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尔玛“天天低价”的背后及美国为何不救制造业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04 17:44:55
分类: 言论 2009-08-17 13:49

 在今年6月份的一个零售业论坛上,有一位说道:其实沃尔玛在中国目前的收购行动没有我们想像的那么大,它收购的步伐也是比较慢的,所以我比较放心。另一个大连的企业家说:我根本就没有把沃尔玛当成对手,虽然沃尔玛已经进入大连,甚至开在我附近,可是我们的业绩还是非常的好,我们还是透过一样的销售维持着我们的市场份额。因此沃尔玛进来,不会对我们造成任何的冲击。


  沃尔玛的三大法宝


  1962年成立的沃尔玛公司,到今天为止在全球16个国家开设了7800多家商场,成为全球最大的连锁零售商。1996年沃尔玛在中国开设第一家沃尔玛购物广场和山姆会员商店,13年之后的今天,沃尔玛在全国89个城市开设了146家商店,这一数字超过了家乐福的136家,同时拥有好又多35%的股权和102家门店。在今年一月,沃尔玛就开了17家商店,几乎和08年全年20家的数量追平,而这些店大部分开在二三线城市。家乐福也表示今年要开28家分店,超过去年的22家,其中一大部分也开在二三线城市。


  让人惶恐的是,他们不是在开店, 而是在做在整个产业链的整合。在06年,他们的自有品牌有22.5%,08年是10%,到2010年他们的自有品牌要提高到20%。而自有品牌的特色就是价格非常便宜,通常能便宜到20%,有的甚至可以便宜到40%。沃尔玛除了在下游控制自己的品牌之外,在上游也把产链做的非常好。兴源公司在辽宁瓦房店建立了沃尔玛绿色水果转换有机水果直接采购基地,对当地5000亩的绿色水果进行有机转换,到2011年,沃尔玛计划在中国让100万农民参加到这个所谓的农超对接的项目中。他们也明确表示,他们将建立一条涵盖供应商、配送中心、卖场等所有环节在内的绿色供应链,


  最让我紧张的是沃尔玛透过我们中国农业改革进一步的收购我们农地的经营权。沃尔玛在背后进行资本运作,推动了非常多的农业公司以中国农业公司的名义大量收购了城市附近的优质农田经营权,收购之后变成集约式耕种,使这些农民为沃尔玛打工。有人认为为沃尔玛打工也没有不好的,然而,根据统计沃尔玛在美国有130万员工,却只有61万的员工享有医疗保险的援助,仅占全美员工的49%,海外的员工很难取得这种福利。


  沃尔玛的物流成本在100元的销售额当中占1.3%,凯马特是8.75%,西尔斯是5%。通过自有品牌、直采基地、极低的物流成本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产业链。沃尔玛目前的战略根本不是在门店里进行杀价竞争,而是整个产业链的上中上游一起竞争,因此他的淘汰的行业不是中国的零售行业,而是所有中间环节。在产业链竞争的格局之下,中国的零售业将面临一个前年未有的大洗牌。类似的还有高盛,高盛在2008年出了3亿美元在湖南、福建一带一口气全资收购了十多家专业的养猪场,我们还发现,2004年高盛已经入股了雨润集团,2006年以20亿元把中国最大的肉食品产业双汇集团纳入囊中,在产业链终端步下了棋局,进行养猪的产业链竞争。


  “天天低价”的背后


  这是一个自由贸易的时代吗?沃尔玛与家乐福可以中国来开超市,我们却不可以到美国和法国去开超市,在法国只要是占地超过300平方米的企业都是需要法国政府来批准。这是因为零售业是一个不一般的行业,他是上挂消费者,下挂生产者的行业。如果有一天沃尔玛掌控了整条产业链之后,他们这些外资零售业有没有可能进行联合垄断,上抬消费价格剥削消费者,下压进货价格剥削生产者,把中间利润拉大,将利润合法的汇出中国,图利美国人,图利法国人呢?这就提醒我们要有一个好的法制来规范这一切,要借鉴沃尔玛在美国对于供货商的态度。根据美国的破产法规定,假设沃尔玛连续亏欠了3名供货商5000美元以上的货款,任何一个供货商都有去美国联邦破产法院宣布沃尔玛破产的权利,因此我们更要建立法制化的游戏规则。 美国为何不救制造业  最近有些学者说美国的经济会继续下滑,欧洲的经济也会继续下滑,日本将更加严重,而中国的经济将会在探底后反弹。我请各位用膝盖想一想,中国是一个如此国际化的国家,我们和欧美以及日本的关系积极向上,而且往来如此之密切,他们的经济会继续下滑,我们怎么可能反弹呢?是不是感觉有点过好了呢?


  我要给各位几个数字,小布什提列了7000亿美金,奥巴马提列了8190亿美金,而财政部长盖特纳提出了2万亿的救市计划,我们最近收集了一大堆资料显示美国的后续计划还有8.7万亿美金,把这些全部加在一起就有11万亿美金之多,可以想象其数额之大。11万亿美金的意思就是说全世界69亿人口每个人可以从美国得到1797美元,这个钱可以完全的把美国所有住房贷款买回来,可是还是不够。


  有人可能觉的无法想象,我们到底出了什么事?为什么这么多的资金投入可能都不够呢?甚至除了小布什总统7000亿当中的144亿几乎忽略不计之外,其它的全投向了金融,奥巴马提列的资金与盖特纳提出的救市资金基本上也都投资在金融,后面的8.7万亿基本上也投资在金融,可以这么说95%的资金都投在金融上。美国的失业率从去年的12月份开始是7.6%左右,到今年二月份是8.1%,逐月攀升,而失业人口已经不是银行等金融体系了,金融体系的失业人口目前比例非常低,大部分是制造业,服务业,建筑业。可是竟然发现十几万亿的救市资金当中用到制造、建筑和一般服务业的几乎没有,金融业是所有援助计划的主要目标。原因是什么?


  需求是唯一的


 
   美国政府95%的资金之所以不投资在与就业相关的像制造、建筑、服务等行业的原因,我认为只有一个,那就是美国人认为制造业救不了。我估计美国政府包括美国经济学家,他们会同意我这一句话,因为我们都是同一个系统出来的博士,我们念一样的经济学,考一样的试,做一样的习题。在他们的想法当中,他们认为制造业只有一个问题,那就是需求是唯一的,其它都不是问题,只要需求没有了,制造业必死,救不活的。这也是为什么他们只花了144亿救助一家制造业,也就是美国汽车业,而其它的各种制造业全部不管。当然我们不要说赞同美国这个做法,我们也不要反对他的做法,我只是按他的逻辑思维判断一下他们为什么会这么想问题,按思路倒回来说不定会对我们国家的产业振兴方案有一个不同的参考意义。


  为什么需求是唯一的?不救制造业那你在做什么?他们把95%的钱用在了银行等金融机构,而且2860亿用于减税,我相信未来还会增加,我可以把这个轮廓说给大家听,那就是美国政府希望减税以及帮助金融机构来挽救美国经济,而他们认为制造业、服务业、建筑业的唯一问题就是需求下降,这是解决不了的,因此直接帮助这几个行业是无济于事的。请想一下,美国是一个什么样的国家,为什么只救助他的金融行业,只给老百姓退税,就不能帮助他们的制造业、服务业、建筑业等等呢?这个过程我认为值得我们探讨。我这么做个解释,从08年10月开始正式进入第一波金融海啸,09年的1月2月开始进入了第二波金融海啸,我把大家带入到08年的10月份去看看需求是怎么下降的,当时的美国财政部长保尔森在08年的11月12号和当月的25号召开了两次重大记者会,重大到全世界除了我们以外都在看的地步,我相信我们内地媒体可能都没有转播,在11月12号的记者会上说过,小布什总统所提列的7000亿美元的救市方案他们准备拿出部分资金来刺激消费,因为美国第三季度的GDP 下降0.5%,而其原因是消费下跌3.2%,媒体问他出了什么事,保尔森说两个星期后再招开记者会。所以到了11月25号保尔森第二次召开记者会,他说他们计划把小布什时代所提列的7000亿美金可能考虑提高到八千亿美金,而拿其中的一千亿美金借给投资人来刺激消费,因为美国人的消费在这个阶段被冻结住了。

 
  刺激消费要借钱给投资人,而消费出现问题的原因是被冻结住了,这两句话是什么意思呢?而真正的玄机就在这个话里。美国的消费市场叫做泡沫消费,只要是借钱来从事的消费统统叫泡沫消费。美国人特别喜欢借钱,比如买汽车就是110%的贷款,多的10%就是把保险一起贷掉了。因此美国家庭由于从事泡沫消费,美国家庭负债比率占GDP95%,而中国是一个有优良传统美德的国家,我们是不喜欢借钱的,我们家庭负债比率占GDP的比重只有美国人的七分之一也就是13%。因此美国的银行与中国的银行不同点就在这里。中国的银行借钱给你买汽车之后,它就是坐吃利息,美国银行透过衍生性的金融工具做中介把债权卖出去,这就是为什么美国的金融性衍生工具这么重要,没有它的话银行就玩不转,没有它的话就不可能从事泡沫消费。泡沫消费从去年的11 月开始,根据保尔森的意思是被冻结了,而这个变动就是直接打击了中国的出口,所以在10月份的时候中国的出口增长率还高达19%,9月份的时候高达 30%,而到了11月份中国的出口增长率首次为负的2.2%,到了12月份负2.8%,原因就是美国人的消费泡沫暴破了。要刺激美国人泡沫消费的本质问题就一定要让银行能够生存,银行是不能倒闭的。银行、证券公司、投资人只要这三个都在,就有可能使的美国的泡沫消费恢复,只要其中一个死了,那就是全玩完了。因此美国政府拿出这么多钱去救银行、证券公司、投资人,目的就是要确保泡沫消费的三大环节都不出问题,只有在他们都不出问题的情况下泡沫消费才可以恢复。而泡沫消费恢复之后,建筑、服务、制造等行业的失业就可以立刻得到解决,只要美国的泡沫消费恢复我们就恢复。我演讲的时候,很多企业家在这个时候很激动的问,在这个时刻我们出口制造业应该做些什么?我说了四个字:束手无策。因为这一切要看美国政府上十万亿的钱能不能有效的刺激美国人的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