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拯救自己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13 00:33:11
第一章 自立者 天助之  ●外来帮助只会使受助者走向衰弱,自强自立使自救者兴旺发达。  ●高贵的人将受到高贵的统治,无积压而腐败的人则受无知的统治。  ●最大的奴隶并不是那种被暴君所统治的奴隶,而是那种在道义上无知、自私和邪恶的奴隶。  ●自由的坚实基础必须扎根于个人的性格之中。  ●恺撒主义是人类救星的偶像崇拜中最坏的形式,它崇拜唯一绝对的权力,其所产生的堕落效果就象崇拜单纯的财富一样。  ●坚韧不拔是成功的最大动力。  ●自立的精神,它是一个民族力量的真正源泉。  ●生活也是一场“士兵式的战斗”  ●最穷苦的人也有位极顶峰的时候,在他们走向成功的道路上没有被证明是根本不可战胜的困难。  ●顽强的意志可以使人成就任何事业。  ●裁缝出身的美国总统——安德鲁•约翰逊。  ●拥有财富被证明是比低贱的出身条件对人生的成长起更大的阻碍作用。  ●成功的道路时刻为那些吃苦耐劳的人敞开着。  ●早年遭遇人生的艰难和不利于自己的困境还真是一个人走向成功的必要和不可代替的条件。  ●无论对别人的感激显得多么明智和多么美好,从事物本身的性质来讲,人们自己应当是自己最好的救星。  第二章 受苦受难的实业界领袖  第三章 历尽坎坷的伟大陶工  第四章 天道酬勤  第五章 科学精英的成功之道  第六章 苦寒磨砺出伟大的艺术家  第七章 勤劳出贵族  第八章 力量与勇气  第九章 成功而伟大的商人  第十章 金钱的妙用和滥用  第十一章 自我修养让你挥洒人生  第十二章 行动就是力量  第十三章 品格造就真正的绅士

[编辑本段]书摘

  原著者序  1856年我写成《自己拯救自己》一书。3年后的1859年我把它付梓出版。这本书的创作动机显然是由一次并不怎么引人注目的事件所激发的。当时,我给利兹市一些苦难无助的年轻人作了几次有关人生问题的讲座,这些讲座都是在一个曾经被辟为临时霍乱病房的地方举行的。在演讲中,我尽力让他们明白:在人生的历程中,人们的幸福生活在很大程度上要依靠人们自身的努力——依靠自己的勤奋、自我修养、自我磨练和自律自制;但首先是依靠诚实、正直和不折不扣地履行自己的职责。正是这些品行塑造了人类坚毅果敢的人格品性。  这些演讲的效果之好远远超出了我所预期的程度。后来我发现,那些曾经听过我的讲座的许多年轻人,在他们长大成人后,都走上了一些讲信用、负责任和对社会有益的工作岗位;他们中的一引起杰出人物甚至把自己在人生中取得的巨大成就归因于我的那些讲座对他们启发,他们甚至称我的那些演讲内容成了他们一生的“精神导师”。  受到这种情景的鼓励,我准备对上述主题撰写一本书,毕竟,书籍要比口头语言流传更广。于是,每当白天的繁杂事务结束之后,我就把晚上的闲暇时光用于写作本书的准备工作上了。我把自己要写的书取名为《自己拯救自己》,因为当时我发现没有比这一名称更切合主题的词了。尽管“相互帮助?也象”自己拯救自己“一样是一个很好的词语,但我最终还是没有采用它。  当《自己拯救自己》一书于1859年11月在英国首次出版后,该书立即获得了我始料未及的欢迎和赞誉。在当年的11月,该书在英国边续出版四次;接着被翻译成为各种文字在欧洲每个国家出版发行,最远是在印度和日本也被翻译出版。1871年在日本首次出版时,发行量竟达150多万册,成为日本人民最喜爱的书。在美国,《自己拯救自己》一书的出版次数和读者群远远超过英国。本书刚在贡国出版,在美国就马上出现了读书的盗版,而且对该书的盗版可以说是泛滥成灾。但作为该书作者的我对此无能为力,因为盗版行为受当时美国法律的保护。  在《自己拯救自己》一书出版后,我又投入到其他一些书的写作中去。接着,我写作了《品格的力量》一书并将它在1871年出版。在这本书里,我把那些曾在人世间生活过的最优秀的男女的高贵而壮丽的人生图景展示在年轻人面前,力图给他们的心灵以震撼力。这似乎是一种影响和塑造年轻一代高贵的心灵素养的途径。”某些人主张,“伊沙克·迪士累利先生说:“不要去了解作家的个人经历,只要阅读作家的著作就行了;[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