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半岛是通往中国大陆的跳板(转载)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03 03:34:59
 朝鲜半岛是通往中国大陆的跳板(转载)                                                                    2010年06月23日 02:21 凤凰网历史 本文摘自《地缘大战略》 作者:丁力  出版社:山西人民出版中国地图的形状像是一只公鸡,而朝鲜半岛像是这只公鸡脖子下的肉垂。这个肉垂对中国安全极为重要。任何一个对中国持有敌意的大国占领半岛,都会对中国的安全构成极大的威胁。半岛与中国东北相邻,经过辽西走廊,就到了首都北京的门前。在海上,朝鲜半岛是渤海和黄海的屏障。当朝鲜半岛被控制在一个强国手中,中国在近海会面临更多的挑战,渤海和黄海有被封锁的可能。以半岛为基地的海军可以威胁到长江以北的沿岸,甚至到长江三角洲。东亚局势最不可测的地方是朝鲜半岛。100多年前,朝鲜半岛丧失了独立,成为日本的殖民地、日本侵略中国的跳板。现在,半岛南部是一个较为富裕的国家、美国的军事基地;半岛北部是一个贫穷而封闭的国家,但是有庞大的军队,在发展了核武器之后,立场更加强硬。半岛是大国利益交织的地方,有重大利益的国家不会坐视其他大国在此坐大。半岛上的对立(不仅是朝鲜南北对立)是一个死结。虽然不排除可能出现有利于和平的变化,但总的说来,那是一个潜在的热点地区,即使不爆发战争并把其他一些国家拖下水,也会大量消耗各有关国家的资源。无论怎样,朝鲜半岛的无核化符合中国利益,中国不应该在核问题上无所作为。东北与关内的交通主要通过辽西走廊。辽西走廊从锦州到山海关,长180公里,宽20公里。山海关是长城的东部起点,也是抵御北方入侵的最后一道防线。在过去300多年中,辽西走廊是多次决定性大战的战场。明军与满军在这一带打了几十年。1626年,努尔哈赤在宁远(今辽宁兴城)之战中受伤而死。在1640-1642年的松(山)锦(州)之战,清军消灭了关外的明军。1644年,清军经过山海关入主中原。日本入侵中国从朝鲜半岛登陆开始。后来日本又在东北与俄国大打出手,双方共投入200多万军队。日本占领东北后向中国内地进攻。1948年,共产党与国民党之间的一场决定性大战--辽沈战役--也是在这一带。元、明、清三朝的首都设在北京--在山海关以南不远--目的是抵御北方入侵(明),或保持与北方的联系(元、清)。东北方来的清朝也不免来自东北的威胁,当然不是他们留在故乡的同族,而是俄国人和日本人。中国的全球化是从被入侵开始的。外战和内战都反复证明,一旦东北失陷,整个华北无险可守。失去了华北,整个中国也就岌岌可危了。朝鲜半岛是东北的门户。所以,朝鲜半岛这个肉垂虽然不属于中国这只鸡,其地位却远远超过了可有可无的雄性装饰。它是一个战略要地。在肉垂的后面,是中国公鸡的喉咙。当朝鲜半岛掌握在敌对国家手中时,这个肉垂就有可能变成坚硬的鸟喙,反啄公鸡的身体。好在朝鲜半岛自身现在不具备这样的实力。受面积和人口所限,在可预见的未来,半岛不能仅凭自己的力量对中国构成重大威胁。朝鲜半岛上现在有两个国家:朝鲜和韩国。两国的军队在三八线两侧对峙,韩国一侧还有美国军队。在过去半个多世纪里,因为朝鲜的存在,美国的军队被拒斥在中国的边境线以外。这也是中国参加朝鲜战争的结果。南北朝鲜属于同一个民族,将来有可能统一。不过,在统一之前,两侧还将继续把对方视为敌人,或主要敌人的走狗。100多年以来,朝鲜半岛从来没有获得过完全的独立,韩国至今仍依靠美国的驻军。压抑的民族情绪总是要通过某种途径发泄出来。近年来,韩国的总统竞选人总是要摆出反对某个大国的姿态来争夺选票,并在上台后在一定程度上维持反对的姿态。美国、中国、日本都是被攻击的候选国家。好在这些国家对受到的攻击都没有表现出太在意。以上所说都是在中国较弱的时候可能出现的情况。现在的论者多以此为前提。在“中国威胁论”盛行的时期,中国仍然在担心外来的威胁,似乎有点不合时宜。客观地看(即不考虑意图),中国更多是一个潜在的威胁者,而非被威胁者。虽然官方竭力洗刷“威胁”的污渍,无法否认的是,威胁与实力是一致的,而与意图的关系较少。这个道理在国内政治中也同样有效。数百年来对中国的威胁路径仍然存在。但中国应该从一个相反的方向去看这些路径,它们也是中国“打出去”的可能。当外部威胁来临时,中国必定能够打出去,给敌人造成更大威胁。与1950年代相比,中国已经有了更多的力量。决策者在思考国际局势,尤其是周边问题的时候,不必再拘泥于过去的防守思维。中国在行动时可以更主动,在谈判中更坚持自己的利益。地缘政治的现实与韩国排斥大国的心态相反。朝鲜半岛上的战争与和平不可能由它们自身决定。半岛是一个热点地区,也是大国在东北亚的利益交汇之处。关于朝鲜核问题的六方会谈反映了这种交错的利益,除了朝鲜、韩国外,还有四个国家参加了会谈。对半岛局势最有影响的国家是美国,它在韩国驻扎了三万多军队,在日本的驻军也随时可以提供援助。其次是中国、俄国和日本。这三个国家都是半岛的邻国,其中日本是海上邻国。中国与半岛的边境线最长,一旦半岛上出现大的动荡,中国所受的影响必然最大。所以,中国在半岛上的安全利益比俄国和日本都更大,所负的责任也更大。到目前为止,中国向朝鲜提供的援助最多。朝鲜半岛的统一将大幅度减少美国在半岛的影响力。在朝鲜民族主义的压力下,美国也许将被迫撤出在半岛南部的军队。中国也是一个有待统一的国家,台湾海峡两岸保持分裂状态符合美国和其他许多国家的利益。中国唯有分裂,一些小国才能在台海两岸不停地“吃了原告吃被告”。中国大陆能够运用它的实力,挤压或争取那些小国。但朝鲜和韩国只能接受对它们双方的外交承认。不过,这个无奈也有好处,它们不必为争夺外交承认而花费金钱和外交资源。朝鲜半岛维持分裂状况,同样符合许多国家的利益:美国军队可以继续留在韩国,日本不必面对一个民族主义也许更激烈的半岛。自朝鲜核危机爆发以来,日本对朝鲜半岛越来越感到不安。日本相信,半岛上发生的事情可能直接涉及日本,日本的一位主要防务专家说,“追溯历史,我们发现……威胁日本独立和安全的所有战火都是从朝鲜半岛点燃的。”竹贞秀司:《韩国和日本的防务合作:前景和问题》,太平洋网站,1999年11月。转引自扎勒米·哈利勒扎德:《美国与亚洲--美国新战略和兵力态势》,99页,新华出版社,2001年。这句显然有些夸大。除了蒙古从朝鲜出兵侵略日本以外,半岛上的战火都没有对日本构成直接威胁,没有蔓延到日本。这位专家的话表明,日本将再次开始深深卷入半岛和大陆的事务。俄国的远东地区也受制于朝鲜半岛,尤其是海上交通和主要军港。朝鲜半岛和日本群岛一起堵塞了俄国军舰南下的通道,使俄国海军在远东面临它在波罗的海和黑海的同样困境。俄海军更加倚重在堪察加半岛东南端的基地,在海参崴东北2000多公里处。那里受暖流的影响,不比海参崴更寒冷,但离腹地更远,不过向大洋的航行更畅通。自冷战结束以来,因能源价格上涨,俄国的国力已经恢复了很多,但它在远东的力量仍然有限,它的远东城市也不如西部城市繁荣。至少在今后数年内,俄国的主要精力仍将放在它的欧洲部分,那里的挑战更大。俄国很难同时照顾到相距遥远的东西两翼。所以,它不会在朝鲜半岛事务上扮演积极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