芥末·盐·鸡精--行走者的轨迹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25 11:22:07
芥末·盐·鸡精
------“烹调”学生不感兴趣的课文

对说明文、议论文等比较“枯燥”的文章学生不“感冒”,老师也怵头,教学活动常常是短平快,草草了事走过场。 合格的厨师则善于“烹调”,做出色香味俱佳的菜肴来。

学生不感兴趣的课文怎么上?这是个令很多语文老师颇感头疼的问题。
我想先问一下各位,这些课文你是否感兴趣?必须先解决老师的兴趣问题,老师对这些课文一点儿也不喜欢,有的甚至是反感,我想无论如何也不可能把课上得有滋有味,上得丰满,让学生兴致盎然、小有收获。
说明文、议论文、领导讲话、序言等等,这些课文由于其文体与内容的关系,很多学生是不愿意读下去的,很多老师也不怎么有兴趣,更不用说沉下去作深入的解读与探究,所以也就谈不上有多新颖多活泼的教学设计,往往是不得不“象征性”地走走过场,快刀斩乱麻,“教”了“学”了,至于有没有收获,谁也不愿意去想。这些课文成了地地道道的“鸡肋”,嚼之无味,弃之不忍,着实地难办!
从道理上讲,既然课本把这些文章选了进来,就说明这些文章在某些方面有其开掘与利用的价值,做教师的应该凭着自己的职业敏感,让这些文章能“物尽其用”,方为正途。但是,如果有个别文章你真的不喜欢,放弃不讲也可以理解。有一两篇文章,我从来就没有认真读过,当然也就没有给学生做过什么阅读指导,我只要求学生能够识记文章中的词语,将《质量检测》中的语文知识部分的选择题完成即可。但是,经过几年的历炼,对余下的文章,我已经逐渐产生了阅读的兴趣,读的遍数多了,我自以为找到了“烹调”这些文章的方法,基本上能够做出还有些滋味的菜肴来。
关于说明文的教学
先问一个不是问题的问题:为什么要学习说明文?有的老师会说:“为了学习科学知识。”不错,读说明文可以获得一定的科学知识;但是,若想通过语文课那有限的几篇说明文来扩大知识视野,我觉得近乎于望梅止喝。也许有的老师会回答:“认识说明文的写作规律。”也不错,优秀的说明文作品可以帮助我们认识说明文的写作规律。但是,在作文课中不是已经给学生讲清了说明文的写作要求了吗?南开大学徐江先生在《语文问题说──三续“另一种声音”》中指出:学说明文最基本的目的让学生树立科学意识。所谓科学意识就是“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知识改造世界。”具体的典型的说明文作品是这种意识的载体,虽然在学生时代所学说明文篇目寥寥可数,但其中蕴含的道理足以让我们认识科学知识、科学精神、科学方法在人类生活中的作用。他以为这就是现在很时髦的“人文性”的体现。当然,在具体的作品解读中,会学到一定的知识,包括说明文的写作规律,但首先是培养科学意识。
比如,《神奇的极光》第一部分介绍了关于东西方极光的许多“古老的神话传说”,如“附宝生黄帝”、“触龙守钟山”及古希腊伊欧斯动人形象等,融入了很多生动的描写和恰当的比喻。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呢?一般的说法是,“避免了枯燥的说明,使文章通俗易懂”“增强了读者的感性认识”。文章讲这些有啥意味?是为增强“感性认识”吗?是为了避免“枯燥的说明”吗?当然,是有这些作用的。但是,肯定地说这都不是本质目的。
这些神话故事,虽然是故事,但这些故事本身就是人类认识极光的“源头”,它是人类关于极光认识史的组成部分,从“神话”到今天对“大气”、“地磁场”、“太阳风”的相互关联作科学解释,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这个过程本身就向人们昭示:只有随着社会的发展,生产力的提高,科学的进步,人类才能对客观世界作出科学的判断,人类需要科学。神话故事作为极光认识史上的一个“现象”,一个“表现”,它本身表现出在那特定的年代人们的认识能力。尽管它并不准确,但也是一种解释,它本身对今天的科学解释也是一个有力的衬托。所以,解释“极光”要讲这些神话故事,它对读者认识科学的意义,树立科学意识是不可或缺的教材;同时,这些神话故事在揭示这篇文章的深刻内涵上有着巨大的作用,没有它们,就没有历史的过程感。然而这种哲学层面的思考,课文思考题及各种学习指导书均无涉及,仅仅停留在趣味的解读上,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同时,从写作艺术的认识上,也是一种重大的缺失,没有意识到神话故事就是一种象征,象征着科学探问的原始阶段。
学习相关知识、认识说明问的写作规律、培养科学意识,找准了定盘星,说明文的教学可能会闪现出火花。观念决定着行动的走向,如果说明文教学总是低水平地重复“分析思路──分析说明方法──分析说明语言”的老一套,别说学生,连我们自己都可能在讲台上昏昏睡去。
善于“掘金”,提高课堂教学的“含金量”
很多文章的精妙需要在反复的阅读中才能品出其醇香的味道来。由于时间的限制,尤其是阅读理解能力的限制,很多优秀的作品学生并不能发现它们的“优秀”。阅读毕竟不是看电视剧,优秀的作品并不是靠肤浅的搞笑吸引读者。卡通片、无厘头、网络杂志,这些东西不用谁推荐,很多学生就很主动地掏腰包,且读得如醉如痴,乐在其中。但那不是阅读,是“看”,是“休闲”。不过这也启示我们,挖掘文章中的“金子”,巧妙设计教学方案,变“阅读”为“悦读”,是让学生从“不感冒”到“感冒”的捷径。
“金”在何处?
比如《〈名人传〉序》是一篇语言精简,激情洋溢,思想深邃的抒情散文,但由于罗曼·罗兰写作风格与翻译上的问题,很多学生读不进去。我是在读了《名人传》后才对这篇序言有了较深的认识。《名人传》是一部独具魅力的人物传记,著者倾注他全部激情,成功地让读者在传记中跟三位大师接触,分担他们的痛苦、失败;也分享他们的诚挚、成功。鉴于此,我将教学目的侧重于通过阅读序言,把握《名人传》的主旨和格调,理解作者在其中表现的信念和情感,让学生得到情感上的启迪。教学中以“英雄”为切入点,重点让学生理解罗曼·罗兰的英雄观是基于他对当时物欲膨胀、自私自利的社会的批判,他把贝多芬这样的“靠心灵而伟大的人”作为拯救社会风气的良药,他的“英雄观”其实是有其时代性的。在此基础上拓展延伸,让学生谈自己的英雄观,让学生对杨利伟、徐本禹、白芳礼等进行“英雄确认”,在这样的教学活动中,学生会受到精神洗礼与审美提升。其他如《我的呼吁》《巴尔扎克葬词》《我为什么而活着》等都能掘做这样的“发掘”。
再如教《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一百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我只提了一个问题:如果你作为一个学生代表在这次大会上发言,你应该说些什么?经过讨论,学生明白了,国家领导人、教师代表、学生代表身份不同、角色不同,其讲话的内容与语气是有很大差别的。话题意识、角色意识、“背景意识”(场合)是写这类文章必须注意的问题,通过这样处理,学生再写国庆征文、写国旗下讲话、写烈士墓前的讲话,基本上能避免空话套话,能写出有的放矢地言之有物的佳作。学完这篇课文,正赶上学校组织学生去祭扫盘山烈士陵园,我以此为题要求作文,有很多学生的习作凸显出一个中学生的特点。
社会科学类论文的处理
阅读的目的不外乎两种,获得信息和求得理解(又叫构建意义),阅读教学的目的主要不是仅仅为了获得信息,而是要在获得信息的基础上求得理解,从而提升我们的阅读能力。但是对那些知识性较强的文章,我觉得主要应定位在“获取信息”,其次是理解应用。这类文章包括《说“木叶”》、《中国艺术表现里的虚和实》、《我国古代小说的发展及其规律》《重新创造的艺术天地》等。我自己在读完这些文章后的第一感觉是知识上的清晰化。关于“木叶”的意象,关于艺术上“虚”与“实”的关系、关于中国小说发展脉络及特点等问题有了比较详细、具体的了解;其次是觉得这些知识尤其是《重新创造的艺术天地》与《中国艺术表现里的虚和实》两篇文章对自己进行诗歌阅读和艺术鉴赏大有帮助,这其实是知识的迁移和应用,后来我在高一高二的诗歌教学中教给学生诗歌鉴赏的方法基本来自《重新创造的艺术天地》,很多学生挂在口头的词语是“泡”,本书关于文学作品阅读一节的题目也用了一个“泡”字。所以,我在教学中对这些文章的处理主要是从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与提升艺术鉴赏品位的角度去设计教学方案,方案分两个层次:一是通过自读获取相关信息并能理解领会,二是拓展迁移训练,“学以致用”。这样的设计有很明显的“功利”色彩,让学生在获取信息的同时具备了某些于“应试”大有裨益的“钥匙”,而且这常常能够“立竿见影”。这“立竿见影”的效果就像凉拌菜里的芥末,能让学生有个好胃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