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师学生进行现代教育技术与信息技术能力的培养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23 20:34:15
高师学生现代教育技术与信息技术能力培养的探索与实践
时间:2005-3-8 作者:刘世清 冯伯森 来源:计信学院
摘要:在信息化社会,对高师学生进行现代教育技术与信息技术能力的培养是大势所趋,作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对我国高师在这方面的探索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分析、研究和总结,指出今后“能力培养”的发展方向,以期能理顺我们十多年探寻的历程,给以后的实践活动提供一些有益的帮助。
关键词:高师学生 现代教育技术 信息技术 能力培养
笔者从88年开始给师范专业学生讲授《电化教育学》公共课,培养他们的现代教学观念和教学技能,经过十多年在三个学校的探索实践,逐渐地形成了一些具体的做法和培养方案,在新世纪里,根据社会和教育发展的要求,现代教学观念和技能的培养又上升到一个新高度——现代教育技术与信息技术能力的培养(下文中简称“能力培养”)。我们要在原来教学工作的基础上,总结经验、分析现状、明确方向,在新的条件下继续探索“能力培养”的新方法与新方案,为在教育领域真正普及现代教育思想和现代教学方法奠定基础,这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工作。
一、“能力培养”的现状分析及现实意义
21世纪国与国之间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而人才的竞争归根结底是现代教育思想和教师素质的竞争。所以,现在培养的师范专业学生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未来国家的竞争实力和持续发展。师范专业学生除了要有良好的思想品德、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健康的身体而外,为了适应未来社会的激烈竞争还必须掌握现代教育思想和现代教育技术,将来在具体学科教学中能应用先进的教育思想和理念指导教学,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培养学生。这样才能胜任未来教师的工作,才能适应教育改革所带来的挑战,我们必须站在这样的高度来认识师范学生的“能力培养”。国内有一些学校给师范学生开设类似《现代教育技术》的课程,对其做了一些探索,目前的现状是:
1、知识经济时代要求教师掌握现代教育技术与信息技术手段。
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知识经济时代需要的人才不仅要有渊博的专业知识,而且要有宽厚的知识基础、良好的心理素质、获取与处理信息的能力和一定的创新精神。这些人才的培养要依靠高素质的教师来完成,高素质教师的标志之一就是要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和信息技术手段,并具有应用这些手段进行教学的能力。
2、落后的教学手段不能适应现代教学改革的需要。
进入80年代,各种现代化教学媒体应用于教育领域,大大改变了传统教学形式,特别是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应用,给教育实现现代化提供了广阔的前景和可能。而在我国,现代教育技术的飞速发展与学校教学手段相对落后的现状形成明显的反差,各级各类学校由于种种原因,仍然沿用传统教学方法,教学手段非常落后,究其根源,教师没有掌握现代教技术手段是一个主要原因。
3、高师培养出来的学生没有掌握现代教育技术与信息技术手段。
本世纪的教师如果不懂得现代教育技术和信息技术,那将是新世纪教师队伍中的特殊“文盲”,这样的教师肯定不能适应未来教育发展的需要。我们高师现在培养出来的学生,恰恰在这方面没有得到良好的培养和训练,这是一个非常大的缺陷。
4、学生“能力培养”缺乏系统设计
虽然一些学校对学生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培养作了长期的探索,但都是各自为政,普遍存在的问题是:没有科学统一的教学大纲,没有经过系统设计的教材和培养实施方案,更缺乏各级教学机构的重视和完善的实验设施,教学效果欠佳,不能大规模全面开设这门课程。
5、国家明确提出把现代教育技术和信息技术作为教育改革的“突破囗”和“制高点”
国家在90年代初就制定了大力发展教育技术的规划,近期又把它作为教育改革的“突破口”和“制高点”。去年底,教育部做出重要决定——2001年在高中阶段开设《信息技术》课,并在适当的时候把它列为高考科目,由此可见,“能力培养”在教育教学改革中的重要地位。
对师范专业学生进行现代教育技术与信息技术能力的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
1、对师范专业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
师范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包括许多方面,但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和信息技术是未来教师必须具备的一项重要的素质,它关系到学生能否适应未来教育发展的需要,如果我们在这方面能对学生进行系统的培养和训练,就能提高他们的竟争力和生存能力。
2、推动基础教育的改革
在基础教育中,许多学校的教学设备比较先进,数量也多,但普遍存在闲置的现象,主要是老教师不愿意用,刚毕业的年轻教师也不大会用,使得基础教育中现代教学手段的改革举步维艰,只有从源头上(师范教育)下功夫,使我们新培养出来的师范生都具有应用现代教育技术与信息技术进行教学的能力,才能一劳永逸地解决这一问题,才能真正推动基础教育的改革。
3、为教育实现现代化作出贡献
基础教育的作用主要有两方面:一是为国家培养各个领域的高级人才提供前期准备和保障;二是普遍提高国民的素质;而基础教育质量的高低又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于师范生素质的高低,所以,提高师范生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和信息技术的能力,就能为全面提高国民素质、实现教育现代化作出贡献。
二、高师学生“能力培养”的目标、方案及实践探索
回顾对高师学生进行“能力培养”的十多年的探索历程,研究其核心工作发展变化的特征,我们可以把它的发展历程划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1、媒体使用能力的培养阶段(86年——93年左右)
1986年左右一些院校开始给师范专业学生开设《电化教育学》公共课,有电教专业的院校是由电教系来开设这门课,其它学校一般是由电教中心来承担。我在延安大学工作期间,1987年由电教中心首先给物理系学生开设,采用的教材是南国农教授主编的《电化教育学》,实验课主要开设黑白摄影(包括构图、冲洗、印放等)、投影幻灯机的使用、电视机的使用、录像机与电视机的连接、摄像机与编辑机的使用(演示)等。开课的主要目的有以下几方面:首先是宣传电教、介绍电教、扩大电教在学校的影响,由于电化教育经过十年动乱的摧残,已经处于停滞状态,在人们心目中没有了什么影响,再加上电教中心在学校是教学辅助单位,急需在学校给广大教师介绍什么是电化教育?如何利用电教手段来提高教学质量?其次是在学生中扩大电教的影响,培养学生使用电教媒体的能力,给他们走上工作岗位后宣传电教、利用电教打下基础,三是给解决教师职称问题创造条件,当时电教人员的职称没有一个合适的系列可以评聘,开设这门课就可以解决一部分人员的职称问题。这个阶段的实践,主要是培养学生使用电教媒体的能力,一般学校都是选修课,课时在36学时左右,是一个低层次上的探索。
2、媒体及其教学应用能力的培养阶段(94年——98年左右)
随着时间的推移,对《电化教育学》公共课教学实践的探索也在不断地深入着,我们发现仅仅对高师学生进行各种现代教学媒体操作技能的培养是远远不够的,学生走向工作岗位后仍然不能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教学媒体的操作技能与在教学中有效地使用教学媒体是截然不同的,能熟练地操作教学媒体并不能保证这些教学媒体能在教学中真正发挥它的作用。1994年国家教委颁布了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大纲,其中明确规定了电教技能培训的教学目标、内容和实验等,通过该课程的学习,高师学生应具有的电化教学基本技能有:现代教学媒体的操作技能、电教教材的编制技能、多媒体组合教学设计技能以及应具备这些技能在教学实践中有效应用的能力。大纲的统一颁布,标志着对高师学生的“能力培养”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即由电教媒体操作能力的培养提高到媒体的使用以及这些教学媒体在教学中有效应用能力的培养,这是一个明显的进步,能力培养的重点由一个转变为两个。根据这个大纲的要求,我们对《电化教育学》公共课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实验项目进行了调整,增加了各种电教教材的编制以及在教学中的应用、多媒体组合教学设计、各种教学系统的功能介绍与使用等内容,加强了电教教材制作的实践环节,教学中注重媒体在教学中的应用是双重点中的核心和归宿这一重要问题,通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教学效果明显比前一阶段要好。在这一阶段,把选修课转变为必修课,学生学习主动性明显要高于前一阶段,虽然课时没有增加,但通过对比调查研究发现学生的能力有了大幅提高。
3、现代教育技术与信息技术能力的综合培养阶段(99年以后)
就在我们即将跨入21世纪的门槛之际,一场以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为核心的技术革命,正在把人类以惊人的速度带入信息化时代,信息时代的降临不仅改变着人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而且改变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学习方式,进而给未来教师的职业素质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给高师学生的培养带来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和发展的新机遇,原先高师学生电教能力的培养目标和方案已不能适应未来教育发展的要求,必须加以全面改革,这种呼声日渐高涨。1999年辽宁省教委已着手在全省范围内对高师学生的现代教学技能培养问题进行改造,旨在使高师培养的学生能适应未来信息化社会的需要,1999年底国家教育部决定2001年在中学阶段开设《信息技术》课,更是给这种呼声定了位。我校98年起已对高师学生的“能力培养”问题进行了研究探讨和实践,认为“能力培养”主要包括三方面:①是现代教育思想和理念,②是教学系统设计,③是教育技术与信息技术的融合及其在教学中的应用。
实际教学中应主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①是加强现代教育思想和理念的传授,使学生明白教育的目的是什么?现代社会的人才观是什么样的?什么是素质、素质教育?等等。②是增加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在教学中的比例,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利用这些技术来获取知识信息的方法,来促进学习的进行。③是把教育技术与信息技术二者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以使在教学中发挥更大的作用。④是把授课学时数由原来的36学时增加到72学时左右,特别是要注意加大对多媒体与网络的实验学时,⑤努力使该课程的成绩成为颁发学位的必需条件。
由此可见,这个阶段的“能力培养”与前两个阶段有明显的区别,培养的重点从第二阶段现代教育技术能力的培养提高到现代教育与信息技术能力的综合培养上来,这是一个具有重要影响的跨越,是一个挑战也是一个机遇,我们必须对它有一个充分的认识。
三、探索与实践中获得的一些经验教训
1、组建一支精干的教师队伍
教师是这项工程的第一实践者,必须组建一支职称结构合理、有较丰富的教学经验和科研能力、懂现代教育技术和信息技术的专业人员组成的教师队伍,这支队伍一般由教育技术系和现代教育技术中心来组建,没有教育技术系的院校可以由现代教育技术中心来组建,必要时还可以抽调计算机系的教师。这次调整确实给授课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些教师必须是既懂教育技术又懂信息技术的较全面人才,在当前形势下要选派这样的教师确实是有一些困难,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案有两个,第一是每个班的授课教师由两人组成,一人讲现代教育技术部分,另一人讲信息技术部分,这是一个应急办法,因为两个教师很难把这两部分内容有机地融合起来;第二方案是在教育技术系抽调中青年、高学历、现代教育技术知识较全面的教师来担任这门课的讲授任务,对他们在信息技术方面的薄弱环节可通过突击培训来解决,这是一个现实的、长远的解决方案,只有这样才可能较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这支队伍应相对稳定、有序淘汰,以利长期发展。
2、注重教学的实践环节和学生的实践结果
《现代教育技术与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计划有近三分之一属于实践环节,教学活动的目标也有一大部分是以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来体现的,例如要求学生会使用照相机、录像机和摄像机,会制作简单的网页、CAI软件,会电子邮件的发送,会用Powerpoint、Authorware制作幻灯片和多媒体综合课件等,我们对学生的评价也要以学生的实践结果为主要依据,一般情况下应理论部分占50%,学生的实践结果占40%,平时成绩占10%,这种在评价的标准上充分体现该课程实践性强的特征的做法,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3、实践探索与科学研究相结合
从前面可以看出,对高师学生“能力培养”的探索实践经历了三个阶段,而每个阶段的跨越都离不开教育技术工作者对实践过程的不断总结与科学研究,只有把在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通过研究加以正确解决,把实践探索与科学研究结合起来,才能不断地完善教学活动。采用的方法一般以系统设计研究和实验研究为主,以评价研究为辅助方法。首先用系统设计方法对培养方案等进行整体和科学的设计,然后用实验方法对其各环节进行定量研究,获取教学效果的具体数据,一般经过一至二个完整的实践循环后,用评价研究方法对这个循环进行全面评价,以总结得失,调整策略。
4、要与教务处进行富有成效的合作
高师学生的“能力培养”几乎涉及到学校的每个系,有文科专业也有理科专业,上课的班级都是由许多学科的学生所组成,跨学科和综合性非常突出,有大班也有小班,情况比较复杂,需要得到各系的支持和配合,特别是要在教务处的领导和协调下进行,需要教务处在排课、考核、实验条件改善等方面给予有力的支持。我校经过多年的实践,摸索出一种大范围、跨学科、联合培养的有效运行机制——即教务处领导和协调、教育技术系具体实施、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和计算机系协助、各系配合的教学研究实施机构,可以保障教学和实践研究的顺利进行。实践证明,这种以教务处牵头的自上而下的管理方式是得力有效的,也是受到各系支持和认可的,能确保教学任务的圆满完成。
参考文献:
1、国家教育部关于加快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建设的指导意见(草稿)1999年11月
2、辽宁省教育信息化实施意见 1999年12月
3、 刘世清 新世纪 新教育 新人才 电化教育研究 2000年1期
4 、尼葛洛庞帝 [美] 数字化生存 海南出版社 1997年2月
5 、戈登·德莱顿[新西兰] 珍妮特·沃斯[美] 学习的革命 上海三联书店 1997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