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我们为什么需要《道德经》? - 国学大道场 - 国学论坛 一元一国学论坛 一元一国...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20 21:00:56
[原创]我们为什么需要《道德经》?道德经, 原创 我们为什么需要《道德经》?因为它可以在为人处事的方方面面随时给我们根本性的指导。




比如,对高调慈善这个社会热点的评述问题,《道德经》就在“正善治”中给出了原则,“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圣人以身作则,方而不割,坚持自己的操守,但不会与政令相抵触;廉而不刿,锐意进取,自强不息,但不会采取有损德行的方法;客观公正的同时又能顾及适用的范围;让人尊敬但又不会超越政令的尊严。就是说,圣人更要时刻注意维护政府的形象,不要因为自己的行为而影响政府的公信力。想做菩萨,当然是好事情,只是不要无意间成了反映社会不足的一面镜子。好事如何办得更好,不仅仅是“授人以鱼”还是“授人以渔”的问题,还要在民心这个国家之本的大局上,从长治久安上多考虑考虑。对个人来讲,善隐则大;对公众来讲,前台由政府出面,后台加大透明度,是一个更好的做法。



比如,如何理解大政方针的问题,《道德经》给出了实质性的理解。如永不争霸,可以最大限度地消减不利因素滋生的土壤,可以占据外交的主动性,最大限度地拓展生存发展的有利环境。这个原则的智慧在《道德经》的“动善时”中,做了详细的阐述:以道莅天下,其鬼不神。非其鬼不神,其神不伤人;非其神不伤人,圣人也不伤人,夫两不相伤,故德交归焉。譬之道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大国者,下流也。天下之交,天下之牝。牝常以静胜牡,以静为下,故宜为下。大国以下小国,则取小国;小国以下大国,则取大国。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大国不过欲兼畜人,小国不过欲入事人,夫两者各得其欲,大者宜为下。

如不搞个人崇拜,靠法治不靠人治的问题,我们是有着惨痛的历史教训的。而老子在《道德经》中已经给出了深刻的分析。“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知此两者,亦稽式。常知稽式,是谓玄德,玄德深矣,远矣,与物反矣,然后乃至大顺。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在组织形式上,高层不搞个人崇拜,不依赖个人的英明决策,基层不为贤人的马首是瞻,而强调发挥管理阶层集体的智慧和职能,既不耍阴谋也不用阳谋,要的是民风的淳朴厚重;在管理方法上,用“德、法”作为治理的标准。归根结底引申开来就是人治还是法治的问题,这个也是“折腾不折腾”的本质。

如与时俱进,时代的声音反映在民心动态上,把握民心的脉动就是与时俱进的根本保障,也就是老子“心善渊”中讲的“圣人无常心,以百姓之心为心”的应用。






比如,做一个国学爱好者,怎样看待百家学说的问题。百家学说的实质,都是在“修齐治平”的大框架内提供参考。 一种学说能否成为治国方针,一要有合理性,就是要符合民意;二要有可行性,就是要使绝大多数民众能够遵守。所以,圣人治国一般都有高低两条线,高标准属于需要提倡的理想状态,而低标准则是要严格遵守的现实标准,两者结合共同构成治理方针的主体。杨朱的“人人为我,天下大治” ;墨子的“兼爱非攻”;问题就出在可行性上,属于理想治国,而庄子发展为“相忘于江湖”,则是属于空想了。法家的“法”虽然可以保证秩序,但是缺少和谐的人情味,道家“以正治国”就明确提出了“德法”结合的高低两条线,可以满足不同阶层的需要。儒家则是在高低两条线上,做的都不够彻底。如此,可以把握百家学说的不同特点,在此基础上可以进一步认识我们古老文明的基本构成、传承脉络,并且具备基本的辨伪存真能力,打好国学学习的坚实基础。

如怎样理解“天人合一”的问题,《道德经》就给出了哲学上的解释。老子《道德经》中的“道德”,有两层含义:一是作为自然之本、万物之母的“道德”,是一种本质的力量和这种力量的表现形式,是属于哲学范畴的“源起论、认识论”。这种本质的因素,“道”有“夷、希、微”三个特点和五种认识“道”的渠道(恍惚、有无、玄德、玄同、不道等五德);二是在“法道”中,获得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为人处事的准则。也就是“道德仁义礼法兵”的层次问题,属于哲学范畴的“方法论”,分为“天道、地道、人道”三个方面构成。

而两个层次之间的关系本着“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同于失者,失亦乐得之。”的原则。天人合一,就是“两层”的合一。






比如,如何做一个好领导?怎样辨别自己追随的领导有没有前途呢?这个就是《道德经》“无为”的应用问题。根据《道德经》的实例,可以总结出来:“无为”是指通过对事物客观规律之所以运转的关键要素的掌控,从而达到 对事物运转的大趋势的把握的策略。因而把 主要精力放在必要的客观条件的管理上,给具体的运作人员以充分的信任和自由度的做法,称为“无为”。归纳起来说,“无为”的理解可以从两个角度来进行:一是方法的选择上,采用控制关键要素的方式来掌控事物的发展趋势,就是找到最有效率的方法。二是在推广这种方法时的方法或心态,“无为”暗中掌控关键要素,不露痕迹地做好“太上,下知有之”幕后管理者的工作,达到“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 希言自然”的效果。因而老子的“无为”是一种更智慧,将积极性隐蔽起来的更老练的做法,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大原则内最睿智的做法。

据此,我们可以看看刘邦、项羽、曹操、刘备和诸葛亮几人,那个是好的领导人呢?《 史记卷八·高祖本纪第八》高祖置酒雒阳南宫。高祖曰:“列侯诸将无敢隐朕,皆言其情。吾所以有天下者何?项氏之所以失天下者何?”高起、王陵对曰:“陛下慢而侮人,项羽仁而爱人。然陛下使人攻城略地,所降下者因以予之,与天下同利也。项羽妒贤嫉能,有功者害之,贤者疑之,战胜而不予人功,得地而不予人利,此所以失天下也。”高祖曰:“公知其一,未知其二。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於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餽馕,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刘邦因为控制了关键要素,能够正确使用张良、萧何、韩信这三位人才而取得了成功。

刘备能三顾茅庐,请来诸葛亮,委与重任,也是抓住了人才关键。诸葛亮事必躬亲,实质上只是一个高级的办事员,与用人的艺术不搭边;曹操二者兼半;刘备是用人的高手;刘邦是高明的人主;项羽只是一个实干型的闯将而已。老子讲“心善渊,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配天,古之极。”

我们“法道”法的是什么呢?重点不是自然规律的客观性,而是“道”是怎样形成和管理自然万物的运转的,立场不是被管理者而是管理者。道并不是只有规律而什么都不做,而是具备了阳光、雨露、大地、山川等基本元素,构建起了基本的平台,然后就任由万物自由竞争,拾遗补缺而形成了繁茂的大自然,我们因为看到太多的弱肉强食、污秽丑恶的东西,因而认为自然太不完美,道的作用太无力,所以,没有认识到道的无为之法的奥妙所在,道正是控制了基本元素,保障大框架内的自由度,才会使万物得以的充分发展、生机无限。我们法道的关键是,学会“道”掌控自然万物的方法,来掌控我们事业的发展。

无为、有为的区别,不在于是抓全局还是抓具体,也不在于是搞人事还是搞业务,而在于将重心尽量向相对一线人员倾斜,满足一线人员的成就感、自豪感是对其真正的尊重,由此自然会迸发出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来,是一种觉察不到管理痕迹的管理。这个也就是“不敢为天下先”的实质内涵,而压责任就是下属获得信任感、成就感的渠道。

事业发展到一定的程度,领导人一般都会经历 由家族型、技术型、苦干型,向经理负责制、股份合作制转变的瓶颈,也就是干事为主到用人为主的转变。领导人在这个时期的关键任务,是大方向的确定,生存环境的拓展,是保持活力创造力体制的构建,也就是眼光和交际能力成为了事业成败的关键因素。

我们再看看几个历史人物在领导能力上的差距,如陈平和周勃做丞相的故事。汉文帝即位以后,因周勃功高(平定吕氏叛乱),就以之为右丞相。陈平为左丞相。
有一次文帝问周勃,全国一年审判多少案件啊?周勃支支吾吾答不上来,急地汗流浃背,脸都红了。后来又问陈平,陈平说,这个可以问廷尉。文帝又问,那一年国家收入多少钱谷?陈平说这个可以问搜粟都尉。文帝说,那这样的话,还要你这个丞相干什么?陈平不慌不忙地说,陛下既然您设置了宰相这个职位,那么宰相的作用是,在上辅佐天子,调理阴阳,顺应四时;在下使万物都合适发展;对外则镇抚四夷诸侯;对内则亲附百姓,使卿大夫都各得其职。丞相并不是管那些琐屑小事的。文帝认为陈平回答地好。
出朝以后,周勃就对陈平说,您也不教教我怎么应对。陈平笑着说,您在那个职位上,难道不知道怎么做好那个职位应做的事么?况且如果陛下问长安有多少盗贼,您还能强回答么?周勃这才感觉自己的水平比陈平差了不是一个档次。于是不久就向文帝打报告申请退休了。文帝就以陈平专为丞相。

再看看管仲是如何重视人才、实用人才的,“夫争天下者,必先争人。明大数者,得人,审小计者,失人。得天下之众者王,得其半者霸。是故圣王卑礼以天下之贤而任之,均分以钓天下之众而臣之。”(《管子·霸言》)
管仲分配政事向齐桓公推荐不同类型的人才时说:“升降揖逊,进退闲习,辩辞之刚柔,臣不如隰朋;请立为大司行。垦草莱,辟土地,聚粟众多,尽地之利,臣不如宁戚;请立为大司田。平原广牧,车不结辙,士不旋蹬,鼓之而三军之士,视死如归,臣不如王子成甫;请立为大司马。决狱执中,不杀无辜,不诬无罪,臣不如宾须无;请立为大司理。犯君颜色,进谏必忠,不避死亡,不挠富贵,臣不如东郭牙;请立为大谏之官。君若欲治国强兵,则五子者存矣。若欲霸王,臣虽不才,强成君命,以效区区。”管仲抓的是和陈平一样的航向和环境的问题。


《道德经》之所以迷人,就是因为老子看问题总是要更深一层的原因。我们知道了什么样的领导是有前途的领导,也就知道了怎样做一个好的领导了。




再比如,人际交往的一些基本与原则问题
。如“以德报怨”还是“以直报怨”的问题,孔子讲的平等的人际关系中“以直报怨‘以德报德”。而老子讲的是领导和被领导者之间的关系,“以德报怨”有更大的包容心,有利于教化取得长远的良好效果。如朋友之间钱财来往的问题,俗话说:“亲兄弟明算帐、先小人后君子”,老子则是直接指出了关键在于“契约精神”的实施,如“言 善 信”讲“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矣。善者不辩,辩者不善。和大怨,必有馀怨,安可以为善?是以圣人执左契,而不以责于人。故有德司契,无德司彻。夫天道无亲,常与善人。”诚信的话并不华美悦耳,而漂亮话并不一定能实践。那些草率承诺的必定缺少负责的诚信态度,而应承的越容易能真正履行的越难。所以圣人从不轻许诺言,而是慎之又慎。所以因为考虑周详之后,再作决定才不会有违诺之事。善于解决分岐的不依靠辨明事非来作依据,而依据对错来做标准的也不是最佳的办法。因为这样既使分出事非,解释清楚了,大的问题因事非分明而不会再发生了,但内心也会因为在辨别过程中据理力争,不互谅互让以胜负为结局而留下伤痛。还怎么能和睦相处呢?所以,圣人既使握有证据,也不会苛责他人。因此,有德的人以契约来规范行为,无德的人轻诺寡信,不立证据,一旦有纠纷就会以强行追索来解决。而天道并不偏爱任何人,只有那些具备美德的人,因为能顺天道行事,因此,才会获得益处。
如难得糊涂的问题,在《道德经》中,不仅作为治国的方针,还上升到了“稽式”“玄德”的高度。“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知此两者,亦稽式。常知稽式,是谓玄德,玄德深矣,远矣,与物反矣,然后乃至大顺。”


“与物反矣”的“反”,相背,与“格物”相反的思路。参考【百度百科】:在中国古代儒家思想中,格物致知是一个重要概念,其最早出自于 《礼记?大学》:“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当时的“格物致知”与诚意、正心、修身等道德修养方法有关。格物致知的目的,是使人能达到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的水平,从而追求儒家的最高理想——平天下。

  从宋代理学家程颐开始,“格物致知”便作为认识论的重要问题讨论。他认为“格犹穷也,物犹理也,犹曰穷其理而已也”,格物即就物而穷其理,格物的途径主要是读书讨论,应事接物之类。做法“须是今日格一件,明日又格一件,积习既多,然后脱然自有贯通处”。在这个从逐渐积累到豁然贯通的过程中,含有关于人类认识的一些合理观点。

  朱熹在程颐思想基础上,提出了系统的认识论及其方法。他说,知在我,理在物,这我、物之别,就是其“主宾之辨”,认为连结认识主体和认识客体的方法就是“格物致知”。朱熹训格为至、为尽,至:谓究至事物之理;尽:有穷尽之意。他训物为事,其范围极广,既包括一切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亦包括心理现象和道德行为规范,“格物”就是穷尽事物之理。他认为格物的途径有多端,上至无极、太极,下至微小的一草一木、一昆虫,皆有理,都要去格,物的理穷得愈多,我之知也愈广。由格物到致知,有一个从积累有渐到豁然贯通的过程。朱熹认为,“要贯通,必须花工夫,格一物、理会一事都要穷尽,由近及远,由浅而深,由粗到精。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成四节次第,重重而入,层层而进”,“穷理须穷究得尽,得其皮肤是表也,见得深奥是里也”。人们必须经过这样由表及里的认识过程,才能达到对理的体认。

如果是“穷究事物的道理”和“纠正自己的行为,加强自己的修养”,则是要详尽明晰,可以充分发挥智慧才能,进行各种尝试,务求获得真相;而如果是人员管理的话,则要重在包容含蓄,留有余地为好。水至清则无鱼,在“国有国法,家有家规”的底线之上,求大同存小异,难得糊涂,不聋不哑不做家翁。“格物、致知、修身”要“智”,要“明辨是非”;而“齐家、治国、平天下”要“愚”,要“难得糊涂”,重在风气淳朴,返璞归真,“知此两者,亦稽式。常知稽式,是谓玄德,玄德深矣,远矣,与物反矣,然后乃至大顺。”



再比如,如何教育子女的问题。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个原理实质上和“无为无不为”的原则是相通的。如果想将孩子培养成为班长,怎样做呢?简单点讲,要做好两步:一是有事争先,评比居后。有意识地表扬别人的优点。二是注意培养将大事分解为若干小事来办理的能力,并且培养将小事分给不同能力的同学去作的意识。其它的,如“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功成身退”,“祸福相依”的问题,大家比较熟悉,就不再多说了。
我们的教育,不仅要培养“好人”,更要培养“能人”。不仅培养有一技之长的专业人才,更要培养有一套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的综合型人才,也就是素质教育的核心问题,而《道德经》恰恰就是这个核心中最精华的部分。吕坤《呻吟语》讲人才“深沉厚重是第一等资质,磊落豪雄是第二等资质,聪明才辩是第三等资质”,《道德经》就是要培养出老练、睿智的担当者。




最后,再说说修身养性的问题。如果从具体的方法来讲,有许多的门派,各有各的特点。但是,从功法的共同要求来讲,则是相通的,就是“致虚极,守静笃”。“致虚极,守静笃”的深刻内涵,有三个方面:
一是讲善摄生者所处的正确状态:虚既是无中生有,也是有返为无;既是洞若深空,也是博大无垠;是虚怀若谷,也是春风溪谷;虚是空,是包藏,是心怀宇宙,也是散,是无我、无神、无时空。静是大动若静,是静极生动,是不动如山,是浑厚若浊,若朴;是静观,是内照五蕴皆空;是旁观,是亲近随顺,是耐心、爱心的守侯;是小苗破土的恬静、欣喜,也是波平如镜时对一个气泡泛起的洞察力,更是虚怀若谷时一丝微风的掠过,也是万籁俱寂时忽有天籁之音的感悟。
二是讲达到善摄生的正确方法:静极生动,天地静而万物生。而达到静的方法是虚,由虚致静,虚是空,是散,是放下,是无我、无时、无空,是破除肉体障碍后的神藏寰宇,是物质世界幻化后的精神显现,虚到极处静自至,虚极则静极,虚静是同体,共同构成生生不息的原基础。瞽者善听,聋者善视,绝利一源,用师十倍,三反昼夜,用师万倍。既讲了“致虚极”的途径,也讲了“致虚极”的效果。
三是讲判断摄生方法正确与否的标准:大道至简,至公,至朴。佛讲十念法、戒定慧,魏伯阳的《参同契》,吕纯阳的《百字铭》,根本内涵都在“致虚极,守静笃”这六字大法中,这是真正的大法,是上天梯。“致虚极,守静笃”是贯穿于摄生的方方面面的根本大法,随修炼层次不同,而体会也会千差万别,唯行可知。


《道德经》首先是哲学经典,具有为人处事中普遍的指导作用,我只是举了几个简单的例子供大家参考,由于能力所限,难免挂一漏万,有说的不对的地方,请大家斧正。如果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足矣。
[原创]我们为什么需要《道德经》? - 国学大道场 - 国学论坛 一元一国学论坛 一元一国... (原创)宗教也需要去假存真 - 国学大道场 - 国学论坛 一元一国学论坛 一元一国学网 普及三月三知识! - 国学大道场 - 国学论坛 一元一国学论坛 一元一国学网 战国丝绸 - 国学大道场 - 国学论坛 一元一国学论坛 一元一国学网 转载 三脉七轮 - 国学大道场 - 国学论坛 一元一国学论坛 一元一国学网 湖湘学宗 张栻 - 国学大道场 - 国学论坛 一元一国学论坛 一元一国学网 佛说施灯功德经 - 国学大道场 - 国学论坛 一元一国学论坛 一元一国学网 心学祖师 陆九渊 - 国学大道场 - 国学论坛 一元一国学论坛 一元一国学网 西山先生 真德秀 - 国学大道场 - 国学论坛 一元一国学论坛 一元一国学网 大清儒宗 黄宗羲 - 国学大道场 - 国学论坛 一元一国学论坛 一元一国学网 文化巨人 唐君毅 - 国学大道场 - 国学论坛 一元一国学论坛 一元一国学网 心学大师 王守仁 - 国学大道场 - 国学论坛 一元一国学论坛 一元一国学网 心学祖师 陆九渊 - 国学大道场 - 国学论坛 一元一国学论坛 一元一国学网 普及三月三知识! - 国学大道场 - 国学论坛 一元一国学论坛 一元一国学网 西山先生 真德秀 - 国学大道场 - 国学论坛 一元一国学论坛 一元一国学网 理学殿军 刘宗周 - 国学大道场 - 国学论坛 一元一国学论坛 一元一国学网 蒙古人与酒 - 国学大道场 - 国学论坛 一元一国学论坛 一元一国学网 颜筋柳骨 - 国学大道场 - 国学论坛 一元一国学论坛 一元一国学网 紫禁城的"暖气" - 国学大道场 - 国学论坛 一元一国学论坛 一元一国学网 (原创)针锋相对 末法败北 - 国学大道场 - 国学论坛 一元一国学论坛 一元一国学网 (原创)佛教根本常识问答 - 国学大道场 - 国学论坛 一元一国学论坛 一元一国学网 (原创)《滥竽充数的十大弟子》 - 国学大道场 - 国学论坛 一元一国学论坛 一元一国学网 (原创)《封神演义》并非神话小说 - 国学大道场 - 国学论坛 一元一国学论坛 一元一国学... 煎药为什么要用泥罐或砂锅? - 国学大道场 - 国学论坛 一元一国学论坛 一元一国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