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日本人频繁获得诺贝尔奖?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13 03:05:58
 为什么日本人频繁获得诺贝尔奖? 

200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由一位美籍日本人和两位日本人获得。

进入21世纪之后,为什么日本人能够频繁获奖呢?

继美国人成为诺贝尔获奖大户以后,日本人会不会成为下一个获奖大户呢?

2001年3月,日本出台的科学技术基本计划表示,要在50年内拿30个诺贝尔奖。当时许多人认为日本政府疯了,从现在的速度看,这一目标是有可能实现的。

暂时提供一点背景材料。

1995年11月15日日本正式公布了“科学技术基本法”。这是日本第一部有关科学技术的根本大法,“科学技术基本法”规定了日本科技发展战略为“科学技术创新立国”。

2000-2003年,日本R&D经费占GDP的比例为2.99%,3.07%,3.12%,3.15%。

迄今为止日本诺贝尔已有15位诺贝尔获得奖者,其中在科学领域有13位。

第一位: 汤川秀树,1949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他发现了在阳质子与中性子之间作为媒介作用的核力,预言了中子的存在。

第二位: 朝永振一郎,1965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在量子电磁力学领域有重大贡献。

第三位: 川端康成,1968年获诺贝尔文学奖。他的作品《雪国》被称为日本现代抒情文学的经典。

第四位: 江崎玲於奈,1973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他研究关于半导体、超导体隧道式效果,发明了隧道二极管。

第五位: 佐藤荣作,1974年获诺贝尔和平奖。他作为日本首相,坚决反对核武器的存在。

日本前首相佐藤荣作。佐藤荣作是安倍晋三的外叔祖父。 新华社发

第六位: 福井谦一,1981年获诺贝尔化学奖。他开拓了“新领域的电子轨道理论“,对有关化学反应过程理论的发展有重大贡献。

第七位: 利根川进,1988年获诺贝尔医学、生理学奖。他提出了“多种抗体培养的遗传原理。  

第八位: 大江健三郎,1994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日本作家大江健三郎

第九位: 白川英树,2000年获诺贝尔化学奖。其研制的聚乙炔类导电聚合物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

第十位: 野依良治,2001年获诺贝尔化学奖。其成就为在不对称合成方面所取得的成绩。

第十一位:小柴昌俊,2002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他的“神冈中微子观测”获得高度评价。

第十二位:田中耕一,2002年获诺贝尔化学奖。得奖成果是蛋白质解析技术开发。

第十三位:南部阳一郎(已入美籍),2008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发现了亚原子物理学中自发对称性破缺机制

第十四:小林诚,2008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发现有关对称性破缺的起源。

第十五位:益川敏英,2008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发现有关对称性破缺的起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