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秀珍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03 04:02:36

董秀珍



 新疆儿童家庭教育研究会副理事长 

         董秀珍  1930年生,女。浙江嵊州人。中共党员。1955年毕业于青岛医学院。历任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卫生防疫站检验科、食品卫生科、营养卫生科主任。主任医师。全国第一届卫生学会、全国营养学会侯祥川基金会委员,新疆自治区营养与食品卫生学会、儿童发展中心营养专家委员会委员,新疆儿童家庭教育研究会副理事长等。长期从事新疆南疆地区癫皮病病因、流行特点和防治措施的研究。曾获卫生部科技进步二等奖,1982年营养调查获一等奖,1985年研制三种儿童营养食品获卫生厅一等奖。对肉毒梭菌的分布、生态学及其毒素的性状、结构作了深入的调查研究,其中杭州湾钱塘江流域肉毒梭菌分布及生物学研究获浙江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989年)。撰写学术论文41篇,编印专辑3册。退休后协作完成“棉籽脱毒技术”(获自治区铜牌奖)及“嘉龙种保素研制”(评为1995年国家新产品)等5项技术。1983年被国家民委、中国科协、劳动人事部授予“全国少数民族地区先进科技工作者”称号,同时受到自治区奖励,1988年获营养实际工作侯祥川基金奖。辞条收入《中国专家人名辞典》等。

第四军医大学教授

个人简介

  董秀珍  医学电子工程教研室/生物医学工程系/第四军医大学/董秀珍·博士·教授·博导·主任  姓名:董秀珍 性别:女 出生时间: 籍贯: 民族:  外语水平: 学位:博士 职称:教授 职务:  任导师情况:博士导师  单位科室:第四军医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系医学电子工程教研室  研究方向:生物医学工程和电阻抗CT等。  学术水平:  国外学习经历:  基金情况:  课题情况:  1.多频感应电流生物电阻抗脑功能成像基础研究  2.生物电阻抗参数成像系统基础研究  3.无创脑功能图像连续监护技术研究  4.航空航天飞行中人员脑功能监测的新技术研究

个人简历

  1968年毕业于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 后,在国防科委十三研究院从事 **检测仪器的研究工作,曾担任有关分课题的负责人,所负责的课题“汽溶胶浓度检测技术及仪器”曾参加国防科委技术成果展览,全院集体项目“354”装置的研究获国家技术进步一等奖,“717”装置的研究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在今年武汉举办的2004年中国第六届生物医学工程大会上,生物医学工程系董秀珍教授被选为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国家一级学会)副理事长。董秀珍教授一直致力于生物医学工程的教学科研工作,克服重重困难,坚持选择与医学密切结合的课题。其主要研究方向是:生物医学信号的检测处理和生物电阻抗断层成像技术研究。

学术成果

  “九五”以来,董秀珍教授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课题1项、国际合作课题1项、国家“九五”重点攻关课题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课题2项、军队重点各1项、省自然基金、省攻关课题2项;获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由于董秀珍教授在学术上和学科建设方面的成绩,先后荣立三等功2次,获军队育人银奖1次,被评为总后巾帼建功先进个人、总后优秀教育工作者。被学校评为“八五”、“九五”科研先进个人。成为学校2003、2004年优秀专业技术人才岗位一类津贴享受对象。

人物任职

  董秀珍教授现担任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副主编,还担任全军医学工程与卫生装备研究专业委员主任委员、陕西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医学装备协会常务理事兼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副理事长等职。

天津武清县梅厂中学高级教师

个人履历

  董秀珍 女,1947年2月生,天津人。天津武清县梅厂中学高级教师,天津教育学会外语教研会会员,武清县教育学会外语教研会第一届理事会理事,《最新英语阅读理解》编委。于1968年下乡到武清县聂庄乡掖指村工作。1978年—1979年在掖指小学任教,1979年至今在武清县梅厂中学任教。

个人荣誉

  她忠职敬业,为人师表,在班主任工作中,善于“开展多种多样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自己教育自己”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她所带班1991年被评为县级新长征突击队,1994、1999年被评为县级三好班集体,2000年被评为县级文明班集体。她在教学实践中发挥学科德育的主渠道作用,寓德于教,1993年撰写的论文《英语学科德育方法的探讨》在县教研会上交流。她对英语学科有系统的、坚实的理论基础和专业知识,认真探索教学的内在规律,不断进取,锐意改革。实施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学生,狠抓基础,精讲精练,以旧带新,传授新知识。

学术成果

  她的论文《新授与复习同步的尝试》获县一等奖,《浅谈高三英语课文教学》获县二等奖,《从实际出发,切实提高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获县三等奖。作为教研组长,她积极开展教研活动,她所在的教研组1992年被评为县级先进教研组。所撰论文《搞好教研,促进教学改革》在县教科研大会上交流,并发表在《武清教育》1993年第4期上。 唐山学院环境与化学工程 副教授    董秀珍,女,1965年生,汉族,副教授。1988年毕业于武汉工业大学硅酸盐工程专业。2004毕业于河北大学法律专业,获法学学士学位。2005-2008年就读于河北理工大学材料工程专业,获工程硕士学位。《环境科学与技术》杂志社理事会2007-2008届理事。

主讲硅酸盐机械设备、陶瓷工厂工艺设计概论、无机非金属材料热工基础、材料研究与测试方法、陶瓷工业热工设备、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环境管理学、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等专业课程。从教期间先后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学术论文二十一篇,核心期刊六篇,多篇在省级以上学术会议评比中获奖。参研并完成河北省科技厅项目五项;在研唐山市科研和教研课题两项;主持并完成唐山学院教研项目一项,参研一项,主持完成唐山学院科研项目一项,参研三项。参研项目获奖情况:唐山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唐山市科技进步三等奖(两次),省级科技进步二等奖。20042007年学院教学质量评估为优秀。

19992005年获唐山市级嘉奖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