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芍药的酸苦之争说起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03 12:33:13

芍药为中药中极为常用的一位,但对其味是酸是苦仍无定论,大致上早期文献多认为芍药味苦,从明清以后,有很多医家开始认为它有酸敛之性,从此酸苦之争就连绵不断。有医家认为性可以从理论上强辩,而味是口尝出来的,不可以强改。如果用嘴尝一下不酸,就说明没有酸味了,好象理由很充分,但现在中医界已经公认中药的味不简单是由口尝得出的,有些药物吃着不酸,但可以从其功效推出味酸。所以说,虽然早期文献没有芍药味酸,用口尝也没有酸味,但后世有那么多医家认为它有酸味,并用于指导临床,那么这个酸就不是空穴来风,不能简单地予以否定。如果不能统一对酸苦的认识,将影响对这位药物的深入认识。

酸苦涌泄为阴,酸的作用一般是收敛,苦的作用是通泄,二者作用不同,为什么同属于阴呢,因为二者作用的方向都是由外向内,也就是给机体一个由外向内的力。由此可知无论芍药是酸是苦,对机体的作用趋势都是由外向内,但酸与苦毕竟不同,二者的根本区别是什么呢,简单的说,酸是在体表起作用,苦是在机体内部起作用,为了表达清楚这个问题,我们先把正气与邪气比做两个搏斗的人。比如说对方在拉我,或者我扑向对方但是扑空,这时我需要把劲往回收,以维持我的平衡,这种回收的劲就是酸的作用;如果说对方不是拉我,而是推我,并且我已经顶不住了,那么我就顺其劲让他落空,让他“泄”了劲,这种泄劲就是苦的作用,所以同是芍药的阴性作用(从外向内),随着外力是拉或是推而表现为酸与苦。比如桂枝汤证有时由于外邪而表现为“阳浮”、“卫强”,这时虽然外邪靠桂枝祛除,但正气这种病理性的亢奋需要药力往回收,这时芍药的作用可用酸来表述。又如太阳病下之后形成的桂枝加芍药汤证,邪正已经不在体表作战了,外邪到了腹部,形成了腹痛,正气已不可能把邪气攻出体表了,就顺其势把它泄掉,这时芍药的作用就可以用苦来表述。可见酸苦没有本质区别,是芍药在不同战局下起的不同作用。由此也可解决了芍药的补泄之争,有医家认为芍药小有补性,怎样理解呢,邪气把正气引到了体表,失去了平衡,给予芍药后,把正气集中,是正气分配恢复合理,虽然没有补充正气,但这种兵力的集中也类似于“小补”,所以这种补与参芪术草的补是不同的。总之芍药可随病机与配伍的不同而表现为“酸补”或“苦泄”,所以说有些中药的味是具有相对性的,不可以定死了芍药到底是酸还是苦。前面提到,酸与苦都是一个由外向内的力,这种力从酸到苦是逐渐增强的。似乎可以做一个“酸苦”坐标,坐标的左端是五味子等酸味药,右端是大黄等苦味药,芍药在坐标的中间,如果把五味子定为纯酸药,芍药相对于五味子来说是苦味药;把大黄定为纯苦药,芍药相当于大黄来说就是酸味药,甚至可以说芍药相对于大黄来说是阳性药,为什么这么说呢,比如甲以10公里/小时的速度往东跑,乙以5公里/小时的速度往东跑,乙相对于甲来说是往西跑了,所以虽然芍药大黄都是阴性药,但芍药相对于大黄来说属阳,中医界有芍药是“小”大黄一说,小字就说明其苦味不如大黄。同时我们要注意,不能因为药物有相对性就把药性看的过于飘渺,这种相对性是在药物处于坐标中间时表现的比较突出,在坐标的两端就往往表现出绝对性,比如五味子苦味不显,大黄也表现不出酸味来,所以历史上对这些药物的争议也较少。

三阳病的治疗有“堵截顺”三法,戚继光曾把一个劲分为头腹尾,所谓头即对方的力量刚到达我身,这时的力度并不强,应该抓紧时间“堵”住来力,避免来力发挥最大效应,对方的感觉是没有使出来劲就被憋回去了,在我们中医中,当外感病处于表证阶段时,也应用堵法,避免外邪入里,其实发汗解表既是堵法,可用麻黄汤,桂枝汤等,堵法的应用贵在及时,时机稍纵即逝,所以我们常说“伤寒汗不厌早”;如果对方来力没有及时堵住,劲“头”一过,就到了劲“腹”的阶段,劲腹是一个劲的力度最强的时候,这时再用堵法已经来不及了,而且可能会因为“硬碰硬”,而形成两败俱伤的结果,所以对方到了劲腹的阶段要用“截”法,即以横破竖,对方来力是竖力,我用横力一拨,使其改变方向也就不会作用在我身上了,中医讲少阳为枢,所以截法也就对应于枢转少阳法,可用柴胡汤系列;如果劲腹阶段也没有截住,那么来力就到了劲尾阶段,这是对方力已经全部作用到我身上,堵和截都来不及,就要用“顺”法了,顺着对方来力加一个力,把对方带到我身后去,在中医中白虎汤、承气汤都是顺法的体现。再回过头来讨论芍药的问题,先来看桂枝加芍药汤,本方用于太阳病被下,邪气入里,根据胃阳的强弱不同,可形成桂枝加芍药汤证或承气汤证,前面说了,桂枝加芍药汤是利用芍药的苦味,很显然这是属于“顺”法;再看桂枝汤中用芍药的情况,前面论述,桂枝汤中的芍药是用其酸味,酸虽然没有苦味的作用强,但也属于阴性,而表证用桂枝汤是作为“堵”法使用的,作用趋势向外,这是用上作用向里的芍药不怕掣肘吗,我们当然可以用相反相成来解释,但相反相成过于笼统,不能把机理落到实处,在此我试着把机理做一下分析,以就正于方家。外邪侵袭时,邪气与正气的强弱可以形成不同的比例,简单地说有两种情况,即邪弱于正,邪强于正。先来看第一种情况,邪气很弱的时候,根本不能形成疾病,随着邪气的增强,邪正发生抵抗就形成疾病了,但这时正气比邪气强大,对邪气的侵袭不会惊慌失措,可以从容的进行抵抗,如果用药的话可用麻黄汤之类协助正气向外抗邪;再来看第二种情况,邪气强于正气时会怎样,如果邪气过强,正气难于在体表形成抵抗,会直接形成里证或三阴病,而如果邪气稍强于正气,又不能攻入体内时就会形成桂枝汤证。桂枝证与麻黄证的区别是什么呢?区别就是桂枝汤证时正气更加外浮,“阳浮”、“汗出”等都是指的这种情况,为什么正气外浮呢,因为正气相对于邪气稍弱,这样正气就有些“自信心”不足,就容易冲动。比如小国进攻大国,大国不必紧张,从容应对;大国进攻小国,小国就要惊慌了,会把大部分兵力运往边境形成“阳浮而阴弱”的情况,桂枝汤中用桂枝向外以驱散外邪,同时用芍药内敛以稳定军心,又因为机体本来正气相对不足,所以用姜枣、啜粥以补充正气。也不要认为正气外浮就一定不好,其实这也是机体不太弱,有抵抗能力的表现,如果正气根本浮不起来的话,外邪就直接入里了。过去武林中常说某某大家“放人如挂画”,即一接触就能把对手打飞出去,请注意,被打出的一定是有一定功夫的小伙子,因为他没有大师的功夫高,但又有抵抗意识,所以以接触就要被“惊”,本能的抵抗使他气往上浮,大师顺着这种势头加上一个力就把它放飞出去了,如果是一个没有一点抵抗意识的老太太,就不一样了,再厉害的武林高手也不可能把 老太太放“飞”出去,因为老太太浑身上下是松弛的,不能紧成一个,老太太的情况就相当于三阴病,小伙子的情况就相当于桂枝汤证,而如果是小伙子反过来进攻武林高手,高手根本不会惊慌,就可能是麻黄汤证的情况了,当然也可能是不成疾病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