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敖18岁儿子出书谁会咒怨?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13 06:44:27

李敖18岁儿子出书谁会咒怨?

(2010-06-27 17:07:51)转载 标签:

咒怨

儿子

家庭背景

台湾教育

李敖

杂谈

分类:所谓时事

近日,某机构从大约50万人的样本中得到的22万份有效问卷统计分析后得出结论:大学生所处的家庭阶层对其高等教育准入与结果有着明显的影响。这个调查在网上遭到了一致的嘲笑,因为家庭背景影响大学生入学和就业机会这样浅显的结论,实在是不需要花费那么多经历去调查的。这调查就像是做了无数研究得出某个大活人是属于人类一样多余。

来源:(http://blog.sina.com.cn/s/blog_4fa059b90100jaqb.html?tj=1) - 李敖18岁儿子出书谁会咒怨?_敬一山_新浪博客

因为这几乎已成社会常识的结论,我们得以见证很多新词的诞生,“富二代”“官二代”“穷二代”……每提及这些词汇,总会有咒怨的情绪与之伴随。但是,这一代和二代的关系还是要理性看待。老子英雄儿好汉,虎父无犬子……这些俗语都证明优秀的人物,其后代优秀的几率还是比较大的,这应该也比较符合遗传学。比如,台湾作家李敖18岁儿子要出书了,据说也遗传了其父的骂人绝技,出手就是骂台湾教育的。要说儿子出书完全没有老子的影响,那大概也不太可能。但是,这影响有没有大到值得外人咒怨的程度?

我想评价家庭背景影响有个最起码的标准,是否利用公权。像李敖这样的,他通过自己的奋斗成了牛逼作家,即使他通过自己的个人影响帮助儿子出了书,外人最多可以诟病他的教育方式,却没资格来抨击他。因为这不过是他的个人行为,他无法左右市场对他儿子书的评价。如果只是个绣花枕头,最后招致的只是更大的失败。但如果,李敖是大陆哪个文化局的局长,利用自己的权力帮自己儿子出书,甚至利用自己的渠道去发行,那就是操蛋了。

悲剧的是,在我们目力所及,多的却是公权的滥用,有权的用权为下一代铺路,有钱的买权为下一代铺路。于是乎,“穷二代”很多到了不敢生孩子的地步。不限制公权,公权就跑到社会上伤人,伤的人即使不多,那造成的恐怖气氛,也够年青一代彷徨的了。

 

来源:(http://blog.sina.com.cn/s/blog_4fa059b90100jaqb.html?tj=1) - 李敖18岁儿子出书谁会咒怨?_敬一山_新浪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