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暑手册:如何应对高温酷热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03 13:44:15
2010年06月28日 08:13:00  来源: 山西晚报   编辑: 耿健 【字号大小】【留言】【打印】【关闭】



    健康E刊:摆脱苦夏 健康选择
进入盛夏,高温容易使人体出现种种不适,如不想吃饭,心跳加快等。省中医院副院长冯五金、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副院长高继宁表示,这些都是人体代谢和生理状况对高温环境的应激反应。在通风不良、身体疲劳、饮水过少和接受日光长时间照射等情况下,这些中暑情况更容易发生。本报特结合专家观点,为读者准备防暑手册,希望大家度过一个健康清凉的夏天。
预防五类常见病
热感冒
病因:天热抵抗力下降、环境温差较大。
预防对策:忌受热后让身体“快速冷却”。比如,大汗淋漓归来后,最好先以风扇降温,待体温下降后再开空调。热中风
病因:身体脱水导致血液黏稠,使输向大脑的血液受阻变缓。
预防对策:具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中老年人是此病预防的重点对象。尽管天气闷热,还是要作息规律,不要熬夜,一般来说,高危病人出现头昏头痛、半身麻木酸软、频频打哈欠等现象都是中风的前兆。
感染性腹泻
症状:发病开始主要是腹泻,常伴有痉挛性疼痛。不久将会转化成水样便或黄色稀便,慢慢发展为便血和肠出血,最后可能会转成尿毒症等。
预防建议:出血性大肠菌感染主要是饮食不卫生导致的,大肠菌喜欢在低温下繁殖,平时冰箱也会给病菌提供生存环境,所以冰箱里久置的食品最好不要食用。
细菌性痢疾
症状:潜伏期多数为1—2天,典型表现为急性发热,有阵发性腹痛,腹泻时有黏液或脓血便,有明显的肛门下坠感。
预防建议:一般应立即口服补充液体,以免脱水,明显脱水者应静脉补液。
胃肠炎
症状:急性胃肠炎常伴有发热、呕吐、稀水样便,少数有黏液脓血便;伤寒型肠炎症状类似伤寒,患者会持续发热。
预防建议:饮食规律平衡,不吃或少吃生冷。尤其是婴幼儿及年老体弱者,切不可因为天热食欲不振而马虎饮食,可以针对自己肠胃的情况,熬一些健脾养肠胃的粥来维持身体酸碱平衡,增强抵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