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仕德:选股四原则 投资像做实业 理念必须坚持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03 16:20:07

  ● 本刊记者  赵迪

  对比十年前的基金业,在现任的基金经理中大多数都是新面孔。随着每年不断有基金经理辞职、“奔”私,大部分基金的基金经理都出现了更换。统计显示,目前全部500多只基金中,仅有106只基金的基金经理任职超过3年,基金经理任职在5年以上的更是仅有12只,广发小盘成长基金经理陈仕德就是其中之一,目前还同时掌管着广发内需成长基金。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让他如此坚守?近期,陈仕德接受记者的专访。他认为,无论是对待所从事的行业,还是投资态度,他都认为坚守也是一种幸福,同样可以带来丰厚的回报。

  年轻的“元老”

  对于基金从业人员来说,丰富的投研经验,弥足珍贵。陈仕德拥有16年证券从业经历。

  “我从学校一出来就开始做投资,最初在券商做,后来就到基金公司。最初基金公司成立时从业人员都是来自券商,我也一样。”陈仕德告诉记者。他刚涉足资本市场时,主要做国债期货,经历过著名的“3.27国债风波”,失败的经历至今让他印象深刻。1995年,他获得了在广发证券(35.20,-0.28,-0.79%)做自营的机会,在当年的“5.29”行情中,大涨三天成功逃顶。他回忆说,那时候的股票齐涨齐跌,根本很难进行价值投资,只要晚一天出来命运就完全不同。

  经历了资本市场的大起大落之后,陈仕德开始转向价值研究,心态变得平和起来,思维也更加严谨。他说,公募基金管理的真谛是强调投资组合的优化,并不断地进行动态调整。对管理人来讲,重要的是思维训练,要有严谨的态度,在决策时要多问几个为什么。这种严谨的态度,使得广发小盘这只成立于2005年2月2日的小型基金业绩一直保持优异,2009年业绩增长87.59%,业绩排名都处于同业靠前水平。

  选股需遵循四原则

  陈仕德认为,在投资时选择企业有四个标准,把握了这几个要素,成功的机会将会大大增加。

  他认为,选股时首先,要看公司所处的行业发展空间是否足够大。行业未来的空间必须足够企业成长,如果企业发展一下子就触及到了行业容量的天花板,这种企业成长空间已经不大,因为即使吃掉了行业的全部蛋糕,也就那么大。其次,要看公司治理结构是否健全。一个很有事业心、很有激情的管理层,一个激励到位的公司机制,将能够保持企业长期健康地成长。再次,盈利模式很重要。公司如果位于价值链最丰厚的那一环节,而且市场进入壁垒很高,那么这个企业也将是成长性很好且盈利能力有保障的企业。最后,公司股票的总市值不能太大。市值成长是投资者分享公司成长的途径,打个比方,在30亿元市值的时候投资苏宁电器(11.48,-0.17,-1.46%),等它的市值做到600亿元的时候,就有了20倍的收益。

  寻找企业标的物最重要的因素要足够便宜,有吸引力,才会去买,如果仅仅是为了炒主题和概念,画一个饼在那里,经过仔细研究这个公司未来的三年五年都看不到有多少业绩,给它估值50、100倍是不恰当的。在能见度很差的情况下,赋予企业那么高的估值类似赌博。当然,经过一段时间的历练,不排除10个里面有1、2个企业确实走向成功,像过去的一些优秀技术类企业,但是现在是鱼龙混杂的时候,成功率会非常低。

  投资跟做实业一样,对这个产业、公司的了解、对市场的把握跟做实业是一脉相承的。他认为,有些公司你买了,一直拿着它,看着它长大,会感到很幸福的。当时市场可能会有分歧,但是你把它分析得很透彻,认定它并一直持有,最终确实成功了,给你带来很丰厚的回报,这样的感觉挺好的。

  始终坚持价值投资

  此前,从物联网到LED再到海南板块,在短线热点层出不穷的市场中,陈仕德始终守着价值投资的理念。他认为:“价值投资永远是对的,只是说在不同时点不要僵化,要动态来评价,投资机会来自于哪里”。投资者如果没有掌握价值投资的真谛,但还是按照价值投资逻辑去投资股票,经过五年、十年的检验做错了,投资失败了,不能因此否认价值投资方法,只能说是方法用错了。”

  陈仕德告诉记者,广发中小盘基金成立以来始终保持较低的换手率,与其本人偏好左侧交易、坚持价值投资有很大关系。他坦承,自己过去也尝试过概念、主题类的短期操作,不过回过头来看,短期可能会有一定收益,长期来看,超额收益也趋于零。因为买卖时点很难把握,尤其资金量大更难把握。

  2008年8月,在全球金融海啸的影响下,股指仍然一路下挫,此时市场充斥着悲观的氛围,很多资深人士甚至预言沪指将跌至千点左右。但是他分析宏观经济环境后认为,中国遭遇的危机与全球金融危机有本质上的差别,在国家政策的引导下中国将率先出现复苏。而此时很多颇具价值的个股估值仅为5至6倍,十分具备投资价值。从那时开始,他一直坚持不断买入地产周期性等行业个股、仓位不断上升,这种方式一直坚持到2009年1月。虽然在此期间,股指出现了几波下跌行情、基金净值也波动加大,但他仍然坚持自己的判断。一月后,市场开始止跌回升,此时他选择不再做过多操作,只在适当时点进行结构调整。直至年末,他的换手率始终保持在较低的水平,但2009年却取得了87.59%的收益率。“买更稳定、自己能把握的标的物,做一个长期的组合配置,可能更有效一些”陈仕德表示。

  他认为,在市场下跌至接近底部的过程中采取左侧交易法首先要克服恐惧,虽然可能不会买在最低点,但至少会买在底部区域,而且能买到足够的量。短期看可能会出现一定的损失,但长远看收益并不少于波段操作。就像目前所执掌的广发内需成长基金,在本轮下跌行情中跌破面值,但他坚信随着投资时间的拉长,一定会取得比较高的正收益率。

  经济二次探底可能性很小

  面对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国内资本市场短期的剧烈变化,不少投资者和学者提出“我国经济可能二次探底”的担忧。但陈仕德认为,这种可能性很小,下半年机会将在周期性行业中显现,如银行、煤炭、地产等。

  陈仕德认为,现在市场比较担心的是宏观调控,包括宽松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退出,个人认为经济二次探底的可能性较小,宏观经济最坏的时候已经过去,未来都在复苏的道路上,复苏有多快不知道,这是不确定的,但应该不会二次探底。”我国的经济转型是个长期的过程,在此期间,新旧交替将会持续相当长一段时间,新型支柱产业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管怎样,银行业处于整个产业链上游,盈利能力不差,且现阶段估值相对较低。即使是外界关心的政府融资平台贷款问题,监管层也已经积极采取措施,所以总体上风险是在可控范围内的。

  对于能源问题,陈仕德认为,这是一个长期的大问题。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新能源都只是传统化石能源缺口的一个补充。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未来对能源需求的压力只会越来越大,对煤炭等化石能源的需求都不会少。2009年我国在新疆、山西、内蒙古等地探获煤炭资源量近1500亿吨,按中国目前的年煤炭消耗量约30亿吨计算,09年探明的储量只够中国消耗不足50年。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完全满足中国煤炭的需求,中国只能自给自足。然而煤炭资源丰富的新疆,受限于运力不足,去年产量仅为8000万吨。煤炭行业在新一轮“国进民退”后,资源又都逐渐集中在少数上市公司,资源集中度加强,煤炭采掘公司对煤炭的议价能力和控制能力得到强化。

  基金经理的生活很简单

  通常,基金经理的一天都是怎么过的呢?

  “没有你的《基金经理》里面写得那么风光啊。”陈仕德笑道,“其实很简单,基金经理生活再简单不过,跟普通上班族一样。早上7:30起床,开车到公司,吃早餐,8:30到9:30开晨会,一般到9:20左右结束。打开电脑,已经想好了今天要做什么交易,要不要做交易,下单,交给交易室去处理,其它时间还要盯着市场,看研究报告”。到下午3点,交易结束以后又是会,有深度报告,要参加答辩,提问题、把关。

  “基金经理不是信息太少,而是太多了!”陈仕德感叹道,自己的电子邮箱一天起码有300封来自卖方、研究员等的邮件。“不要说把邮件全部打开,扫一遍你感兴趣也需要2个小时。有时候要保持自己独立判断是很关键的,我相信市场做的好基金经理肯定都是有自己独立判断,不能跟着市场跑,跟着卖方跑肯定是赚不到钱的,一定要自己去观察,去分析。”

  除了看报告,还有很多信息要处理,还要反思一下投资组合的情况,哪些该调,哪些不该调。回到家又是打开电脑,一般会关注一下外围市场的情况。他在12点以前没有睡过觉,没有办法,有很多事情要处理。基金经理说白了就是吃青春饭的,也不是压力大,主要是事情太多了,要自己心宽一点。”陈仕德半开玩笑地说。他认为,要乐观豁达一点,想想看,哪个行业不忙?关键自己要调节好自己,多做减压,人生不就快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