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问新政后土地市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03 08:05:11
三问新政后土地市场



时间: 2010-06-18     作者:综合 3   评论:0   进入论坛   据《楼市白皮书》的统计,截至2009年12月31日,2009全年福州市五区共推出地块39幅,以商业办公为主的一共是10幅,共555.2亩。而2010年第一、二季度就推出了12幅商业办公用地,共341.88亩。此外,即将在6月推出的浦上江厦2地块,共293.87亩,建筑面积达到了78万平方米,70%用作商业建筑。5幅位于三坊七巷的小地块也成为此次土地拍卖争夺的焦点。

  商业地块

  是否引起开发商的关注?

  其实,早在本次新政出台之前,国内部分主流开发商已将发展战略锁定于商业领域。资料显示,自去年年底以来,包括万科、华润、首创、合生等知名住宅的开发商,都纷纷加紧了全国范围内“圈地”布局商业综合体的步伐。福州本土的开发商从去年底以来也频频将橄榄枝伸向了商业办公的领域。中庚集团除了东街口的写字楼项目中庚青年广场,2009年还拿下了海峡国际会展中心东北侧地块。

  当“人口红利”的正面效应逐步弱化之时,以住宅为主业的房地产开发公司必然面临转型,持有型物业的开发及运营更有利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福州房产专家江映辉表示,当房产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往往不会固守在传统的住宅销售市场,需要通过积极介入商业地产,才能获得稳定收入。不过从14日刚刚结束的新政后首场土地拍卖会上看,只有4家开发商参与竞拍,从开发商参与的热情来看,对后市的判断还是相对谨慎和理性的。

  福州凭什么

  承担如此大体量的商业?

  福州房地产业内专家刘福泉表示,商业地块的密集推出,体现了政府对城市规划和改变区域现状的决心。作为“海西”龙头城市的福州,城市容量正面临“质的飞跃”,高铁、地铁、两岸三通等利好因素,在扩大城市容量的同时,自然会催生对商业配套的需求,未来福州将形成一个中心商圈与多个区域性商业中心共存的格局。

  但也有人提出对如此“海量”商业的担忧,尤其是大规模的商业综合体项目,体量大、业态多、占用大量资金,对开发商的运营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一个城市综合体项目更看重它对整个区域的推动力和辐射能力,进而带动区域价值的提升。”和信投资执行董事李日强分析。“随着房地产市场的阶段性调整和相对饱和,资产型、经营型商业地产无疑将成为带动投资的发动机,但能否承担起城市造血功能,关键还要看开发商的运营本事。”

  新政

  是否会影响地价下跌?

  除了地块本身,6月的土地市场最让人关注的,显然还有地价走势。

  近日,国家税务总局发布《关于土地增值税清算有关问题的通知》,此举被业内看成是此轮调控组合拳的一个重要环节。采访过程中,虽然众多业内人士表示这个政策实质性的效果,还要看地方政策最后的落实程度,不过很多人也不得不认同,土地新政确实会给开发商的资金周转敲响警钟。

  事实上,一系列调控新政已经影响了各地楼市的成交,并蔓延到土地市场。6月14日的土地拍卖会上,各地块的成交价格与同区域地价相比,普遍下调,融侨集团以2.4亿底价成交的E1地块,楼面价只有1960元/平方米,上海升龙以3.33亿元成交的B4地块,楼面价2664元/平方米。

  业内人士预测,“三坊七巷的几个地块因为小,总价相对不高,拿得起地的开发商比较多,有可能形成较激烈的竞争,进而拉高楼面价。”
(网络编辑:陈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