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专家晋城纵论“土地利用与转变发展方式”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02 13:49:13

知名专家晋城纵论“土地利用与转变发展方式”

时间:2010-06-21 | 来源:千龙网 | 评论共0条

核心提示: 今年6月25日是第20个全国“土地日”,宣传主题为“土地与转变发展方式——依法管地 集约用地”。作为其中重要活动之一,6月19日下午,由中国地质大学、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山西省晋城市人民政府主办,中国区域经济学会等单位协办的“土地利用与转变发展方式”高峰论坛在山西晋城举行,论坛就“保护生命线,共建和谐社会”达成共识。

千龙网讯 今年6月25日是第20个全国“土地日”,宣传主题为“土地与转变发展方式——依法管地 集约用地”。作为其中重要活动之一,6月19日下午,由中国地质大学、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山西省晋城市人民政府主办,中国区域经济学会等单位协办的“土地利用与转变发展方式”高峰论坛在山西晋城举行,论坛就“保护生命线,共建和谐社会”达成共识。

“典型更具影响力和说服力。”这样一个高层次的全国性论坛之所以选择在晋城召开正是因为晋城市国土资源局在保护耕地红线方面,取得了非常了不起的成就。

据了解,近五年来,在城市化、城镇化、产业化建设非常迅猛的今天,晋城市、县先后投入近3亿元,开发造地10万余亩,新增耕地6万余亩,保证了建设项目占用耕地先补后占、占补平衡的落实,全市288.23万亩耕地、259.09万亩基本农田连续八年保持了动态平衡有余。2008年以来,全市土地执法局面根本好转,土地违法行为都及时发现、及时制止、及时整改到位、恢复土地原貌,基本实现了“土地违法案件零发生”。

与会人员表示,晋城的经验不仅在山西具有重要意义,在全国也具有典范作用。“晋城市国土资源局是依法行政的旗帜,是全国基本农田保护的旗帜,是土地执法监察的旗帜。”国土资源部土地整理中心副主任郧文聚说。

本次论坛吸引了十数位来自国家部委、著名高校、研究机构、权威媒体的领导、专家和学者莅临现场,通过专家学者与政府官员、理论研究者与一线实践者面对面的激情碰撞与集体论道,带给人们一场无与伦比的饕餮盛宴。

全国人大常委内务司法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辜胜阻说,城镇化和工业化是近年来推动晋城发展的两大重要引擎。但土地问题是一个涉及多方面的社会问题,户籍制度的创新就离不开土地制度的创新。

北京大学土地研究中心主任蔡运龙认为,中国人多地少,土地需求严重不足,而城镇化却是一个不可避免的发展趋势。一要吃饭,二要建设,三要生态,诸多冲突叠加,这就要不仅在数量上做文章,更重要的是解决土地生产力,解决单位面积产量。

民以食为天,人以土为本。温家宝总理曾说过:“在土地问题上,我们绝不能犯不可改正的历史性错误,遗祸子孙后代。一定要守住全国耕地不少于18亿亩这条红线。”坚守耕地红线是保证人民吃饭、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而耕地资源是粮食安全的生命线,是维护国家社会经济安全稳定发展的基础资源。

对此,中国农业大学校长柯炳生表示,18亿耕地作为红线不只是一个数字,更重要的是一种态度,农业用地转变为非农业用地必须要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

“土地与转变发展方式——依法管地集约用地”,是今年土地日的宣传主题。提出这样的主题,其目的是为了广泛倡导树立公众节约集约用地的意识,积极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依法合理使用土地。

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政治研究局局长谢义亚表示,加快转变土地利用方式不仅具有经济意义而且具有政治意义,不仅具有现实意义而且具有历史意义。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最重要的就是转变资源利用方式。而土地资源又是重中之重。近年来,中国土地消耗严重,目前,人均耕地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40%,国家对土地资源实施严控严管的政策,而在当前,各地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加速,对建设用地需求量巨大,土地供需矛盾十分突出。

“来的太容易必然导致粗放,因此必须要提高非法占用土地的代价。” 北京大学土地研究中心主任蔡运龙一语中的。

“高端交流、凝聚共识、促进合作、开拓共赢”是本次论坛的特色。通过此次论坛,与会人员对“土地利用与转变发展方式”的辩证关系和让土地利用如何更好地服务于转变发展方式这个大局的重要性、迫切性有了深入、透彻地了解。

为了让更多人更好地节约、爱护土地,更加科学地利用好土地,在本次论坛即将结束时,国土资源部土地整理中心副主任郧文聚等人代表与会人员向全社会发出倡议:“依法管地,集约用地”,保护生命线,共建和谐社会。

本次高峰论坛得到了中央电视台、新华社、人民日报、经济日报、山西日报等数十家广电报刊通讯社以及人民网、新华网、中国网、千龙网、东方网、山西新闻网、新浪网、搜狐网、腾讯网等30余家知名网络媒体的大力支持。

晋城国土资源管理的三面旗帜是怎样炼成的

时间:2010-06-21 | 来源:千龙网 | 评论共0条

核心提示: 今年6月25日是第20个全国“土地日”,宣传主题为“土地与转变发展方式——依法管地 集约用地”。作为其中重要活动之一,6月19日下午,由中国地质大学、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山西省晋城市人民政府主办,中国区域经济学会等单位协办的“土地利用与转变发展方式”高峰论坛在山西晋城举行,论坛就“保护生命线,共建和谐社会”达成共识。

千龙网讯 “依法行政、基本农田保护和土地执法监察是晋城国土资源在全国的三面旗帜。”6月18日,参加“全国知名网络媒体山西晋城国土行”大型采风活动的30余名记者编辑抵达山西晋城。当晚,晋城国土资源局局长王有明接受了网络媒体的集体采访。王有明说,建局8年来,系统干部职工严格规范管理国土资源,积极主动服务地方发展,整体工作走在了全省乃至全国先进行列。特别是耕地保护、执法监察、城中村改造、依法行政等多项工作在全国闯出了新路、形成了特色。

坚守耕地红线:开发造地10万余亩,新增耕地6万余亩

王有明介绍说,2001年4月晋城国土资源局正式成立。8年来,高举保护大旗,坚守耕地红线,2009年10月被国土资源部表彰为全国基本农田保护先进集体。主要举措包括:一是建立了政府牵头、部门联动的共同责任机制,在全社会形成保护耕地、节约集约用地的大环境。二是采取综合调控措施,促使项目建设少占或不占耕地。2009年,全市新增建设用地中耕地的比例为59%,使用未利用地达1/3。沁水县全年53个项目占用耕地的比例仅为8%,其中33个项目未占一分耕地。三是大力实施土地开发整理工程,认真落实占补平衡制度,近5年来先后投入近3亿元,开发造地10万余亩,新增耕地6万余亩。四是严格依法征地,切实维护被征地群众利益。

坚持内涵挖潜:城中村改造趟出新路子,大大提高土地利用率

王有明介绍说,面对“城中村”土地低效利用与市区用地紧张的突出矛盾,晋城首先以“政府为主导、土地收购储备”为模式,推开和实施了城中村改造工程。2003年-2006年,完成了660亩的黄华街西区城中村改造工程,土地利用率提高了29%、建筑密度降低了19%,还没花财政一分钱。前两年又探索了“政府监管、村为主体、自求平衡”的新模式,相继实施了17个城中村改造工程,盘活存量土地1500多亩。去年又推开了晋城有史以来最大的城市改造工程——北石店区城市化改造工程,面积3.55平方公里,预计投资28亿元,目前已完成拆迁进入工程建设阶段。“城中村”改造工程,改善了居民生活条件、提高了城市品位,而且大大提高了土地利用率。

整理闲置地块:两年挖潜使用存量建设用地2900亩

王有明介绍说,2006年以来,晋城国土资源局相继完成了近20个行业用地调查,摸清了行业存量建设用地、闲置低效利用土地的情况。在此基础上,对历年关闭“土斜企业、资源整合关闭矿形成的大量闲置地、废弃地,按照“宜建则建、宜垦则垦”的原则,最大限度地盘活。近几年,通过土地资产处置,盘活国有企业低效利用地1800余亩;通过整合建设用地,利用历年关闭“土斜企业和关闭矿闲置地1000余亩。2008年,全市挖潜使用存量建设用地1530亩,2009年挖潜使用存量建设用地1368亩。

寻找新矿资源:六年投入15亿元,探得煤矿储量2亿吨

王有明介绍说,晋城矿产资源丰富,素有“煤铁之乡”美称。在集中治小治乱的基础上,国土资源局多措并举,推进了矿产资源规范化管理。此外,还通过资源整合和有偿使用工作将全市非煤矿山数量由333个压减为160个,促进了资源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而且,着力寻找新矿以增强发展后劲,2002年以来,全市地质勘探共投入15亿元,新探明煤矿储量2亿吨,煤层气3百亿立方米,铝土矿1千万吨,铁矿1百万吨,石灰石300多亿吨,白云岩1亿吨,还新发现金、银、铜、铅、锌等有色金属矿点。

严格执法监察:遗留案件全部清零,违法案件发生为零

王有明介绍说,晋城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工作经历了被动查处、主动出击和严格防范三个阶段。在主动出击阶段,晋城国土资源局借全国土地执法百日行动之势,对所有违法行为进行全面彻底排查,将所有历史遗留案件全部清零,实现了土地执法的根本转变。在严格防范阶段,晋城也摸索出了一整套经验:一是完善执法监察三级监管责任体系。二是构造系统内部共同监管责任体系。三是建立国土、纪检、公检法等九部门联合办案制度。四是积极鼓励社会参与执法监管。2008年以来,土地违法行为都能及时发现、制止、整改,基本实现了“土地违法案件零发生”。国土资源部徐绍史部长多次批示在全国推广晋城经验。2009年12月,晋城国土资源局被国土资源部表彰为全国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先进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