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渤海填海造地形成数亿元盗砂暴利产业链 黑恶势力控制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05 12:21:06

环渤海填海造地形成数亿元盗砂暴利产业链 黑恶势力控制

2010年06月18日 06:05新京报 】 【打印共有评论61

环渤海地区盗砂图谱

环渤海地区盗砂流程之一、二

环渤海地区盗砂流程之三、四

环渤海地区盗砂流程之五、六

核心提示

4月27日,内河船“长鑫218号”非法入海运砂遇难。海难背后,浮现出一个庞大的环渤海盗运砂链条。

记者调查发现,由于渤海湾开展大规模填海工程,形成一个巨大的海砂市场。同时因分头执法、处罚过轻等因素,盗砂现象未被根除,反而“越打越大”。

如今南起烟台长岛县,北至辽宁绥中,长达上千公里的沿海区域,均存在盗砂。有些“砂老大”还用暴力控制盗砂产业链,垄断市场,获取巨额利润。

5月开始,烟台、唐山等地开展整治,试图根治盗砂。

据了解,目前烟台等地的盗砂活动暂已停止。

一根长20多米的吸沙棒深入海中,海底细砂被吸上船,随后通过传送带,输送到边上的运砂船。

只需3小时,它可以装满一艘3000多吨的运砂船。

6月8日,在辽宁绥中海域,几艘装满海砂的船正往天津方向驶去。

而当地相关部门给出的信息是,绥中一带海域早已全面停止核发新的采砂证。也就是说,目前在绥中海域采砂均为盗砂。

记者从辽宁绥中,到天津,再到山东烟台调查发现,盗采海砂在环渤海普遍存在;而不容忽视的是,黑恶势力已渗入整个盗砂链条。

环渤海频现盗砂船

南起烟台长岛县,北至辽宁绥中,长达上千公里的沿海区域,均存在盗砂

6月9日,辽宁绥中团山子港,一艘吸砂船和三艘运砂船泊在码头。沿滨海公路向南,记者在南江港等许多港口,均能见到吸砂船和运砂船。

当地渔民介绍,绥中沿海最多时有8条盗砂船,50多条运砂船。盗砂船已把海底吸出一个个巨大的坑,渔民出海都远远绕着盗砂船走。

“绥中海底的黄砂很金贵。”宋刚(化名)是天津某填海工程项目部的项目经理,从事填海20多年。

他说,填海造地,最核心的原料就是海砂。“其中,上层的黄砂主要来自辽宁绥中和莱州湾。”

据烟台市海洋渔业局副局长宋吉华介绍,烟台市的莱州湾和蓬莱、长岛等浅滩海域,千百年来积蓄了大量优质海砂,因便于采吸,吸引了大量的盗砂船来偷砂。

在莱州湾,盗砂最猖獗时,共有8条采砂船、60多条运砂船同时活动。

“上述两地的黄砂,颗粒大,滤水效果很好。”宋刚说,天津填海时,还需一种黑砂,这种砂颗粒细小、排水性差,“主要是来自曹妃甸。”

填海工程中,黑砂的使用量几乎是黄砂的一倍。因此,出产黑砂的曹妃甸也成为盗砂重灾区。那里的盗砂船多昼伏夜出,就近采砂。

记者从国家海洋局网站上看到,该局于今年5月17日,发布了最新的海域使用权证公告,整个渤海地区,只有烟台长岛乐通轮驳有限责任公司,获有“海砂开采”证。

调查发现,这家公司因向来自天津的大量运砂船供砂,擅自扩大采砂面积,已于今年5月,被当地政府停产整顿。

也就是说,目前在渤海的采砂者基本都涉嫌盗采。

通过实地走访,目前可以梳理的一个盗砂图谱是,整个环渤海区域,南起山东烟台长岛县,北至辽宁绥中,长达上千公里的沿海区域,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盗取海砂情况。

其中,盗采的重灾区分别是,烟台的长岛、蓬莱、龙口和莱州,北边是河北的曹妃甸、乐亭县,再向北的重灾区,则是辽宁的绥中县。

“他们胆子很大,”绥中县一渔民说,在当地白天黑夜都敢盗砂,且就在离岸三海里处。“晚上在岸边能看见,灯火通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