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年前的《毛泽东自传》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13 12:32:14
一本1937年出版的《毛泽东自传》最近惊现于古城西安。收藏者是空军西安基地原政治部主任、现陕西省政协委员、陕西省收藏家协会常务理事张国柱。以下是该书的内容摘录:
第一章“一颗红星的幼年”
在介绍完家境后,毛泽东写道:“我7岁起,就在本村一个小学读书,一直到13岁。每天清早和晚上,我在田里作工。白天就读四书。我的塾师管教甚严。他很严厉,时常责打学生。因此,我在13岁时,便从校中逃出。我不敢回家,恐怕挨打,于是向城上方向走去,我以为那个城是在某处一个山谷里的。我漂流了3天之后,家里才找到我。这时我才知道,我的旅行不过绕来绕去地兜圈子而已,一共走的路程不过距离家里约8里。”“但回家之后,出乎我的意料之外,情形反而好了一点。我这次的反抗行为的结果,给我的印象极深。这是我第一次胜利的‘罢工’。”
第二章“在动乱中成长起来”
毛泽东在叙述了自己与李立三的交往后说:“渐渐地我在我的四周建立了一群青年,这样造成了日后一个团体的核心,后来这个团体对于中国的革命运动和国事有极大的影响。这是一群严肃的青年,他们没有时间去讨论琐细的事情。他们所说的和所做的每一件事都得有一个宗旨。他们没有时间谈恋爱或‘罗曼史’,他们以为在国家如此危急,如此急迫需要知识的时候,是不能讨论女人或私事的。我对于女人本无兴趣。我的父母在我16岁时就给我娶了一个20岁的女人,不过我并没有和她一起住过--此后也未有过。我不以她为我的妻子,那时根本不去想她。”
“我是向朋友借钱去北平的,所以一到就得找事。那时,从前师范学校的伦理教员杨怀中做教授。我就去求他帮我找事,他将我介绍给北大图书馆长,这人就是李大钊,后来成为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结果被张作霖处决。李大钊给我工作做,叫我做图书馆佐理员,薪俸是每月8块大洋。”
“我的职位如此之低,以致人们都不屑与我来往。我的工作之一就是登记来馆读报的人名,在这许多人名之中,我认得有几个是新文化运动著名的领袖,是我十分景仰的人。我很想和他们讨论关于政治和文化的事情,不过他们是极忙的人,没有时间来倾听一个南边口音的图书馆佐理员所讲的话。”
“但是,我并不因此而丧气,我仍然参加哲学研究会和新闻学研究会,想藉此能听大学里的课程……在这里,我也遇到了杨开慧,而且发生恋爱,后来结了婚。”
第三章“揭开红史的第一页”
关于毛泽东如何开始成为一个马克思主义者,有一段这样的文字:“我在李大钊手下做图书馆佐理员时,已经很快地倾向马克思主义了,而陈独秀对于引导我的兴趣到这方面来,也大有帮助。我第二次赴沪时,曾和陈独秀讨论我所读过的马克思主义书籍,陈本人信仰的坚定不移,在这也许是我一生极重要的时期,给我以深刻的印象。”
在全书的最后,是毛泽东对中国革命光明前途富有远见卓识的展望:“这次红军光荣的进军陕西,第一是因为共产党的正确领导,第二是因为苏维埃人民基本的伟大的技巧、英勇、坚决和几乎是超人的忍耐力和革命的热忱。中国的共产党在以前、现在和将来将永远忠诚于马列主义,并对每一个机会主义者作斗争。这种决心解释了它的不可克服性和它的最后胜利的必然性。它的不可克服性的另一个理由,就是在革命干部中的人才的特别精干英勇和忠诚。许多、许多优秀的同志,许多献身于革命的人,都在一个宗旨下工作,造成了红军和苏维埃运动,而他们和那些未来的同志,将要领导革命到最后胜利。”
作者:苟元虎 点击次数:1644
出处:《北京日报》 上传日期:2001.05