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明”有多难?上海财大调查内地31省份财政透明度 无一省及格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03 04:08:00
透明”有多难?上海财大调查内地31省份财政透明度 无一省及格 [ 今日关注 ] 于2010-06-16 10:04:22 上帖 [ 发短信 ] [ 表状 ] 标签: 今日关注  财政公开  透明 

 

由上海财经大学公共政策研究中心课题组调查完成的2010中国省级行政机关透明度排行榜今天正式公布。


排行榜显示,北京行政机关的透明度在31个省份中位居第三位,福建和宁夏分列前两位。


该调查就我国大陆地区的31个省份的341个部门的2007年省本级行政收支及相关信息的透明度进行了评估。


调查发现,在给予正式答复的109个部门中,只有18个部门主动公开部分信息,基本没单位公布“津贴补贴”与“出国费”。


专家支持


中央财经大学财政系主任曾康华课题牵头人、上海财大公共经济与管理学院副院长刘小兵


透明调查·省份


31省份排名北京位居探花


2010中国省级行政机关透明度排行榜显示,以100分为满分计,我国省级部门机关透明度的平均成绩只有3.21分,不足5分,信息透明度情况整体滞后。


其中福建得到16.57分,位居第一,宁夏以9.97分位居第二。这也是仅有的得分超过或接近两位数的省份。


北京的综合得分为7.27分,位居第三名。


此外,江苏、四川等6个省份得分在2-3分之间,山东、安徽等的得分则在2分以下。


解析


不愿过分“曝光”又不甘心排名落后


课题组牵头人之一、上海财大公共经济与管理学院副院长刘小兵接受法晚记者采访时说:“我们所采用的是低要求的评分标准,离国际规范相差很大,但即使这样,各地得分也很低。”


“此外还可以看出,这一现象实际上反映了在现有的财政体制之下,各省既不愿充分公开信息,但又不甘排名太过落后的一种矛盾心态,于是,相互观望、互通有无、踏着相同节奏齐步走的现象就会产生。”刘小兵接受法晚采访时说。


刘小兵说,当然,得零分者并不意味着这个省的行政收支信息真的是一点也不公开,只是表明这个省对我们的信息公开申请完全不予理睬,全省11个部门中没有一个部门愿意对此作出反应。


中央财经大学财政系主任、经济学博士曾康华在接受法晚采访时说,由此可见,推行阳光财政制度十分必要,只有在阳光财政下,才能消除奢侈消费甚至腐败消费。


透明调查·部门


卫生交通得分靠前人大政协得分靠后


如果把31个省份每个地区的11个部门统一进行排名,卫生、交通、财政部门的得分分列前三,工商、人大和政协的得分位居后三位。


从各部门的最终评分来看,11个部门行政收支及相关信息的透明度状况大体上可以分为三组:卫生部门和交通部门评分相对较高,为第一组,它们平均评分分别为7.21分和5.84分;财政、教育、环保、地税和国税,这五大部门处于中间,为第二组;而政府、工商、人大和政协这四个部门评分最低,属于第三组。


解析


“我管别人行,别人管我不行”想法要不得


刘小兵说,在部门比较之间,可以看到政协、人大排名靠后。考虑到政协与人大民主监督的天然职责,这种结果很耐人寻味。


曾康华认为,权利越大的部门,越应该公开,“我管别人行,别人管我不行”的想法要不得。


行政支出透明度部门排行榜


排行 部门 得分


1 卫生 7.212 交通 5.843 财政 4.224 教育 3.885 环保 3.816 地税 3.547 国税 2.638 政府 2.179 工商 1.6110 人大 0.2511 政协 0.12


注:得分按百分制计算

透明调查·态度


北京排名第一


“得分是由态度和信息公开度来决定的。”刘小兵在接受法晚记者采访时说。


课题组根据《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向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政府信息公开办公室、财政厅、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以及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提出了公开有关信息的申请。


在341个受调查部门中,只有147个部门主动与课题组取得联系,不到受调查部门总数的1/2,而没有联系的部门则被判为零分。最终给予明确答复的部门数只有109个,不足全部单位的1/3。


记者发现,在这项排行上,东部省份明显比中西部省份做得好。


数据显示,北京11个部门有10个部门与课题组进行了联系,有9个部门给予了明确的答复,北京也由此得到95分的高分,位居31个省份之首。


江苏和上海都得到了85分,并列第二。此外,记者还发现,天津和重庆分列第六和第七,经济较为发达的浙江、广东也位居前茅。


发达省份态度好


刘小兵认为,上述现象表明,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与信息公开的态度和责任心的高低存在一定的关系: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的省份,其态度和责任心的评估值相对较高。


但是,如果联系到信息公开的最终结果来分析,虽然经济发展水平高的省份的态度评分还不错,但其信息评分却比较低,经济发达水平与信息公开程度之间并没有非常明显的关系。也就是说,态度好并不能代表信息透明度就一定好。


透明调查·信息


出国费、津贴补助没单位公布


据介绍,所申请的信息共25项,包括2007年的部门收入来源和用途的信息,如部门的收入、支出总额,多少是用于人员经费、多少是用于公用经费;人员经费中又有多少是用于工资发放、多少是用于津贴补贴;公用经费中又有多少是用于差旅费或出国费,多少是用于招待费等。


另外还有这些机关的基本信息,如有多少工作人员、各级行政干部人数是多少、机关占地面积和建筑面积是多少、有多少公车及价值是多少等。


调查显示,在给予正式答复的109个部门中,只有18个部门主动公开其中的部分信息。


整体而言,总量的信息公布相对较多,而结构的信息相对较少;粗的数据公布较多,而细的信息则提供较少。比如说,有关“津贴补贴”与“出国费”等项目的明细支出内容,基本上就没有单位公开。


解析


信息越粗越容易暗箱操作


刘小兵说,从各单位公开的信息来看,带有一定的模糊性。


比如说,你出去买东西,只说花了200元,但是没细说具体买了些什么东西,这种操作容易给他们带来私利,比如买了不应该用这些钱买的东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