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化网络 柔性化理念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13 00:48:34
许珊
本文作者许珊女士,本刊主编。
近年来,伴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发展和国际合作加强,知名公司之间并购、联合、重组之风盛行。在国内,在广播电视行业,个案如当年深圳索贝、成都科大时达两家公司合并组建,在业界曾引起不小反响。两年多过去了, 索贝已经发展成为具有一定资产规模的集团公司,在全国设立了7个具有独立法人地位的分公司、20多个办事处,员工多达300人,拥有一支70多人的稳定的开发梯队和遍及全国的销售网络,显示出强强联合的巨大优势。在高新技术突飞猛进、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前瞻的技术储备及雄厚的资金实力,可谓企业良性发展之后盾。
耳目一新
众所周知,从字幕机、非线性编辑设备到现在的网络系统,民族视频工业走的是一条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发展道路。尤其近一年多来迅速崛起的视频网络系统,已成为其新的亮点。在国内渐渐增多的网络实用系统中,由索贝集团设计安装、于9月28日投入使用的深圳有线广播电视台新闻节目制作播出一体网,以其专业化系统设计将网络应用水平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
该网基于索贝集团所倡导的SobeyNet新闻节目制作网络系统概念,采用Fiber Channel和以太网共存的双网结构,在Fiber Channel上连入使用低压缩比视频数据的设备,以实现数字化节目制作及高质量视频素材的集中存储和实时共享;在以太网上连入使用高压缩比视频数据和处理新闻文稿的设备,以实现多点并行工作,加快节目制作速度。网上共设13个站点,针对电视台视频网而专门设计了各种特定功能,它们是一台初编工作站(上载)、5台预编工作站、2台快编工作站、一台串编工作站、一台配音工作站、一台字幕机和2台硬盘播出机。其中尤值一提的是称之为“新快刀”的快编工作站,它基于传统对编机的编辑思路,提供“一放(像机)一非(线性)”的编辑模式,在编辑过程中可自动将素材上载,适合电视台现有编辑人员的操作习惯。
早在国庆期间,笔者便欣闻此网落成并成功运行之喜讯。于是,得是次厂商、用户、本刊编辑部同处一地之便,择阳光明媚、秋风送爽的10月14日这一天,应索贝集团深圳分公司常务副总经理李平安先生之邀,前往深圳广播有线电视台,参观其新闻频道的节目制作播出网。
在播出部主任刘印恒先生的带领下,我们踏进了别具一格的新闻中心。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现代化开放式办公室和敞开式新闻演播厅,一条不大的过道将二者分开左右,尽头便是编辑机房和导控室。说是2个机房,其实不过是一间房内由一张长长的工作台隔成的2个区域。在长条状编辑机房内,一台初编工作站、5台预编工作站和2台快编工作站整齐地排列在那张长长的工作台上,简洁而紧凑,完全不同于传统编辑机房。按刘主任的说法,编辑机房之新颖构思,可说是索贝这套网络系统方案“逼”出来的,它使空间得到了有效的利用,且简化了电源盒等周边装置的配置。据说不少兄弟台同行在看了之后,都对这种大胆的设计思路表示赞赏。此外,由于采用配音工作站,配音机房也可做得很小,其内仅陈设一台配音工作站和调音台等设备,全由播音员一人像DJ般操作。从前期投入看,该网络系统的投资仅200多万元;而从运行成本看,与使用传统设备相比,既减少人员又节省开支。
站在公司的“样板工程”面前,李平安先生完全“进入状态”,情绪激昂,如数家珍般向笔者介绍它的特点:首先是制播一体化,目前新闻频道的《有线新闻》和《时事在今天》2档分别长达20~ 30min的节目,完全是用这个网制作播出的。其次是每个站点都带文稿处理系统。第三是引入网络字幕机概念,它无需通常字幕机的专用板卡,仅提供字幕设置的标准模板软件,字幕内容可直接从服务器中调取,从而使字幕的内容与制作分开。第四是播出联动,一主一备2台播出机同时工作,直接从FC硬盘阵列读取数据,出现故障时由播出值班员手动切换,由于采用了2个互为备份、具有RAID3容错的180GBFC硬盘阵列和镜象以太网服务器,大大提高了系统的安全性。“另外,也可解除联动,倒换播出最新插入的节目。”一边辅以演示的刘印恒先生补充道。
当被问及做网的体会,李平安先生认为经验很重要,它主要来自于为用户实际所做的设计安装,因为想象的应用环境与实际往往会有脱节,必须通过实践,才能贴近真实需要。自去年以来,索贝集团在国内已安装了大大小小20多个网络,始终坚持走专业化网络的开发道路。SobeyNet是索贝集团针对电视新闻节目制作播出系统的总体要求而提出的专业新闻网络总体解决方案。深圳广播有线电视台新闻节目制播网的成功实施,表明SobeyNet这一网络方案可行且实用,受到参加索贝新世纪网络技术研讨会代表们的好评。
贴近用户
由《世界广播电视》和《世界有线电视信息》两刊配合索贝举办的“索贝新世纪网络技术研讨会”,是于该月9~10日在深圳举行的,为10月初深圳首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交易会期间的配套技术交流活动之一,参会代表来自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以及山西、河北、河南、湖南、广东、深圳、哈尔滨等数十家省市电视台/有线电视台。会上,中央电视台副台长刘宜勤,《世界》系列杂志总编辑、本刊科技顾问谭民望,索贝集团董事长姚平,以及是会承办单位的有关负责人先后讲了话。
谭民望总编分析,世纪之交,科技革命呼吁思维革命,“非线性思维”就是其中之一——必须学会打破传统的空间格局和时间顺序来思考问题。他认为,对产业发展道路乃至对制造业与客户之间关系的认识,都有必要采取非线性的思维方式。他预计将来制造成本越来越小,服务成本越来越大,索贝提出的新闻制作网概念,考虑到不同用户的不同需求,便是体现了“服务型经济”的新概念。
姚平董事长认为,电视制作技术正处于数字技术革命的关键时刻,多媒体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再加上网络技术的应用,显示出它的强大生命力。他强调,在新的基础性技术走向开放的今天,如何使最新技术与实际应用相结合,开发适合用户需求的实用产品,是摆在企业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同时需要广大用户的帮助和支持。
简短的开幕式讲话之后,即转入技术报告会。首先,姚平先生就如何适应多种素材来源、新闻条目编辑和新闻节目播出,探讨了实用的技术解决方法;并列举新闻节目制作网络的数个应用实例,为各种新闻素材来源、节目制作量和投资规模的电视台选择组网方案提供了参考。他认为,新闻制作系统是由文稿、制作和存档三个子系统有机结合而成,三者绝非相互无关的。他据之提出的柔性化系统概念,引起与会者的兴趣。
接着,刘印恒先生作为用户代表,结合切身体会,分析介绍了深圳有线广播电视台新闻制播网的选型过程。
最后,今年5月被惠普公司收购的Transoft网络公司,其国际销售总监Steve Boyce先生作了题为“适于数字视频应用的光纤通道技术与SAN”的报告,他介绍了网络用于数字视频和广播的重要性、光纤通道(FC)技术、FC存储区域网络(SAN)及其用于数字视频的优势,以及“FibreNet”TransoftSAN网络软件的工作原理,通过分析比较得出结论:FC-SAN可确保高速网络传输,使得在与传统制作方式所需时间相同的情况下有可能制作编辑更多的节目。
为扩大网络技术在电视台的应用范围,改善其应用效果,翌日上午,索贝公司的技术开发人员与部分会议代表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
柔性化是代表们所感兴趣的话题之一。按姚平先生的诠释,在网络应用方面,由于各台情况和要求都不一样,有必要提出柔性化硬件结构和柔性化管理流程。柔性化指系统须针对每个台的具体要求,其拓扑实质是模块化。现有各专用工作站之间并没有固定的搭配模式,用户可根据具体需要来选择。一直关注网络技术发展的山西电视台副台长卜云芳女士,在参观了深圳有线广播电视台新闻节目制播网络之后感叹道:技术又进步了。她尤其推崇柔性化系统概念,认为柔性化系统与用户所期望的人性化操作是相衬的,两个方面的结合,将推动技术和应用的发展;目前从人性化操作要求出发,网络还须在适应现有及发展中电视台节目制作播出需求方面,继续提高。
与新闻节目制作不同,后期制作的特点是制作量大、共享素材少。为使网络系统能够在后期制作中获得应用,北京电视台传播制作中心第一分部主任周旭辉先生建议将现有新闻网再扩展一步,如采用数据流磁带库作为存储空间上的一种周转。为解决素材上载问题,他提出使台内演播室与后期制作联网的方案,通过公共硬盘,可将演播室所拍的节目调入某一后期制作机房进行编辑制作。河北电视台去年建立了一个由4台非编组成的后期制作网,制作部副主任刘建兴与周旭辉先生深有同感,认为在后期制作网中存储介质的容量十分关键。姚平先生的回应是,在技术上完全可以采取分散存储与共享存储相结合的办法;他并指出,后期制作网络的着眼点不在素材共享,而在减少投资上。
是次研讨、交流的内容十分丰富,然而囿于篇幅,笔者难以详录。从笔者所摘点滴依然可以看出,人们对网络的认识又进了一步。
结语
有关网络的描述版本很多,笔者以为索贝集团总经理陈锋先生的描述甚为形象生动:网络好比一条流水线,网上的每个站点就如同线上的一个个操作者,每台工作站所要应付的工作都通过网络细化了,因而效率大大提高。“这就是从非编到网络的进步。”他为自己的这一描述“画龙点睛”。本着对用户负责的考虑,陈锋先生希望用户在组网时要切合实际需要,从全台人员素质、技术管理和经济实力等多方面考虑,避免攀比心理,否则对己、对网络的推广应用都不利。
短短的两天活动,沉浸在柔性网的交流“网”中;而笔者所处“站点”,“要应付的工作”便是捕捉各种新颖思维、动态信息,并迅速传播给《世界》杂志的“用户”。如果这篇小文在此方面能有所助,也算是笔者对陈锋先生“网络观”的一点回报。
(全文完)
来源:《世界广播电视》
出版日期:1999年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