到良好的投资回报,受到社会和大众的认可。

  ——LSI(美国大规模集成电路公司):凭借我们在半导体设备方面所具有的迅速设计和批量生产的能力在全球范围内为我们的客户提供具有竞争优势的产品。

  ——百视达(Blockbuster):成为全球领先的可租借娱乐器材公司提供卓越的服务、优质的选择、便利的条件和理想的价值。

  ——保德(Baldor):成为设计、生产、销售电动发动机和驱动器的最优秀企业。

  企业使命它是一个公司对长期持久目标的设计和界定,是“要去完成的任务”,将反映出这个组织的价值观、长期宗旨和优越性。很显然,这都是一些十分清晰的阐述,是一种“专业化的公司使命”。今天,进入全美300强的公司中特别是那些新兴的、居于中坚力量的大公司,其公司使命的表述往往非常专业和简洁,它有着明确的边界感,而很少掺杂不可捉摸的、容易被夸大的要素。可以说,从“抱负化的使命”向“专业化的使命”衍变,是当今企业使命衍变的新轨迹。

  使命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别人,是在更广阔领域中寻找自己的价值,寻找自己的灵魂。现代公司治理,就是要培养《把信送给加西亚》中像罗文那样具有伟大使命精神的员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