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养花草必读(全)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03 10:20:19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0/0615/12/1230219_33197875.shtml http://www.360doc.com/UserHome/1230219...粤府良人 的个人图书馆
一、家庭养花好处
1.增添生活情趣使生命更富生机,稗益身心健康,陶冶高尚情操,激发对生活的情感。以花会友,其乐融融。
赏花节气一一春赏花、夏赏香,秋赏果、冬赏青。
赏花品位一一茗赏为上,谈赏为次,酒赏为下。
赏花标准一一色、香、姿、韵。
2.改善居住环境,实施绿色环保。
(1)绿色植物能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每平方米绿色植物每天吸收二氧化碳90g,释放氧气60g。
(2)吸收有害气体
吸收甲醛一一虎尾兰、鸭跖草、常春藤、吊兰、芦荟。
吸收苯一一常春藤、菊花、铁树。
吸收氯气一一米兰、菊花、月季、假摈榔、蒲葵。
(3)鲜花挥发油的杀菌作用
茉莉、丁香的芬芳香气,5分钟可杀死原生菌。
(4)调节温度
城市绿化区的绿色植物,夏季吸收日光能可达6080卡,使环境温度下降3.8℃,使每昼高温持续时间缩短3小时,墙体垂直绿化可使墙面降温5℃.
二、家庭养花方式与常用植物
1.庭院养花
乔、灌木与花草结合;落叶植物与常绿植物结合;观叶与观花、观果结合;观赏与实用结合;充分发展立体空间,景色季相变化有新感。
适宜小庭院种植的植物:
(1)小乔木:
桂花、含笑、山茶、柑桔、批把、竹、紫蔽、樱花、海棠、丁香、枫树、石榴、枣、柿等。
(2)灌木:
桅于、六月雪、火辣、南大竹,腊梅、月季、牡丹、杜鹃、橡棠、紫荆、瑞香、八仙花、金丝桃等。
(3)草本:
芭蕉、吊竹梅、虎儿草、书带草
骛尾、董草、芍药、玉替、火炬花、荷兰菊、福禄考、大丽花、百合、水仙、晚香玉,朱顶红、韭兰、葱兰、美人蕉、红花醉浆草、马蹄金、马尼拉草、杂交狗牙根、垂盆革、小葱、马兰、菊花脑。
荷花、睡莲、玉蝉。
一、二年生草花等。
(4)藤本:
木香、金银花、凌霄、常春藤、紫藤、爬山虎、葡萄、弥猴桃、牵牛花、笃萝等。
2.阳台与室内养花
适应盆栽特点,优选适栽品种。掌握土、肥、水管理,确保安全越夏、越冬。依据植物性状分别采取措施,四季生长茂盛,时令花卉应景。精巧布置居室,提高花艺水平,调节生活情趣。
适宜阳台与室内种植植物:
(1)观叶植物:
吊兰、常春藤、吊竹梅、合果芋、长春蔓。
橡皮树、小苏铁、棕竹、散尾葵、袖珍椰子、文竹、变叶木、红背桂、龟背竹、春羽、风尾竹
凤梨类、竹芋类、蕨类、旱伞草
绿萝、喜林芋、朱蕉、巴西铁、广东万年青、富贵竹、马拉巴栗(发财树)、
彩叶芋、竹节海棠等。
(2)观花植物:
月季、迎春、梅桩、盆栽紫蔽、瑞香、茉莉、米兰、山茶、茶梅、杜鹃、扶桑。
君子兰、朱顶红、百合、风信子、水仙、红花醉浆草、马蹄莲、仙客来、香雪兰、花毛莫。
中国兰、热带兰、菊花、扶郎花、四季海棠、矮牵牛、金莲花、大竺葵、吊钟海棠、玻璃翠(何氏凤仙)、几内亚凤仙。
一、二年生草花等。
(3)观果植物:
南天竹、佛手、玳玳、金枯、四季橘。
火辣、拘杞、小石榴。
冬珊瑚、五彩椒、草莓。
(4)仙人掌类与多肉植物
仙人掌、仙人球、仙人指、蟹爪兰、昙花、令箭荷花
龙舌兰、虎尾兰、酒瓶兰(龙舌兰科)
龙须海棠、彩虹菊、宝绿、生石花(番杏科)
莲花掌、石莲花、玉树珊瑚(景天树)、落地生根、长寿花、垂盆草(景天科)
芦荟、十二卷、豆瓣绿(百合科)
虎刺梅(大戟科〕
马齿苋树(马齿苋科)
(5)藤木植物
金银花、葡萄
牵牛花、茑萝、苦瓜(锦荔枝)。
三、家庭养花管理
养花六要:土、肥、水、保、剪、繁
1.土壤
土壤是花木生长的基础,其不仅是固定植物根系生长发育的支撑物,还要为植物生长提供必须的养分,水分与空气。
(1)土质要求
肥沃、无害、疏松、透气、保水、保肥。
(2)盆土材料
家庭养花的盆土材料,除了一般常用的泥土外,还用一些矿物材料与生物材料,因此盆土的含义不仅限于泥土,故这些植物赖依生存的材料,栽培上常统称为基质或介质、常用的基质有:园土、山泥、塘泥、砂、蚯蚓粪、煤渣、蛭石,珍珠岩、陶粒、砖粒、砻糠、砻糠灰、木屑、木碳、草屑,树皮、棉籽壳、花生壳、松针叶、苔藓、椰糠、甘蔗渣等。
(3)土壤酸度
土壤的酸碱度影响花卉生长发育,多数花卉适宜pH值在6.0-7.0的微酸性土壤(土壤pH7为中性土)。山茶、杜鹃、兰花、凤梨类等花卉要求较酸的土壤环境。通常要求pH值达到5一6左右。因此这些花卉栽培要选用腐殖质较多的山泥(兰花泥)才能长好。石竹、大理花、仙人掌类、人辣、石榴、葡萄、猕猴桃对土壤酸度适应的范围较广,可以在pH6一8的环境中生长。
对碱性重的土壤,可以加硫磺粉或硫酸亚铁、硫酸铝来调整,通常硫磺粉的施用量为土壤总量的0.1-0.2%。对酸性过重的土壤可以用石灰粉调整,每平方米土地的施用量为35一70克。
(4)土壤改良
庭院种植花卉的土壤,必须清理土表40cm以内的各种建筑垃圾,种植乔木的树穴位置,穴深60一80cm内应更换新土。对土质粘重的绿化地,要加粗砂及含有纤维质多的有机物,以利排水和增加土层的透气度与有机质的含量。
盆栽土壤的配制,要根据种植植物的要求,重视土质的透气性、肥力与适宜的土壤酸度。通常用肥沃的田园土(热土)加砻糠灰按2一3:1的配比制成栽培基质。但城市养花,限于条件,不易取得优质的培养土,则可收集、落叶、锯木屑、花生壳、豆壳、蛋壳、甘蔗渣、家禽羽毛、鱼骨、虾壳等城市生活废料,经切细打碎后。加淘米水,置于旧缸、或塑料袋中,再经较长时间的发酵腐熟后,晒干、过筛、与部分生泥(道路、基建开挖出的土方),拌和配制成盆栽营养土。经过翻盆替换下来的宿土也可与生活废料混合堆沤后,重复使用。
严格的盆栽土质需要进行消毒,家庭养花可用简便的日光消毒法,即在夏季将土壤平摊在水泥板上,上覆塑料薄膜,在强光下暴晒3一4大,能杀死土中大量病茵孢子、菌丝和害虫虫卵、及线虫。另外有条件也可用加热消毒与药剂消毒。
2.施肥
肥料是花卉生长需要的养分来源,直接影响花卉的生长发育。对不同植物,在不同生长阶段,适时、适量施用所需的营养元素,才能使花卉生长枝叶繁茂,花繁似锦。
花卉生长需要的16种营养元素
碳、氢、氧(在空气与水中获得)
氮、磷、钾、硫、钙、镁
铁、硼、锌、铜、锰、钼、氯
(1)肥料种类
有机肥一一动植物残体或排泄物经过加工发酵、腐熟后形成的肥料。有机肥所含花卉需要的营养元素完全,施入土壤后养分逐步分解,虽见效慢,但肥效长,还能改良土壤,有利根系发育与土壤有益菌类的活动。常用的有机肥有:畜禽粪便、鱼粉、骨粉、草木灰、各种饼肥与麻油渣等。
无机肥(化肥)一一用化学方法制造或天然矿物质加工制成的肥料。具有养分含量高,见效快,使用方便,清洁卫生等优点,但营养成份单一,长期使用易使土壤板结。常用的有:尿素、硫酸铵、硝酸馁、磷酸二氢钾、氯化钾、硝酸钾等。以及经过加工复配,含有氮、磷、钾三元素的复合肥。
(2)家庭养花有机肥的配制
庭院堆肥一一利用庭院荫蔽角落,控坑,将日常拣剩的蔬菜茎叶、豆壳、爪果皮、草药渣、蛋壳、虾蟹壳、家禽羽毛、鱼鳞、鱼内脏与杂草、落叶等堆积沤腐,为防止臭味外溢,可以用泥或塑料薄膜封盖。
家庭瓶制一一利用可乐瓶、调合油瓶等小口废塑瓶为容器,注入鱼鳞、鱼脏、鳝鱼、虾壳等动物下脚,经发酵、腐熟制成优质液态速效肥。也可利用坏黄豆浸泡沤制。瓶制有机肥在制备时应注意:①鱼类下脚的注入量为瓶容量的1/2一2/3左右。并加水到接近瓶口(需留一定空隙)。
①为减少肥料发酵时的臭味可同时投入一部分橘度,一般一只2.5升的调合油瓶,可放3一4只橘子皮。橘皮可撕块或切细后放下。可利用鲜橘皮,也可用风干的陈橘皮。
③制配后,瓶盖盖紧后必须再倒退2一3牙,以留出气空隙,否则易因瓶内发酵,气体膨胀冲出瓶盖,造成臭气四溢的不堪后果。
④瓶制有机肥在夏季发酵需有4一5个月时间,一般经一年左右腐熟,其溶液加水稀释即可浇花。
蚕豆壳的利用一一青蚕豆荚具有丰富的氮、磷、钾营养元素,在城市容易收集,干净、卫生。制备时可将豆荚曝晒干燥,研碎贮藏备用,在制作盆栽培养土时,可掺入使用,也可在盆花翻盆,栽植时作基肥施用。
(3)合理施肥
①基肥、追肥、叶面施肥
基肥一一主要是利用分解缓慢,肥效长的有机肥。供花卉全年生长期应用。庭院养花,在冬季或早春,于主要栽植花木的四周开沟或开穴深埋,或在种植前土壤翻耕时同时施入。盆栽花卉,用于培养土配制时掺入,或在种植前施于花盆底部。常用的基肥有动植物残体沤制成的堆肥、禽畜干粪、腐熟的饼肥碎屑等。城市可利用小磨麻油出油后的油渣,有较好的肥效。也有用炒熟或煮熟黄豆注入盆花的中、下层作补充基肥。
追肥一一应用见效快,能被花卉迅速吸收利用的无机肥,或有机肥发酵后的浸出液,在花卉生长发育各阶段需要时追加。常用有尿素、磷酸二氢钾等。
叶面施肥一一又称根外追肥,用化肥溶水后喷布植株,使养分在叶背部分渗入植物体内,具有操作方便、见效快的特点。应用时要注意:化肥浓度掌握在0.1-0.2%,过浓为造成对植物伤害;阳台与露天种植的花卉,喷肥的时间宜在傍晚,以防施肥后烈日曝晒,而增加肥料浓度造成肥害。喷施的位置要重视叶背部位。
②施肥原则与方法
适花、适时、适势、适量,薄肥勤施
适花一一观叶植物氮肥多一些,观果、观花植物磷、钾肥多一些。
适时一一抽枝叶时氮肥为主,花芽分化,形成花蕾、开花前、磷钾肥为主。
适势一一"四多、四少、四不"
黄瘦多施、发芽前多施、孕蕾前多施、花后多施。肥壮少施、发芽时少施、开花少施、雨季少施。新栽不施、徒长不施、病弱不施、盛夏不施。
适量一一薄肥:有机肥用7-8份水加2-3份肥,化肥用0.1-0.3%浓度
勤施:生长期7-10天一次。
施肥三忌一一忌浓肥,浓肥引起细胞液外渗而死亡。
忌热肥,夏季中午土温高,追肥伤根。
忌坐肥,盆花盆底施基肥后,要先覆一层薄土。
然后栽花。忌根系直接坐在肥料上。
3.浇水
浇水是家庭养花的主要管理工作。水是植物的重要组成成分与生理活动不可缺少的主要物质。
(1)庭院浇水
干旱季节必须补水,保持土壤湿润,多雨季节必须注意排水,防止根系因积水缺氧而窒息死亡。
浇水时常掌握水温与土温不超过5℃,夏季宜清晨与傍晚浇水,冬季应在中午前后浇水。
(2)盆花浇水
①浇水原则一一干干湿湿,不干不浇,见干即浇,浇要浇透。
干干湿湿,是使土壤时干,时湿。既保证花木供水,又使盆土透气,保护根系发育。
干的标准是盆土上层干燥,底土尚有潮气,植株生长正常或叶片中午出现短暂萎蔫。
开花植物缺水首先表现花瓣的萎蔫。发现叶与花出现失水现象,必须立即补充水分。以恢复生机。
浇水要透的原则,是指浇水量要见到盆底有水渗出,盆土上湿下干的半腰水是盆花管理大忌,是会以盆土表面的湿润现象,掩盖了缺水的实质,而造成根部缺水而死亡。断过水的植物,再浇水抢救,也很难复生。
(3)浇水量的多多少少。
草本多浇,木本少浇;喜潮花多浇,喜旱花少浇;
叶大质软的多浇,叶小有蜡的少浇;
生长旺期多浇,进入休眠期少浇:
苗大盆小多浇,苗小盆大少浇;
阳台多浇,庭院少浇;夏天多浇,冬天少浇;晴干多浇;阴天少浇;
孕蕾多浇,开花少浇。
(4)干旱脱水与受涝烂根的抢救
木本植物因长期干旱脱水,茎叶出现萎蔫,但茎于尚具生命。则应先移置于荫处减少植物体水份蒸发。并进行喷水,保持地上部分环境的湿度。根部浇水后,不宜连续补水,以防根系缺氧。可以根据干干湿湿的原则,保持土壤透气促发新根,恢复生机。失水严重植株,根据地上部生长状态,进行适当修剪,有利重新萌芽发叶。
久雨盆土积水,植株发生涝害,枝叶萎蔫失神,须即将植株带土移出盆外,放荫凉、通风处,散发根部土壤水分,过3-5天,恢复生长,再行上盆。连续阴雨,室外盆栽植物可将盆横倒。避免积水。天气久雨,突然放晴,日光强烈,曝晒植株,会因根系生长受损,枝叶水分蒸腾过强,而造成严重失水而死亡。故要注意严格控水,搬移位置,遮荫康复。
(5)不同浇水方法
盆栽花卉浇水,多数要避开当头淋浇。大岩桐、非洲紫罗兰、等花叶被淋水后,会引起花、叶的腐烂。而凤梨类花卉,要求当头浇水,使叶筒贮存蓄水,以满足生长需要。兰花、竹芋类的花卉除适当浇水外,要求喷水,以提高栽培环境的空气湿度。
室内观叶植物,根据原产地生育特点的不同,对水份要求也有较大差异。龟背竹、春羽、马蹄莲等天南星科植物与蕨类植物,旱伞草等属于湿生类花卉,浇水应掌握"宁湿不干",但也不要积水。虎尾兰、芦荟、景天等多肉植物,与仙人掌类植物为旱生类花卉,浇水要掌握"宁干勿湿"。以防止水分过多而烂根。其他如文竹、铁树、秋海棠等大多数植物,属于中生型花卉,土壤水份过干或过湿都有不良反应,浇水可掌握"间干间湿"的原则。
4.护花
家庭养花要保护花卉安全越夏与越冬,要防治病虫危害。
(1)越夏与越冬
多数花卉适宜的生长温度是15-25℃,气温超过40℃或低于不同花卉能忍受的最低温度,花卉就会受到伤害。
①安全越夏
夏季高温与强烈的日照,常常使一些温带植物不适应酷热,使一些阴生植物易遭到日光灼伤。因此家庭养花可以用遮荫、通风、喷水、调整盆花摆置位置等方法,来改善环境影响,降低气温,使花卉安全越夏。
②安全越冬
冬季的霜害与冻害对花卉生长影响很大,一些不耐寒的花卉都会因霜冻而致死亡。在秋季,植物还处于生长期,有些花卉一遇初霜叶片与芽全会受害。春季植物经休眠后,开始萌动发芽,此时遭晚霜打击,损害也十分严重。苏州地区初霜期一般在11月上中旬出现,终霜期在3月底到4月初,因此在这段时期,为了预防霜害与0℃以下的低温冻害。对容易受害的花卉,庭院栽培可以用覆土或覆盖薄膜的方法予以保护。阳台盆栽花卉可以靠南墙搭建塑料披棚保护,傍晚有严寒时,在棚顶与四周还要加盖编织袋或麻袋等覆盖物保暖。已经
安装玻璃封闭的阳台,对不耐寒的米兰、扶桑、蟹爪兰、何氏凤仙、变叶木等,应移入室内,并加套透明塑料袋,保护越冬。为增加冬季花木的抗寒性,管理上应该节制浇水,但仍需视情况适时补充水分,由于管理疏忽,冬季家庭养花也常发生干死的情况。
(2)病虫害防治
家庭养花对病虫害的防治,应该掌握"以防为主"的原则。加强管理,改善生长环境的通风条件,做好肥水管理与修剪工作,使花木生长茁壮,增强自身对病虫害的抵御能力,并及时清除枯枝落叶,防止病虫传播。
①虫害
害虫根据取食方式有两种类型。
咀嚼式害虫:
为害根、茎、叶、花、果,被害部出现缺刻、穿孔、至洞等。如青虫、刺蛾、天牛、螃螬(金龟子幼虫〕等。
用胃毒剂、触杀剂农药如敌杀死、敌百虫、速灭菊酯、辛硫磷等。
吸收式害虫:
害虫用口器刺入植物体内吸取汁液。如、蚜虫、介壳虫及红蜘蛛(螨)等。
为害的茎叶出现斑点、皱缩、变色等症状。
用触杀型与内吸型农药防治如乐果、克螨特等。
③病害
植物病害的病源主要有三类
真菌病害:
由真菌侵害,能见到寄主表面长出霉状物、粉状物。
症状有猝倒、立枯、斑点、疮痂、霉烂、萎蔫等。
主要用药有多菌灵、甲基托布津、百菌清等。
细菌病害:
由细菌为害,叶片出现水渍状、半透明病斑,并受叶脉限制。
柔嫩器官出现坏死,呈粘滑状,有臭味。表现萎蔫的病茎,横切可见到维管束变褐。
主要用药有:井岗霉素、农用链霉素等。
5.修剪
花木进行整枝修剪,可以调节生长、开花与结果,修剪还能改善通风透光条件,促使花木枝叶生长健壮。家庭养花常用的方法有摘心、剪枝、抹芽、摘叶等措施
(1)摘心常用于草本花卉幼苗,当草花主茎摘除后,有利促进侧芽的萌发,增加分枝,达到值株矮化,枝多花多的目的。并且还能调整花期。常应用于菊花、一串红、矮牵牛、万寿菊等方面。
(2)剪枝剪枝方式有两种,一种以枝条基部疏除,称为疏枝。疏枚是剪除生长过密的枝条与交叉枝、徒长枝、纤弱枝、病虫枝和枯枝,有利树体通风透光,增强植株生长势。另一种方式是将枝条剪短,称为短截。短截可以促使枝条的侧芽萌发,调整生长势,有利开花结果。月季在冬季将枝条留于20-30cm左右短截,可以控制植株生长高度,使春季开花茂盛、整齐。对腊梅徒长枝短截,能促进侧枝萌发,形成第二年的开花枝。各种花木的生长习性不同,有的枝条顶芽形成花芽,有的枝条侧芽形成花芽,因此短截也应采取不同的相应方法。
(1)抹芽花木生长期,常发生一些不定芽,任其生长,会消耗养分,扰乱树形,影响通风透光,需要在芽的萌发早期抹除。月季的嫁接苗,根蘖部分的葫芽都是野蔷蔽,必须全部抹掉。
(4)摘叶是对一些观叶植物,如吊兰、万年青、一叶兰、马蹄莲等,应及时摘除部分老叶,以促发新叶。茉莉春季出室后,摘除老叶可促进多发新技新叶,长势旺,花蕾多。
6.繁殖
家庭养花,自己繁殖新株、新苗,会更添养花乐趣。常用的方法有播种、扦插、分株、压条与嫁接。
(1)播种
种于必须在完全成熟后采收。
干燥低温的贮藏条件可以延长种子寿命,家庭贮藏可用塑料袋包装后,置冰箱保鲜柜贮存。
春季开花的二年生草花在8月中下旬播种。秋季开花的一年生花卉在春季3月下旬-4月上旬播种。
播后覆土厚度为种子高度的2一3倍。
种子发芽,需要温度、水分与空气。一般20一25C最适发芽,播种床土不能板结,不能积水,以供发芽所需的氧气。
出苗后,具2一4叶,即应移栽。
(2)扦插
是利用植物的根、茎、叶、芽等器官,离开母体后的再生能力,培育新株。
扦插用的土壤(基质)要疏松、透气、无害、家庭繁殖可利用砻糠灰、黄砂、珍珠岩、蛙石等材料。
木本植物用茎扦插应选当年生生长充实的枝条,取材长10一15cm,具3-4个芽,扦入土中5-6cm。插条下端剪口应在有节的部位。休眠枝扦插在发芽前10-I5天进行。绿枝带叶扦插,待新技成熟后,在生长期都能进行。但地上部的叶片要适当删剪除,以减少蒸腾,有利发根。
草本植物扦插应选组织充实的嫩茎,四季海棠、矮牵牛、何氏风仙、几内亚凤仙、一串红、万寿菊都易插活。
多肉植物大都可用叶片扦插。
家庭扦插用花盆做扦床,盆底垫瓦粒以利排水,经常保持土质的湿度,扦盆要避免阳光直射。如能经常喷雾保持一定的空气湿度,可以放置在日光下,月季夏季扦插10天左右就能发根。
(3)分株与分球
一些宿根花卉与灌木,如萱草、砻尾、文竹、棕竹、旱伞草、腊梅、牡丹等生长数年后,株丛膨大,可以在早春或秋季,将株丛掘起后,分割成若干单株,分割时每株尽量多带根系,并减少分割伤口的面积。
郁金香、百合、水仙、唐菖蒲、红花酢浆草等球根花卉可以分出小球繁殖。
(4)压条
桂花、山茶、腊梅等花木,可以将接近地面的枝条,不脱离母体,弯曲压入土中,促使入土部分枝条中部茎节发根.通常压条时期在3-4月进行,入土部分需进行刻伤或环状剥皮,以利伤口部位的愈伤组织发生新根,秋季在发根部位以下剪断,育成新株。
在花木植株上部,选直径0.5一1.0cm左右的枝条,进行环状剥皮,环带宽0.3-1.5cm。外用竹筒或薄膜套袋,剩装透气、保湿的材料,促进环剥部位发根,称空中压条,空中压条的适宜季节,以梅雨前为好。
(5)嫁接(略)
嫁接成活关键在于:嫁接材料的营养状况、亲和性、嫁接后的温湿度环境,及嫁接技术。常用方法有枝接与芽接两种。
四、家庭花艺
1.插花
插花是用鲜花作为主要材料,通过一定手法,构成一件有生命的艺术品,使居室环境更令人赏心悦目,生机盎然。插花的花卉配置,一般要掌握以下几个要领。
(1)高低错落各花枝的位置要前后,高低错开,切忌在同一直线或同一平面上。
(2)疏密有致各花枝或叶之间不要等距离排列,应有疏有密。
(3)虚实结合花为实、叶为虚,有花有叶,以花为主体,叶为陪衬。也可利用满天星等小花陪衬,使整个构图有朦胧感。
(4)仰俯呼应上下左右的花枝,要围绕主花枝相互呼应,使花枝间保持整体性与均衡性。
(5)上轻下重花枝组合时,花苞在上,盛花在下;浅色花在上,深色花在下;有姿态的小花在上,大型、球型花在下。使构图均衡自然。
(6)上散下聚多花枝组合,上部花可疏散,下部花要聚集。
欧洲式插花,形成繁花式的几何图型,色彩绚丽、鲜明,体现人工艺术美与图案美。东方式插花,花枝常偏于清雅、素净,崇尚自然,朴实秀雅,富含深刻寓意。
2.盆景
盆景以树桩、山石等为素材,经艺术加工和精心培养,在盆中再现大自然神貌。常被称为"无声的诗,立体的画"。
(1)树桩盆景
树桩整形要显示苍劲古朴,手法上要掌握:
下须露爪一一使树下根部裸露上面。
中须起皱一一使树干弯曲、忌通宜。树皮有破裂或绉纹。
上须起云一一树冠花叶繁茂如云。
盆内种植两株同栽,宜一大一小,如负老携动,老树婆婆多情,幼树窈窕有致,人之聚立,互相顾盼。三株以上,最忌根顶具齐,状如束薪,必须左右互让,穿插自然。
(2)山水盆景
以山石为主体,表现自然山水的深远意境。盆景容量要体现"一峰则太华千寻,一勺则江湖万里"。贵在小中见大,引人入胜。
山水盆景要应用透视原理、近大远小,近实远虚的手法,使景色壮丽深远。根据近中见远的原则,山水盆景布局有三种类型即:
①高远一一自山下而仰山,谓之高远。
山石应占盆面6/10左右。
主峰高度与盆边高度之比为20一25:1。
常以独块山石为主,或靠近主体稍配低的衬景,以烘托主景。
③深远一一自山前窥山石,谓之深远。
山石一般占盆面5/10左右。
主峰高度与盆边高度比为15:1。
山群成"之"形纵列,大牙交错,前实后虚,重重叠叠。山锋似露似藏,若隐若现,使景深而远。
④平远一一自近山而望远,谓之平远。
平远布局全景以水居多,山为平岗小阜,山形平缓少丘壑,排列错落宛延。
山砧盆面3/10左右。
主锋高与盆高的比为6:1。
山水盆景要处理好空白,空白代表水面,使水围山转,山因水活,山实水虚:相辅相成。一般表现开宽水面,空白约占2/3以上。表现以山为主,空白可占1/3。
山水盆景可以点缀人物、禽兽、楼台、亭榭、塔、桥、船、帆。但必须注意比例,与景物的合理协调统一。可以按"丈山、尺树、寸马、分人"的大小尺度布景。
3.水培花卉
水培花卉是不用栽培基质,由营养液养育观赏植物。是目前很有新意的一种家庭种花方式,其最大的优点是清洁卫生,病虫少,养护简易,还能观赏植物根系的生长。
适合水培的花卉,比较广泛,其包括水生植物、湿生植物、中生植物与一批较不耐旱的植物。家庭水培应该选择株形适中,花叶美丽的种类,以便案几摆设。常用的有:凤眼莲(水葫芦)、萍蓬草、旱伞草、合果芋、绿萝、喜林芋、吊竹梅、富贵竹、棕竹、吊兰、常春藤、水仙、风信子、朱顶红、郁金香、旱金莲、竹芋、红背桂、桃叶珊瑚、凤梨类植物等。
水培容器可以利用多种透明的玻璃器皿,家庭简易培养也可利用,矿泉水瓶。容器内放置一些彩色玻璃球既可固定根系,又增加了培养器皿的色彩。
水培营养液简单的通用配方,可用每1000g水加硝酸钙0.74g,硝酸钾0.48g,磷酸二氢钾0.12g,硫酸镁0.37g。家庭也可以用0.1-0.2%的尿素与磷酸二氢钾溶液。球根类花卉,与短期水养的观叶类植物,在化工原料不易购到时亦可用清洁水水养。
水养的水需经常更新,可以减少水质腐败与增加水中氧气。瓶养的水位不宜过高,最好让根基部分,有一部分暴露于空间,以利吸氧。
4.瓶栽
利用玻璃瓶、金鱼缸等玻璃器皿栽培花卉,做成一个"瓶景"或"玻璃花园。"
瓶栽的植物,较适合的常有蕨类植物,吊兰、吊竹梅、海棠,朱蕉、小叶常春藤、石菖蒲,仙人球类植物与多肉植物等,栽植时常用多种相适植物,配置瓶景,瓶顶可封、可盖。在瓶底先铺炭屑、砂石、泥炭、珍珠岩、水苔等作为基质,然后种植花卉,在玻璃瓶外可观赏一组园景的生长,情趣悠悠,别具一格。
5.组合盆栽
组合盆栽是用多种观赏植物,运用艺术配置手法,同植于一个容器内,形成花卉的群体美。一般一个容器,可组合种植3-5种植物。组合时应注意。
(1)组合的植物性状要相似。如耐阴或喜阳、耐湿或不耐湿,都应该分别组合,以便于管理。
(2)花形花色与叶形叶色匹配。使组合后的群体在色彩形态、姿、韵诸方面会创造出美感。
(3)容器要与组景植物和谐。容器质地、大小、颜色、形状都会影响盆栽的风格。
(4)盆栽组合首先要确定主体植物。一般应把主景植物放在中央或在长盆的2/3处,然后再配置一些陪衬植物,也可留有空隙铺一些卵石、贝壳加以点缀。容器边缘也有种植蔓生植物垂吊遮掩边框。
(5)根据容器的情况,对组合的植物可采取脱盆或原盆种植的不同情况。
文竹
播种:3-4月播于苗床或花盆中。播种前,先将种子浸水24小时,播后注意保持湿润,约20-30天发芽
分株:在春、秋季翻盆时,将株丛分开,密丛的盆栽文竹可分3-5丛栽种,一般也可分为2-3丛
调制盆土:盆栽用土可以壤土、腐叶土、厩肥等量充分拌匀
水肥管理:春季进行翻盆,放室外阴凉通风处,常浇水。生长期每半月施稀薄肥水一次,要以氮、钾肥料为主。冬季宜减少水分。
防寒:霜降前入室内培养,室温保持5-10度即可安全越冬。
搭架牵引:如供垂吊绿化或结籽用,可在室内地栽或大缸、钵、桶栽种。这样生长旺盛,枝条长,可搭牵引架,使枝条攀附。地点宜选向阳处。
芦荟
扦插:3-4月,剪取主茎基部和叶腋间的小侧枝,放置1天后插于培养土内,4-5天后浇水,25-30天发根
分种侧芽:4月将母株上生长过密的侧芽进行分种即可
翻盆:芦荟生长较快,在扦插成活后的最初几年,要在每年春季出室时翻盆换土1次,用加沙20%的培养土,将原来的土团全部抖掉
肥水管理:水要少浇,全年要追肥4-5次,如果营养不足,常不开花
遮荫:芦荟虽然喜光,但在盛夏季节要注意遮荫或放在荫棚下培养
防寒:不耐寒,除华南、西南可地栽外均作温室花卉培养。冬季室温不得低于5度
马蹄莲
分球:夏季将茎周围长出的小块茎剥下来分开摊晾储放,在8月底至9月初于温室内栽培,较大子球,可用盆栽,每盆7-8个,初上盆时在室外养护,10月下旬入温室。注意供给水分,不能干燥
播种:选留3-4月的花供给结实用。用盆播法10月进行
分级储藏:花后出温室,叶黄萎后将盆侧放,使之休眠;6月间取出球根,剥去子球,将大小球根分级储藏在通风凉爽的室内,并要经常检查,一旦有病害发生,应即予捡出,销毁
肥水管理:入温室前要施肥3次;室内每月1次,直至3月份为止。施肥后,用清水冲洗,以免腐烂。用完全肥料,0.2%的浓度较好。浇水量要充足,经常保持土壤潮湿,在叶面、地面要常洒水,提高空气湿度
防治病虫:病害有根、块、茎的干腐病、软腐病;虫害有粉蚧、红蜘蛛、卷叶虫、夜蛾类害虫等,均应及时防治
斑叶常春藤
多年生常绿木质藤本,叶有椭圆形,掌状五裂,三裂叶等。原产欧洲,亚洲等地。喜温热湿润及半阴环境,极耐阴。生长温度20到25度。
土壤:喜富含腐殖质,疏松,肥沃的土壤。
养护常识:春天气温10度左右换盆,换盆时做适当修剪,日常浇以存放二至三天的自来水,夏季常以水喷湿叶面以增加湿度。喜肥,但氮肥较多时易疯长,不利于株型美观,磷钾肥不足时叶面上的斑纹易淡化。主要易感染叶斑病,根腐病,介壳虫,蚜虫。

盆栽花卉养护
盆栽花卉可以视庭院绿化和室内需要而随意移动。但因生长受到花盆的制约,需要比较精细的养护管理。盆内移植幼小的盆播苗,有时要在播种盆里进行第一次移植,直径30厘米的播种盆,可移苗60株左右。介质和播种培养土相似。如播种苗过于拥挤,一般在出现片真叶时移植,或在子叶展开后即行移植。苗间距离1~2公分。用尖头的竹筷挖苗,再用它插穴,植苗于穴中。种植深度应适当,以不埋没子叶和生长点为度,然后用细喷雾器喷水,或用盆底吸水法,直至花盆内的土壤全部湿透后取出,放半阴处。用吸水法前,应将盆底孔垫好,介质压紧,否则浸水时,介质会松动,自盆孔中溢出。
上盆(1)准备工作室工作室内要有操作台,有一定存放培养土和花盆的架子,有运输盆花的车子,这样可以提高工效。还要事先准备好垫盆底排水孔的碎盆片。
(2)操作①垫盆:把碎盆片(至少3片)覆盖在排水孔上,使凹面向下,要求既挡住排水孔,又使泥土不致堵塞排水孔,盆内水分能缓缓排出。在使用吸水法或类似的盆底吸水灌溉法时,只要在盆底先放一层既能吸水,又能防止土溢出的材料,如水苔等,即可。
②上盆过程:在垫好水苔的盆中,先加入粗粒介质,以保证排水通畅,然后一手持苗,扶正植株,立于盆的中央并掌握种植深度;另一手加培养介质,填满根周围的空隙,直至满盆。种植的深度应适合幼苗的大小。然后振动花盆,并用手指压紧介质,使介质面低于盆边1~2公分。上盆后,要立即浇足水,使达到水从底孔排出的程度,待水被吸干后,再浇水一次。初上盆的苗要遮荫,一般需3~7天后,方可恢复生长。翻盆翻盆是将盆花由小盆换大盆,但也有只换土而不换盆的。换盆方法与上盆相同。盆栽植物需要翻盆的情况:①花苗长大,须根已穿出排水孔。
③植株经过休眠,在恢复生长前要翻盆,更换新土,清理腐根。
④苗已过于长大,需要分株。
⑤盆栽已有2~3年,需要更换培养土。倒盆:倒盆是把花苗由原来花盆中倒出来。倒盆之前不要浇水,使盆土适当干燥,这样泥团容易完整倒出。倒时,一手托盆,一手握拳,轻敲盆边,使泥团自行脱出。如系大盆,可将盆侧倒放在木块上,轻敲花盆边部,使泥团松动后,用手托住泥团,再行脱出。如系大缸,则需两人操作,先用竹签将盆边泥土挖出,然后再倒盆;倒盆时要扶好植株,免遭泥团压坏。泥团处理:将植株泥团剥去一些上面、周边的土壤以及盆底的碎盆片,剪去过长的及伤病的根,再上盆。如果盆边充满新生的白根,可以完整地换入大花盆。多年盆栽的大苗,根系错综盘结,常需用竹签将根系间的泥土剔除,然后换土上盆。某些珍贵的具肉质根的种类,如兰花、牡丹、君子兰等,倒盆后应先将根清洗、阴干,再行上盆。摆盆的地方如在露地苗床,应铺上黑色塑料薄膜,可防杂草滋生、蚯蚓钻入排水孔和排水孔被地面泥土堵塞。

夏季养花指南
6-8月份正值夏季高温,长江流域还有多雨高湿的梅雨季,花卉植物的养护较为困难,应针对不同种类采取不同的管理措施。
温度管理
大多数花卉植物的生长适宜温度为15-25度,30度以上的高温不利于花木的生长发育,且多数植物在高温情况下会出现休眠或半休眠状态,因此,有效地降温是夏季管理花木的关键之一。
降温可采用遮阳、移入室内摆放及叶面喷雾等多种办法。
庭院花卉或室外摆放的盆栽,遮阳是必须的手段;叶面喷雾主要是针对原产热带、亚热带的观叶植物,而有些多年生花卉如非洲菊、鹤望兰等,高温高湿条件反而容易烂芽;在室内摆放的花卉,尤其是空调房间,必须加强通风。

光照管理
室内植物大多数不能接受日光曝晒,否则容易灼伤叶片或造成叶片黄化,一般需遮阳,遮去50%-70%的光照。
水分管理
花木在夏季需水量大,即使是耐旱的仙人掌类和多肉、多浆植物,夏季生长也需大量水分。
室外花卉一般每天浇1次水,高温季节每天早晚各浇1次水,浇水通常以早、晚为宜。傍晚浇水因为夜间温度稍低,植株生长迅速,易于拔高;早晨10点之前浇水,对防止盆士及白天叶面升温有好处,避免徒长。
对于大部分观叶植物而言,空气的相对湿度应维持在80%左右,因此,需要经常进行叶面喷水。但夏季水分也不是越多越好,雨季应注意及时倒出盆内的积水,以免烂根。
施肥管理
花卉植物在夏季的根际温度高,多数呈半休眠状态,因此,需肥量小,应减少施肥或停止施肥。
但对于某些一二年生和多年生花卉,如彩叶草、孔雀草、金光菊、大丽花、美人蕉等,正进入全年生长最为旺盛的时期,可以追施稀薄、腐熟的肥水,但要“先少后多、先蒲后浓”。
病虫防治
高温干燥季节易发生螨虫、红蜘蛛、蚜虫、介壳虫等危害。螨虫类可彩三氯杀螨醇、克螨特等药剂防治,蚜虫用氧化乐果喷施,介壳虫则可用手工摘除。
此外,夏季高温多雨时,花木最易受真菌类侵染,月季等还容易发生黑斑病,防治药剂包括常用的多菌灵、托布津、代森锰锌、福星等。
繁殖工作
梅雨季节是进行扦插繁殖的好时候,如月季、扶桑、五色梅、绿萝、龟背竹等;八仙花、萱草、玉簪、朱蕉等还可以进行分株繁殖。
6月份播种的万寿菊、半枝莲、鸡冠花、百日草等,如果管理得当,可于当年秋后开花。此外,翌年春季开花的雏菊、金盏菊、羽衣甘蓝等可于8月份下播,而春节开花的瓜叶菊、三色堇、樱草、蒲包花等,也要在7月份于冷凉地方播种。

防除园林植物病害的园艺手段
园艺手段防治植物病害能提高植物抗性,减少农药的使用,既经济有效又保护环境,是值得推广的方法。
  植物病害发生的原因大体上有两大类:
  一类是由于不适宜环境条件引起的,称为生理病害,其病因主要是气候条件和水分、土壤、肥料等。
  另一类是受到生物侵染引起的,称为传染性病害,引起它的因素有病原物、感病植物、环境条件和人为因素。
病原物侵染植物,植物不一定发病,病害能否发生,还取决于植物抗病能力的强弱,如果抗病能力强,则不发病或发病很轻。因此,选择抗病品种和提高植物的抗病性是防治病害的主要途径之一。有了病原物和寄主植物,病害能否发生,还取决于环境条件,所以我们要积极创造适合植物生长发育的环境条件,以减少病害的发生。
要提高植物的抗性和创造适合植物生长发育的环境条件,就需要利用园艺手段加强管理,主要包括土、肥、水、修剪等的管理。
  由此可见,以上两类病害的预防都需要加强土、肥、水等的管理。
  土壤是植物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植物生长所需养分、水分、温度、空气主要是由土壤供给的,土壤不仅是水、肥等物质的主要输送介质,而且也是物质和能量转化的场所,因此,土壤的状况直接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情况,适合植物生长的土壤按容积计,矿物质约占38%,有机质占12%,土壤中空气和水分各占15%至35%。
园林植物一般是在园林建筑完工后栽种的,建筑垃圾应当清除干净,不能埋到树穴中,土壤贫瘠的地方还应当向树穴内填加沃土。同时,树穴底层要铺施基肥,创造一个适宜的土壤环境。管理过程中要及时松土,及时浇水,及时施肥,使土壤中的各种成分适宜植物生长。提高植物的抗性。
  肥料是植物的粮食,适当施肥可促进植物生长发育,增强树体的抵抗力,施肥是否合理直接影响植物的健康,因此要根据植物的生长发育情况及时追肥。
春季宜施以氮肥为主的肥料,促进枝叶生长,盛夏季节少施或不施,秋季以磷肥为主,促进花芽分化和花蕾膨大,植物的整个生长发育阶段氮、磷、钾都不可少,三者应配合使用,才能促进植株生长健壮,花繁叶茂,增强树体抵抗力,一般氮、磷、钾的比例是4∶3∶2,锌、铁等元素以及微量元素,也是植物生长不可缺少的,同样不可忽视,如果各种元素比例失调,病害就容易发生。
  水是植物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植物体内一切正常的生理活动都必须有水参加,同时水分还具有调温作用,高温时可以吸热降温,低温时可以减缓热量散失。
水分过多,植物则生长衰弱,抵抗力下降,抗逆性减弱,如果水分长期过多,则导致烂根、落叶,甚至死亡,缺水会导致萎蔫,长期缺水不仅影响植物生长,甚至导致死亡,因此浇水应适度,不干不浇,浇则浇透。
浇水要抓住关键时期,春天浇返青水,入冬浇冻水,夏天干旱多浇水,秋天生长缓慢期少浇水,生长旺期多浇水,花芽分化期少浇水,喜湿植物多浇,耐干旱植物少浇。
浇水时还要注意,不要向有病害的植株上喷水,以免引起病害扩展,一定不要浇污水。
  修剪也是园艺防治的一种方法,修剪可以控制树势,促使树体强壮;修剪可剪除病虫枝,及时剪除病枝可防止病害大面积传播;修剪可剪去杂乱枝,以利通风透光,预防病害发生。修剪以后要涂杀菌剂,以防病菌从剪口浸入。
  另外,在日常的管理活动中要注意,防止人为原因引起病害大面积传播。

盆花夏管四要点
  夏季,正是盆花生长的旺季,也是扦插花木的好时机,现将盆花夏季管理四要点简述如下:
一是光照与遮阴
夏季盛暑之际,烈日骄阳,对许多盆花的生长发育不利,因而应按各种花卉生活习性,区别对待。性喜光照的花卉,如一品红、变叶木、石榴、扶桑、无花果、月季、米兰、白兰等,可放在阳光充足处养护;盛夏时需对米兰、白兰、扶桑、菊花等略加遮阴;茶花、杜鹃、栀子花、君子兰、南天竹等,入夏后需放在通风良好的阴凉处养护;兰科、玉簪、南天星科花卉则应放在弱光或散光下养护。
二是浇水与施肥
夏季盆花要及时浇水,但各类花卉特性不同,对水的要求也不同。性喜潮湿的花卉,如米兰、茉莉、扶桑等,在通常情况下,以上午“找水”一次,下午傍晚浇一次透水为宜,浇水量多少,主要看植株大小和天气变化以及盆土实际干湿程度而定;夏季花卉生长快,要及时供给充足的肥料;施肥应分别对待,对一般花可每隔7至10天施一次腐熟的稀薄粪肥;对喜酸性土壤的花卉,可每隔10天左右施一次矾肥水或“八八三”腐殖酸高效液肥;施肥时应防止把肥水溅在叶片上,否则易损伤叶面;夏季施肥宜在傍晚进行,施肥前注意松土,松土有利于根系吸收肥水,同时有利于微生物的繁殖生长,促使土中有机物质加速分解,施肥后次日应注意浇水。
三是修剪与通风
盆花夏季修剪主要是进行摘心、抹芽、摘叶、疏果,对一些春播草花,长到一定高度时要及时摘心,促使多分枝、多开花;对一些木本花,如金橘等,当年枝条长到15厘米至20厘米长时也需摘心,使养分集中,有利于开花、结果;夏季在一些花卉的茎基部或干上,常发生不定芽,消耗养分,扰乱株型,应及时摘除;对一些观花类花卉,如菊花、茶花、月季等,应摘除部分过多花蕾,促使花大色艳;对观果类花卉,如石榴、金橘、佛手、也需及时摘掉一部分幼果,一般短的结果枝只留一个果,则果大色佳。此外,发现徒长枝时,应及时剪除;另外在修剪时,还可根据个人爱好进行整型。
四是扦插与播种
夏季正是一些常绿花木扦插的适宜期,如扦插米兰、茉莉、杜鹃、扶桑等容易成活;伏天又是进行芽接和靠接的好时机,如芽接梅花、碧桃,靠接白兰等;夏季也是一些盆花播种适期,如三色堇在7月初播种,可在国庆节前后开花,瓜叶菊在7至8月播种,可在严冬少花季节开放;大岩桐、香石竹在8至9月播种,翌年夏季开花。
春节花卉养护诀窍
1.蝴蝶兰
日光:光线明亮柔和的环境才能使蝴蝶兰开花良好,有遮掩的阳台或室内光亮通风处较适合栽培。
水分:每周浇水一次,主要视盆土干湿为准,冬季浇水尽量白天浇,因为晚上气温较冷,水也冷,容易掉花蕊,2-3天可喷叶子一次以增加湿度,温度15-25℃凉爽至温暖气候比较好。
2.虎头兰
养护方法同上。
3.金钱树
培养土:以排水性良好的腐殖质土壤或砂质土为宜。
日光:室内极耐阴通风处的,避免阳光直射。
水分:金钱树耐旱,可视盆土干湿情况,15-20天浇透一次。
温度:以20-30℃温暖至高温气候为宜。
4.观赏凤梨
培养土:土质以砂质透水,如水苔、泥灰土等。
日光:避免阳光直射,宜室内摆设栽培。
水分:耐旱性极佳,只要保持中心叶杯内有水,约2周浇水1次,叶子可每天喷水,以增加湿度。
温度:20-30℃温暖至高温为最佳。
5.朱砂根
日光:忌阳光直射,环境要通风。
水分:每日可浇一次,常保持土壤湿润。
温度:15-25℃最适宜,夏季则应摆在阴凉处。
6.四季橘
养护:因为金橘为观果植物,容易消耗养分,每次浇水可在水里加入少量的复合肥,每天都要浇透一次,室内外都可摆设。

冬季家庭花卉养护
扶桑
扶桑对光照要求较强,冬季室温保持在10℃至20℃之间较为适宜。在进入温室一周后,可从25厘米左右高度,将枝条全部剪掉,促使组织充实,柱头上部多分叉。修掉的枝条可剪成长度12厘米左右插穗,按顺序插好,以免倒插。
  一品红
一品红喜温暖湿润及阳光充足,对土壤要求不严,而在微酸性肥沃沙壤土中生长更佳。不耐寒,保持16℃至18℃为最好。低于15℃时则叶黄脱落,在18℃至20℃和每天光照8小时至9小时的条件下,约50天可开花。生长期经1次至3次摘心,促使多分枝。
  发财树
发财树在入冬以后,盆土以略潮为宜。室温若在12℃左右,一个月浇一次水即可。发财树既耐阴又喜阳光,适应性强。长期在弱光下枝条细,叶柄下垂,叶淡绿。性喜温暖的环境,不耐寒。该树种对盆土要求比较严格,喜排水良好、含腐殖质的酸性沙壤土。
  茶花
茶花应置于能见阳光又避开中午阳光直射处,室温不低于0℃。盆土过湿会烂根。浇凉开水加0.05%硫酸亚铁。并常用与室温相近的温水喷洗叶面,保持清新浓绿。在10℃至18℃环境,一个月可开花。
  芦荟
芦荟在秋冬喜干燥、温暖、阳光充足的环境。冬季少浇水,应放在光线好的地方,温度5℃以上即可。2年至3年换一次盆,盆土为腐叶土、粉碎黏土、珍珠岩1:1:1比例

文竹叶黄探因及救治
文竹除正常的新陈代谢叶黄外,非正常枯黄有以下四大方面的原因及救治办法。
  一、盆土选择不当
  (一)盆的透气性差,种植方法又欠妥。栽种文竹以选用通透性较好的素烧土陶盆为好,为美观亦可选用宜兴紫砂盆、塑料盆或瓷盆,但必须在盆底垫一层约占盆高1/5左右的硬塑料泡沫碎块,以利于透气、排水,防烂根,并常松土,坚持每年早春翻盆换土一次,否则易烂根叶黄。另外如盆大植株小,盆土长期处于潮湿状态,亦易烂根叶黄,可将其取出,剪掉烂根,剪口用硫磺粉或烟灰涂抹后,改用小盆种植。
  (二)忌用粘土种植,致使根烂叶黄,文竹对土壤要求较严,在含腐殖质较丰富的微酸性沙质壤土中生长最佳,忌用重粘土。家庭栽培可用腐叶土、泥炭土与菜园土按6∶4混合后再加少量沙作培养土。
  (三)长期不翻盆换土,根系曲卷满盆,无生长余地,同时盆土中的营养物质基本耗光,导致叶黄,应立即翻盆换土,以后坚持每年早春翻盆换土一次。
  二、水肥管理失调。
  (1)浇水过量,盆土经常处于潮湿状态,烂根而叶黄;或是长期不浇水,根失水干瘪,导致叶黄。给文竹浇水应坚持见干见湿,不干不浇,见干即浇,浇必浇透的原则,并常向叶面喷水,既可洗去叶片上的灰尘,使之青翠,又可增加小环境空气的湿度利其生长。
  (2)施肥过量,或是将未经腐熟的生肥直接施入盆中,烧根烂根导致叶黄,应立即翻盆换土,另换新培养土重栽。文竹的施肥应坚持薄肥勤施的原则,淡一些,少一些,10至15天施一次氮磷钾复合肥,忌单施氮肥,盛夏严冬不施。
  (3)长期未施肥,缺乏营养而叶黄。应立即施肥,并用0.2%的磷酸二氢钾溶液或花卉营养液加水喷叶,一周一次连喷3至5次。
  三、光照温度失控
  (1)夏季日光直射,灼伤叶黄,或是光照不足而导致叶黄绿软弱。文竹喜半阴而散射光充足的环境,夏日、初秋宜置于东、南、北向窗口附近2米以内太阳直射不到而散射光充足通风好的地方,从深秋到翌年早春,则应多见直射光,因此应根据季节的变化调整放置地方,并根据其趋光性强的特性,半月左右将盆转动180°,使之不偏冠。
  (2)冬夏管理不当导致叶黄。文竹最适宜的生长温度是15℃至25℃左右,夏季如室温长时间超过35℃,冬季如长期低于3℃,叶片就会萎靡不振,继而变黄脱落,因此冬季宜保持室温8℃至15℃,使之缓慢生长安全越冬。夏季宜将其置于通风良好而散射光充足的半阴处,并常向附近地面洒水,增加湿度,造成一个相对凉爽的小环境,利其安全度夏。
  四、空气污染及虫害
  (1)文竹怕煤烟,如受二氧化硫污染,轻则叶黄,重则死亡。冬季如室内燃煤、木炭取暖,应将其移到无火炉的室内,并注意通风。
  (2)文竹对放射性气体氡很敏感,在铺有大理石的新屋内,大理石会缓慢释放氡气,文竹吸入氡后,逐渐叶黄而死,应移置他处。
  (3)离电视太近,电视工作时显像管放射的X射线,会破坏文竹细胞的正常分裂,致使叶黄而死。故文竹及其他盆花均应远离电视2米以上。
  (4)文竹久放通风不良处,易遭介壳虫危害,导致叶黄,应以预防为主,置于通风处,如已遭虫害,少量的可在盆面垫纸,用小刀将虫刮下,包住烧掉。如过多,可将枝叶齐盆面剪掉,少浇水,施薄肥,置通风处,可发新枝叶。

夏季休眠花卉怎样养护
  有些花卉,如仙客来、倒挂金钟、大岩桐、四季海棠、马蹄莲、天竺葵、令箭荷花,夏季高温季节即处于休眠或半眠状态。因此,夏季养护这些花卉时,应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帮助其顺利度过休眠期。
  1.将休眠花卉植株移到阴凉通风处,避免阳光和雨水淋浇,否则易造成烂根,甚至导致整株死亡。
  2.要严格控制浇水,此时浇水过多和盆土过于潮湿,根系极易烂根,浇水过少,又易使根部萎缩,而以保持盆土湿润偏干为宜。
  3.停止施肥,休眠期间由于花卉植株生理活动极微弱,需肥量较少,所以不能施任何肥料,否则,宜烂根、烂心、烂茎,甚至造成整株死亡。

君子兰
英文名:Clivia
别名:大花君子兰,剑叶石蒜
科名:石蒜科君子兰属
简介
君子兰原产南非,属石蒜科(Amaryllidacae)君子兰属(Clivia)为多年生常绿草本植物。在世界上现已知的品种有君子兰(CliviaminiataRegel)、垂笑君子兰(ClivianobilisLindl)、细叶君子兰(CliviagardeniiHook)和有茎君子兰(CliviacaulescenceR.A.Dyerin)。常见的有君子兰和垂笑君子兰。目前以君子兰栽培最广,分布于中国、日本、南非、丹麦、德国、法国、意大利、波兰、捷克、美国、英国、瑞士、韩国、朝鲜、荷兰、俄罗斯、比利时、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
君子兰又名大花君子兰,剑叶石蒜。君子兰的名称是日本理科大学教授大久保立郎在日本明治52年以其拉丁名的种名、富贵、高尚、美好的原意而命名的,传入中国后沿用此名。
君子兰的园艺栽培到目前为止已有170多年的历史。1823年英国人博维(Bovie)在南非党布柯诺尼发现了垂笑君子兰,将其栽培于英格兰北部诺伯兰郡先莱夫(Clive)的私人花园中,1828年按照国际植物命名法规给其命名为CliviahobilisLindl。1846年由里格尔(Regel)将产于南非南丁波尔特纳塔尔省境内德拉肯斯山脉的君子兰命名为CliviaminiataRegel。
君子兰于十九世纪二十年代传至欧洲,在德国、英国、丹麦、比利时等国栽培,1854年由欧洲传到日本。君子兰传入中国有两个渠道:一个是由日本传入中国长春,另一个是从德国传入中国青岛。长春君子兰是1932年由日本引入的。开始只在伪满宫廷和御花园中栽培,供少数人观赏。二十世纪初由德国人带入青岛的有垂笑君子兰和君子兰两种。当时在青岛君子兰被称为德国兰,因其叶片窄长,人后称它为青岛大叶,只在德国租界内栽培观赏。1945年伪满光复后,君子兰才从宫廷流入民间栽培。
君子兰是一种品种独特的花卉,有着极高的观赏价值,株形端典雅,叶片对称挺拔,四季常青,如谦谦君子;花姿雍容华贵,艳丽多彩,如婀娜少女。可以一季赏花,三季看果,四季观叶。君子兰翠绿的剑叶托起火红的花团,并常在冬春两季、圣诞节、元旦、春节期间开放,给人以喜庆、吉祥、高雅、富贵的象征,是中国十大名花之一。
栽培管理
君子兰喜凉爽和湿润的环境。夏季畏烈日照晒,冬季怕寒冷。气温在15~25℃时,是它生长的适宜时期;在10℃以下,则生长缓慢;5℃以下便处于休眠状态;0℃以下叶片就被冻坏,严重时甚至冻死。君子兰又怕烈日高温,在气温30℃以上时,叶片便萎黄枯焦,重则全株干枯而死。君子兰喜在疏松、排水良好偏酸性土壤中生长。
君子兰四季养护要点:春忌风吹;夏忌日晒;秋忌雨淋、喷水;冬忌低温、干燥。
  一、配制盆土。君子兰为肉质根,要求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在微酸性(PH值6.2-6.7)土壤生长最好。可用腐熟鸡粪和塘泥按4∶6混合,最好采用松针、腐熟有机肥、河沙按5∶3∶2的比例混合。
  二、光照。君子兰喜半阴,特别是夏季,烈日直射易产生“日灼病”。因此,夏季一定要遮阳,以半荫半阳为好,叶色浓绿;但冬季要有充足的阳光,良好的光照,这是产生花大、色艳的重要条件。
  三、湿度。君子兰喜在湿润的环境中生长,空气相对湿度应不低于60%,叶色有光泽;环境干燥,叶片暗淡无光,甚至萎蔫、叶片发黄、长势不好。因此,在温度高、蒸发快的夏季,每天要向盆周地面洒水、叶面喷水2-3次,以增湿、降温及保持叶面清洁。但注意不要使水流至根茎部,防止盆土渍水。
  四、浇水。准确掌握好君子兰盆土的干湿情况是浇水的关键,方法是不干不浇,浇则浇透。春秋两季旺盛生长,水量可大些,保持盆土湿润;“三伏天”蒸发量大,如通风好可多浇,如天气闷热、通风不好则少浇;“三九天”基本上停止生长,不宜浇水,为保持盆土湿润,可在盆面放一层苔藓。
  五、施肥。以“薄肥勤施”为原则,切忌施浓肥或生肥,避免叶焦与烂根。有机肥要充分腐熟。君子兰适宜生长温度15-25℃,如能控制在此范围内,一年四季可持续施肥。如是自然温度,春秋两季应多施,夏冬两季应少施或不施。未开花的植株多施腐熟饼肥等含氮较多的肥料(一年生小苗不施肥),秋末可施含钾较多的肥料,不仅能促使叶、茎、根的健壮生长,还能提高抗寒、抗病能力。已开花的植株,在春季多施腐熟的饼肥,特别是秋季,应多施磷、钾肥,还可用0.2%磷酸二氢钾液在清晨或傍晚进行根外追肥。
  六、换盆土。每年换盆土一次,栽种时不能过深,埋土至肉质根颈即可,表面可覆盖一层苔藓。
  君子兰在全年的养护过程中,对盆株要经常用清水喷洒,喷后最好用细布抹干,这样既能增加叶子的光洁度,又可提高观赏价值。
凤仙花
英文名:Impatiensbalsamina
别名:指甲花.透骨草.金凤花.洒金花
科名:凤仙花科
形态特征
一年生草本.株高30CM-80CM不等,茎肥厚多汁而光滑,节部膨大,呈绿色或深褐色,茎色与花色相关。叶互生,披针表,叶柄两侧有腺体.花单朵或数朵簇生叶腋,花冠蝶形.有单瓣.重瓣之分,有白.粉.红.紫等花色.花期6月-10月.
凤仙花的果实成熟时会自动弹裂,把种子弹向四方,这是机械传播种子的又一例。.
栽培管理
  凤仙花性喜阳光,怕湿,耐热不耐寒,适生于疏松肥沃微酸土壤中,但也耐瘠薄。凤仙花适应性较强,移植易成活,生长迅速。
盆栽时,当小苗长出3-4片叶后,即可移栽。先用小口径盆,逐渐换入较大的盆内最后定植在20厘米口径的大盆内。10天后开始施液肥,以每隔一周施一次。定植后,对植株主茎要进行打顶,增强其分枝能力;基部开花随时摘去,这样会促使各枝顶部陆续开花。
  凤仙花生存力强,适应性好,一般很少有病虫害。如果气温高、湿度大,出现白粉病,可用50%基硫菌灵可湿性粉800倍液喷洒防治。如发生叶斑病,可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500倍液防治。凤仙花主要虫害是红天蛾,其幼虫会啃食凤仙叶片。如发现有此虫害,可人工捕捉灭除。
  凤仙花用种子繁殖。3—9进行播种,以4月播种最为适宜,这样6月上、中旬即可开花,花期可保持两个多月。
  播种前,应将苗床浇透水,使其保持湿润,凤的种子比较小,播下后不能立即浇水,以免把种子冲掉。再盖上约3—4毫米一层薄土,注意遮荫,约10天后可出苗。当小苗长出2-3片叶时就要开始移植,以后逐步定植或上盆培育。
夏天如何养护花卉
  夏季炎热多雨,是部分花卉生长的旺季,也是部分花卉的休眠期。要使花卉顺利度过这一阶段,应在浇水、遮荫、防治病虫害等方面加强管理。
  首先,夏季气温高,水分蒸发快,每天应多浇水,如早晚各浇水一次。同时在高温季节,除了茉莉、月季等生长旺盛的花卉外,一般不宜施肥,尤其是进入半休眠期的杜鹃以及仙客来、小苍兰等休眠的球根类花卉。其次,对一些半阴及阴性花卉,夏季切忌高温和阳光直射。要采取遮荫措施,并喷水降温。即使是仙人掌类等耐旱性极强的植物,在气温超过38℃时,仍有被灼伤的危险。杜鹃除每日浇水外,还应向叶面及地面喷水,以保湿降温。不过夏季常多暴雨。盆土积水
后,养分易流失,因此雨后应将盆倾斜,淌出雨水。最后,闷热的夏季,也是病虫害的高发季节。要及时清除病枝叶,并辅以药物进行防治。如月季夏季易发黑斑病及白粉病,前者用波尔多液,后者用多菌灵,每半月喷治一次即可。兰花在梅雨和高温季节易发生炭疽病,除改善通风透光条件外,发生病害时可用托布津每10天喷治一次。
夏季休眠花卉的养护管理 
  球根花卉一般为多年生草本植物,即地上部每年枯萎或半枯萎,而地下部球根能生活多年,新老更替。然而在炎热的夏季,有些球根花卉和一些其它的花卉,生长缓慢,新陈代谢减弱,以休眠的方式来适应夏季的高温炎热。如秋海棠、君子兰、天竺葵等,休眠以后,叶片保持绿叶,称为常绿休眠;水仙、风信子、仙客来,郁金香等花卉,休眠以后,叶片落光,称为落叶休眠。因此,在夏季养护管理中,必须掌握这些花卉的生理习性,精心管理,才能使这些花卉顺利地安全度夏。
  1减少光照通风凉爽入夏以后,应将休眠花卉置于通风凉爽的场所,避免阳光直射,有条件可以搭建遮荫棚。还要经常向盆株周围及地面喷水,以达到降低气温和增加湿度的目的:
2适时浇水控制水量夏眠花卉对水分的要求不高,要严格控制浇水量。若浇水过多,盆土太湿,花卉又处于休眠或半眠状态.根系活动力弱,易于烂根;若浇水太少,又容易使植株的根部萎缩,因此以保待盆土稍微湿润为宜。
3避免雨淋防止积水由于夏季正值雨季,休眠花卉如果受到雨淋。盆中容易积水,造成植株的根部或球部腐烂,常绿休眠花卉引起落叶。因此,应将盆花放置在能够避风遮雨的场所,做到既能通风透光,又能避风挡雨。
4减少养分停止施肥夏眠期间,植株的生理活动减弱,消耗养分很少.不需要施以任何肥料,否则容易引起烂根或烂球,导致整个植株枯死。

花木移栽
  要使盆栽花木活得快、长得好,移栽时就要讲究,具体有四要:
  一要带根土根土是花木习惯生长之土,在移苗时一定要带土,带土能把很大部分藏在土内,使其落地即长。但忌用光根,或把土捏得很结实。光根失水干瘪,不易成活,即便成活生长也很缓慢。根泥捏得太紧,花须易受伤,生机很差。
  二要半盆土盆栽的花木,宜用大半盆土,花栽下去,浇水容易存着水。土满了,水一浇便流掉,不易浇到根部,花木得水少。
  三要栽得茂花木入盆宜茂栽,一般入土二寸左右。栽的过深,发育不良,而且扎根常扎于盆底。茂栽能扎根于土中,使其吸收足够的营养,生长极旺。
  四要土清洁有人栽花把基肥下得很足,或栽过后就上肥料,搅得盆土极不清洁。没有成活的花一经污染,盆土容易发酵,常常烂根,最好等花木活了再施肥比较好。
怎样识别花卉病虫害
花卉病害,一般分为生理病害和寄生性病害两类。
生理病害,主要是由于气候和土壤等条件不适宜引起的。常发生的生理病害有:夏季强光照射引起灼伤;冬季低温造成冻害;水分过多导致烂根;水分不足引起叶片焦边、萎蔫;土壤中缺乏某些营养元素,出现缺素症等等。
寄生性病害是由于真菌、细菌、病毒、线虫等侵染花卉引起的。这些生物形态各异,但大多具有寄生力和致病力,并具有较强的繁殖力,能从感病植株通过各种途径(气孔、伤口、昆虫、风、雨等)传播到健康植株上去,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生长、发育、繁殖、传播,周而复始,逐步扩大蔓延。因此,这类病害对花卉造成的危害最大。
真菌是没有叶绿素具有真核的低等生物。它以菌丝体为营养体,以孢子进行繁殖,是花卉病害中最主要的一类。真菌病害多数具有明显的病征,如霉状物、粉状物、锈状物、点状物、丝状物等,这些特征是识别真菌病害的主要依据之一。常见的真菌性病害有白粉病、炭疽病等。
细菌是一类单细胞的原核生物,用分裂方式繁殖。细菌病害的特征主要是受害组织呈水渍状或病斑透光,以及在潮湿条件下从发病部位向外溢出细菌粘液,出现“溢脓”现象,这是识别细菌病害的主要依据之一。常见的细菌性病害有鸢尾细菌性软腐病等。
病毒是一种极其微小的寄生物。必须用电镜才能观察到它的形态。它寄生于花卉活细胞组织内,并能随着寄主汁液流动在花卉体内运转扩散到全株,引起全株病害。病毒病常呈现花叶、黄化、畸形、环斑等症状。常见的病毒病害有水仙病毒病等。
线虫属于一类低等动物。线虫体形细长,两端稍尖,体长一般为1—2毫米,象一条蛔虫。少数线虫的雌成虫呈球形或梨形。多存活于土中,寄生在花卉根部,刺激寄主局部细胞增殖,形成瘤状物。常见的线虫病害有仙客来根结线虫病等。
菊花锈病的发生及防治
症状:主要发生在叶片,也为害茎杆,菊花患病初期叶面产生淡黄色斑点,然后隆起呈淡褐色至铁锈色的疱疤状物,由白色逐渐变为黄褐色,而叶正面则为淡黄色斑点,且较微凹陷,不久疱疤突起开裂,在生长中后期的锈褐色粉(病菌?孢子堆)散出,散发出大量黄褐色粉末状孢子。严重时,菊叶上布满病斑、叶片卷曲,叶色黄褐,植株生长不良、衰弱。
  病原及发生规律:病原为担子菌亚门,白锈病由柄锈菌属引起,冬孢子长椭圆形,棍棒形至纺锤形,黄褐色,顶部圆形成尖突、双细胞,分离处微缢缩,茎部狭窄,表面平滑。而黑锈病则由菊柄菌引起。
  病原菌一般在植株新芽中越冬,随菊苗繁殖而传播,病原菌喜凉,不耐高温,9至12月发生较多,6℃以下或31℃以上温度不易浸染,而温暖多湿季节有利病害发生,在湿度大、光照够、通风不良,昼夜温差大,10℃至24℃条件下最易发生,以寒冷、阴雨、日暖夜寒、潮湿天气发生较严重。
  防治方法:
  ①母本植株应保证无病虫害,扦插时用代森锰锌溶液浸泡插穗,可预防插穗带菌传播。
  ②发病期间喷洒80%代森锰锌500倍液,或2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20%萎锈灵乳油400倍液,或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5%甲霜铜可湿性粉剂6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每7至10天喷1次,交替使用,连喷3至4次,可收到良好防治效果。
  ③选择抗锈病品种和无病母株。避免密植,控制肥水,不使土壤过于潮湿。遇降雨天气,应排清田间积水,以免病菌随水飞溅传播。花后要彻底清除病株叶,并集中烧毁,消灭侵染源。

养花小技巧
1.浇花六法
①残茶浇花残茶用来浇花,既能保持土质水分,又能给植物增添氮等养料。但应视花盆湿度情况,定期地有分寸地浇,而不能随倒残茶随浇。
②变质奶浇花牛奶变质后,加水用来浇花,有益于花儿的生长。但对水要多些,使之比较稀释才好。未发酵的牛奶不宜浇花,因其发酵时产生大量的热量,会“烧”根(烂根)。
③凉开水浇花用凉开水浇花,能使花木叶茂花艳,并能促其早开花。若用来浇文竹,可使其枝叶横向发展,矮生密生。
④温水浇花冬季天冷水凉,用温水浇花为宜。最好将水放置室内,待其同室温相近时再浇。如果能使水温达到35℃时再去浇,则更好。
⑤淘米水浇花经常用淘米水浇米兰等花卉,可使其枝叶茂盛,花色鲜艳。
⑥家中无人时的浇花爱养花的人,如因探亲或外出办事十天半月不在家,没人浇花。这时,可将一个塑料袋装满水,用针在袋底刺一个小孔,放在花盆里,小孔贴着泥土,水就会慢慢渗漏出来润湿土壤。孔的大小需掌握好,以免水渗漏太快。或者在花盆旁放一盛满凉水的器皿,找一根吸水性较好的宽布条,一端放入器皿水中,另一端埋入花盆土里,这样,至少半个月左右土质可保持湿润,花不致枯死。TOP
2.施肥五法
(1)麦饭石肥在花盆里撒上一层麦饭石颗粒,可促进花卉的生长,延长开花期。
(2)碎蛋壳肥将蛋壳压碎埋入花盆中,是很好的肥料,可以使盆花生长茂盛,叶繁花艳。
(3)煮熟少量黄豆待用。每盆花穿三个穴,放入熟黄豆3—5粒,深及2—3厘米,不伤花根,并覆土如常。
(4)将平日准备废弃的猪骨、鱼骨等烤枯捶碎,施放盆底或盆面。
(5)用洗米水浇花。洗米水含氮、磷、钾等微量元素,即是复合肥料又是温和肥料,不伤花根,只要盆土不浸水随时可用。
3.为盆花收集有机肥
家庭养花不宜常用化肥。栽培花卉所需要的氮、磷、钾等主要肥料在日常生活中都可以收集到。例如:发霉不能食用的废花生、豆类、瓜子以及杂粮等都是含氮素的肥料,经过发酵作底肥或泡制成溶液为追肥,都能促使花木茁壮生长;鱼刺、碎骨、鸡毛、蛋壳以及人们剪下的指甲、头发等,都含有丰富的磷。把这些废料掺入旧的培养土里,加些水后装入塑料袋中放在角落里,经过一段时间的腐熟,便能变成极好的有机肥。若将这些废料泡制成溶液后追肥,可使家养盆花的花色鲜艳,果实累累。此外,发酵过的淘米水、生豆芽换下来的水、草木灰水,以及雨水和鱼缸里的废水等,都含有一定的氮、磷、钾,只要适量使用就会起到促进花木生长发育的作用。TOP
4.果皮可中和碱性盆土
南方的一些花卉,在北方盆栽不易成活或开花,这是因为盆土碱性过大的缘故。中和碱性土的办法有多种,此法是将削下的苹果皮及苹果核用冷水浸泡,经常用这种水浇花盆,可逐渐减轻盆土的碱性,利于某些植株的生长。TOP
5.花卉防病
早春各种花卉将进入旺盛的生长季节,此时可在叶面及叶背喷1—3次1%的波尔多液,以防病害。1%波尔多液的制配方法是:硫酸铜1克,粉碎后加热水50毫升溶化;再用生石灰1克,用几滴水使之粉化,然后加50毫升水,滤去残渣;将这两种溶液同时倒入同一容器中搅匀,最后即成天蓝色的透明的波尔多液。TOP
6.灭花盆虫蚁六法
(1)花盆中出现小飞虫时,可用三四根棉扦(棉花棍),饱蘸敌敌畏,以不致滴下来为度,然后将柄端插在植株周围的盆土中,飞虫即可消灭。
(2)洗衣粉:把一汤匙洗衣粉溶解在4升水中,每隔二周喷洒花叶,可彻底消灭白蝇和细菌。
(3)牛奶:将4杯面粉和半杯牛奶掺入20升水中搅拌,用纱布过滤后喷洒在花叶上,能杀死壁虱和它们的卵。
(4)啤酒:把啤酒倒入放在花盆土壤下的浅盆中,蜗牛爬入就会被淹死。
(5)大蒜:把一个大蒜头捣碎,用一汤匙胡椒粉一起掺入半升水中,一小时后,把它喷洒在花叶上,可防鼠的侵袭。
(6)花盆中出现蚂蚁时,可将烟蒂、烟丝用热水浸泡一两天,待水变成深褐色时,将一部分水洒在花茎、花叶上,其余的稀释后浇到花盆里,蚂蚁即可消灭。TOP
7.鲜花保鲜三法
①蔷薇花在其剪口处用火灸一下,再插入瓶中。
秋菊花在其剪口处涂上少许薄荷晶。
菊花在养菊花的清水中,加进微量的尿素或土壤浸出液(肥泥土加水搅拌后过滤而成的溶液),可使瓶插菊花长达30天才凋谢,比用一般清水可延长10多天。
白兰花晚上用湿布包裹,白天揭开,可使花的凋谢时间推迟2—3天。
芙蓉花先插入热水中一二分钟,再插入凉水中。
大丽花剪口浸入热水中片刻,再插入冷水中。
牡丹花先用热水浸渍切口,然后再插入冷水中。
山茶花插入淡盐水中。
百合花插入糖水中。
栀子花在水中加1—2滴鲜肉汁。
水仙花插养在千分之一的淡盐水中。
莲花用泥堵塞气孔,再插入淡盐水中。
②出远门时,把瓶插鲜花取出放在电冰箱果菜盒中保存,可以保持长时间不凋谢,回来后取出插在花瓶里,又可栩栩如生。
③用阿斯匹林溶化于水中,可延长瓶养鲜花的开花时间。TOP
8.调整开花时间
把花籽、植物的球根或扦插用的枝条装入塑料袋,再放入冰箱冷藏室里,适当的时候拿出来植种,可任意调节开花时间。
9.受冻盆花复苏法
春寒时节,盆花在室外会冻僵。遇此情况,可将盆花速用吸水性较强的废报纸连盆包裹三层,包扎时注意不可损伤盆花枝叶,并避免阳光直接照射。如此静置一日,以使盆花温度逐渐回升。经此处理后,受冻盆花可以复苏。TOP
10.君子兰避暑法
盛夏时节,气温常在30℃以上,这对君子兰生长极为不利。为此,一般常用搭棚降温。还可将君子兰连盆一起埋进沙子里(将盆埋没),然后在沙子上每日早晚各洒水一次。这样,既能使盆土保持湿润,更主要的是可以借沙子里水分蒸发时的吸热作用达到降温目的。TOP
11.绣球花变蓝
在绣球花根部钉进一颗生锈的铁钉,绣球花即会明显地变为蓝色了。
12.植物上灰土清洗法
不少家庭打扫卫生时,无论是冬季还是在盛夏,一般都将盆花放在水笼头下冲洗一下,这样往往会因温度骤变而影响植物的生长。如果是观叶植物,可用蘸水,顺花枝叶脉,一片一片地清洗干净。其他植物则可用喷壶冲洗。TOP
13.养花除臭法
室内花卉若用发了酵的溶液作肥料,会散发出难闻的气味。若用橘子皮放入肥料液内,气味就会消除。同时,橘子皮本身也是上好的肥料。
14.自制杀虫剂四法
①取大葱200克,切碎后放入10升水中浸泡一昼夜,滤清后用来喷洒受害植株,每天数次,连续喷洒5天。
②大蒜200—300克,捣烂取汁,加10升水稀释,立即用来喷洒植株。
③烟草末400克,用10升水浸泡两昼夜后,滤出烟末,使用时再加水10升,加肥皂粉20—30克,搅匀后喷洒受害花木。
④水10升,草木灰3公斤,泡3昼夜后,即可喷洒植株。TOP
15.根除杂草法
杂草繁殖力很强,庭院中的杂草刚刚拔除不久,没几天又长得到处都是。遇此情况,平常腌制鸭蛋或咸菜的盐水,不要随便倒掉,在杂草繁盛季节,将盐水泼在杂草上,三四次即可遏止杂草的生长。此外,煮土豆的水也可除去庭院里或过道上的杂草。再就是用漂白粉水除草也很有效,方法是:把水洒在要除草的地上,使土地湿透,24小时后,再用漂白粉水浇,杂草便很快枯黄死去。TOP
16.怎样栽种米兰
米兰香气浓郁,是家庭中最宜种植的花卉。它喜温暖,喜阳光,花盆应放在阳光充足的地方。它又爱肥,最好用鱼塘泥打碎做培养土,用干猪鸡粪和含磷丰富的肥料作基肥。它开花次数多,必须及时补充养分。每次开花完后,都要追施氮、磷、钾肥。气温高时,在日落前要用清水喷淋叶面,以促进其生长旺盛。

花卉的栽培管理技术(二)
再介绍土壤处理技术
土壤是花卉生长发育的环境条件之一,根系在土壤中舒展延伸,只要土层深厚,排水透气,酸碱度适宜,并有一定的肥力,就能正常生长和开花。由于花卉的生长发育所要求的环境条件不同,包括对土壤的理化特性的要求也因花卉的种类而异。因此,土壤处理技术为花卉栽培成功与否的关键。一般盆栽花卉根系被局限在花盆里。依靠有限的土壤来供应养分和水分,维持生长和发育的需要。因此,对土壤的要求就更加严格。
一、花卉对土壤的基本要求花卉的种类很多,与其生长发育相适应土壤的特性也有很大的差别。一般而言,多数花卉要求土壤富含腐殖质,土壤疏松肥沃,排水良好,透气性强。绝大多数露地花卉要求土壤的pH值在7.0左右,而温室花卉则要求酸性土壤。1、花卉要求的土壤特性①团粒结构良好,排水透气团粒结构是土壤中的腐殖质与矿物值粘结所成的0.01~5mm大小的团粒。团粒内部有毛管孔隙,可蓄水保肥,团粒之间又有较大的孔隙,可以排水透气,浇水或雨后不板结。团粒结构不良的土壤,多为粘重、板结、排水不畅,栽培花卉容易导致花卉根系腐烂,叶片发黄,甚至干枯死亡。②腐殖质丰富,肥效持久腐殖质是动植物残体及排泄物经腐烂后形成的有机物。腐殖质含量丰富,有效态营养元素的含量丰富,利于花卉根系的吸收。增加土壤的腐殖质的方法,主要依靠增加充分腐熟的有机肥。③酸碱度(pH值)要适宜一般大多数露地花卉要求中性土壤,而大多数温室花卉要求酸性土壤。植物对环境中酸碱性的适应性是由植物的根系特性决定的。根据植物根系对环境酸碱性的适应性将其分为:酸性土植物;弱酸性土植物;近中性(偏酸性)土植物;弱碱性土植物。各种植物对氢离子浓度的适应范围见表1-1。土壤的酸碱度通常可以用硫酸和生石灰调节,硫酸亚铁也可调节土壤的pH值。一般用工业废硫酸调节,以节约成本。2、各类花卉对土壤的要求⑴露地花卉①一、二年生花卉:在排水良好的沙质壤土、壤土上均可生长良好,粘土及过轻质的土壤生长不良。适宜的土壤为表土深厚、地下水位较高、干湿适中、富含有机质的土壤。夏季开花的种类最忌土壤干燥,,因此要求排灌方便。秋播花卉以粘质壤土为宜,如金盏菊、矢车菊、羽扇豆等。②多年生宿根花卉:根系较强,入土较深,应有40~50cm的土层;下层应铺设排水物,使其排水良好。栽植时应施较多的有机肥,以长期维持较好的土壤结构。一次施肥后可维持多年开花。一般宿根花卉在幼苗期要求富含腐殖质的轻质壤土。而在第二年以后则以稍粘重的土壤为宜。③球根花卉:对土壤的要求十分严格。球根花卉一般都以富含腐殖质的轻质排水良好的壤土为宜。壤土也可。尤以下层为排水良好的砾石土、表土为深厚的沙质壤土为宜。但水仙花、风信子、百合、石蒜、晚香玉、及郁金香等则以壤土为宜。⑵温室花卉要求富含腐殖质,土壤疏松柔软,透气性和排水性良好,能长久维持土壤的湿润状态,不易干燥。一般绝大多数温室花卉都要求酸性土壤.。

二、适宜花卉栽培的土壤类型一般花卉生产常用的的土壤类型有:河沙、园土、腐叶土、草炭土、松针土、塘泥、草皮土、沼泽土等。1、河沙河沙不含有机质,洁净,酸碱度为中性,适于扦插育苗、播种育苗以及直接栽培仙人掌及多浆植物。一般粘重土壤可掺入河沙,改善土壤的结构。2、园土园土一般为菜园、果园、竹园等的表层砂壤土,土质比较肥沃,呈中性或偏酸或偏碱。园土变干后容易板结,透水性不良。一般不单独使用。3、腐叶土腐叶土一般由树叶、菜叶等腐烂而成,含有大量的有机质,疏松肥沃,透气性和排水性良好。呈弱酸性,可单独用来栽培君子兰、兰花、和仙客来等。一般腐叶土配合园土、山泥使用。一般于秋冬季节收集阔叶树的落叶(以杨、柳、榆、槐等容易腐烂的落叶为好),与园土混合堆放1~2年,待落叶充分腐烂即可过筛使用。4、松针土在山区森林里松树的落叶经多年的腐烂形成的腐殖质,即松针土。松针土呈灰褐色,较肥沃,透气性和排水性良好,呈强酸性反应,适于杜鹃花、栀子花、茶花等喜强酸性的花卉。5、草炭土草炭土又称泥炭土,是由芦苇等水生植物,经泥炭藓的作用炭化而成。北方多用褐色草炭配制营养土。草炭土柔软疏松,排水性和透气性良好,呈弱酸性反应,为良好的扦插基质。用草炭土栽培原产南方的兰花、山茶、桂花、白兰等喜酸性花卉较为适宜。6、塘泥塘泥或称河泥。一般在秋冬季节捞取池塘或湖泊中的淤泥,晒干粉碎后使用与粗砂、谷壳灰或其它轻质疏松的土壤混合使用。7、草皮土在天然牧场或草地,挖取表层10cm的草皮,层层堆积,经一年或更长时间的腐熟,过筛清除石块草根等而成。草皮土的养分充足,呈弱酸性反应,可栽培植物、月季、石竹、大理花等。8、沼泽土在沼泽地干枯后,挖取其表层土壤,为良好的盆土原料。沼泽土的腐殖质丰富,肥力持久,呈酸性,但干燥后易板结、龟裂。应与粗沙等混合使用。9、谷壳灰又称砻糠灰,是谷壳燃烧后形成的灰,呈中性或弱酸性反应,含有较高的钾素营养,掺入土中可使土壤疏松、透气。
三、花卉营养土花卉营养土为人工堆制、沤制而成,一般分为普通营养土、加肥营养土和特需营养土、焦泥营养土等。1、普通营养土秋季收集杂草、锯末、残枝落叶、菜叶等,先在底层铺放30cm,并浇水或浇适量的人粪尿,再盖上一层10cm厚的泥土,如此层层堆积,达1.5米左右为宜。最后用泥土封顶。发酵腐熟后过筛清除杂物即可使用。堆肥成后要注意管理,避免雨淋造成养分流失。2、加肥营养土在普通营养土中加入10%的腐熟的饼肥、或20%的动物粪便等。适于多数草本花卉栽培。3、特需营养土在普通营养土中加入0.1~0.2%的硫矿粉,堆制一段时间,然后摊开,使硫气味散发干净,这种堆肥的pH值在5.5左右,适于喜酸性花卉。4、焦泥营养土在秋季把植物的残体如枯枝落叶等与园土层层堆积,状如馒头,并用泥土封盖,然后用火慢慢燃烧,熏制成黄褐色的灰土。堆放一段时间过筛使用。适于种植小金桔、佛手类的观果植物。
四、营养土配制1、温室一、二年生花卉,如报春花、瓜叶菊、蒲苞花、蝴蝶草等。幼苗期营养土为,腐叶土:园土:河沙=5:3.5:1.5。定植用营养土为,腐叶土:园土:河沙=2~3:5~6:1~2。2、宿根花卉,如植物,紫苑、芍药等的营养土可用腐叶土:园土:河沙=3~4:5~6:1~2。3、温室球根花卉如大岩桐、仙客来、球根秋海棠等的营养土。可用腐叶土:园土:河沙=5:4:14、温室木本花卉的营养土,如山茶、含笑、白兰花等,可用腐叶土3~4份,再混以园土及等量的河沙,加少量的骨粉。5、仙人掌及多浆植物的营养土为,土:粗砂=1:1;令箭荷花、昙花、蟹爪兰等:腐叶土:园土:河沙=2:2:3。6、杜鹃类推荐用松针土:腐熟的马粪或牛粪=1:1最为适宜。7、主要花木营养土一般推荐,实生苗和扦插苗:腐叶土:园土:河沙=4:4:2;橡皮树、朱蕉等用:腐叶土:园土:河沙=3:5:2;棕榈、椰子等用:园土5份河沙2份。桩景及盆栽树木:腐叶土及堆肥土适量,河沙必需保证1~2份,以利于排水。
五.土壤消毒:为了防治土壤传播的病虫害,土壤消毒是十分必要的。常用的消毒方法有:1、蒸气消毒法:有条件的地方可以用管道(铁管等)把锅炉中的蒸气引过到一个木制的或铁制的密封容器中,把土壤装进容器进行消毒。蒸气温度在100-120℃左右。消毒时间为40-60分钟。在容器中铁管上打一些小孔,蒸气由小孔喷发出来。2、高温消毒法:在少量种植时可以用大锅炒土的方法。要不断的翻动,温度120-130℃时,40分钟即可。3、药剂消毒法:①甲醛熏蒸,用40%的甲醛400-500ml浇灌土壤,并密闭2-4小时即可。消毒后,土壤要晾晒3-4天,待药剂挥发后再使用。也可以用甲醛50倍液土壤浇灌,密闭24小时,再晾10-14天即可使用。②氯化苦:是一种剧毒熏蒸剂,即可杀虫、杀鼠、灭菌、又可防治线虫。25穴/m2,穴深20cm,穴距20cm,每穴灌药液5ml,施药后立即用土把穴盖上,踩实,在土壤表面洒水,延缓药剂挥发。气温在20℃以上时,保持10天,15℃时保持15天,然后多次翻地耙地,以免药剂对植物的根系产生影响。使用氯化苦时要带手套和防毒面具。③70%五氯硝基苯粉剂,2.5~5kg/亩在畦上条施,然后翻入土壤内,也可防治病虫害
花卉的栽培管理技术(三)
再介绍花卉生产的配方施肥技术
一、花卉生长发育所需的营养元素1、大量元素氮、磷、钾⑴花卉的氮(N)素营养:氮是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所必需,通常虽然在植物体内氮的总量不太高,如水稻全株为1.0~2.0%。植物是含氮量较高的植物,植物叶片中的含氮量占其干重的3.5~5.0%左右。氮素主要以铵态氮和硝态氮的形式被吸收,有些小分子的有机氮如尿素等亦能被植物吸收利用。氮是构成蛋白质的主要成份,约占蛋白质含量的16~18%在细胞质和细胞核中都含有蛋白质。所有的酶也都以蛋白质为主体。此外,核酸、磷脂、叶绿素、辅酶等化合物中均含有氮;某些植物激素如生长素和激动素、维生素(如B1、B2、B3、PP)中也含有氮。因此,氮在植物生命中占有首要地位,故氮又称为生命元素。⑵花卉的磷(P)素营养磷也是植物生长发育所必需的营养元素。一般植物的含磷量为1~8%。植物在花芽分化期至开花期对磷的吸收量较大,因此在花芽分化期前要进行适当增施磷肥;在土壤温度较低时土壤中的有效磷含量低,应增加磷肥;在秋后适当施用磷肥,可提高植物的抗寒能力,并增加根蘖和茎蘖的数量。磷主要以HPO42-和H2PO4-的形成被吸收。磷参与核酸、核苷酸、磷脂和某些辅酶等的组成,所以是细胞质和细胞核的主要成份。磷参与糖酵解过程等许多代谢过程。⑶花卉的钾(K)素营养钾是植物生长发育所必需的三大要素之一,土壤中的钾的含量较丰富,因此长期以来人们对施钾肥重视不足。近年来由于大量的使用氮肥和磷肥,对钾肥的的需求也日趋增加。钾以游离状态或吸附态存在于有机体中,对植物体内多种酶具有活化作用,对植物的多种代谢起调节作用。植物的含钾量为1.0~3.5%左右。钾可促进碳水化合物的合成和运输,所以施钾使茎秆粗壮;钾还可增加细胞的水合度,提高植株的抗旱性和抗寒性,一般在秋末冬初施钾肥可提高植物的抗寒性。2、次要元素钙、镁、硫虽然钙镁硫在植物体内的含量不如氮磷钾多,但也是植物生长发育所必须的,如果缺乏则会表现出缺乏症。⑴钙(Ca)的作用钙是细胞壁的组成成份,所以缺钙会影响细胞的分裂,如果胶酸钙是细胞间层的成份,缺钙时细胞分裂不能正常进行,常使顶芽嫩叶坏死,根尖受损更为严重。钙参与蛋白质合成;钙也是一些酶的活化剂,如ATP水解酶、磷脂水解酶中都需要钙离子。钙有中和植物体内有机酸和土壤酸度的作用;有抗某些离子过多造成的生理失调,因而会影响多种元素的吸收,如栽培基质中钙含量过多时,会影响钾和镁离子的吸收,也拮抗铁和锰的吸收。⑵镁(Mg)的作用镁是叶绿素的组成成份,缺镁时影响叶绿素的合成,因而影响光和作用。镁是多种酶的活化剂,影响植物的核酸和蛋白质合成和能量的转化等。⑶硫(S)的作用硫以SO42-的形式被植物吸收利用,大气中的SO2也能作为硫源直接被植物地上部吸收利用,硫参与组成光氨酸、半光氨酸和甲硫氨酸等含硫氨基酸,是蛋白质的组成要素之一。3、微量元素⑴铁(Fe)的作用铁以Fe2+或Fe3+的形式被吸收利用,铁是血红素的组成成分,血红素是植物体内许多重要氧化还原酶类(如细胞色素、细胞色素氧化酶、过氧化氢酶、和过氧化物酶)等的辅基。在这些酶的分子中,Fe3+和Fe2+两种状态的可逆转化,在呼吸作用的电子传递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一些氧化还原酶类(如铁氧还蛋白)的辅基,不是血红素,但也含有铁,这种铁称非血红素铁。铁虽然不是叶绿素的成分,但叶绿素的合成需要铁。⑵硼(的作用土壤中的硼以BO32-的形式被植物吸收。硼可以提高转化酶的活性,促进碳水化合物的运输,有利于光和产物由叶片向根及花蕊运输。因此硼可促进就会根系发育。硼对花器的发育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这是硼的重要生理功能。硼的有效量范围很狭窄,一般在0.06~2.8ppm,在生产上发生过因硼肥用量不当造成大面积作物中毒的现象,因此使用硼肥时要慎重。⑶铜(Cu)的作用铜是花卉所必需的微量元素。铜是抗坏血酸氧化酶、多酚氧化酶的组成成分,在氧化还原中起着传递点子的作用。叶绿体中含有一种含铜蛋白质,称为质体菁,在电子传递系统中有着重要作用。铜还参与亚硝酸还原过程。铜主要以Cu+和Cu2+的形式被植物吸收。⑷锌(Zn)的作用锌直接参与吲哚乙酸的合成,缺锌时植物体内吲哚乙酸的含量下降,从而出现一系列的病症。锌也是许多酶类的活化剂,这些酶包括乳酸脱氢酶、谷氨酸脱氢酶、乙醇脱氢酶和嘧啶核苷酸脱氢酶。锌还和蛋白质合成有关。⑸锰(Mn)的作用锰主要以Mn2+的形式被植物吸收,锰是许多酶的活化剂,包括三羧酸循环中的苹果酸脱氢酶、草酰琥珀酸脱氢酶以及参与脂肪酸合成、DNA和RNA合成有关的许多酶。锰还是亚硝酸还原酶和羟氨还原酶的活化剂,吲哚乙酸氧化酶的辅基中含有锰。锰也直接参与光和作用,在水的光解和氧的释放中起重要的作用。锰对叶绿素结构的保持有重要的作用,在极端缺锰时植物叶绿体片层结构被破坏。⑹氯的作用氯以Cl-的形式被植物吸收。在植物体内氯不参与任何有机分子的结构,氯的主要作用是参与光和作用中水的光解和氧的释放。植物是忌氯作物,在使用时要注意防止氯中毒。氯的含量高时,可促进植物体内产生乙烯,加速衰老的进程。

花卉的营养诊断花卉的外部形态特征是内在因素和外界环境条件的综合反应,当土壤中缺乏或过量任何一种必要的营养元素都会引起花卉特有的生理病症,即缺素症。据此可判断某种元素的缺乏或过量,从而可用采取相应的措施。一般根据花卉的生长发育状况,是否有生长和发育障碍,形态是否异常,有无枯死等判断植物是否缺乏某种营养元素,即营养诊断,常见的营养诊断方法有如下几种方法:1、形态诊断土壤中缺少任何一种必要的营养元素时都会引起花卉产生特有的症状,据此可以判断某种元素缺乏或过量,从而采用相应的措施。2、化学诊断通过分析植株体内的化学成份,与正常植株的化学成份进行比较,来诊断苗木营养条件好坏的方法称化学诊断。3、施肥诊断通过形态诊断,化学诊断等方法初步确定所缺乏的元素,补充施入这些矿质肥料,经一段时间,若症状消失,即可确定病因,这种方法叫施肥诊断。
三、花卉的缺素症1、缺氮花卉在氮素不足时,生长受阻,生长量大幅度下降,起初颜色变浅,然后发黄脱落,一般不出现坏死现象。缺绿症状总是从老叶上开始,在向新叶上发展。缺氮时分枝受到抑制。在缺氮时由于组织中积累的糖分促进花青素的合成,因此茎叶和叶柄常变成紫红色。2、缺磷磷在植物体内的移动能力很强,能从老叶迅速转移到幼芽和分生组织,因此缺磷症状首先表现在老叶上。花卉缺磷时叶片呈暗绿色,由于缺磷时可溶性糖积累导致花青素的形成,茎和叶脉会变成紫色。严重缺磷时植物各部位还会出现坏死区。缺磷时也会抑制花卉的生长,但不如缺氮时之严重。但对根的生长抑制甚于缺氮。3、缺钾钾在植物体内具有高度的移动性,植物缺钾时首先表现在老叶上。缺钾时叶片出现斑驳的缺绿区,然后沿着叶缘和叶尖产生坏死区,叶片卷曲,最后发黑枯焦;茎秆生长量减弱,抗病性降低。4、缺钙由于钙在植物体内的移动性很差,因此植物缺钙的症状首先表现在新叶上,缺钙的典型症状是幼嫩叶片的叶尖和叶缘坏死,然后是芽的坏死,根尖也会停止生长、变色和死亡。5、缺镁典型症状为叶脉间缺绿,有时出现红、橙等鲜艳的色泽,严重时出现小面积坏死。由于镁在植物体内容易流动,缺镁症状通常发生在老叶上。在大量使用钾肥时也容易发生缺镁症。6、缺硫缺硫的症状与缺氮的症状相似,如叶片的均匀缺绿和变黄、花青素的形成和积累,生长的受抑制等。但缺硫通常是从幼叶开始的,并且程度较轻。7、缺铁的典型症状是缺绿。铁在植物体内不能移动,故缺铁首先表现在幼叶。缺铁的缺绿特征是叶脉间变黄而叶脉仍能保持绿色,一般没有生长受抑制或坏死现象。在碱性土壤或石灰性钙质土上植物常缺铁,原因是在碱性条件下土壤中的铁以不溶性的氧化铁或氢氧化铁的形式存在。土壤中镁素过多也会影响铁的吸收。铁虽能以Fe3+的状态为植物吸收,但要在植物体内还原有生理活性的Fe2+状态。锰是氧化剂,锰/铁比例失调时会使铁以Fe3+的状态存在而失去生理活性。8、缺锌缺锌的典型症状是节间的生长受到抑制,叶片严重畸形,顶端优势被抑制,这可能是生长素(IAA)的供应不足引起的,因为锌锌是生长素合成所必需的;老叶缺绿也是缺锌的常见症状。在中性和碱性土壤上较易出现缺锌的症状。我国的许多地区土壤中缺锌,而影响作物的产量,包括植物的产量业会受到影响。同时由于本地区人们长期食用缺锌的食物,也普遍影响人们的健康。在施用锌肥时常遇到锌与磷拮抗的问题,锌肥一般用作根外追肥的效果较好,可避免锌磷拮抗。元素之间的拮抗作用见表1-2。表1-2常见营养元素的拮抗作用───过多的养分引起缺乏的养分───NKKN、Ca、MgNaK、Ca、MgCaMgMgCaCaBFeMnMnFe9、缺硼缺硼的典型症状是叶片变厚和叶色变深,枝条和根的顶端分生组织死亡,缺硼引起根和枝条的发育受阻;缺硼症状的发展是缓慢的,土壤中硼有效性受钙的影响,土壤中钙的含量高,能降低硼的吸收,其原因可能是钙使硼在土壤中复合或发生沉淀,或降低根系对硼的吸收能力。10、缺锰缺锰的症状是叶片缺绿,并在叶片上形成小的坏死斑,注意要和细菌性斑点病、褐斑病等相区别,缺锰的症状在幼叶和老叶上都可发生。一般在酸性土壤中不缺锰,但在pH值大于6.5的土壤中,常发生缺锰的危害。在氧化状态高的土壤和碱性土壤中锰和铁一样能转化成无效态,而引起,植物缺锰。在锰含量过高和过低时都影响植物的产量。11、缺铜缺铜的症状是叶尖坏死和叶片的枯萎发黑,症状在幼叶上最先出现。土壤施用过量的磷肥时,会使铜成为不溶性的沉淀而降低有效性,食用植物施用硫酸铜可增产,并可提高抗病能力。12.缺钼缺钼的最初症状是老叶脉间缺绿和坏死,有时呈斑点状坏死。缺钼也会引起缺氮的症状。在pH值较高的土壤中容易被植物所吸收。

四、肥料种类1、有机肥:含有大量有机物质的肥料称有机肥料,又称农家肥。有机肥中含有大量的腐殖质和有机质,能为植物提供各种营养元素;能提高土壤中难溶性硫酸盐的有效性,减少土壤对磷的固定作用,对于提高壤土肥力,改善土壤的结构均有重要的意义。常用的有机肥有人粪尿、牲畜粪尿、禽类粪、骨粉、鱼粉、厩肥,堆肥,绿肥,饼肥,泥炭、草木灰、落叶、杂草、绿肥等。有机肥中的有机质含量丰富,营养成分全面,肥效期长等特点。值得注意的是使用有机肥时要充分腐熟。⑴堆、沤肥的施用堆肥和沤肥都是利用植物残落物,如秸秆、树叶、杂草、植物性垃圾以及其它废弃物为主要原料,加进人粪尿或牲畜粪尿进行堆积和沤制而成的。堆肥的堆制要为微生物创造好气分解的条件,发酵温度较高。沤肥多在水下沤制,以嫌气分解为主,发酵温度低。一般微生物发酵所需的C/N比为25:1最适宜。不同有机物的C/N比不同,发酵时需要用适量的氮肥加以调整。3不同有机物的碳氮比植物材料及肥料───种类碳氮比(C/N)───野草25~45:1干稻草67:1木材和树皮480:1苜蓿和三叶草20:1紫云英10~17.3:1锯末屑250:1高温堆肥9.67~10.67:1一般堆肥16~20:1───堆、沤肥中含有较高的机质和各种营养元素的完全肥料,肥效缓慢而持久,一般用作基肥。长期施用堆、沤肥可起改良土壤作用。苗圃中施堆、沤肥的用量,通常750~1500Kg/亩。堆肥中氮素因微生物的消耗而不足,最好施堆肥后,再追施速态氮肥。各种沤肥材料的配合比例,应根据肥料用途而定。如作当年追肥,要求肥料腐熟快。可用50kg青草,加入10~15kg人粪尿,1~2kg石灰,或2.5~5kg草木灰。(有机肥氮磷钾含量见表1-4)。如作翌年底肥,先将青草晾晒1~2天,切成7~10cm长段,将碎草铺在坑底,约17cm厚,再铺骡马粪,并浇水和人粪尿,将草全部淹没。肥料发酵,粪水变成黑绿色时再加一层黑土,然后再加青草、马粪和水。如此一层层堆至地面,最后灌水,使坑面保持有3cm厚的水。秋季,将沤好的肥料起到地面上来,经过翻捣再堆成馒头形大堆。堆肥腐熟是微生物活动的结果。影响微生物活动的外界条件有水分、空气、温度、堆肥材料的碳氮比(C/N),以及微生物所处环境条件的酸碱度等。只要满足微生物活动所需要的条件,堆肥就能腐熟。堆制前需要将植物残落物浸泡吸水。水分在堆肥过程十分重要,通常含水量是干材料的60~70%为宜,有利于堆内微生物的生活和有机材料的软化,还可促进堆肥上下腐熟均匀。通常用手紧握材料有水滴挤出,即表示水分适度。肥堆中若通气良好,则好气性微生物活动强烈。有利于微生物堆肥腐熟;通气条件差时,嫌气微生物活动旺盛,则有机物质分解缓慢,有效养分释放少,堆肥腐熟时间长,但有利于腐殖质的形成和累积。因此,可以将二者结合;堆制前期以好气为主,使堆肥迅速分解,释放养分,而中后期式堆肥处于空气不流通状态,以保存已放出的养分,促使腐殖质的累积。其方法为:堆肥前期可以通过设立通风塔、通风沟或用疏松堆积的方法,使堆肥通气。到堆肥腐熟时,堆肥自然塌陷,然后,再压紧封泥,撤除通风塔等设施,使肥堆减少空气流通。堆肥在腐熟过程总,堆内的温度随有机质的分解而变化,由低温、中温而进入高温。高温纤维分解细菌要求的温度为50~60℃,属好热性微生物。冬季堆制时,可在堆肥材料中增加适量马粪,利用其中所含高温纤维分解细菌活动时产生的热量提高堆肥温度,或采用堆面封泥,以减少热量随时,加快堆肥的腐熟。微生物活动需要碳素作为能源,需要氮素作为建造细胞的材料。微生物的活动和繁殖,对碳素和氮素要求要一定的比值(C/N),一般小于25:1。若堆肥造林中的碳氮比大于25:1时,微生物不能大量繁殖,有机残体分解缓慢,微生物将从外界环境中吸收无机氮。如果有机物质的碳氮比小于25:1,微生物繁殖快,有机残体抑郁分解。为了加速微生物的活动,促进堆肥腐熟,可在堆肥中加入粪稀或其它氮肥,用以调节微生物所需要的碳氮比。堆肥在腐熟过程中,有机质分解会产生大量有机酸,使环境变酸,影响微生物的生命活动。因为一般微生物适宜生活在中性或微酸性环境中,所以,在堆肥中应适当加入石灰或草木灰、石灰性土壤等偏碱性物质,以调节堆肥中的pH值。分普通堆肥和高温堆肥两种。前一种发酵温度低,后一种要经高温发酵。
第一、普通堆肥:适用于温度高,雨量多的地区或季节。堆肥要选择地势教平坦,靠近水源的地方。堆宽2米,最高1.5~2米,堆长以材料多少而定。堆置前先将地面夯实、整平,铺上一层草皮土或草炭,以吸收下渗的肥液,再将枯枝落叶、杂草、垃圾等均匀铺上,泼施人、畜粪尿和污水等。每层厚约15~26cm堆顶盖一层细土或河泥,以减少水分蒸发和氨的挥发。堆置1个月左右,翻捣一次,并适量加水。夏季高温多雨,堆肥2个月左右,翻捣一次,冬季需3~4个月即可腐熟。第二、高温堆肥高温堆肥是有机物质无害化处理的一个主要方法。人粪尿、树木落叶、杂草、混合枯株、各种秸秆等经高温处理后,可以消灭潜伏其中的病菌、虫卵和草籽等。有利于环境卫生和人、畜健康。为了加快杂草、树叶等的分解,提高肥堆温度。高温堆肥必须加入马粪,利用马粪中的好热性高温纤维分解菌,促进植物残体的分解。若高温堆肥采用半坑式,则腐熟快且充分,养分损失少。其方法为:选择背阴高燥、靠近水源的地方做肥场。在地上挖坑,若植物材料按0.5吨算,则坑深1米,挖出的土围在坑的四周,成一圈土埂。坑底铲平,挖一个十字沟,沟深、宽均20cm,沟的两端沿边向上挖,直挖出土埂,外面出口呈喇叭形。坑底纵横铺两层短树枝,坑边的沟竖几根秸秆或树枝做通气塔。然后铺上植物材料踏紧,加一层细土,泼石灰水,撒一次马粪,再泼人粪尿。然后又铺一次材料,如此一层一层堆到高出坑面30cm左右,上面盖一层土,厚约3cm,使肥堆呈馒头形。过1~2天,使之充分通气,最后再用河泥、塘泥等封顶。上述两种堆肥,是农作物用肥的传统制肥法。其特点是养分含量丰富、全面。高温堆肥具有杀菌灭虫作用。花卉生产常用的培养土、腐叶土的制造丰富与堆肥相似。它们也是用落叶、落花等植物材料,浇上人粪稀促使植物残体腐熟。不同之处是腐叶土要加进相当量的园土,腐熟时间长,没有高温发酵过程,不能灭虫杀菌,常使菌、虫卵潜伏在培养土或腐叶土中,使新植株感染病毒或孳生害虫。⑵泥肥的施用河、塘、沟、湖中肥沃的淤泥统称泥肥。它是由风雨带来的地表细土、污物、枯枝落叶等汇集于河、沟、塘、湖底部,再加上水生动物的排泄物及遗体,还有水生植物的残体共同组成的。这些物质经长期嫌气性微生物的分解而形成泥肥。不同泥肥,其肥效不同。如果淤泥水面黑绿色、味臭,淤泥有很多蜂窝装孔穴,看不清其中的植物茎叶痕迹,体积较轻的肥效高;相反如果水面清亮,挖出的泥块颜色灰白,结构紧密,没有蜂窝装孔穴的肥效则较差,(见表1-5)。泥肥属凉性肥料,肥效期长而稳定。为了使泥肥养分迅速转化和消除因长期在淹水的嫌气情况下所产生的还原性有毒物质,施肥前要先将其铺开,晾晒一段时间,然后再打碎施用。苗圃用泥肥做基肥施用量很大,它不仅可以供给苗木养分,还可增厚土壤耕层,改善土壤理化性质。用泥肥配制培养土栽植花卉效果良好。先将泥肥摊于露地,稍干燥后,切成1cm大小的泥块,搀入1/5左右的砻糠灰,用此土栽种白兰花、茉莉等,叶茂花艳。表1-5几种泥肥养分含量如下:项目沟泥湖泥河泥塘泥平均有机质(%)9.37,4.46,5.28,2.45,5.09全氮(N,%)0.44,0.40,0.29,0.20,0.38全磷(P2O5,%)0.49,0.56,0.36,0.16,0.34全钾(K2O),%)0.56,1.83,1.82,1.00,1.62铵态氮(NH4-N,ppm)100—1.25273203硝态氮(NO3-N,ppm)—251.4611速效磷(P,ppm)30182.89757速效钾(K,ppm)5517.5245193⑶草炭与腐殖酸肥草炭不仅有强大的吸附能力,而且从草炭中提取的腐殖酸盐对植物生长有刺激作用,所以,草炭的利用是多方面的(见表1-6)。首先,用作牲畜垫圈材料:用草炭为牲畜垫圈,不但能吸收牲畜的粪尿液,还能吸收牲畜粪便分解时产生的气体(氨气,琉化氢,二氧化碳)。既避免肥分损失,又保持环境洁净。实验证明,1吨用草炭垫圈的厩肥。第二、制作草炭污泥肥:前苏联用两种草炭(高位、低位)与由城市污水沉淀下来的污泥混合(重量为1:1),再添加不同份量的矿物份肥料,制作草炭污泥肥。结果证明,草炭污泥混合肥酸性弱,富含易熔性氮、磷、钾,特别是适合草坪的培育。第三、制作草炭菌肥:苏联研制以草炭为主要成分(100份)加石灰0.2~0.3份,微生物培养基0.1~0.2份,固氮菌剂0.05~0.1份,制成的草炭菌肥,施用方便。第四、制作草炭纸:利用分解差使草炭纤维质与粘结剂结合制成草炭纸,其中也可加入肥料和其它化学添加剂。混有草籽的草炭纸,可铺在新建筑物周围的土地上,形成草坪和其它地被物。第五、制成堆肥:联邦德国将草炭、褐煤粉、针叶树皮、培植蘑菇的废基质,石棉及土壤混合,通过7~14天的沤制,制成的肥料适用于种植园林观赏植物。第六、用草炭作温室土:用鲜类草炭(高位草炭)添加营养元素,可做温室土,培养植物。第七、制造花卉培养土:因草炭有很强的吸附能力,近年来,外国不少地区应用草炭制造花卉营养土。第八、制成草炭营养钵:用中等分解程度的草炭制造营养钵,管理、运输、携带方便。另外,根据草炭松散程度和泥沙含量,制造营养钵时,可加入少量淤泥作粘结剂,或加入锯末屑、沙子做松散剂。配料充分混合后,用手工或机械制成草炭营养钵。由于草炭松紧适合,种在草炭营养钵中的花、苗木根系生长良好。种植植物或其它喜酸性花卉时,可在营养钵中加适量硫酸亚铁,以调节pH值。腐殖酸肥腐殖酸肥就是用含腐殖质丰富的草炭褐煤、风化煤等做为主要原料,加碱、酸析制成的各种腐殖酸盐。主要腐殖酸肥有:腐殖酸铵,硝基腐殖酸,腐殖酸氮、磷肥。表1-6草炭与其它肥料配方草炭(半干的)60~80%腐熟厩肥10~20%过磷酸钙0.1~0.4%硫酸铵0.1~0.2%草木灰1~2%以草炭、尿素、过磷酸钙、氯化钾做原料经、干燥粉碎、计量混合、造粒、筛分包装等工序,生产腐殖酸氮、磷、钾符合颗粒肥料。它不仅含氮、磷、钾,还混有腐殖酸物质,是一种长效缓性复合肥料。腐殖酸肥我国生产的腐殖酸肥在早菊生产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对盐碱化较高的土壤尤为适宜。我国前几年研制的各种腐肥,经试用,也有一定的肥效。并经陶然亭公园连续两年用腐殖酸肥在早菊上试验。与对照相比,施用腐肥的早菊,根系繁多,叶子明显增厚色绿。另据报导,腐殖酸肥的产品--黄腐酸二胺对防治黄化病效果胜过硫酸亚铁。2、无机肥无机肥也称化肥,与有机肥相比,化肥的养分含量高,成分单纯,易溶于水,肥效快而短,并有酸碱反应等特点。长期使用化肥会对土壤产生板结、盐渍化等不良的影响。按其所含的主要养分,化肥常分为:⑴氮肥:包括硫酸铵、硝酸铵、氯化铵、尿素等。⑵磷肥:有过磷酸钙、磷矿粉等。⑶钾肥:有磷酸二氢钾、硫酸钾、氯化钾等。⑷复合肥:有三元素,磷酸二氢铵等。⑸微量元素肥料(微肥):有铜、锌、锰、钼、硼、铁等。⑹菌肥:根瘤菌、磷化菌、钾细菌等花卉的生长发育需要大量的营养物质,这些营养物质主要依靠根系从土壤中所吸收的。如果不能及时补充所需的养分,就会影响生长和产量。研究表明,单位面积上产量与施肥量成正比,只有通过施肥才能满足花卉不同的生长时期对养分的需要。
五、施肥的方式1、底肥:(基肥)以有机肥为主配合缓效性无机肥,在整地时施入土壤。使用有机肥时,一定要充分腐熟,不能使用“生粪”,因生粪由于发酵生热,容易伤害苗木的根系,同时生粪中带有大量的病菌和害虫的卵,容易造成病虫害发生。一般以有机肥为主,使用量为3000~10000公斤,再配合一定量的无机肥料。沙土地和粘重土地施用有机肥料特别重要。2、种肥:在播种育苗时把肥料撒于种子附近。一般用速效磷肥为主。种肥不仅给幼苗提供养分,又能提高场圃发芽率。①苗木在幼苗期对磷肥很敏感,幼苗期如果缺磷,会严重影响苗木的生长。因磷在土壤中的移动性差,并且容易被固定。施用种肥离幼苗的根系近,利于根系吸收和生长。②基肥和种肥配合使用,分层施肥,苗木可以分层利用肥料。③磷肥颗粒肥料与土壤的接触面积小,可以减少土壤的固定,提高肥效25~100%。④颗粒肥料有较好的物理性,有利于种子发芽和幼苗根系及地上部分的生长。3、追肥:在植物生长期内为了补充土壤中某些养分而追施的肥料。分土壤追肥和根外追肥二种。根外追肥的原理是植物的叶片有气孔、皮孔和水孔等,小分子的物质可以通过,如尿素,可以直接进入叶片被吸收利用。①土壤追肥:用速效肥,一般以氮肥为主,在后期追肥以磷、钾为主。常用的追肥方法有:撒施,浇灌法,穴施法,沟施法等。一般每年3~5次。追肥的结束时期不能过晚,特别是氮肥追肥期晚容易造成苗木徒长,降低抗寒能力。②根外追肥:在苗木生长期间将速效性肥料配成稀释溶液,施于苗木的地上部分主要是叶片上。这种方法主要用于根系吸收能力差,土壤条件不好时,又要及时给苗木补充微量元素时使用。一般使用次数3~4次。花卉大面积生产时多采用根外追肥,因其有如下特点:根外追肥可减少土壤固定和淋溶,土壤中代换性的Fe3+、Al3+离子使磷固定;根外追肥的肥效快,能及时供给苗木所需的营养元素,喷后约20~30分钟就开始吸收,24小时能吸收50%以上,2~5天可以全部吸收。土壤施肥则要7~10天才能被吸收;利于被植物吸收利用节省肥料,肥料损失少,利用率高。如植物苗用尿素根外追肥50ml,比土壤施肥150ml的效果好,节省肥料2/3;能严格按照生长发育的需要供给营养元素;可以增加苗木的产量和提高商品质量4、根外追肥的技术要点:①肥料使用浓度要适当:一般微肥浓度为0.1~0.2%;化肥浓度0.2~0.5%如尿素浓度为0.5%;磷酸二氢钾0.1~0.3%;过磷酸钙1~5%(取上清液)。硫酸亚铁0.1~0.5%,在生育期间喷0.5~0.5%的硫酸亚铁,可以使叶色浓绿光亮。据日本的研究,植物施用化肥浓度以氮25~60ppm,磷4~6ppm,钾25~50ppm为宜;在现蕾期应停止施用氮肥,可用0.1%的磷酸二氢钾根外施肥。②根外追肥要在气温低,空气湿度大,早晨或傍晚无风时进行。否则不行。③喷雾要均匀,叶面和叶背都要喷到,喷液量以不使叶片上的溶液流下为宜。④使用浓度要准确,在追肥前要作空白试验以便准确配制肥液的浓度。⑤可以与杀菌剂,杀虫剂,除草剂等混合使用,在药剂混合前要分析肥料和其它农药的性质,在混合后药效降低或发生沉淀时不宜混合使用。⑥先配溶液,滤掉杂质后在使用。施用时为了增加表面张力可以加入表面活性剂如洗衣粉少量等。
(六)配方施肥与施肥量计算配方施肥即根据花卉生长发育的不同时期对肥料的需要量,合理的进行施肥.。施肥量一般根据土壤中(或基质的)供肥能力,补充花卉所需之不足.。花卉施肥量常按下列公式计算:A=(B-C)/D式中:A—某种元素的施用量(kg)B—某种花卉的需肥量(kg)C—花卉从土壤或基质中吸收的肥量(kg)D—肥料利用率(%)一般花卉无机肥料的利用率N为45~60%,一般按50%计算;P为10~25%;K为50%。堆肥的利用率:N为20~30%;P为10~15%;K为40~45%。根据花卉体内养分的含量以及肥料的利用率可估算出施肥量。例如,植物的鲜重为100g,10%是干物重。其中N、P、K的含量分别为4%、0.5%、2%,即各为0.4g、0.05g、0.2g。由于施入土壤中的肥料,一部分因灌水而损失,另外一部分被土壤固定而残留于土壤中,因此,肥料中的养分不能被植物全部吸收。假设植株对肥料的利用率分别为20%、10%、20%,则应该施入土壤中的三要素的量分别为2g、0.5g和1g。把这些值换算成相应的化学肥料即硫铵10g、过磷酸钙2.5g、硫酸钾1.7g。这些肥料可在生育期间分期施用。盆栽土壤各种肥料的成分以每升土施用0.1~0.5g左右为合适。肥料每次的施用量,随施肥的次数而变。应提倡“薄肥勤施”的原则,切忌施浓肥。因为浓肥会使土壤溶液渗透压增高,影响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同时土壤溶液中个别离子含量过高时,会发生离子间的拮抗再用,阻碍了对所要求的离子的吸收,重者会造成植物的死亡。
七)花卉施肥应注意以下问题:1、基肥和追肥应配合使用一般有机肥使用量为3000-~0000公斤,再配合一定量的无机肥料。沙土地和粘重土地施用有机肥料特别重要。2、N,P,K配合使用,一般以P为基础,N是P的1-4倍,K是P的1/2-1倍。N、P、K的比例,因花卉种类的不同而异,一般N:P:K=1-4:1-3:0.5-1,一年生播种苗:枫杨苗为4:1:1;马尾松:3:1:1;油松:4:3:1;洋白蜡幼苗:3:1:1;观花植物:N:P:K=4:3:2;观果植物:N:P:K=2:4:3;观叶植物:2:1:1;球茎类植物:N:P:K=1:2:3;育苗肥N-P-K=9-45-15;通用型:N-P-K=15-15-15,如绣球,天竺葵等(PH=5-6),34PPM,10天1次,而百合,秋海棠(PH=5-6),17PPM,7-10天1次,杜鹃花则用N-P-K=15-45-5,PH5-6.麝香石竹,植物,在光照不足时N-P-K:15-0-15兰花专用肥难N—P—K如下:30-10-10(冷杉皮作盆土,需要N量大)18-18-18(通用型)10-30-20(促花肥)一般100-150PPM,每周1次.3、根外追肥要少量多次,避免肥伤4、要根据不同的植物和不同的生长时期使用不同的肥料和不同的量。例如:茎叶N,花期P,入冬K,如,植物在幼苗期氮肥的比例可稍大,N:K=4:3:2,从花芽分化开始,就要避免使用氮肥,可用磷酸二氢钾根外追肥,100ppm,每周一次,直至开花。5、肥害(肥伤)及预防:在施用生粪或一次性使用过多的肥料及其施肥的方法不当容易造成对花卉生长发育的不利影响,在花卉生产中称之为肥害或肥伤。肥害的预防要注意以下几点:①有机肥要充分腐熟;②施肥部位,避免施入根窠,要沿盆边施入;③盆栽花卉施肥后要隔日浇一次水"回水";④一次性避免使用过多的肥料,一般叶面追肥的浓度一定要稀薄100ppm左右为宜。
(八)施肥自动化与配方施肥自动化灌溉的出现,为配方施肥提供了方便。这是国外普遍采用的一种技术。其方法是将易溶解的肥料配成浓溶液,然后使这种浓溶液通过注入器,按照花卉所需要的浓度比例进入温室水管中。注入器有不同比例规格可供选用。例如1:1000的注入器表示1升的母液与100升的灌溉水相混合;1:200的注入器则是1升母液与200升的水相混合。通过注入器的液体肥料必须全部溶解,或事先进行过滤,否则注入器易被阻塞。母液必须配制正确.。采用自动注入器时如是硝酸钙这类物质,不应和磷酸镁一起放在同一浓缩桶中,因这类物质会产生沉淀。微量元素如硼酸或硼砂在加入浓缩桶之前一定要用沸水溶解。另外,对水质也要进行分析,如果水中以含有钙和镁,那就不必再加这类物质。碳酸盐含量高的水在灌溉系统中会引起沉淀,在这种情况下,可用硝酸中和,在200升母液中加入103~300ml的HNO3。
(九)控制施肥的主要手段:控制施肥的手段和方法很多,在国外应用较为普遍。如:植物诊断:pH值分析;电导度测定;土壤分析;植物组织分析等。在有些情况下,只用一种手段是很难确定的,因此使用这些方法时,要了解和掌握它们的使用范围和局限。1、植物诊断:植物诊断是最常用的方法,对于一个严格的而细心的种植者来说,作物的长相就是最好的说明,因此,观察能力通常是种植能手与一般种植者的重要差别。但是种植观察能力需要经长期的、反复的实践,要对作物的生长规律十分熟悉后才能提高。例如,缺氮的症状和过量盐分的毒害;农药的药害和缺铁症状;微量元素的缺乏和除草剂的药害;由某些昆虫造成的损伤;真菌病害和营养失调等症状都很容易混淆,在这些情况下,就要用上述其它手段来确定,通常要把植物体分析和基质中的营养元素分析综合起来,才可靠。2、电导度分析:是利用盐类浓度增高时,一般电导度(EC)值也增高的原理测定供试用土壤的盐类浓度,以mmho/cm表示。电导度是表示介质中各种离子的总量。它和硝态氮之间存在着相当高的相关性,因此,可由EC值来推断土壤中氮素的含量,从而作为是否需要施用氮肥的参考依据。不同花卉种类以及不同的生育时期,EC值也不同。据日本报导,植物为0.5~0.7,其他花卉如香石竹为0.5~1.0,月季为0.4~0.8mmho/cm较适宜,见表1-7。表1-7可溶性盐水平的说明土:水(mho/cm×10-5)说明(1:2)1:50-250-100-1营养不足26-5011-251-2缺肥,每次浇水时施肥100503-5实生苗和扦插苗最高限度51-12526-602-4对多数花卉有利126-17561-804-8对健康成株有利176-20081-1008-16危险范围72007100716通常有害电导度(EC)值的测定是比较简单的,但制备样品的方法有多种,因此,测定时必须知道测定液是如何制备的,才能解释在一定的条件下得到的结果。3、土壤和植株组织分析:土壤和植物组织中的养分是通过施肥进行控制的。土壤和植物分析可取长补短,土壤分析能提供植物整个生长期内养分的含量、盐份、pH值等情况,这些资料对调整pH、营养元素的含量,以达到植物生长所需要的水平。植物分析对提供特殊元素的精确含量较为可靠,若和土壤分析结合,将有助于改进施肥方案,提供适量的营养元素,最大限度地提高产量和质量。用电导仪测定可溶性盐分的缺点是不能反应出个别元素的丰缺情况,也不能反应出可利用元素和不可利用元素在数量上的差异。

花卉的栽培管理技术(四)
最后介绍花卉的花期调控技术
花期的调控技术又称催延花期,我国自古就有花期调控技术,有开出“不时之花”之记载。
一、调控花期的途径人们利用各种栽培技术,使花卉在自然花期之外,按照人们的意愿,定时开放,即所谓“催百花于片刻,聚四季于一时”。开花期比自然花期提早者,称促成栽培,比自然花期延迟者称抑制栽培。调控花期的主要途径有:1、温度处理:温度的作用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①打破休眠:增加休眠胚或生长点的活性,打破营养芽的自发休眠,使之萌发生长。②春花作用:在花卉生活期的某一阶段,在一定的低温条件下,经过一定的时间,即可完成春花阶段,使花芽分化得以进行。③花芽分化:花卉的花芽分化,要求一定的温度范围,只有在此温度范围内,花芽分化才能顺利进行,不同的花卉的适宜温度不同。④花芽发育:有些花卉在花芽分化完成后,花芽即进入休眠状态,要进行必要的温度处理才能打破休眠而开花,花芽分化和花芽发育需要不同的温度条件。⑤影响花茎的伸长:有些花卉的花茎需要一定的低温处理后,才能在较高的温度下伸长生长,如风信子、郁金香、君子兰、喇叭水仙等。也有一些花卉的春花作用需要低温,也是花茎的伸长所必须的,如小苍兰,球根鸢尾、麝香百合等。由此可见,温度对打破休眠、春花作用、花芽分化、花芽发育、花茎伸长均有决定性作用。因此采取相应的温度处理,即可提前打破休眠,,形成花芽,并加速花芽发育,提早开花。反之可延迟开花。光照处理:对于长日照花卉和短日照花卉,可人为控制日照时间,以提早开花,或延迟其花芽分化或花芽发育,调节花期。3、药剂处理:主要用于打破球根花卉和花木类花卉的休眠,提早开花。常用的药剂主要为赤霉素(GA)类药剂。4、栽培措施处理:通过调节繁殖期或栽植期,采用修剪、摘心、施肥和控制水分等措施,可有效地调节花期。

二、调控花期的方法可通过上述4种花卉促成和抑制栽培的主要途径来调节花期,为保证调控花期的顺利进行。㈠处理前的准备工作。1、花卉种类和品种的选择:根据用花时间,首先要选择适宜的花卉种类和品种。一方面选择的花卉应充分满足市场的需要,另一方面约选择在用花时间比较容易开花的、且不需过多复杂处理的花卉种类,以节约时间,降低成本。同种花卉的不同品种,对处理的反应也不同,甚至相差很大,如菊花的早花品种“南洋大白”短日照处理50天开花;而晚花品种“佛见笑”则要处理65~70天才能开花。为了提早开花,应选择早花品种,若延迟开花宜选择晚花品种。2、球根的成熟程度:球根花卉要促成栽培,需要促使球根提早成熟,,球根的成熟程度对促成栽培的效果有很大影响,成熟度不高的球根,促成栽培的效果不佳。开花质量下降,甚至球根不能发芽生根。3、植株或球根大小:要选择生长健壮、能够开花的植株或球根。依据商品质量的要求,植株和球根必须达到一定的大小,经过处理后花的质量才有保证。如采用未经充分生长的植株进行处理,花的质量降低,不能满足花卉应用的需要。一些多年生花卉需要达到一定的年龄后才能开花,处理时要选择达到开花年龄的植株处理。如郁金香的球茎要达到12克以上、风信子鳞茎的直径要达到8cm以上才能开花。

4、处理设备和栽培技术:要有完善的处理设备如控温设备、补光设备及控光设备等。精细的栽培管理也是十分必要的。㈡温度处理:1、花卉的温度处理要注意以下问题:①同种花卉的不同品种的感温性也存在着差异;②处理温度的高低,多依该品种的原产地或品种育成地的气候条件而不同。温度处理一般以20℃以上为高温,15~20℃为中温,10℃以下为低温;③处理温度也因栽培地的气候条件、采收时期、距上市时间的长短、球根的大小等而不同。④温度处理的适期,如是在生长期处理还是于休眠期处理,因花卉的种类和品种特性而不同。⑤温度处理的效果,因花卉的种类和处理的日数多少而异。⑥多种花卉的花期控制需要同时进行温度和光照的综合处理,或在处理过程中先后采用几种处理措施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⑦处理中或处理后栽培管理对花期控制的效果叶有极大影响。2、休眠期的温度处理:⑴郁金香(Tulipagesneriana):于6月份气温渐高,郁金香地上部分逐渐枯黄,当叶片有1/3以上变黄时,即为采收适期,采收后的鳞茎以缓慢自然干燥为宜,温度不可超过35℃,一般35℃下干燥3天;30℃下干燥15天,然后在20℃,相对湿度60%的条件下处理,促使花芽分化。20℃是郁金香花芽分化的适温,大约处理20~25天,其后8℃处理50~60天,促使花芽发育;再用10~15℃进行发根处理,见根抽出即可栽植。也可不经高温干燥处理,于空气流通处和20℃的温度条件下,使之边干燥边花芽分化,从外雄蕊形成期起,以8℃低温长时间处理,促进花芽发育,当根冠出现时,于15℃下促使发根,然后于15~20℃温度条件下,60天即可开花。该法由于花芽发育缓慢,根的活动较早,,开花较好,郁金香的促成栽培常用达尔文系统的早花品种。⑵唐菖蒲(Gladiolushybrida):一般于3月中旬放入3~5℃的冷藏库中,抑制球茎的萌发生根,可根据用花时间,按时取出栽植一定时间即可开花,通常早花品种栽植后约75天即可开花。⑶麝香百合(Liliumlongflora):用于切花生产时用冷藏设备贮藏鳞茎,,分批载栽种,可周年供花。黑轴百合的温度处理,于采收后置冷室休眠,9月上旬在15℃下进行发根处理,2~3周后开始发根,,然后置于0~3℃的低温下春花处理45天后定植,可提早开花。百合鳞茎的温度处理要注意促成栽培所用的鳞茎,在发根处理前要进行一段时间的高温后熟处理,温度为30℃。鳞茎需于发根处理后,再行冷藏处理,若不进行发根处理而直接冷藏处理,则会有一部分鳞茎不生根,其数量可达50%左右。另外,百合是无皮鳞茎,不耐干燥,在鳞茎的贮藏期间要始终保持适宜的湿度,一般将鳞茎装于箱中,空隙处以潮湿的水苔保湿。⑷小苍兰(Frisiarefracta):选择早花品种进行促成栽培。球茎采收干燥后贮藏,温度处理时,以30℃处理40~60天,打破休眠,再于10℃下处理30~35天,湿度保持在90%左右,以满足春花作用、花芽分化、和花茎伸长的温度需求。然后定植.栽培温度以15~20℃为宜,定植后的温度高于20℃会引起春花作用的解除,花芽分化不良,出现畸形花,大大降低花的品质。⑸铃兰(Convalariamajalis):于10月底,在0.5℃下处理3周,然后进行23℃的高温栽培,12月中旬开花。从处理到开花约50天左右。若9月中旬将支柱放入0℃的冷藏库中处理50天,效果更好,开花繁茂而整齐。3、生长期的温度处理:种子发芽后立即进行低温处理,有春化效果的花卉很少,仅有矢车菊(Centaureacyanus)、飞燕草(Consolidaajacis)、多叶羽扇豆(Lupainuspolyphyllus)等。当植株营养生长达到一定程度,再进行低温处理,可促进花芽分化的花卉种类较多,如紫罗兰(Matthiolaincana)、报春花(Primulamalacoides)、瓜叶菊(Seneciocruentus)、小苍兰(Freesiarefracta)、石槲(Dendrobiumspp.)、木茼蒿(Agyranthemumfrutescens)等。这类花卉于夏秋高温的地方,茎不伸长,叶片呈莲座状,此期经低温处理,就会形成花芽,茎也随之旺盛伸长生长。

传统的花卉生产中常用调节播种期的方法,充分利用自然低温,或栽培地的温度差异,进行异地栽培等。这样可以大大节约管理费用,降低成本,便于大批量生产。⑴紫罗兰:紫罗兰品种的感温性也有一定的差异,冬花类型、中间型等切花用品种,在真叶10左右时进行温度处理:①紫罗兰花芽分化或春化处理,只有白天温度在15.6℃以下时才能开花,在18.3℃以上时,任何时间处理都不能开花;②在15.6℃以上的温度,植株延长生长受抑制;③15.6℃以上的温度处理会引起植株叶片发生形态变化,如叶缘发生锯齿或呈波状的畸形变化。紫罗兰的花期调控中,应注意,大苗移植不易恢复生长,以真叶2~5片时定植为宜,并要尽量减少伤根。⑵小苍兰:于15~18℃下催根,叶片5~6片、株高25cm时,给予10~13℃的低温处理,可促使花芽分化,并为花茎伸长创造条件,然后放于温室中促使花芽发育而开花。也可采用易地栽培的方式,先在冷凉的地方催根、生长、进行花芽分化和为茎伸长生长创造条件,然后移到温暖地方或温室中促使花芽发育而开花。⑶报春花:于10℃的低温下,长日照或短日照均可进行花芽分化,若同时进行短日照处理,花芽分化更佳。花芽分化后保持15℃左右的温度,并进行长日照处理,则可促进花芽发育提早开花,四季报春(Primulaobconica)也有类似的的习性,但没有报春花明显。⑷芍药(Paeonialactiflra):通常利用自然低温处理,12月以后进入温室,2月份以后开花,也可在9月上旬进行0~2℃的低温处理,早花品种25~30天,晚花品种40~50天,然后在15℃的温度条件下处理60~70天即可开花。⑸菊花(Dendranthemamorifolium):在短日照且无低温的条件下,叶片呈莲座状生长,茎不伸长生长,0℃处理30天和5℃以下处理21天,可打破休眠,也可用赤霉素(GA)处理,打破休眠。其花芽分化所需的温度因品种类型而异,温度不敏感的品种在10~27℃条件下均可花芽分化,15℃为花芽分化的适温;高温类型的品种于低温条件下抑制花芽分化,花芽分化的适温15℃以上。低温类型的品种于高温下抑制花芽分化,15℃以下是花芽分化的适温。4、温度处理后的管理:⑴栽植前的准备:栽植前一个月左右进行土壤消毒,若肥分不足,应施肥。如地床栽植,须深翻30cm左右,并在下层添入粗粒土,上层加入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并适量施入腐熟的饼肥、过磷酸钙、草木灰等速效肥。若箱植,所用的箱土要要比床植的土壤更为肥沃,栽植前2~3天要充分灌水,并遮荫,以防地温上升,维持冷凉环境.⑵栽植方法:水仙、郁金香、风信子等发根部位在球根的基部,栽植时要与土面相平,郁金香的鳞茎可露出土面1/3左右。这样,受温暖气温的影响克提早开花,但鳞茎的生长较差,容易分化成数个小鳞茎,次年多不能开花。小苍兰和百合栽植的深度宜深些,并与发芽后添加肥土,如小苍兰定植时球茎上覆土1cm左右,真叶3~4片时再覆土2.5cm,这样可以促进植株的生长发育,只要控制水分,不浇水过多,可放置植株倒伏,发芽整齐。百合的大球,可盆栽,麝香百合的周径15cm的鳞茎,可在于18cm的花盆,每盆可栽植3个;周径18cm的鳞茎,每盆栽2个。球根或植株从冷库中取出时,因气温较高,不宜马上栽植,应放在15~17℃的冷凉环境中1~2天,予以适应性锻炼,然后栽植,栽植的时间以阴天、雨天、或夜间较为安全。⑶栽植后管理:栽植后要充分灌水,对以开始发根的球根,应在充分整平、不加镇压的床面上挖穴栽培,覆土后灌水,要避免阳光直射床面,高温多湿常危害根系,也是郁金香、球根鸢尾等部发根的只要原因之一,因此栽植床应设荫棚,地面铺草也可防止温度升高,盆植或箱植时,,可置于建筑物或树下的荫蔽处,也可掘沟放之。若在地窖中低温催根、催芽,待发芽后再移植到阳光充足的地方栽培,效果更佳。百合类要保持15℃以上的温度,特别是早花类型的麝香百合,长日照和高温促进花芽分化,宜于苗高3~5cm时放在阳光充足处。小苍兰10~15℃的低温可促进花芽分化,处理前叶片数若达不到6~7片以上,处理后植株低矮即行开花。水仙、郁金香的栽培温度不可低于10℃,花芽休眠的植株,应在夜间给予16~17℃的温度,中午不超过20℃的条件下栽培。㈢光照处理:长日照花卉在日照短的季节,用人工光源补充补充光照可提早开花,如长期给予短日照处理则抑制开花;短日照花卉,在长日照季节,进行遮光处理,能促进开花,相反,长期给与长日照处理则抑制开花。春天开花的花卉多为长日照花卉,秋天开花的花卉多为短日照花卉。一般短日照花卉和长日照花卉,30~50Lux的光照强度就有日照效果,100Lux有完全的日照作用,通常夏季晴天中午的日照强度为10万Lux左右,光照强度可满足。人工光源以红光最为有效,波长为6300~6600((1(=10—18m)作用最强,其次时兰紫光部分,其中4800(作用最小,随波长变短,作用渐强,4000(效果最大。适于短日照处理的花卉有菊花、一品红等.。一般一品红于夏季进行遮光处理,9月中旬以后日照时数以9~10小时为宜.日照时数11小时则苞片上稍见绿点.。其界限日照时数为12~12.5小时.。单瓣一品红40余天可开花,重瓣一品红处理时间稍长,处理时温度应在15℃以上,要求阳光充足、通风良好,,若低于15℃,则生长发育不良,苞片叶发育不良,品质下降.。为使一品红于“十一”国庆节开花,可于7月底每天给予8~9小时的光照,一个月后形成花蕾,9月下旬逐渐开放.。㈣光照与温度组合处理:在花卉的花期调控中,有时光照和温度中某一因子对打破休眠、生长、开花、花芽分化、花芽发育、和开花起明显的支配作用作用.。如紫罗兰的花芽分化期需要15℃以下的低温处理,秋菊的花芽分化需要短日照条件,铃兰打破休眠需要0℃的低温处理等.。但多以两个处理因子为主,进行合理组合以促进或延迟开花.。例如秋菊要求再短日照条件下花芽分化,但必须给予15℃以上的温度,若低于15℃,则花芽分化受阻.。同时一个处理因子的变化,其它因子也随之而改变,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如报春花以进行短日照处理,促进花芽分化,只有在16~21℃时才有效.。当温度降至10℃时,则无论长日照或短日照下均可花芽分化,当温度升至30℃,不管日照长短,均不花芽分化.。再如仙人指(Schlumbergerarussalliana)为多浆植物,也是短日照花卉,短日照处理,要求17~18℃才能开花.。温度达到21~24℃,即使短日照也不开花,温度将至12℃左右,长日照下也能开花.。㈤栽培技术处理:1、调节繁殖期和栽植期:①调节播种期:如于“十一”国庆节上市下列花卉的播期如下:种类播期百子石榴3月中旬一串红4月初半枝莲(摘心2次)5月初马利筋5月下旬鸡冠花6月初翠菊、圆绒鸡冠、美女樱、银边翠、旱金莲6月中旬大花牵牛花、鸟萝、万寿菊6月中旬千日红、凤仙花、百日草、孔雀草7月上旬矮翠菊7月20日如“五一”上市一串红可于8月下旬播种,冬季温室栽培,不断摘心,不使开花,于“五一”前25~30天,停止摘心,可于“五一”时盛开.。金盏菊于9月播种,冬季于低温温室栽培,12月至次年1月开花.。②调节扦插期:如需“十一”开花,可于3月下旬栽葱兰,5月上旬栽植荷花(红千叶);7月中旬栽植晚香玉、唐菖蒲;7月25日栽植美人蕉(上盆、剪除老叶、保护叶及幼芽).。2、其它栽培技术处理:①修剪:为“十一”上市,早菊的晚花品种7月1~5日、早花品种于15~20日修剪.。荷兰菊于3月上盆后,修剪2~3次,最后一次于“十一”前20天进行.。②摘心:一串红于“十一”前25~30天摘心.。③摘叶:榆叶梅于9月8~10日摘除叶片,则9月底至10月上旬开花.。④施肥:适当增施磷钾肥,控制氮肥,常常对花芽的发育起促进作用.。⑤控制水分:人为控制水分,使植株落叶休眠,再于适当的时候给予水分供应,则可解除休眠,并发芽、生长、开花.。牡丹、玉兰、丁香等木本花卉,可用这种方法在元旦或春节开花。在花期的控制过程中,常采用综合性技术措施处理,控制花期的效果更加显著。
兰花
英文名:Cymbidiumspp
科名:兰科,兰属
形态特征:
  兰花,属兰科,是单子叶植物,为多年生草本。一般高20一40厘米,根长筒状。叶自茎部簇生,线状披针形,稍具革质,2至3片成一束。总状花序。
  兰花通常分为中国兰和洋兰,中国兰主要产于亚洲的亚热带,主产于我国长江流域各省山区,西南、华南和台湾各地亦有分布;洋兰大多产在热带和亚热带林区。
  中国兰在我国的栽培历史已有一千多年,极具观赏价值:其叶铁线长青,其花幽香清远,发乎自然,被人们称为“第一香”、“国香”。
兰花是一类地生或附生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在形态、构造上变化很大。
图片欣赏
栽培管理
适宜的生态条件,包括坡度、土壤、温度、湿度、光照.通风等多种自然因素。
地势
—般地生兰多多长于高山树林茂密和灌木杂草丛中,在次生林和竹林等处也常有发现。如春、夏兰垂直分布一般是300-500米,春兰分布的海拔高度比蕙兰为低。
土壤
兰花要求土层深厚,腐殖质丰富,呈黑褐色的疏松肥沃、通水保水性能良好的微酸性土壤,PH值5-6.5。
光照
兰花喜阴,要求日照时间短。在自然分布中表明:春兰—般要求树荫郁闭度在70-95%,以分布在阴坡居多。阴坡春兰叶色深绿,生长势较强。蕙兰要求树荫郁闭度50-%,以分布于西南坡为多,光照时间较春兰分布地区稍长。建兰、墨兰、寒兰也多生长在郁闭度较大的次生林带或混交林中,台兰则多牛长在山顶部岩石隙中或临河边的石岸陡壁缝隙内。
温湿度
兰花喜温暖湿润,冬季要求以不结冰为好,保持3-7℃最宜,夏季以25-28℃为合适。在自然分布中,兰花产地伴有溪涧,常年承受雨露,且年降雨量要求在1000毫米以上。兰花每年发新根、新叶一次、生长缓慢。从整个生长势来说,以蕙兰为最弱,春兰次之,建兰最强,因而在栽培中须区别对待。
至于附生兰类,它们常常生长在老的腐朽的树上或富含腐殖质的地方,但它们对温度的要求较上述地生兰的为高.分布地区也更向南移。
总之,不论地生或附生,它们一般均具有旱生的特征,对水分供应的不规律有一定的适应件。同时。兰属植物在原产地有休眼的习性,这取决于雨季和早季。通常旱季在冬天,是兰花的休眠期:雨季在春夏季,是兰花的生长期,所以就不断绽蕾开花。栽培兰花必须要掌握这些自然生长规律。
水插花卉上盆养护
水插繁殖是一种家庭繁殖花卉既方便又卫生的好方法,其特点是简单易操作,但要想使其成为一棵健壮植株,应特别注重上盆养护。
  一、防折根。花卉水插繁殖生成的水根,脆性较大,很容易折断,因此,在移植过程中,不论是植于花盆,还是植于露地,都要小心操作,可左手持小苗,用右手把含水量60%的培养土轻轻地撒向根际周围,撒土的动作勿过重,更不能用力压实盆土,上盆后轻轻在地上扣盆3至5下,随后用座盆法浇透水即可。
  二、防肥害。花卉水插繁殖生成的水根,根部细胞的细胞液浓度偏低,上盆定植后,一旦施肥,尤其是浓肥和生肥,就会造成土壤中的浓度大于水根细胞液的浓度,导致刚刚上盆的花卉根尖周围脱水,从而使花卉萎蔫,降低移植成活率。通常移栽30至45天后,才施一些淡淡的稀薄液肥。
  三、防水涝。花卉水插繁殖生成的水根上盆后不可多次浇水。否则,会使花卉因水分过多,造成根部氧气稀少而腐烂,最终导致花卉死亡。因此,只要保持土壤湿润和18℃至25℃的温度,加强遮阴,增加叶面喷水次数和周围空气湿度即可。待植株的长势稳定以后,再转入正常的浇水管理。

怎样使茉莉多开花
  “茉莉开时香满枝,钿花狼藉玉参差。茗杯初歇香烟尽,此味黄昏我独知。”这是古代诗人用来描述茉莉开花时的诗句。茉莉花朵洁白,浓香幽远,几朵簇生在枝顶,令人赏心悦目。怎样使茉莉多开花?  1.光照。俗话说:“晒不死的茉莉,阴不死的殊兰”。茉莉喜欢光照,阳光越足,开花越多,香味越浓。光照不足,只长叶不开花,因此茉莉开花期不能长期放在室内观赏。  2.水分。茉莉喜湿润的气候,在夏、秋季水分的蒸腾量大,土壤应经常保持湿润,除浇水外还应喷水,滋润其叶,促使其生长繁茂。冬季则保持盆土湿润略干为宜。  3.养分。茉莉喜肥。当新梢萌发时便要开始施稀薄肥,一直到白露以后花期基本结束,可停止施肥。特别是开花期追肥要勤,经常追施豆饼水及骨粉等速效性肥料,可使花朵变多,香味增浓。  4.修剪、摘心。在盛花期后,要重剪,更新枝条。当发现十对叶而未形成花蕾的枝条时应及时摘心,防止徒长。若出现第一次花蕾数量少、花朵小,应截去花蕾和枝条顶芽,防止虚耗养分,使更多新梢抽生,这是促使茉莉开好花、多开花的关键。

 


盆花一定要经常施肥么?
施什么肥呢?
肥料是花卉植物生长发育所必需的营养元素。普通盆花培养土中大都含有一定肥分。但盆养花卉毕竟为土壤含量和特定的生育环境条件所限,加之不同种类花卉在不同生育阶段所需肥分种类、质量不同,培养土内营养元素往往不能自始至终全面满足需求。这就需要施够适量的基肥,并适时进行追肥,才能达到栽培目的和观赏效果。如果基肥不适量,追肥不审时,根外施肥不顾植株长势,就会影响花卉植物的正常生长发育,甚至造成植株畸形或衰败枯萎。一般农作物施肥促壮,只为追求其丰产效益,而养花施肥除确保花卉植物正常生长发育外,更以达到植株完美的栽培形态和观赏效果为目的。因此,养花必须掌握土壤肥料知识和配土、施肥的操作方法,以便施肥时根据盆花在各个栽培阶段所需肥料的种类、性质、用量和土壤质地,以及温度、光照等环境条件,做到适时适量,有的放矢。
植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所需的营养元素有碳、氢、氧、氨、磷、钾、钙、镁、硫和微量元素铁、硼、铜、锌、钼、氯等。各种元素在植物体内各有其独特作用,又相辅相成、相互关联,从而保证了植物的正常生长发育。
植物从大气中的二氧化碳里吸收碳,从水分中吸收氢、氧,这三种元素占植物鲜重的94%至95%。另13种元素虽仅占植物鲜重的5%至6%,却只能从土壤养分中吸收,因此常常制约着植物的生长发育。植物对各种元素的
1、施肥种类与次数。观叶类花木在春、秋生长期只需施1-2次以氮肥为主的肥料(隔半月一次)。观赏花、果的花木在长枝叶阶段施1-2次以氮肥为主的肥料。从花芽分化到开花前宜施以磷肥为主的肥料。月季、茉莉、米兰等一年中开几次花的要酌情多施几次以磷肥为主的肥料(氮、磷肥料浓度要掌握好)。茶花、杜鹃等一年只开一次花的,花期忌施肥,以免花朵早谢。
2、施肥浓度。不同花卉对肥料浓度的适应各异。茉莉、月季、石榴等生长能力较强的花卉可浓些;兰花、茶花等吸肥较弱,为防止肥害,可采取薄肥勤施的方法,即3份肥7份水;大盆花木施肥可浓些;小盆栽小花则可淡些。
3、施肥方法。先松土后施肥,将颗粒肥料埋入盆土时避免与根系接触,或将颗粒融化后兑水浇灌,施肥后的次晨再浇一次水,有利于花木根系吸收。
4、花卉缺肥的症状。花卉缺肥时,叶片自下而上发黄(基部叶片老化除外),叶片边缘往下挂(施药浓度过大时叶片也发黄,但叶片边缘往上卷),可将腐熟鸡粪、豆饼加10倍清水稀释后施用。
5、花木缺水的症状。有些花木缺水时叶片也会发黄,如茶花、杜鹃等,可用1%硫酸亚铁2-3次,或用0.5千克食醋加水130-170升喷洒叶面,每隔10天喷一次,连续喷3-4次,可使叶片由黄变绿。
6、休眠期停肥。冬季室内花木进入休眠状态的,应停止施肥(早春开花的例外),君子兰、四季海棠等夏季进入休眠也停止施肥。此外,刚移栽的花木暂时不能施肥,待新根长出后再施肥。特别注意,未经腐熟的肥料不能施用,盆花换盆时要将基肥埋入盆土,避免与根系接触。
7、家庭自制化肥。居民家庭养花,肥源可自己配制,将无病的菜叶、瓜果皮、鱼骨、蛋壳、鱼内脏、霉变黄豆或淘米水等废弃物置于小缸内,加入一定量的水,用塑料薄膜封口扎紧(淘米水可灌入可乐瓶内),待充分发酵后舀取发酵汁兑水后使用,施用后可能有些气味,应通风。为适应家庭养花,花卉市场备有各种系列的化肥,如促花肥、叶片肥、全元素片肥(或颗粒状)、液体有机肥等,无气味且使用方便,养花爱好者可按需选购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