屡遭质疑的高考加分项目早该取消--新闻中心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03 15:24:13
屡遭质疑的高考加分项目早该取消2010-06-26 11:55:56 新华网

    浙江600多名考生凭“三模三电”(航海建筑模型、航空航天模型、车辆模型与无线电测向、无线电通信、电子制作)获高考加分,质疑声四起。山东省从2008年起完全取消省内高考加分。两个事件,令人玩味。

    为什么公众对于浙江“三模三电”加分政策百般质疑、揪住不放呢?说白了,这种加分即便本来合理,但往往会演变成少数特殊家庭方可受益的游戏,而与大多数品学兼优的普通家庭子女无缘。这样的高考加分项目,是对于教育公平的践踏,公众当然有意见,早该取消!

    高考加分项目,能设立就能取消。至今,国家教育部门制定的加分规定有十余种,全国衍生出近两百种。去年以来,取消各种省内的加分项目,渐成趋势。在这种情况下,公众不禁要问:浙江“三模三电”这种公众意见较大的高考加分有什么必要保留?有关方面的理由能说出一大堆,但是公众早已看得一清二楚:真正的原因无非是为维护少部分人的利益!

    取消公众意见大的高考加分项目真的这么难吗?关键看是不是能够正确对待。本来,媒体报道山东今年取消了省内加分项目,记者前往核实发现,早在2008年省内加分项目就在山东静悄悄消失了。取消这些加分后,山东公众没有山呼万岁,因为教育部门做了应当而且能够做的事。山东省近三年大力推进规范办学、落实国家课程方案和评价机制改革,与摆脱省内加分这个包袱、轻装上阵应当不无关系。

    那些利用手中特权,通过高考加分项目为自己和少数人谋利益的人们,该清楚清楚了。(吴晶 王海鹰)原题:公众意见大的高考加分项目早该取消浙江630多人因航模比赛等获高考加分被指不公(1)2010-06-23 14:30:09 广州日报

    浙江省体育项目高考加分的一千多人名单中 因参加“三模三电”项目获得加分的人数占三分之二 有网友认为此举引发不公平应立即取消

    高考的成绩将于近期陆续公布。到时候,有人欢喜有人愁,因为分数的高低将成为影响他们今后人生走向的筹码。在分数决定成败的背景下,高考加分自然备受关注,甚至引发了加分导致不公平的争议。

    去年,重庆就出现了伪造少数民族身份骗取高考加分的造假事件,其中波及去年重庆的高考文科状元。同样引起争议的还有去年浙江“三模三电”加分,尽管有关部门年初曾对此予以规范,但6月21日网上公布的一则加分考生增补名单,绝大部分考生仍然因“三模三电”加分,再次引起了人们的广泛争议。根据网友的统计,在今年浙江省体育项目高考加分的1010多人名单中,其中因参加“三模三电”项目获得加分的人数为630多人,接近加分总人数的三分之二。 记者调查

    记者查阅前日刊发的这份《浙江省教育考试院关于2010年普通高校招生政策加分考生增补名单公示的公告》发现,在这份增补的13人高考加分名单中,除3位考生加分项目是“自谋职业退役士兵”或“归侨,华侨、归侨子女和台籍考生”外,有8位考生获得加分的原因是赢得了“2009年全国无线电测向锦标赛(东北赛区)”的前5名,其中3位考生都是第3名。这8位考生获取申请加分资格的时间是2009年11月,所在中学都位于浙江省慈溪市,发证单位都是“省内体育部门”,而认定测试的时间是2010年。

    在这13位考生中,除了一位考生因获得“2009年台州市象棋锦标赛个人第5名”获得20分的加分外,其他考生的加分值都是10分。

    公告称,浙江教育考试院“现将上次因材料不全审核未通过未予公示,经补充材料,其中体育项目经省体育局认定测试、其他项目经省级有关部门审核通过的考生名单,在考生所在学校(单位)、市招生考试机构两级审核两级已公示的基础上,将增补名单集中公示”。

    昨日,很快就有网友将这份公示名单转发到网络论坛上。事实上,这只是一份增补名单,在今年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政策加分体育项目考生名单中只占很小的一部分。

    质疑1

    对苦练考生不公平?

    虽然名为体育项目加分,但多数考生获得加分的原因和田径、球类等运动类项目无关。有网友专门做过统计,今年浙江全省体育加分总人数为1002人,其中“三模三电”项目人数为625人,占加分总人数的62.4%(注:该名单统计数字未包含增补名单)。“‘三模三电’已成为浙江中学生加分的主体!这个项目能与田径、游泳相比较吗?” 记者发现,“三模三电”是指航海建筑模型、航空航天模型、车辆模型与无线电测向、无线电通信、电子制作等。“与田径、球类等身体素质运动类型项目比,‘三模三电’根本不属于需要艰苦身体训练的项目。主要靠一些器材和短期培训即可达到。与田径、篮球、游泳等项目的体育加分的意义和作用完全不能相比。”一位网友认为。

    近年来,北京等国内多个省市取消了高考“三模三电”加分项目,因为这些项目比较容易获得特长加分资格,对那些需要常年大运动量刻苦训练的体育运动项目考生是很不公平的。

    那么,对那些没有加分的裸分考生呢?有网友认为,这对那些“裸考”的孩子来说,是非常不公平的,这相当于让他们降分了。

    质疑2

    名目繁多参加都能获奖?

    在这篇题为“浙江惊现史上最牛高考体育加分中学”的帖子中,该网友披露说:“来自体育、航模中心等部门每年举办的‘三模三电’比赛,其中设置了几十个不同等级、不同规格或不同发动机排量的模型比赛。因为项目众多,几乎参加人员都能获奖,并因此得到二级运动员称号。如此一来,各地又纷纷办起了各种各样的‘分区赛’、‘拉力赛’、‘通信赛’,致使获奖的运动员成倍增加,导致今天这样体育加分如此荒唐的局面。”

    记者查阅这份高考加分名单发现,加分项目可谓五花八门,名目繁多。比如有“2009年浙江省青少年‘飞向北京飞向太空’航空航天模型锦标赛”、“‘宁波九龙湖’杯2008年全国青少年航海模型锦标赛”、“‘飞龙轴承杯’2008浙江省青少年航海模型(提高级)锦标赛”等。 质疑3

    加分曾经造就文理科状元

    “过去传统的体育加分主要是一些专业运动员,但如今‘三模三电’加分的都是非专业运动员,而且一些成绩较好的学生,增加10分就可以把你送入北大或清华。去年浙江省高考就出现了文科703分绍兴‘三模三电’加分状元。”一位网友发帖称。

    据报道,去年浙江高考状元榜显示,浙江省文科第一名、第二名高考成绩被加20分;理科前三名中,位居第一的仍是一名加20分的考生。依据裸考成绩排名,去年浙江省文科状元的裸分排在浙江省文科考生的第28名之后,文科第二名的裸分在全省第40名以外。

    质疑4

    为何同项比赛有多个第一?

    记者发现,获得加分的考生参加比赛的地点不一定都在浙江,比如浙江虽然地处华东地区,但一些加分的考生参加的是2009年全国无线电测向锦标赛东北赛区或者西南赛区的比赛。参加比赛的年份,集中在2007年、2008年和2009年。

    至于比赛名次的设置,也是别出心裁,无数个考生同时都获得了第三名或第四名的成绩,即便是第一名,也由好几个人获得,还有的没有列出比赛名次,只是注明参加了某项航模比赛。 以2009年“江苏无管杯”全国青少年无线电通信锦标赛为例,记者粗略统计,获得锦标赛第一名的浙江省考生有5人之多,且来自同一所中学。

    公示名单显示,这些“三模三电”奖项的发证单位绝大多数都是浙江“省内体育部门”,少数发证单位是浙江“省体育局”,他们获得的高考加分都是10分。

    质疑5

    砸钱就能获奖没钱咋办

    有网友对今年浙江全省加分35人以上的7所中学做过统计,总加分人数400人,其中,“三模三电”358人,占总数的89.5%。网友发现,加分人数最多的学校为绍兴第一中学,加分人数为90人,约占浙江全省体育项目加分总人数的10%。获得浙江全省高考体育加分第二名的,是位于绍兴的柯桥中学。“76名加分学生中有75人是‘三模三电’,令人唏嘘。”这位网友称。

    早在去年,浙江“三模三电”加分现象就引起了媒体的关注。据《中国青年报》去年报道,参加航海(建筑)模型只要交600元报名费、1.5万元培训费,培训一个月(实际上只是在每周双休日进行),几乎每个人都可以获得前6名的成绩标准。而绍兴一中2009年参加航海模型加分测试的19名考生中,13名考生的家长分别是当地的官员,或金融机构、企业、学校的负责人。

    据披露,有钱人向“三模三电”项目“砸钱”的现象确实存在,一步到位取消阻力会很大。

    质疑6

    利益链已形成取消不了?

    据了解,“三模三电”项目间已存在一条高考体育加分项目报名、测试的利益链条,若取消就意味着收益减少。 有网友发帖称:“考生家长还反映浙江部分‘三模三电’训练队存在既做教练,又做裁判,兼做器材销售之现象。据悉,学校训练队教练多是省内‘三模三电’运动队退役运动员,平时招收学生训练,赛时又担当大赛裁判,并负责购买材料、建造模型与销售。而一个航海模型大致价值1.3万元,原材料大概是六七千元。”

    网友“饕餮饕餮”称:“太不合理了!田径游泳球类等加分小孩,那是用时间和汗水换来的,大家都没意见。这个三模三电是靠金钱和规则换来的。”

    今年1月,浙江省教育厅和浙江省体育局联合发文,决定从2010年起对“三模三电”和定向比赛加分项目进行进一步规范。只是没想到,时隔半年,再次引发争论。  

    文/本报记者曾向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